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677


承认统考违宪吗?


2017.05.29星洲日报/大北马

~·文:黄梓清


于去年96日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注册为新政党的槟州前进党,今年5月邀请拿督黄家业加入及担任决策委员会主席兼顾问,成为该党的实权领袖。然而,最近黄家业发表“承认统考违宪”及“不认同统考生日后有能力当官”的言论,引起哗然。  

于去年96日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注册为新政党的槟州前进党,今年5月邀请拿督黄家业加入及担任决策委员会主席兼顾问,成为该党的实权领袖。然而,最近黄家业发表“承认统考违宪”及“不认同统考生日后有能力当官”的言论,引起哗然。

先说说黄家业的背景,他是Kaffa咖啡馆的老板,去年尾,其位于槟城国际机场的咖啡馆的厕所被槟岛市政厅拆除,随后其他Kaffa咖啡馆也陆续被地方政府执法员突击检查及开罚单,而黄家业则认为执法行动是因为他曾公开批评首长林冠英后被针对。

如今他“进军”政治界,首炮新闻发布会即发表“承认统考违宪”的看法,让在场记者们都摸不着头脑,因为在华人占近半的槟城,若认为统考违宪,那岂不是把自己的政途给斩断,又如何去争取华裔选民的支持?

争取承认统考文凭是我国华社数十年来不曾放弃的事,而且独中统考只是一项中学教育的检定考试,在我国存在已超过40年,同时独中也重视马来文及学习其他语文,完全没有违反国语的宪法地位,况且承认统考对国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此举将为国家留住更多人才。

其实统考广受国外承认,全球有超过1000所大学承认统考,其他非英语系国家或地区如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泰国和澳门等的大学也接受,而在2016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的全球大学200强中,确认有89所大学接受统考生。

承认统考本是学术和教育事宜,然而却往往夹杂着太多非教育因素,如民族情绪及政治考量,但不容置疑的是,统考在国际上广受承认,不少海外顶尖大学也接受统考文凭作为入学资格,但在我国却迟迟未获得政府承认,不过华教人士多年来一直锲而不舍,争取统考受承认。

欣慰的是,砂州首席部长拿督阿玛阿邦佐哈里也强调,他将秉持已故砂首长丹斯里阿德南的遗志,包括砂拉越政府将持续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及常年拨款资助独中,这有利于向联邦政府争取承认统考。

至于统考生能不能当官,在申请政府部门工作时一定须经过几轮的面试及笔试,无论是统考生或非统考生,若无法顺利作答,相信政府也不会聘请该人,所以承认统考的课题不应该再被政治化,大家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

 

《创校宣言》探释


2017/05/26 《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作者:郯


创办南洋大学的时期,东南亚没有华文大学,仅有的马来亚大学没有设立中文学系。当时,新马、北婆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与中国政治制度不同,人们不得往来。华校中学毕业生不能去中国升学,华校中学教师来源贫缺,迫切需要设立一间华文大学解脱困境。1953116日,陈六使发动创办华文大学,新马、北婆、印尼、香港、泰国、菲律宾等地万众人士热烈响应,开展了东南亚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办大学运动。

针对华文中学的迫切需求,南洋大学创校宣言列明:(一)为中学毕业生广开深造之门;(二)为中学培植师资。这两项宣言,显示了当时办校的紧迫要务。

现今,新加坡已经独立;北婆三邦,除了汶莱,也和马来亚组成马来西亚。新马两国,已经建立多间学院和大学。华校生也可到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升学,这些地区也能为新马两国提供华校中学教师。这两项宣言,不再具有紧迫的性质。当然,两项宣言提出的,仍旧是开办华文大学的重要任务。

南洋大学创校的另两项宣言是:(三)为本邦造就专门人材;(四)为适应人口上之需要。不论是不是开办南洋大学,造就专门人材和适应社会需要,都是开办大学应有的任务。

简单的说,华文学院和大学,都应当负起南洋大学创校宣言的四项任务。此外,各间大学还会有不尽相同的学术特征。南洋大学的学术特征由二大特质阐明。

南洋大学的一大特质是沟通东西文化。当代科学商业文化,多用英语作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新马过去是英殖民地,当局采用英语行政,影响过当地社会文化。要掌握的西方文化,自然先要掌握英语文化。南洋大学的学生,大多是华校生,东方文化从华文文化入手。因此,沟通东西文化,要从沟通中英文化做起。

南洋大学除了个别专业不必用英文外,其他专业都要兼用中英文作学术研究的工具。一些南大校友,可能在大学里完全不必用英文研读,忽略南洋大学沟通东西文化的特质,把南洋大学当成只用华文的大学,那是不应当有的误解。个别南大校友,甚至用南洋大学是“华文大学”,指责南洋大学是一间纯粹华文的大学,更是存心不良的作法。

南洋大学的另一特质是发展马来亚文化。发展马来亚文化,即是发展马来亚各民族的文化。需要沟通华巫文化和华印文化,需要发展华、巫、印文化。沟通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语文文化是新马教育工作的重要的任务。在英殖民地时期,华文文化被岐视;新、马分别独立后,当政者沿袭殖民地作法,排挤华文语文文化。南洋大学建校和发展,处处遭受不公平的阻碍,民族要寻求生存,不能不发展华文语文文化。

对于南洋大学的师生来说,沟通东西文化和发展马来亚文化,首要是沟通东中英巫文化。因此,“南洋大学则兼重中英巫各语文”,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中英巫各语文,更要发展马来亚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要学习和发展巫族文化,也要提高和发展华族文化。

发展中英文化与发展双语教育不同。“双语”教育已经沦为政治术语,指的是配衬英语的双语文教育。对华人来说,“双语”是英中两语;对马来人来说,是英巫两语:对印度人来说,是英印两语。总之,“双语”之中英语至上,另一语文只是培衬附庸,保证英文主导的地位。中英兼重发展的目标,要中英都能贯通应用。南洋大学的学生出身华校,中文大体流利自如,英文还得学习贯通。

四项宣言,说明开办大学的重要任务。二大特质,阐明华文大学的特殊任务。不论是不是南洋大学,沟通和发展中英巫文化,是办好新马地区的华文大学的必要任务。



抱怨


2017/05/30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作者:吴荣顺


有时候教师们在一起免不了会抱怨,说得越多越气馁。

抱怨很多时候像挑虱卵,越挑越多,越不顺心顺眼。吐槽和抱怨,从未消停。

有人抱怨社会上常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太低,这是一些老师常抱怨的现象。一些人可以把教师地位看低看轻,但是教师自己还是可以挺起胸膛的。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是家长和学生的抱怨。与其抱怨和感叹,还不如个人反思,到底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太多在意什么。重点在播种,重点在诚意,技巧和方法还是可以改进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家长和学生的抱怨影响自己的成长之路。

倒不如换一个角度,多看、多分享教学之乐,就会越觉得快乐。

笔者出道教书的时候只是一个幼儿园老师,然后做临教,再考取了师训文凭,才进入小学教书。然后再修大学校外课程,拿了一个大学文凭,转教中学。再一边修硕士,之后再转入大学执教,再继续修博士。完成整个修学梦。最大的感悟就是别让抱怨侵蚀自己成长的意志。

《晋书·刘毅传》:“诸受枉者,抱怨积直”。老是怨天忧地,不开心的只是自己。倒不如积极地过每一天,每天都在追求进步,教育天地还是广阔的,大有可为的。



爱好让我与众不同


2017/05/27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作者:《玛中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 薛欣秀


我叫薛欣秀,是玛中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我都生活在美里达,高中毕业后我才来到玛中大学读书。我之所以选择玛中大学,是因为这儿有很多中国老师,我觉得在这儿学习中文更好。玛中大学的中国老师真的很好,因为他们教得很认真,也很负责。

7岁那年,我妈妈带我去游泳俱乐部玩,因为以前我经常咳嗽和流鼻涕,身体较弱,所以我妈妈就让我练习游泳。

我和妈妈也没想到以后我会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她觉得练习游泳可以让身体更健康。我游得一天比一天好,然后我的教练对妈妈说“如果让您的孩子参加游泳比赛,要不要?因为她很有天赋。”我妈妈说“好的。”从此以后,我就常常参加游泳比赛,从省级比赛到全国级赛,不管输赢,妈妈总是支持我。

因为我在游泳比赛中得到了很多荣誉,所以得到了玛中大学的奖学金。我在玛中四年的学费都可以用奖学金支付。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得到这个机会。我在玛中大学也经常参加游泳比赛,比如:Liga Mahasiswa Pekan Olahraga Mahasiswa Nasional等等。我也经常代表玛中大学参加全国的游泳比赛,我很自豪能在这里上学。

我非常感谢玛中大学对我的培养,我也感谢父母对我无条件地支持。我还要感谢玛中大学创始人对我的赏识,尤其是Citra Adi Karya 对我的赏识。

我觉得玛中大学是印尼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希望玛中大学能够蒸蒸日上,取得更多的成功,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

(指导老师 刘广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