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323 辑



徵地改租献议须从长计议


2013/10/23 星洲日报/观点

精武华小徵地事件急转直下,政府建议每年以租金1千令吉將爭议地段租借给精武华小20年,15年后再行协商,並保证在此献议下不再有徵地爭议。校方必须在1个月內针对献议作出决定。

上述献议是否意味著这起备受关注的徵地风波即將画下句號,还有待校方取得书面文件及进行商议之后,才能知晓。但事態已由当初的对立转向协商,並正朝向有望打破僵局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个令人欣慰的转变。

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校方各造,包括精武董事部、家协、校友会及及董总须团结一致,冷静並深入地探討这项献议是不是一个符合“双贏”意愿的方案?或者,校方各造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提出来?当然,任何解决方案,前提都是为了教育,切莫节外生枝,让事情复杂化。

政府的立场很明確,即政府仍是爭议地段的地主。不过政府愿意以“租赁”方式让精武华小使用有关地段。这意味著,如果精武华小各造接受“政府是地主”这一“事实”,那校方就须向政府“租地”,以保有校园的完整性。但须厘清的是,20年之后,所谓“在此献议下不再有徵地爭议”的保证,是否仍然有效?届时,有关的“租赁”条件,又会出现怎样的改变?

董总主席叶新田强调,精武华小的徵地事件,不能视之为个別案例看待,反之这將牵涉全国其他华小,因此必须慎重看待。事实確是如此。在这事件上,全国华社因为担忧类似的事件会在其他华小重演,因此都在密切关注事態的发展。

就事论事,只有2英亩校地的精武华小因为身处城市黄金地带,政府无法为它提供更多的土地进行扩建,乃情有可原;但无论如何,政府也不应为了兴建“文化遗產城”办公楼及马来餐厅,而要从它有限的校园內割走15千方呎土地。这是把商业利益置於教育之上的荒繆之举,先例一开,恐会后患无穷。更何况,为甚么精武华小已拥有84年的部份校地竟会变成政府地段,还是个有待厘清的问题。

根据新的方案,文化部欲兴建“文化遗產城”办公楼及马来餐厅的计划还会进行,但地点將会改去斯里孟沙。这是一个明智之举,也是各造坦承协商的成果。办教育永远比建餐馆来得重要,取消这项征地的计划,既符合人民的意愿,也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衷心的希望,不管最终的解决方案如何,各方都应把这场风波引为殷鑑,紧记“商业利益绝对不能凌驾於教育之上”这一基本原则。(星洲日报/星观点)

 

有校没地该怪谁

2013-10-24   光明日报/评论版

~作者:慕容公子

精武华小的某一段“土地”,到底是属於谁的?

当旅游部要徵地发展时,才发现这块“小天地”是官地,其管辖权则归旅游部,有法律的保障。

当精武华小发生“校地”被徵用的风波时,自然要为“校地”的主权归属问题而战。这不是马华老蔡和小廖的私人权斗,而是为百年教育的寸土必爭。

精武华小不是地主,也非租赁者,更不是甚么二房东。但是,打从英殖民地时代开始,精武华小就是“精武土地” 的管理者和使用者。

精武把该地段归纳为校地,拥地自主也几十年啦!说是“半个地主”,或是享有土地的主权,並不为过。只可惜是没有法律的地位和保障。

早知今日,校方当年若有忧患意识,也有远见,一劳永逸要求政府拨地,甚至买下了这块校地,就天下太平,不会有今日之“徵地”风波。

马华代表华社捍卫华教事业,几十年来不是缺校,就是缺地!始终没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和策略,实难辞其咎。

同样的,董教总为华教献身兴学办校,一定要从“有瓦有地”作起点和奠基,才能立下百年之业。

华人常说:有瓦遮头,有地立足,方为人也。今日,搞到上百间华小有校没地。只能在“官地”上寄人篱下,不论是办学或是做人,只能落个情何以堪之境!

当旅游部长大声斥责,土地是我的,岂容精武说这是校地。

然啊!官地就是政府地,哪有“用”了几十年就变成校地之理。土地之实权,不像男女同居,虽没注册,但睡了就是我的女人,我的老婆,生米煮成熟饭。

就算深感委屈的女方,被置疑其“人妻”身份时,声泪俱下的说,他是我丈夫我老公,虽理直气壮,但有实无名,总少了个名份。

旅游部长当然可以大声说:土地是我的,但声大失准。有道天下莫非王土,精武华小的“校地”不错是官地,但却是国家和人民的,绝不是旅游部长的私人土地,包括其部长职权,也是国民才是主。

当纳兹里大声说:老子有钱,其毕生的钞票当然完全是他的。但是,部长把“官地”说成是他的,则是用词不当,表达有误。鳩佔鹊巢,岂能名正言顺是地主?

精武华小的“校地”风波,在情在理都必须回到“土地主权”的基础上,才能大声说:我是地主,我是丈夫,这块土地,乃老子名正言顺之髮妻也!(光明日报/看剑文:慕容公子)

 

“精武模式”考验华社智慧

2013-10-24  星洲日报/观点


隨著政府献议以租赁方式让吉隆坡精武小学使用属於旅游部的土地,土地风波终有了解决方案,现在还看董事部会如何处理,是否接纳献议。

但是,针对献议,保校委员会和董事部的意见似乎出现分歧,旅游部长纳兹里则因一份保校委员会呈上的备忘录而大动肝火,放出重话,令原本可以和气收场的纷爭,恐怕又会节外生枝。

对於政府的献议,董事部有感鬆一口气,毕竟至少可以换来20年的相安无事,暂时缓解学校的困境。无论如何,他们认为隱忧还是存在的,其一是时间问题,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段时间內,任何变化还是会发生,而且主动权並不在学校这一边。其二是,学校必须向政府或者任何单位及人士租赁土地充作校地,学校没有土地拥有权,將影响学校的发展,而且先例一开,其他学校的土地拥有权一旦不明朗,隨时会面临和精武同样的问题。

然而,旅游部毕竟是土地业主,纳兹里身为旅游部长,站在他的立场,地主要如何处理土地被“占用”的问题,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该部献议租赁是让了一大步。

至於董总的態度,究竟是庸人自扰,还是有远见,可以各自解读。有华教忧患意识者,或许会认同董总做法;但是,从情理法角度来看,问题应用务实和灵活方式处理,既然有了解决方案,就无须节外生枝。

长远来说,华社要发挥群策力量,著手处理全国全津贴和半津贴华小所面对的土地问题,釐清有面对相关问题的学校土地拥有权,让学校得以在稳定的情况下发展,作育英才。

这无疑比起只是发起请愿和签名运动,呈交备忘录施压的方式来得有效,也更符合民主和法理。当年,马华积极收集了资料,然而却因內斗而荒废,没有进一步为华校解决既存的种种问题,包括土地拥有权。这份报告现在是时候拿出来研究,商討制定有利华教发展,同时可以向政府表明华教坚定但成熟理性的爭取立场。

精武模式的成与败,可以作为类似爭议的参考。各方以诚意出发,提出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一次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华教得以永续发展,切莫因立场和態度不同而继续內耗,模糊了焦点,延宕时机。(星洲日报/星观点)

 

好大的官威!


2013-10-24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德成

旅游及文化部长纳兹里大动肝火,说精武小学非法佔用土地30年,不会接见精武校方,而要他们道歉並写信要求与他会面。

纳兹里一方面说自己是明理的人,凡事可以商量;一方面却大喊誓死抗爭,不会在这徵地事件纠缠下去。我就这样解读,要保留精武华小的完整性,就只能接受这个出租的建议,如果再“阿支阿佐”继续纠缠不清,他就准备誓死抗爭(fight them to death),不做任何协商了。因此,那块15千平方呎校地,年租1千令吉的协议就是他最后的good bargain

整件事情上,纳兹里这种高高在上摆官威態度令人厌恶。因要捍卫政府(涉及土地)的权益,又要快刀斩乱麻解决徵地风波,立即展现其“英雄气概”,语气强硬兼带有威胁意味,甚至用上“killyou”这字眼。难道精武小学校方董事已经成为恐怖分子了,威胁到国家安全了?

办教育是为了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提昇国家竞爭力及生產力。教育难道不是国家最优先的重点,提供充足校地、设备及师资本应是政府责任,为何执著於那15千平方呎的土地?即使提出年租建议,为何还要绑上20年的期限,政府未来是否还有甚么计划?精武华小20年后又得重新顾虑校地被徵的危机。

为何不大方地让给精武华小,2英亩的校地已很少了,就让他们继续拥有/永久租用,此举搞不好能贏取更多人的讚誉。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林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