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3
星洲日报/国内版
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研討会工委会主席张金祥形容,华社基本上注重独中的发展,国民型中学不仅成了华社的“弃婴”,也可说是教育部的拖油瓶。
他提醒,国民型中学和国中是小学华文师资的主要来源,如果国民型中学的窘境不获得关注,在老一辈逐渐凋零之后,將会形成严重的华文师资断层危机。
设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会
在这样的担忧下,张金祥与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並各地方华社组织凝聚起来,针对各州属国民型中学的情况、需要、欠缺等收集资料,並举办研討会,对各校的实况进行討论与分享,也进而催生了“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
国民型中学为华小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升学选择。张金祥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在国民型中学注重三语发展的情况下,华小生不仅容易过渡到中学的学习环境,还能在文化上得到延续,因为国民型中学依然存在中华文化的脉络中。
然而根据统计,全国华小毕业生中,只有10%升上独中、20%升上国民型中学,另外70%全都到国中继续升学。张金祥认为,全马各地都应该根据当地的华小生比例,设立更多国民型中学,因为国民型中学不仅符合国家的教育体系,也符合华社的意愿。
“国民型中学是华教师资的来源,只要发挥其功能培育更多华文师资,就能解决目前所面对的师资短缺问题;这是一个循环。”
积极爭取“名分”
针对《1996年教育法令》並未赋予国民型中学法定地位的问题,张金祥认为,国民型中学今后要更积极爭取《教育法令》给予应有的“名分”,这也是“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的任务与责任。
“否则,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就会像`紧箍咒’一样,隨时將国民型中学勒紧,让国民型中学没有安全感,也没有保障。”
吴文宝:理念心態最重要· 勿排挤不諳华文校长
在全国78所国民型中学当中,有一些学校的校长是不諳华文的。这也让人担心,这些学校是否从此就不重视华人文化,或不再重视文科,而导致学校的华校特徵逐渐消失。
针对这一点,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吴文宝说,在现阶段,一些国民型中学校长並不具备华文资格,不过,华社不应该排挤这些校长,而是要顾全他们的心理感受。
他强调,出任国民型中学校长最重要的是理念与心態,能鼓励及发扬校园中华文化特徵。
他坦言,一些国民型中学校长非华小毕业生,但他们有些懂得讲华语,又或者是一些虽没有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资格,但却拥有初中华文资格。
“我们必须瞭解,或许这些校长当初求学时,学校並没有开办华文班,又或是他们不被鼓励报考华文。”
他说,要求所有国民型中学校长具有华文资格,这是一项愿景,总有一天必能达到。
具华文资格保华校特徵
“毕竟,我们也意识到,国民型中学校长具备华文资格,这將带来双重作用,即鼓励学生要考获大马教育文凭华文资格及校长本身若深入掌握华文,必然也能进一步保持华中的特徵。”
“何况,校长若具备华文资格,那么在强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的重要性及鼓励学生报读报考华文科时,有关校长也比较坦然些。”
吴文宝是针对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就2012年国民型中学华校特徵的调查报告,对星洲日报这么指出。
为接掌国民型中学铺路· 物色諳华语副校长培训
另一方面,调查报告也指出,从2012至2017年,共有45名国民型中学校长已经或准备退休,佔了总数的70%。
对於此,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曾被建议负责收集全国副校长的资料,以確保具有华文资格及有足够资歷的华裔填补退休或离职校长的空缺。
然而,吴文宝遗憾地说,这方面的工作,该理事会没能完善准备,因为许多副校长资歷还不足,或是不諳华文,甚至是有些表明不愿意出任校长。
因此,他希望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在配合校长理事会的步伐下,承担起这个责任,物色適当及諳华语的副校长,鼓励他们接受校长培训课程,为日后在国民型中学掌校铺路。
办圆桌会议唤醒关注
至於如何协助那些在保存华校特徵方面表现逊色的国民型中学,吴文宝则说,就继续举办国民型中学圆桌会议,进一步地探討这项课题。
“我们必须透过圆桌会议,唤醒各单位的醒觉意识,例如董事会、校友会、华团等,让他们更清楚本身的角色与功能,积极地去关心国民型中学。”
“例如,当一所国民型中学连华文校名都没有了的时候,董事会、校友会,甚至是社区都要挺身而出或喊话。
我必须承认,有时候校长也需要一些压力才行的。”
~檳城恆毅中学~
吴文宝:保存华校特徵· “校长教育理念是关键”
在全国78所国民型中学当中,一些把华校文化保存得非常完整,一些却差强人意。檳城恆毅中学被视为是其中一所把华校特徵保存得最好的国民型中学。而吴文宝正是掌校人。本报访问他,请他分享经验和心得。
要求学生填写籍贯· 校內允许讲少许方言
吴文宝说,国民型中学的毕业刊內容用语,华文佔了很高巴仙率,这是很平常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他重视的是更深层的內涵,包括了这个大家已渐渐忽略的籍贯一栏。
“提到学校里的中华文化,我们会联想到节令鼓、舞狮、舞龙,这些动態艺术当然是很好,更要保留,而我所追求的,会是更深层的静態文化,例如籍贯。”
“中华文化是很多,我们要鑑定哪些是重要的。而学生开始渐渐忽略的籍贯,我们更有必要让学生重新认识,这是作为教育者的职责所在。”
他说,当初要求同学们填写籍贯时,大部份同学根本不懂,回家问父母,也是十问九不知。
“最后,我唯有告诉他们,就趁清明节扫墓时,到祖坟看一看,墓碑上有註明籍贯。”
在谈到籍贯这一环时,我们也突然想到了方言。吴文宝说,以前大力推动讲华语运动时,校方都会想尽办法来惩罚那些讲方言的学生。
“然而,来到今天,我可以接纳学生讲一点点的方言,毕竟,方言也是华族资產,多掌握一种方言,对学生也是有利的。”
他坦言,近年来发现新的一代,开始不諳方言,就连乡团也认为这现象很严重。
“所以,以前,我坚持学生在学校只可以讲华语、英语或马来语,方言绝对不行。现在,我接受学校可保留一些方言。”
与各校交流加强特徵· 栽培学生传承文化
吴文宝的小学与中学老师,当年对学生讲求礼仪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持,对吴文宝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他开始在国民型中学出任行政人员以及掌校后,更是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中华文化特质。
他说,那时候来到恆毅中学出任副校长,心里头就已盘算该如何加强校园的中华文化特徵,而让他庆幸的是,时任的两位校长,即潘祖培与张庆丰,跟他一样有著如斯的意念,且付诸行动。
国民型中学要能完善保留华校特徵,吴文宝认为,最重要是要看掌校人的教育理念,若没有教育理念,就不能成为领袖,而只能够成为一名执行者而已。
学校之间相互影响
“校长就如一名总裁,必须策划及制定方针,包括要有一套的办学理念。”
他说,国民型中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今天,若有其中一所国民型中学的华校特徵非常浓烈,那么,她將影响其他的国民型中学,大家也就会互相交流、探討及加强。
“例如,北马中学的华乐团基本上是受到日新国民型中学华乐团所影响,而今,恆毅中学致力推广中华武术,我们也希望能影响到所有华中都有武术团。”
“同样的,我们在致力保存学校的华校特质之余,也栽培学生开展了文化传承。例如,我校舞蹈团的毕业校友,现在都个別在华小、国民型中学或是华文独中教导学生民族舞蹈。”
他更指出,国民型中学一直强调需要更多华文科教师以及华裔教师,原因是他们也扮演著延续华校特质的角色,相对地,若有关教师越来越少,学校的华校特质则会愈显逊色。
频参加中华文化比赛· 获教育部颁发卓越表现奖
恆毅中学强调校园中华文化特质,即使是学校参加全国或国际赛事,大部份也是与中华文化有关,例如华乐演奏赛、民族舞蹈比赛、书法比赛、华语合唱比赛、戏剧比赛等,而这无阻该校获得教育部的肯定,甚至曾两度获颁“课外活动卓越表现奖”。
吴文宝说,联邦督学团当年来到学校审核课外活动表现时,曾质疑该校所参加的全国赛或国际赛皆非教育部所主办,他当时也不多加辩解,只强调学校是代表国家参赛,夺了奖,也为国家打响名堂,教育部应该予以赏识。
“不过,那时候,官员还是不这么认为。后来,我就交给老师向官员们匯报学校课外活动的记录,那时候,官员对学校的课外活动报告、计分系统、资料管理等,留下很印象深刻。”
“其实,学生出国参加各项比赛,都是获得教育部批准的,而在瞭解恆中课外活动方面的运作之后,教育部也认可了我们在推广课外活动方面的努力。”
(星洲日报/独家报道:陈云清、张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