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话与交流平息风波
2019/12/17 星洲日报/星·观点
爪夷文单元教学风波越演越烈,没有平息的迹象。
早前,董教总宣布将于12月28日召开全国华团大会,促请政府听取民意,取消在华淡小推行介绍爪夷文字单元。周日,雪隆爪夷文课题特别委员会举办“雪隆华淡小坚决反对爪夷文纳入华淡小马来文课”活动,聚集雪隆区130所华小及41所淡小逾320名代表,发出明确的反对声音。该委会也议决近期入禀法庭申请司法审核,反对政府在华淡小推行爪夷文单元教学,并挑战政府以简单多数票强迫学生学习爪夷文的决定。
这起风波的扩散与激化,对社会并无裨益,只会制造多的对立与矛盾,政府当局应尽快运用智慧来缓和争议,妥当解决问题。
目前,政府与华教人士在此项风波中各执一词,双方并没有在一个合理的平台上,坦诚讨论分歧,寻求共识。在朝的一再强调,爪夷文单元教学只是一种介绍,学生不可能学会爪夷文,但华社关注的重点是华小主权遭侵蚀、担心这是当局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忧虑这3页的爪夷文单元会打开一个缺口。
政府当局并没有积极处理华社的疑虑,缓和他们的不安,相反还推出一个引起更多问号的指南,进一步激化了争议。
身为国家的一分子,华社的意愿与感受,应该受到重视,而非遭到漠视。作为一个民选政府,当局有责任听取民意,以同理的心态,了解华社的看法,并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共识。
在一个民主社会,理性交流与深入讨论是解决争议的文明方式,在这起风波上,亦该如此。奈何遗憾的是,教育部目前仍没有针对此项风波召开会议,与相关华教团体进行交流。没有对话,何来理解?没有交流,何来共识?
新学年开学在即,爪夷文单元风波不能无限期的一直拖下去,当局必须把握时间,运用智慧,妥善平息风波。国家教育仍有许多需要改革之处,不能让3页的爪夷文单元,拖慢了改革的进度。当局要拿出诚意,与相关团体坦诚交流,达致共识,为风波划上句号,引领教育改革往前迈进。
别让华校失守
2019/12/1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骆宇欣
爪夷文入课闹得沸沸扬扬,实在不是新课题,却从一开始的收起手机与华教界代表闭门协商,到上访教育部吃闭门羹,再到如今课本印刷发放,不仅引起华社反弹,印裔社群早已在几个月前走上吉隆坡街头。
从先前的婉拒联合请愿邀请,到现在联合印裔社群聘律师入禀法庭,华社终于、总算有愿意为后辈扛起担当的“家长”领头发出坚决拒绝的声音了。
虽然,抗议得迟了点。这些对华社有影响的事,U转政府似乎是打定方向盘踩尽油门直冲的。反对爪夷文入课的发起人也表示不太乐观,但至少,这群人肯出钱、有时间、有担当,不怕麻烦,勇于站出来为华裔子弟做实事。
反观部长级人马竟说尽风凉话,什么若是三页课文能学会就是天才;或是民主国家就要尊重简单多数云云。
套用那神一般的句式,是否能说——“若是哄几句都相信,那就是天才”,而我国奉行西敏寺制度,整体票数的简单多数未必是议席多数,但只要夺得多数议席就能组成政府。如今若是多数人民不满意,但议席仍是某阵营获胜,难道,就能不尊重民主了吗?
回到简单多数,若是足足有49%的群体持反对意见,难道,那49%就不是意见了?就不需要予以重视?虽然未必所有人都会反对,但以华人和印裔社群在整体国民之中占的比例来看,这三页课文面对华印裔社群,所承受的反对力度不见得轻。
至于“调查问卷”的实行更是可笑。这是四年级课本只占三页的“趣味单元”,可是后年、大后年的五六年级呢?是否进阶学习?就像先前只说“介绍认识”、不学不考,现在却印在课本要求展示所学。
教师和校长只是公务员,他们能决定不教吗?若是在其他族群学生占多数的微型华校淡米尔小学,家长会反对学习吗?到时是否又要另聘或安排相关教师到华校及淡米尔学校?面对这些显然未必懂得相关母语的教师,校内行政或主流语言是否要迁就而全改用通行的国语国文?
缺口一开,到时候为了各科授课便利,干脆就只开个母语班?再为了不占用珍贵课时而安排在正式上课时间之外?还要超过15个学生报考才开班?若是以上的恶意揣测成真,各源流学校苦苦坚持的特质又将如何延续?先贤与华社这些年来付出的资源和心血又将置于何地?
民怨沸腾,从政者还庆幸自己够长命,呼吁选民多给时间兑现承诺,翻炒课题却谴责媒体欺负不予以显著刊载,自豪已落实了60%的宣言,大小事发社交媒体博赞……
国民教育,是以全民流通为目标,一个连自身民族都学不全、不通用的“趣味单元”,为何要莘莘学子去“认识”?甲骨文呢?也没多少人会了。一人派一个龟壳慢慢刻?
这个半岛曾经是辉煌佛国,我们有过的佛教圣坛遗迹比吴哥窟还悠久,不如,为了显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学些梵文、巴利语趣味单元?或者学习认识原住民的炫丽文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古老智慧如何?学好了可以探索古籍文本、考古遗迹,发掘更多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岂不是美事一桩?
教部2019成绩单
2019/12/1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教育部长日前汇报该部2019年成绩单,成绩单很长,有的确实值得鼓励和肯定,当然也有些未被提及的不足之处。
在我看来,值得肯定之最,是废除小学第一阶段的考试,推行多元评估。这是教育部推出“快乐学习”理念最实质的一项举措。值得给予肯定的,不止是废除考试的这个决定,更多的是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课堂多元评估工作坊的积极。一直以来人民对新政策最担心的,莫过于空有理念、空有政策,却让执行者手足无措。然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坊让教师更了解,也更具体地掌握多元评估的概念,尤其是为教书教了几十年的“老老师们”注入新的教学理念。这份肯定,是要给积极和认真推广,并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改变的人。然而,要真正翻转应试教育的既定观念,除了教师,关键还在于校长、家长,甚至是社会体系。因此,教部除了为教师举办工作坊之外,来年还需扩大多元评估的宣传,让更多人不止接受,还能给予鼓励,让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教师更容易地实践,也更乐于教学。
值得肯定之二,是为残疾学生、无国籍学生、B40学生等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援助。在“零拒收政策”之下,进入国家教育体系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增加了近5000名,有75所学校增办共526个特殊班。登记入学的无国籍学生则有2636名,而B40群体学生在希盟执政后也获得更多关注,包括在进入全寄宿学校、大学预科班和公立大学等都有“特别管道”。给予弱势群体关注,确保他们得以接受教育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些数字背后,别忘了提升整体素质,尤其是特殊教育的素质。入学的特殊学生人数的提升,未必代表他们真的得到有品质的教育,甚至不代表他们真的有到学校去上课。尽管教育部今年也拨款提升许多学校的特殊设备,但是特殊教育师资仍严重匮乏,这将直接影响特殊教育的品质。师资只是基本,接下来还有特殊教师是否有与时并进的培训与资源等,希望教育部来年能与媒体和社会分享更周全的计划。
值得肯定的努力还有推动10年阅读计划、给予各源流学校的拨款、解决师资问题的努力和恢复公立大学自主等。但是由于字数限制,想谈谈未做到的部分。对华社来说,未做到之首,就是承认统考。虽然教长在汇报会上受询及承认统考的进展时说,该特委会已展开48次的会面,当中有406人提出意见。数字看起来好像是个成就,但是呈交报告的日期一延再延,而且这个报告存粹只是收集和提呈这些相关人士的意见,以及该特委会的建议。这个特委会的研究阶段与政府的决策阶段还有一段距离,政府拿到报告后还要研究是否要承认统考、要如何承认统考、是要部分承认还是如何有条件承认、承认后要修改的大学入学条件等等,只希望不要让华社等太久。
未做到的部分,还包括与各族社会的对话。在爪夷文课题上,华教代表从一开始表示愿意认识,但拒绝学习,到现在完全拒绝纳入马来文正课,甚至要带上司法审核。华社坚决,教育部也坚决,认为爪夷文是马来文的一部分,为什么要从中抽离,而且内容方面已经作出那么多的退让,如今让孩子的教育由家长决定,为什么董事部非要插手不可?若单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似乎都有点道理,但是长远看来,华教代表担心的是还未发生的事,或许是惊弓之鸟,或许是杯弓蛇影,但是人会变,当权的人更容易因利益而变,政府也会变,当朝政府给予的保证,更能如墙上贴着的内阁阵容般轻易改变,所以他们坚决这个缺口不能开。要如何落幕?我想,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为最大考量,为了那3页的爪夷文内容,这样值得吗?
有目的的教学
2910/12/1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振威
全球大多数地区都在迅速发展教育,但在大马,我们仍然没有目的地在徘徊。
几年前,我参观了广州的一所学校,在那里,我看到了机器人实验室,学生们忙于尝试操作一些模型。隔壁的课室里,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3D打印,以通过电脑补助设计来制造三维物体。
学校管理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正在使用STEM的教育方式来学习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以作为培养学生探索、对话和批判性思考的切入点。这无疑是中国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展现,而这所学校也是城市里的精英学校。但是,我被告知,中国政府非常注重他们想要的东西,而这就是事情塑成的方式。
让人振奋的是,中国一直在努力进行这种教育改革。他们很少花时间在无关教育的课题上,例如在大马所发生的事。
因此,毫不奇怪,一项全球教育研究显示,就掌握信息时代的重要技能而言,中国大多数城市学生的成绩超越了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学生。
根据最近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排名,在2018年,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接受调查的15岁儿童中,约有22%显示他们可以处理抽象概念并从观点中辨别事实,他们的阅读水平在满分6分中拿下至少5分。只有新加坡还算好,有26%的学生达到这个分数,而整体平均分数是8.7%。
PISA认为,随着科技允许人们轻松得到讯息,这项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对建立知识、批判性思考以及做出有依据的判断方面,阅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不是获取讯息。
到现在为止,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了解到,大马在这项国际学生评估计划中的排名上升到了中间位置,而上一轮的排名还处于底层位置。谢天谢地,我们的排名有所提升,值得我们赞扬的是,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两轮评估内改善我们的排名。
教育总监拿督阿敏说,大马正朝向正确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前进。
他说,2018年PISA的成绩显示在科学、数学和阅读这三大项目的排名都有显著的提升。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结果,他说大马在2018年PISA成绩中,数学获得了440分,阅读415分,以及科学438分。这显示大马自2012年和2015年PISA后取得了进步,但是大马的成绩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整体而言,大马的成绩显示,在所有三大项目中都有显著提升。”
我们当中有些人为此感到骄傲,但是当我们查看大马在所有排名中的排名时,它显示我们几乎没有参与比赛,而且即使我们尽力而为,我们也很难跟上。老实说,这根本不够好。
大马媒体简单或省略了刊登涵盖所有参与国家的排行榜,而此事会让我们对我们在全球的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很满意该报告的发现。当然,这没有错,我们应该鼓励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因为他们在各个方面配合了我们的教育制度,同时在这样的测试环境下竭尽所能。
但是在澳洲,媒体感到愤怒的是它落后于其他国家,抨击他们的排名甚至自称愚蠢。这是最热门的行为,因为澳洲自居全球教育中心并以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为傲。
在大马,我们要努力奋斗的不是数学和科学,而是全球语言的英语水平。
上周,报导说大马在今年的英孚教育英语水平能力指数中下跌了4个位置,该指数评估了全球英语水平的发展情况。
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在亚洲排名第三,排在新加坡(66.82)和菲律宾(60.14)之后,但大马的得分为58.55,在国际教育机构英孚教育的最新排名中,从第22下滑到第26位。
该报告没有详细说明,但报告指出,在大马,男性的英语掌握能力大大超越了女性。
该指数,目前进入第9年,是通过分析来自100个国家和区域的230万成年人的英孚教育标准英语测试成绩所制定的。
未来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这些都是各行各业不可分割的。在新加坡,无人驾驶汽车正在校园里进行测试。但是,大马人不知道何时这种场景才会出现在我们的许多本地大学里,因为有些人可悲地全神贯注在允许种族主义者发出不敏感的集体言论,而这种学术形式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经济活动。
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大专,是否正在为我们的学生做好准备,以适应已经改变的工作需求,或者,是在循环使用相同的教学课程和讲义?
当我们得知毕业生失业时,我们感到惊讶,而我们知道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缺乏私人界所需的软技能——掌握英语,而现在是华语、领导才能、创意、创新和沟通能力,甚至还有道德操守?
那些考获大马教育证书考试(MCE)和高级教育文凭考试(HSC)的人都知道,当时的程度很高,考获优等就相当于O和A水平考试程度,而后两者至今还在英国实行。
今天,我们已经妥协,有人甚至认为,我们应该降低我们的评分制度,甚至到了我们的大马教育文凭(SPM)和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考生所考获的优等成绩被国际机构毫不客气地拒绝承认的地步。在英语考试中考获的“A”可能在英国考试程度中只有“D”。
因此,我们都是错误的成就感,更糟糕的是,我们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无论是学生还是父母,我们相信我们做得很好并值得这些回报,但,事实是,我们根本做得不够。
砂拉越宣布他们使用英语教导数理科,但报道指出砂教育、科学、及科技研究部长拿督斯里麦哥马因说学生不必注重英语语法,这是于事无补的。
当然,此事非常重要。这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不能接受诸如“不必注重英语语法。不必使用标准英语,只需要使用砂拉越的英语。”等妥协言论。让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
我们需要我们的领袖设定正确的语气和方向,因为没有人可以根据我们部长的异想天开和幻想来实验我们孩子的未来。但我们应该强调科学、数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重要性时,为什么,我们要告诉学校的学生穿黑鞋、或学习武术,不论它是马来武术或功夫?
当然,这个国家可能发生更多奇怪的事情,但此事在这些奇怪的事情中,必须获得最高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