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157

 华小成全民選擇

2020/11/13 星洲日报/社论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华小的非华裔学生比例近十年内有所增加,但是华裔学生的比率却下跌了将近8%

此一趋势早有迹可寻,其中华裔生育率下降是主因。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报告,华人是生育率下降幅度最多的族群,从2000年的2.6%下降到2010年的1.5%,华裔人口减少,报读华小的人数自然也随之下降。

这些年,华人生活条件普遍改变,养儿育女的价值观也跟着变化。年轻世代崇尚单身,或迟婚、工作收入跟不上通货膨胀,担心婚后的沉重生活负担,而选择减少生育。一些华团曾提供奖励,鼓励华裔子女多生,唯反应冷淡;生儿育女之事乃个人选择,少子化也是时代的趋势,不能过于强求。

国际及私立学校,在教育领域大幅开放下如雨后春笋,数据显示,经济能力许可的华裔家长,将孩子送往国际和私立学校者,近年有增长趋势,这也是造成华小华裔生减少的原因。

家长选择国际或私立学校的原因,一些是不满政府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政府学校过于著重考试,国际学校的自由学风和小班制、重视英语教学,也不忽略华巫语教育,自然会吸引一定的生源。

有远见的友族同胞意识到掌握多语,尤其是中文的重要性。同时也被华人重视孩子教育的观念所感染,当然,华小校风良好、老师们教学态度认真,这对于塑造孩子将来的人格养成大有裨益,故选择了让孩子就读华小。

更多友族尤其巫裔家长选择华小,有助于打破一些种族和教育沙文主义者的固执思维,同时也可遏阻一些政客的肆意破坏和抄作。华小的存在,事实上并不阻碍国民团结,反之可以成为族群沟通的桥樑。

华小和国小一样,各族学生可以在校内融洽交流,彼此互相学习尊重、包容和友爱。在华小,各族学生都获得一视同仁的对待,各自的文化、宗教和习俗,都得到校方的尊重。

多源流学校并存,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不同源流的学校在良性竞争下,互相砥砺,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各族家长可以按本身的需求和教育理念,选择送孩子到适合的学府。关键是政府必须极力保留多源流学校的特色,公平对待及强化各源流学校,让各族都能享有平等的国家教育资源。

华小在国家教育体系下,最大的优势是董家教还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尤其在提升教育素质这一块,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华小依然可以成为各族的首选学校。


华教华中悲歌何时了?

2020/11/13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李国辉

每当发生有关州教育局委派不谙华文及不具备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资格者,担任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行政高职事件,就会在华社掀起千重浪,而反弹之声一波接一波,似排山倒海而来,显示华社对华教的基本立场与原则不容侵犯。

这类风波会触动华社尤其热爱华教人士的敏感神经,因他们担心,一旦不谙华文及不具备相关华文资格者出任华中校长及副校长一职,日后恐会严重损及华中的特质、蚕蚀华中的地位,进而冲击与影响学校行政运作,导致华中面临变质与改制。

早在1960年,我国许多华中被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或“英文中学”,因当时的政府于196016日作出关于华中改制22项条款第57号通令的承诺,即国民型中学由董事会负责管理,董事会有权聘请和推荐高职人员。

然而,政府却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废除了“国民型中学”的法定地位,并归纳为“国民中学”,这已与当初的承诺背道而驰。同时,当局从未制度化拨款资助华中,让华中如弃婴般自生自灭。

董总曾于2010年提呈“解决改制中学/国民型中学问题的看法与建议”备忘录给时任副首相兼教育部长,即现任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其中内容针对改制中学的校长、副校长及主任教师须具备SPM华文资格、董事会有权推荐适当人选,而教育局委任的行政人员人选须获得董事会同意。

董总也曾建议,教育部应制定妥善的培训制度,为华中提供足够与符合资格的人选。唯至今换了多位首相,也换了多位教育部长,华中的问题依然一箩箩。

人士亦担忧,符合资格出任华中高职的人选越来越少。根据大马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截至2020731日的调查报告,发现全国有5所华中副校长和6所华中科任不具备SPM华文资格、81所华中的华裔教师有逐年下降趋势。

据知,2014年华中华裔教师占51.46%、2017年为48.06%、2020年却是46.91%;而2021年,有6所华中校长即将告老退休。

所谓“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华社华团及热爱华教人士,尤其专司负责华中发展事务的华教组织,应积极发起捍卫与护航华教运动。

全国华中校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华文、报读报考及考好华文,并时刻向学生灌输华教的历史背景、华教斗士先贤艰辛奋斗争取与维护华教华中的历程及今日华日华教华中依然面对的种种困境、危机与挑战,以确保华中特色得以保留、华教得以永续发展。

 

华教发展的暗流

2020/11/1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张瑞强

华小友族生就读率近20%反映了什么,关心华教发展、卫教人士乃至全体华社务必要认真看待这个可能影响华社深远发展的课题。

教育部高级部长拉兹吉丁周三在国会的一项书面答复中指出,根据统计,非华裔生在华小的就读率,已从2010年的11.84%增至2020年的19.75%,增加了7.91%,其中以巫裔学生增长最多。

反观华小的华裔生比例则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88.16%降至2020年的80.25%,同样是7.91%

已有人担心华文教育的发展未来不能寄望在华人子弟的身上,听起来非常悲观,但认真详研,如果把眼光放远至未来的2030年,华文教育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结构性改变。

从现在起,华社应对教育持谨慎态度。现有的20%非华裔生家长,绝大多数都对华文教育抱有远见。他们认为让孩子掌握多一种语文,能增加竞争优势,未来谋求事业发展有更大的帮助。

当然这些家长或许也看到华文的经济价值,当孩子们获得一纸文凭结业后,到社会上就业或发展事业时,其所掌握的华文将提高他们的优势,让他们更加如鱼得水。

如果这在30年后成为一个事实,对华裔而言,可谓是一大冲击。

如果华社没有意识到此课题的严重性,还自以为是,让优越感迷失思维,以及华社领袖没有积极谋求对策,寻求解决方案,难以想像这未来局势如何演变。

华文易读难精,要真正掌握精髓,难上加难。80%的华裔生当中,能有多少比例,甚至可以这样形容,很多华裔生就读报考华文都不是心甘情愿,要掌握方块字,谈何容易。

尤其是在追求政府考试漂亮成绩单的学生,都不希望被难考A的华文科成绩所拖累,因此自愿放弃选考华文的考生比比皆是,这可从国中华裔生反映出来。

当政治人物一直在针对政府不公对待华小、独中、华中拨款的课题时,是不是应该探讨这个更严竣的课题?毕竟一旦华小失去优势,其结构性也会跟著转变。

今年发生在马六甲圣母国民型女中的课题,各方应引以为鉴。其根由就是掌握华文的华中老师越来越少,以致无法填补学校高层职位,教育局最终派出不谙华文的老师来填补职位,并引发轩然巨波。

但结果是,该女中最终也无奈接受62方案。所谓62方案,即8个华中高层职位当中,其中2个由非华裔老师出任。

如果这个令人无奈的课题继续上演,华中前景未许乐观。董事会及华教团体应为全国华中把脉,在高职的接班课题上应有策略方案。

另外,华社一直奉行的“有教无类”,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是否应该另有诠释?我们一直为他人作嫁衣棠,但在另一方面,华裔子弟的优势也一直在降低。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华社务必好好思考!

 

课堂教学3层次

2020/11/14 星洲日报/东海岸观点

~作者:黄先炳博士

旧课程纲要列出一个课堂教学的概念:

“鉴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强弱不一,本课程说明把每个预期学习成果分为三个层次,让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语文程度和学习能力来因材施教。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二个层次要求稍高,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而设,教师应该尽量协助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要求,第三个层次要求最高,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能力达到,教师应当协助有能力的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这个教学理念兼顾了所有学生。教学箴言说:“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意思是课堂教学该让全体学生有所学,程度偏低的也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学习能力较强的也可高飞,不会被教师、同侪、课程给压下来。

实际操作上教师常面对困扰:该以谁的程度作为标准?若以最好的学生为标准,将是自讨苦吃。若主张课堂教学必须百分百达标,教师便要以最低的作为标准。但这么一来,能力较强的学生将不断重复接触已懂的知识,这对学习是不利的。

我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使教学的深度、进度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则认为,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应该有所超前并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摘苹果实验,以说明“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我非常赞赏这样的比喻。如果我们习惯性地采摘伸手便可及的苹果,我们将不知道“果外有果”的境界。

倘若果园里有人采摘更高处的果子,将启迪其他人原来稍加变通,便可以采摘不同的果子,品尝不一样的美味。

至今我仍推崇旧课程的三层次教学设计。教学中让程度弱的都做到第一层次,然后看到学习还有二三层次,虽不能至也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