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163

 华教董事会的操作

2020/11/21 光华日报/言论

~文:杨式丰

1996年教育法令条文明确说明,每所学校或教育机构董事会必须有一个管理章程,章程规定成立一个由1位主席领导的董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以在符合本法或本法下任何条例的方式来管理该教育机构。所以,董事会才是主导学校的主权单位。

董事会通常是15位成员组成,管理员3位(德高望重的热心人士)、官委3位(社团贡献者)、董事赞助人3位(由学校赞助人选出)、家协3位、校友会3位组成的董事会。简单来说,董事会才是公信力十足的教育机构,这包括华文独中工委会,教总,董教总全国华小工委会,大马华校校友联合总会,大马华文教育家长总会)等组织。

我认为,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组织外,不需要再成立其他代表华教的团体,而造成更多错误资讯传送,分裂华教力量。董事会守护华教本来就不易,我促请各界人士放下私心,全力支持董事会。

至于家教协会是在1973年家教协会条例下设立,在这条例下,家长和教师(包括校长)自动成为该校家教协会的成员,其它人士不能成为其成员,因家教协会本来就是家长教师协会。

如果允许其他人士或是孩子已经没在学校念书的家长和监护人参与,恐怕会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无可否认,有些学校运作会出现问题,部分是出自于家教协会,这其中还是以前任家协主席或理事干扰现在理事办事等。其次就是家协和董事会之间的矛盾。

董事会和家协部分功能重叠,家协应把这重叠功能交由董事会主导,维护董事会主权和地位,从中扮演协助角色。这不是说家协无贡献,家协也是学校重要领导人,只是家协会常更换主席及理事,每任理想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当权时间短暂可能会影响学校发展。董事会有3位家协代表参与,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通过这3位代表提出,只要是好的建议,必然会得到董事会的接纳和支持。

因为家协理事任期有限,可能所进行的计划未完成,孩子已经离校,你也不在家协内担任任何职位。但是,如果是好的建议,董事会必然会完成,这就是家协和董事会美好相处,共同发展学校的一个好方式。

校友会是毕业和离校学生组成,校友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各角落,校友们对母校贡献和发展都有贡献。3位管理员通常是以闻商组成,他们守护着学校的资源,即使校地是政府的,很多硬体都是热心教育人士捐助建成,这些资产拥有权是属于董事会,守护权力就来自这3位管理员。

官委董事通常是来自他校董事会成员或社团内具有公信力的代表,他们的经验及社会人士对他们的认同与贡献,使到在推动学校发展计划时更事半功倍。董事会赞助人来自各阶级的爱华教人士,他们每年都会捐助一笔赞助费,董事会利用这些捐款来发展学校。

每次学校发展及活动都会在网络上通知,我都会诚心邀请爱华教人士参与,成为学校赞助人,共同发展华校。校长是每间董事会的当然秘书,他们除了记录开会议程,执行工作和董事会在捍卫华教及发展校务方面都保持密切关系。董事会历经风风雨雨,在爱华教前辈们的守护下,华教才能走至今日。

槟城经历过两个政府,我所看到的是,华教向来都面对不公,无论谁当政府,在政治下,守护华教人士会被政治家说成极端,被不明人士当异类看待。我想在此声明,华淡小学在我国已经逾200年,在未独立前地位已经受政府承认。在各族努力争取独立建国,华校有法律保障,各族语文学习也获得国家宪法明确保障,不容任何人质疑。

爪夷文事件,谁是谁非,时间定会定夺。我们站在董总立场很坚定,所有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都是政府资助学校(government aided schools),华语为其主要教学煤介,国语和英语为必修科,同时也是必考科目。我觉得我们的小孩修三种语言己经非常吃力,不需再把爪夷文纳入正课。我们没反爪夷文,我们只是守护和保护华教特色。

我们没歧视爪夷文,我们有建议把这个科目设于美术科中,既然他们说只是介绍,为何不纳入美术科而非要纳入正课?虽然教育部最后交由各校家协做最后决定,但已造成各族间的误解,纳入正课的伤害已成定局,谁又应在这事件上负责?未来还是有许多争议。

目前我看到的是,能守着华教已经是万幸,希望有天我国能出现一个真正中庸冶国、不分种族的政府,华裔同胞能多添人口。我们这代只能守着,能不能再突破教育盲点,真的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宽中,加油

2020-11-22 星洲日报/边缘评论

作者 安焕然(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宽中入学试成绩公布,录取分数降低好多,遂引发网上颇多校友的议论。一堆酸言酸语,骂翻天。内容大抵不离:想当年我是多少多少分进来,现在却多少多少分就可以进。

有学生就心疼母校,私下来问我,为什么宽中校友这样的,入学门槛高也骂?入学门槛拉低了也被骂?我要怎样回答好呢?要说那是精英的优越感吗?用考试分数就能评定一个孩子的资质吗?我身边真的就有人的孩子今年还是考不进去的。能不伤心落泪吗?

1021日,早上。一名毕业于南院(非中文系),曾被我教过的学生,目前任教于宽中古来分校的老师在他脸书发帖这样写:“135又怎样?过了那条线进了这个门,大家都是宽中人。我一定会尽我所能把你教好。”(按:明年的宽柔古来分校新生录取最低分数门槛仅135分,以往差不多在180以上)

我在他脸书下方第一个留言:“说得好。放下以考试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精英傲慢心态,那是必要的。但教学方法和分班人数一定要调整。”

他也回了我:“我刚到南院读书时就一直抱着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感谢老师当年指着我的鼻子训导我(那一幕终生难忘啊),才让我知道抱着这种傲慢心态的人,是多么地令人讨厌。感谢老师。”

是的,理念与态度,何其重要。独中教育,本来就不应该是“精英教育”,而应广泛开放,让更多学子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这是“不忘初心”的办学理念。之所以有些独中后来成了“专收精英”的学校,那是因为校地不够等各方面的考量,有其“迫不得已”。40年前,宽柔中学“无奈的爆满”。1979年碍于校舍有限,宽中1980年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以按成绩录取一定名额学生,这制度延续至今不变。惟宽中乃华社公产,做此决定,在当时很是谨慎,不敢冒然行事。为此,董事会特于19796月要求新山中华公会召开本区华人注册社团会议,共商应付办法。随即,新山中华公会联合各注册华团举行联席会议,有六十余个社团派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原则上接纳宽中之建议,明年(1980)招收初一新生700名,录取法以入学考试之成绩为标准,额满为止。826日入学试当天,也是在新山五帮会馆之代表监督下进行的。是次报名与试者1223人,成绩较优之前700名才被录取入学,523名被淘汰。淘汰率高达42%(详见郑良树、安焕然《宽柔纪事本末》,2005,页307-308)。

这是宽中数十年来之格局,实在情非得已。然而,随着校本部12层大楼建竣使用,至达城第二分校建设完工在即,40年来的问题与格局基本解除,不就应该能收就多收一些,让那些有心想读宽中的孩子入读,这是好事,何错之有?但你既然放低门槛多收学生,在教学方法和分班人数和制度上一定要有所调整。不能再像现在这样一班四五十人(其实这是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编班。一班人数过多,老师纵然有心也力有所不逮,如何能照顾起步比较慢、基础比较弱的学生?

日前,各地宽柔校友会因发文〈谁撕裂了校友与母校的感情〉以回应某董事通过报章呼吁校友会协助母校筹建分校事,而有人在一社交媒体群组里转发一则斥责校友会“一派胡言”的留言,并指责校友会不协助至达城分校筹款是自弃“历史留名”,不捐就算了!该社交群组缘起,原为对接让各地校友会广集以提供海内外校友通过网路平台为学弟妹分享知识而设,但七区理事成员被加入后,该群标题却被订为“宽柔各地校友会及至达成分校筹委会”。群组里遂有校友会理事询问转发此文是何用意,但当事人却退群。

这一往一来,让人看了心痛。其实双方领导均已换了新人接棒,现今双方的领导主事者基本没什么“新仇旧恨”,为什么不和解?有些事做不了、不和谐,根本不是大方向出了问题,而是“人”的因素。当然,董事部搁置多年积压不去处理的新会员入会事,是其中一个症结点,这在情在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也难怪校友反弹之大。其实只要新领导层据章办事果断开放门户,校友会岂有不支持母校的道理?能为华社公产做好事,那是您的功德和大度。

目下的新山华社不仅少了可以拍拍小老弟肩膀的德高望重之长者,更大的问题还出在理念和态度。

 

老师,SPM华文为何如此难考?

2020/11/21 光华日报/言论

~文:书灵

中五教育文凭考试预试刚结束,评阅完毕。日前,进中五PA班派发考卷,全班华文考试成绩全军覆没。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染上“流氓”恶习,平时不是旷课,就是专选在上华文课时吵吵闹闹,想尽办法干扰其他同学上课。

有者更甚,“光明正大”地拿出其他科目的功课,当着我的面前完成。在讨论讲解完考题后,副班长迫不急待举手说,老师,SPM 华文为何如此难考?说完后,全班同学跟着起哄。等到班上激动情绪稍微缓和,我发问全班,华文科到底哪一张试卷难考?副班长不假思索理直气壮地告诉全班,两张试卷都难考,可是相比之下,试卷二最难考。

现今许多华裔学生升上中学后,在利害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对待华文都比较消极,没有坚持的情操,不认真看待华文,漠视华文的价值,时常以种种堂而皇之的借口,尽可能不去惹他们一直认为既难学,又不被列为必修必考必及格的母语华文。

在这情况下,华裔学生根本无法把握本身民族语文,失去民族文化的根。即使选修选报考华文,因学习态度极差,总是对华文抱着可又可无,得过且过,敷衍的态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华文科所谓“难考”的主要因素。

针对学习态度,心理学家曾对学生学习问题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已被普遍证实,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有鉴于此,学生应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因为态度是积极实践,深度思考的智慧结晶,能体现思维品质的优劣。

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原则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形成有明确目的的活动。

2011年开始,SPM华文科的出题格式已经重新修订,分为两张试卷。试卷一有甲组应用文,字数不多于12030分及乙组作文,字数不少于40070分,作答时间为1小时45分钟。试卷二有22题,第一部分从第1至第12题两篇现代文阅读理解占65分,第二部分从第13至第19题两篇古代诗文理解占25分,第三部分从第20至第22题名句精华占10分。作答时间为2小时15分钟。

现代文阅读理解是SPM华文科考试当中所占分值较大的题型,也是考生普遍上严重失分的题型。实际上,现代文阅读理解丢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阅读量不够,理解力不得法。考生做错题目,大部分都跟阅读理解错误有关。许多华裔考生因为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实施有效的阅读习惯,而被拒于阅读理解的大门外。因此,考生成绩差与本身的阅读情况有直接关系,阅读对考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立竿见影。

阅读可以极大提高考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会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对考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常言道,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态。考生在考试前建立正面的情绪,有助于考试成功。事情没有好坏,情绪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命运。处理事情态度,决定事情最终结果。心态效应验证:谁驾驭自己的心态,谁就真正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教学有法无定法

2020/11/21 星洲日报/东海岸观点

~作者 黄先炳博士

教学有法无定法”是我们在90年代自创的口号。

教科书上说的是“教无定法”,提醒教师要灵活,要适应实际的情况设计教学。教和学的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要有所选择,适得其法,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从主观上说,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没有必要“跟风”。活泼的教师,大可在学生面前展现“可爱”;反之,个性拘谨、较严肃的,没有必要扮可爱,以免弄巧反拙。从客观上说,学生的背景不同,基础有差异,习惯亦有别,教师也得根据具体情况引领学习,不能一招走天涯。

如果只强调“教学有法”,有人会理解成教学很灵活,这样也可以,那样也无不可,纵情发挥。我们不得不提醒大家教学是有门道的,有规律可依循,教学有法,只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简言之即“教学有法无定法”。

武侠小说揭示了一个真谛:武功上乘的,一片叶子都可伤人,举手投足尽是妙招。我们看到的是“台上三分钟”,忽略的是背后的“十年功”,他们也是从基础功练起的。倘若无法融会贯通,所学的就成了花拳绣腿。

已故书法家何振森居士讲过一个笑话:他孩子小时候被老师训责没有用心写中楷,他说他是学爸爸一挥而就的潇洒,没想到成了东施效颦。

学教学理论时,要学习的是原理,从前人辨析的规律掌握学习之道;实际教学中,却要灵活变通,适应实际教学。若不琢磨理论,师资培训何须五年?

以阅读为例:教学要循序渐进,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然后再走出来。抛开文本,信口而谈就不叫阅读。要学生走进文本,总不成来来去去都是师生问答、学生口述。有老师做出变通,让学生阅读后用“因为……所以”串讲故事内容。这不是一般的造句,而是训练学生组织课文内容,识构建句子进行说话的训练。符合教学有法无定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