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印尼新报》
~作者: (上海巴中校友会 61届) 江峰
(我回国那年北 归潮的故事)
北归潮
《记忆》载着 我穿越时空隧道,回 到了六十年前的1960
年。…… 在椰风蕉雨千岛 之国的上空,反华排 华的阴霾密布,黑云 压城。在侨居了数代 人乃至十几代人的第 二故乡,我们又一次 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和 替罪的羔羊。
祖国在召唤, 母亲在呼唤着儿郎。 素有爱祖国、爱家乡 传统的母校巴中校 园沸腾了。听!校园 里不时传来动情的歌 声,“祖国河山遥遥 在望,祖国的炊烟招 手唤儿郎!”,还有 那首改编过歌词的前 苏联青年近卫军歌曲 《再见吧,妈妈!》 更是扣人心弦,催人 前行。一时间,北归 潮荡涤着无数师生的 心灵。
我和弟弟义无 反顾地报名加入了回 国同学会的行列,尽 管弟弟当时初中刚 毕业,而我离高中毕 业还差一年。校园里 随处可见,同学间师 生间互赠相片,互题 纪念册的动人情景。 我收到的照片中背面 写得最多的是“祖国 见”三个字。“海外 孤儿”的我,直到此 刻才第一次真正感受 到 “有了娘”的温 暖,“祖国在我们心 中!”。再见了!同 学们和老师们,让我 们不久后在祖国大地 上再次握手和拥抱 吧!
别了,千岛之 国!
忘不了1960年的7
月23日。
雅加达丹绒不 绿码头上,人头攒 动,人声鼎沸。一艘 满载华侨学生的《美 上美》轮船就要启程 远航。我和弟弟依在 甲板的栏杆上,面对 岸上送别的人群,心 潮澎拜,思绪万千。 人群中有我两鬓如霜 的父亲,有我尊敬的 师长,更有我朝夕相 处的同窗好友。随着 汽笛的一声长鸣,手 中攥捏着的彩带条渐 被绷紧,很快就绷断 了。再见!养育了我 十七年的岛国情。别 了,第二故乡的父老 乡亲们!
别了,哺育我成 长的母校巴中!再见 吧!妈妈。别难过, 莫悲伤,祝福我们一 路平安吧!
轮船在茫茫大 海中向北驶去。我们 在轮船的大舱里以小 组为单位,“画地为 牢”圈定了各自的休 息和活动范围,开始 了海上漂流的时光。
也许是连日来大家 打点行装太劳累了,要 不就是还没有从刚离别 的忧伤中摆脱出来,吃 过晚饭后,大家就匆匆 躺下休息了。我呢,怎 么也睡不着,干脆爬起 来,走到船头,任凭海 风把离愁吹散。也许是 当年太年轻的缘故,当 时的我心中唯一的念头 就是:刻苦学习,考上 大学,练好本领,报效 祖国! 赤道的夜空,繁星 点点,我们的轮船航行 在漫无边际的南海,就 如同孤舟一叶,显得那 么渺小!
船头飞溅的浪 花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之中:从今始,我将开 始书写和共和国同呼吸 共命运的人生历程……
。 大海航行最忌遭 遇风暴。老天总算眷顾 着我们这批归侨学生, 一路上风平浪静!船舱 里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 息,不时传来大家的歌 声和笑声,其乐融融 也。正可谓:青春作伴 好还乡,一路行程一路 歌! 经过六天六夜的 航行,《美上美》航船 终于跨过南中国海,取 道珠江口,沿江北上, 最后停泊在广州的黄埔 港,结束了我们终生难 忘的北归历程! 祖国,母亲!您的 儿女们远航回来了。
苗岭秀 溪水清
回到祖国,大家 都松了一口气,精神为 之一振!从此再不寄人 篱下,大家都感觉到由 衷的幸福,心情格外舒 畅。我们被安排在广州 石牌华侨補校暂住。繁 忙中大家总忘不了抽空 给远在印尼的亲友去信 报告平安。开饭了,记 得餐桌上只有几样油水 不多的素菜,但空心菜 总有得吃。还好的是, 饭可以随便添,吃饱为 止。后来我们才明白, 当时正是我国遭遇三年 自然灾害最困难的头一 年! 在广州逗留五天 后,我们最终得到正式 通知:我们被安排到边 远的贵州落户!上百名 侨生到贵州来,这在贵 阳市的历史上算是头一 回。八月初的一天,我 们乘坐专列离开了广 州。车到贵阳的那天, 我们受到了盛大的欢 迎。
贵阳---这座美丽 的山城敞开了她的双臂 热情地拥抱了我们这些 来自千岛之国的海外孤 儿。喧天的锣鼓,飘扬 的彩旗,欢乐的人群, 还有那动听的苗家芦 笙,给我们带来了亲人 般的温暖!应该说这是 我们回国后感受到的一 次最热烈的欢迎!许多 侨生激动得流下了晶莹 的泪水。 我们被安置在省 府招待所,一住就是十 天。伙食好极了!每顿 饭至少六菜一汤,吃得 大家美滋滋的,真有回 到家里的感觉。正像久别的游子回到慈母身 边,尽管家里不富裕, 妈妈还是拿出最好的东 西来款待自己的儿女 们。
记得当时组织上给 我们安排的活动日程也 很到位。听报告,看演 出,游览风景名胜,参 观工厂、机关、学校, 和一些社团单位互动联 欢等等。看得出来,侨 务部门对我们侨生们的 一翻良苦用心。
我想, 无非是要我们尽快地适应环境,调整好心态, 和全国人民一道,同干 共苦并完成自己的学 业。 贵阳岁月 由于第六中是市里 当年住宿条件和教学设 备是最好的,于是我们 就被安排到六中插班学 习。我上高三,弟弟上 高一。其他同来的巴中 学子们也都如愿以偿, 各得其所。上百名侨生 住宿六中无疑给学校带 来极大的住宿困难,一 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宿 舍要住上十个同学,青 一色的上下床,十分拥 挤。我们要求也不高, 只要有饭吃有书读就可 以了。 贵阳是一座风景 秀丽的山城,我们六中 就在城北,毗邻省委。 城西北的黔灵公园,钟 灵毓秀,是鸟瞰全城的 最好去处,加上一湾湖 水,更添公园魅力。
城 里的甲秀楼巍然屹立在 南明河畔巨大的鳌矶石 上,独占鳌头,秀甲天 下,不愧是贵阳市的地 标。还有城南的花溪, 更是水秀山明,是著名 的旅游胜地。学习之 余,我们常到这些地方 游玩。每逢节假日,学 校也会组织我们和国内 同学一道游园联欢,以 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和友 谊。记得有次在黔灵公 园,侨生邹光荣同学给 大家演唱了一首世界名 曲《鸽子》,邹同学弹 得一手好吉他,他边唱 边弹,唱的是那样好, 弹的更是棒!使在场的 师生们人人都陶醉了。 我们归侨学生的到来也 给这边陲的山城带来了 和煦的春风。 为了表达我们侨 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的心情,我们雅加达和 棉兰的文艺积极分子们 成立了《侨生合唱队》 。该合唱队不负众望, 很受大家欢迎。其中, 有两首演唱歌曲誉满山 城。一首是 [红太阳, 升东方,海外孤儿有了 娘;伟大祖国繁荣富 强……],还有一首是赞 美神州大地五谷丰登的 颂歌 [微风吹起金黄色的 麦浪,……]。通过这些 有益身心的文艺活动, 在贵阳市人民面前展示 了我们印尼归侨学生们 热爱祖国,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学习上,由于 在巴中求学时在众多良 师的指导下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继续上高三可 说是水到渠成,游刃有 余。数理化不用说是自 己的强项,每次考试都 在八九十分以上,和老 师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本人也常应老师的要 求,在课余时间辅导学 习较差的同学,共同提 高。 扎根六中不久, 由于粮食困难,我们侨 生们也不得不实行定量 吃饭,和国内生一样, 每人每月三十斤粮。吃 饭时八个人一桌,每桌 配有一大盆饭和一大盆 素菜,每人各取其八份 之一。平日里难得吃上 一回肉菜,碰上年节, 兴许能吃点荤菜。想当 年,可能是太缺乏油水 了吧?我们总感到不够 吃和吃不够。 艰难岁月对自己的 人生经历也是一次极好 的历练。我常常安慰自 己说:“要坚强!要顶 住!这只是暂时的。”
饥肠辘辘时就暗示自己 说:“我吃过了!不是 吗?!” 这一招果然 灵验,常收到“望梅止 渴”“画饼充饥”的神 效。 毕业班的岁月似 乎比其他年级流逝的更 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已 进入了倒计时!上大学 是我多年来的梦,而参 加高考又是圆这个梦的 必由之路。由于自己平 时一贯重视学习,也做 了大量各类习题,这时 的我一点都不紧张,反 而为高考的临近倍感兴 奋! 骄阳似火的七月 天,我从容地走入了 考场,以平静的心态 参加了高考。一个月 后,我收到了我报考 第一志愿的大学《北 京石油学院》的录取 通知书,甭提有多高 兴了!
真是皇天不负 有心人,多年的汗水 没有白流。当天的《 贵州日报》也整版刊 登了考取了省内外高 等院校的学生名单, 本人如愿以偿,金榜 提名!老师和同学纷 纷向自己表示祝贺, 一致称赞我为侨生树 立了榜样,为六中争 了光。 在桂花开放的日子 里,带着求知的渴望, 带着老师和同学的嘱 咐,我告别了贵阳,告 别了弟弟,搭乘了北上 的列车,向伟大祖国首 都北京飞奔!再见了, 贵阳!
这座在艰难岁月 里给了我知识、力量和 美好的城市。有生之 年,我还会再回来的! 车窗外飞过的景色和滚 动的车轮声不时使我陷 入久久的沉思之中:漫漫人生路上,我这个归 侨学子又将怎样来书写 自己的人生……。
结 束 语
岁月悠悠,往事历 历。发生在六十年前我 高中毕业前后的事情是 那样的使人刻骨铭心, 令人难以忘怀,仿佛就 发生在昨天。特作此文 以记之,并献给成千上 万名在北归潮中和我经 历相似的归侨学子们!
俱往矣,半个世 纪过去,弹子一挥间! 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如 今已是两鬓如霜的老 人了。令人无限喜悦 的是:伴随着我们这 些40后们走向暮年,我 们伟大的祖国也完成了 向世界强国的蜕变,以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雄 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流的现代高科技成果 井喷式地展现在世人面 前,保家卫国的世界顶 尖级军工产品常令亡我 之心不死的敌人胆战心 惊。
壮哉,中华!厉害 了,我的国!我们仅 用六十年的时间就超越 了资本主义世界几百年 的发展进程。应该说, 所有这一切成就的取得 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 正确领导,离不开我们 伟大的人民发扬了“活 一辈子”却敢于“吃两 辈子苦”的拼命精神换 来的。
确实,国家有今 天,四零后,五零后们 功不可没也!美国《华 尔街日报》曾经撰文写 道:世界上有群最勤奋 的人,……(他们用) 短短二十多年创造了世 界奇迹,把一个几乎最 落后的中国变成经济总 量世界第二。文章最后 还说:“很遗憾,这些 四0、五0、六0后们早 已累弯了腰。历史会记 住他们,人类会记住他 们,以这个人口最多历 史悠久的国家的名义, 以这个饱受苦难却毅然 崛起的民族的名义,向 这群人深深致敬!”我 辈有幸投身到这场伟大 变革的实践中,与共和 国同呼吸共命运,感到 无比的自豪,我们可以 骄傲地地告诉我们的儿 孙们:为圆中国梦,我 们无怨无悔地贡献了自 己的青春、智慧和汗 水。 让我们在习近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为实现海内外炎黄子孙 百年来的强国、强军梦 再度起航,在民族的复 兴的伟大征程中发挥余 热,贡献余生!
( 戊戍年五一节完稿 于 上海 静安区 枫景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