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748


正视华小的转变


2018/01/08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谢诗坚


马来西亚全国的华文中小学在2018年迎来的新生数目并不值得额手称庆。如果我们拿教总出版的《华小资料集》来看,在199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华小的学生总数有609,673名,其中非华裔有65,000名,占了10.7%

到了2009年,官方公布的数字是华小学生人数共有627,699名,比10年前增加了10万名。这之中的非华裔生占了约11.3%,有逾7万名。

另根据副教长张盛闻公布过去六年来的学生数目竟是有减无增,例如2013年,华小生减剩566,342名,而到了今年(2018年),再减剩至525,170名。这就是说,五年来学生减少了4万名。

在当下,华文小学已有1298间,但学生人数较10年前少了10万名。抑有进者,如今非华裔学生已增至18%。因此在52万名华小生中,有94千名是非华裔生,真正的华裔生只有43万余名。

若以全国小学的小学生逾300万名来计算,我们还可以得知只有5万名华裔生入读国民小学。

即便两者加起来,华裔小学生也不超过50万名,这与10年前相比,已是好景不常。有人将此归为国际学校的崛起,吸取了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入读,但在7万名的学生中(也分成小学及中学生各半),有35千名在就读小学。这之中又是各民族的学生都算在内。因此华裔生转向国际学校,数目尚不算多。反倒是华小本身有太多的弱点,让人感到忧心忡忡而看不到未来。兹举例如下:

(一)按照教育部的标准,凡学生少于150名的归类为“微型学校”。这类华小共超过500间,占华小总数的40%以上。若算上少过100名学生的华小,则有350间左右。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17间华小的学生少过10人;而有37间华小少过20人。至于不超过30名学生的则有50间。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破旧或缺少学生的学校还在凄风苦雨中挣扎生存?

(二)当教育部在60年代把国民型的华校分成全津贴及半津贴后,就规定全津的华小是指土地属于政府的。因此政府负担所有费用,包括重建、扩建或修建等;而半津的华小是指其土地是属于学校的或信托人的或社团/庙宇的或教会或私人的。如果这些学校要进行重建、扩建或修建就得自行筹款,否则难成其事,政府津贴有限。

由于这样,那些微型的小学或处在乡区的华小,就没有能力集资数百万或上千万元来提升设备,再加上人口的迁移和新城镇的出现,也就使到微型华小更加微型了。

(三)以威省的情况来说,我记得在10年前,华社为峇眼仙托的新中小学忙于搬迁和重建,更向社会人士寻求捐助。后来学校开课了,入读的非华裔生比华裔多,今年有22名新生,总数是139名学生,仍列为微型华小。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非华裔生比华裔生多,而是整个华社和华基政党要重新思考华文小学及中学的路今后要怎么走?它已不能保住昔日的思维:为发扬中华文化而为华裔子弟兴学办校;反之要积极省思如何将已在转变中的华小调整成多元文化的教育智库,但不放弃对华文的教导。除了让友族能深入了解华人文化的精髓外,他们也能从中学得三种语文。若将它与国小对比,自然能分出其中差异。

(四)好像威北的益侨小学,今年有5名华裔新生及8名巫裔新生,目前有45名学生,属于“微微型”。

瓜拉姆拉光育小学迎来8名新生,但只有一名华裔生,另7名是巫裔,学生总数是18人,被列为少到不能少的微型小学。

(五)槟岛西南区的华小也有学校缺乏学生,比如养正学校用9年的时间建成新校舍,动用了1000万令吉,可怜今年的新生只有28名,全校学生才134人,尚是微型华小。这说明了半津贴学校的艰辛历程。

乔治市的益华小学有7名新生,其中5名是特殊学生,全校有学生69名。

至于颍川小学,今年有7名新生,3名华裔,巫裔及印裔各2名,全校学生54名。

位于爱情巷的时中正校,今年有6名新生,其中4人是特殊学生,全校有36名学生。

三山小学入学的仅有4名,希望能再多收几名。

(六)在吉打,因为学生过少,有12间微型华小落实复级班教学。值得关注的是,班台崇正8名新生皆非华裔。而武吉士南卯富山小学新生19名全是非华裔。

仁岭华小非华裔生27名,华裔生3名。多伟培英今年没有新生。此外大铅育群有3名非华裔生,没有华裔新生。

25间华小中,只有二条石明德、老街场华小、新光学校及新民学校有超过百名新生。

(七)在其他州,也有华小的没落。例如彭亨劳勿的福隆港华小,连续4年没有新生,今年只剩1名六年级学生,年底毕业后,可能已没有学生了。唯有等待迁校后再作打算。

彭亨立卑美拿华小,有20名学生,非华裔13名,华裔生7名,今年也只有1名巫裔入读。

由此来看,华小面对的问题已不是华社可单纯承担和解决得来的,这需要政府加上民间组织的同心协力,华小才能进行必要的整合。

如果说马华在政府的资助下有信心完成10间新华小的承建,那么它也可以针对500多间的微型华小进行改造,该合并的就合并、该搬迁的就搬迁、该关的就关。也只有由政府牵头,才能办成大事。所谓“华小一间不能少”的旧思维已不管用了。如果一间学校连补习班都不如,它的前途在哪里?我们不能够再让华小自生自灭,毕竟华小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智库。如果有这么多的友族都爱上华文教育乃至中华文化,那么将华小转型也是刻不容缓和在情理之中。

这就意味着华小可与国小进行公平与公正的竞争,而让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三语人才。



非华裔生报读华小的趋势


2018.01.06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高城人


根据报道,今年在巴西古当县马塞华小,非华裔的一年级新生首度超越华裔生。另一边厢,在南亚华小,一位巫裔学生是唯一的一年级新生,换句话说,新生一百巴仙是非华裔学生。

其实除了南亚,国内尚有其他微型华小也有此现象。

近年来,非华裔学生,包括巫裔、印裔和伊班裔的学生报读华小的人数越来越多,造成了可谓“举足轻重”的比例。

据统计资料,在今年之前,大型华小的非华裔学生比例从未有超过50%

越来越多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原因何在?

我认为,中文的国际地位提升是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国力强盛,经济蓬勃,欧美各国学习中文的人数日益增加。而在我国,友族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也是自然的趋势。

其次,通晓多一种语文,在求职时有优势。有友族家长说,能够掌握三语者比较受私人界欢迎,确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非华裔学生在华小的学习情况如何?可能是非华裔家长们所未能充份掌握的。

教育界工作者都了解,非华裔学生在家的母语不是华语,到以华语满通和读华文的环境求学,必须加倍用心和努力,比起以华语满通的家庭背景的华裔生,非华裔生的学习进度会比较缓慢。

此外,在今年之前,可能有学校担心非华裔生的成绩会拉低政府会考的整体成绩。但是在2017年教育部宣布不再比较各校的学术成绩之后,这个影响非华裔生就读华小的心理因素已然消除。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是有道理的,何况友族家长重视华文和华校,彰显华文地位的提升,是好现象。因此,华小董家协及校方欢迎友族学生,也是合情合理。



名校办民校


2018/01/07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李佩佩


你孩子考几粒A?你孩子进哪一间学校?你孩子有得进日新/锺灵/槟华吗?举凡政府考试成绩放榜、中学录取学生名单出炉时,都会听到一些关心他人孩子的安蒂安哥,这样询问家长。

今年前,孩子成绩不错却被槟城四所名校拒以门外的家长,就会想尽办法向教育局上诉、找董事帮忙,或是其他办法,势必要让孩子挤入名校的大门。

大部分槟城子民把以上4所控制学校称为名校,因为凭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威信及信任程度,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的成绩及贡献,校风、教育资源等等,所创造的价值及社会效益,称得上一所名校。

所以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挤入名校就读毕业,这样孩子的人生履历表上才比较亮丽。我还记得,进入大学及社会工作时,经常都会被问到中学读哪一间学校,我就会很自豪地回答“北海锺灵”,对方听了都会回应“哇,高才生”,我听了心里都会沾沾自喜。

教育部为了淡化所谓的“名校”过度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现象,今年开始取消控制中学制度,不能只录取优秀生,要“名校办民校”,引起了部分学校的不满。

教育部摒弃成绩而要让学生可入读住家邻近中学,这对学生来说是一大“减负”之举,但是对槟城四所尤其是董事部经营数十年的控制中学来说,这将枉费董事部十多年来的心血及努力。

若教育部不收回成命取消控制学校的地位,控制学校董事会及校方辛苦经营的良好校誉,将毁于教育部的新政策。所以“名校办民校”遇到反弹是很正常,槟四所控制学校经致函教育部表态,希望得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华社办大学所遇到的困难点


2018.01.05星洲日报/古今齐谈

~作者:余宗发


以上所言,虽然有许多不是笔者所该说的,但曾有幸参与了独中师资的培训工作,也在华社所办的大学学院教了一阵子的书,再加上出身于独中,对华教存有一份爱心,说了一些逾越的话,还请读此文的陈教授与雅博君子能原谅作者的不自量力!

大马华社所办的三间大学学院,今天之所以能成为大学,是否诚如陈定远教授所说的“每次都似乎要拜全国大选的即将来临,执政党为了争取华人选票”之赐(文见20171224《星期日广场》),固然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但由陈教授的文中,可知陈教授是相当了解大马华社创办大学之不易;个人想藉此向陈教授谈一谈大马华社办大学所遇到的困难点:1、自筹经费的压力大马华社所创办的学校,除了三间大学学院外,还有601间的独中,它们虽然有大学与中学之别,却有一个共通的现象,那就是所有学校的一切经费开销,不论是硬体的设备或是人事费用的需求,华社都得自己设法解决。601间独中,因为就读的华人子弟踊跃,友族学生的逐年增加,使一部份独中的人事费尚能自负亏赢,但硬体的设备却非靠华社各界的捐献不可。尤其这三间大学学院,不但学生人数还在成长的阶段,各种硬体也待筹建,所以不论是硬体的设备和人事费用的开销,都必须要仰赖华社各界的支持。

2、各科系招生的不易中国的大学,几乎都是公办大学,不论是人事开销、各种硬体的设备,皆由政府负责;每年有上千万的中学毕业生报考高校,能被录取入大学就读的中学毕业生,人数只有几百万人,学校的选择也端视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定。所以中国的大学校长,无须为学校的硬体设备而烦忧,也无须担心学校的招生不足。这种好景,在人民都愿意增产报国的时代,台湾也曾经有过;在大马的公立大学也正在享受此种美景。而大马华社所创办的三间大学学院,却没有机会享受此种好光景;601间独中所培育出来的毕业生,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大部份的毕业生,都为外国大学的高额奖学金所吸引,而选择到外国的大学去就读。三间大学学院理里,反而难以见到他(她)们的芳踪。所以三间大学学院们,只好学孔子的因材施教了,老师们更要将孔子那句“吾不如老农”的名句常铭心中了。

3、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聘请之不易a、有办学经验的掌校人才难觅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丰富的办学经验、杰出的管理与治校的能力,这是最理想的掌校人才。但具备有这些条件的校长,他愿意委屈自己,到大学学院来当校长吗?

担任大学学院的校长们,他们所要面对是:1、如何增加学生的人数,2、到哪里去寻找适合建大学的校地,3、何处去筹备以亿为数的建校基金,4、如何提升学校老师的教学品质,5、如何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准。

目前这三间大学学院,除了学生的学费收入外,所有的经费几乎都是向大马华社募捐而来的。所以身为这三间大学学院的校长们,还必须是一位能伸能屈,能言善道长袖善舞的募款者。而这些,通常都不是一位有崇高学术地位的学者,所容易做到的事。

这三间大学学院的校长们,虽然未必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丰富的办学经验、杰出的管理与治校能力。但这三间大学学院的校长们,也为它们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与岁月;为学校的成立与发展竭尽了心力。大家何不以监督、鞭策来代替责难,一起呵护她们的成长,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学有专精的大学师资不易聘请以优渥的条件,聘请他校的名师、公立大学退休的教授级学者到校服务,是学校在短时间内,提升师资阵容与学术水准的最佳的办法。但以目前这三间大学学院的经济条件而言,似乎是困难重重。因为不但待遇的给付是个问题,沉重的教学负担,也易使学术研究者望而却步,陈嘉庚先生当年所以筹办厦大,目的是希望能为东南亚的华人子弟们,提供一处求学的场所。陈教授是厦大的学者,身为大马华人子弟的我,在此提出一些对厦大的期待,以就教于陈教授。

a、希望厦大能为601间的独中培育自然科的各科师资大马虽然有许多华社子弟到台湾去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系,却因为回马后,工作太容易找了,遂鲜有人愿意选择教书这行业。所以从50年代到现在的601间的独中里,尚有为数不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老师们,不是出身于本科系的人才。华社所创办的这三间大学学院,由于师资与经费的不足,要在短期间内开办这些科系,实非易事。厦大既然在大马设立了分校,如果能开设这些科系,以培育独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师资,对601间独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品质的提升,一定会有很大的助益!

b、厦大应开设中文与马印文学比较学系马来人与印尼人同文同种,她们的语文在东盟中有两亿多的人口在使用。厦大若能在大马的分校里开设中文与马印文学比较学系,招收马印两地的华马印学子就读,不但可让华马印学子们藉文学与文化的交流,而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也为601间的独中解决了长期找不到合格马来文老师的困境。

以上所言,虽然有许多不是笔者所该说的,但曾有幸参与了独中师资的培训工作,也在华社所办的大学学院教了一阵子的书,再加上出身于独中,对华教存有一份爱心,说了一些逾越的话,还请读此文的陈教授与雅博君子能原谅作者的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