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340 辑



別再让华社太委屈


2013-11-18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刘汉良
 

本週一,也就是1118日,这一天不知是否属吉日,当天上午9时也不知是否属良辰,关丹中华中学董事会择定今日上午9时,为关中永久校舍奠基,而第一期建校工程將同时动土。

从今天开始,当第一支桩打下后,关中將很快从“平地起”,关中董事会主席方天兴或许可以暂时鬆一口气,但若回顾过去2年多的“风风雨雨”,他也可能会百感交集。

在筹办关中的进程中,也是华总会长的方天兴备受董总,以及部份华团和华教阵营领导人点名批判,出钱出力赞助“华教”事业的他想必深感“委屈”。

然而峇都区前任国会议员庄智雅日前在一项“华教的困境研討会”上表示,关中边建校边申请修改批文,这让华社太委屈。

他认为,关中是一所私立国民中学,现在已进行招生,显示关丹华社硬硬来,让人民以为关中是一所华文独中,此举是指鹿为马。

庄智雅只不过是“旧”事重提,但仍极可能让方天兴和关中董事会袞袞诸公觉得扫兴。

就在今天,方天兴应藉此良辰吉日,也是关中董事会袞袞诸公所形容的“历史性的一刻”向华社捎来佳音,那就是关中董事会边建校边申请修改批文”有新的进展,这不啻是关中学生家长、关丹乃至全国华社所盼望的,期待的。

其实无需庄智雅“提醒”,所有关心华教的人士怎会“失忆”,在旦夕间忘掉关中所引起的爭议至今依然悬而未决,更不幸的是竟激化了华教阵营的內部矛盾,尤其是董总与教总渐行渐远,甚至一度因对关中本质的认识產生严重分歧,而隔空叫骂,真是“亲者痛,仇者快”。

无跡象显示教育部愿改批文

从所谓见“好”就收到“边建校边申请修改批文”,关中还是摆脱不了被标签为“变种独中”,私立国民型中学或民办国民中学,关键在於至今尤其是本届大选掀起所谓的“华人政治海啸”后,没有任何跡象显示教育部愿意修改原有的关中批文(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其行政语文为国语,採取国民中学课程纲要KBSM)。

由此观之,哪怕是方天兴深信首相的“保证”及副首相的“承诺”,关中是一所真正的华文独中,以双轨制教学,学生可报考政府考试和独中统考,但只要有关批文未修改,確难使华教人士、团体及华社释疑。

董总及多数华团担心的是,“关中模式”一旦开了先例,不仅將断绝日后其他地方申办华文独中的途径,更可能使现有华文独中面对另一波改制的危机。

但愿方天兴在今天的“良辰吉日”传达关中批文是否有望修改的明確讯息,別再让华社再委屈,俾让关中儘早重返正轨,避免华教阵营持续分裂,进而促成华教运动的力量重新凝聚,共同为维护华教的生存与发展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再声称从未“典当”华教,而如今却力爭所谓“华教主导权”的马华,理应以行动为华教办件好事和实事,协助爭取修正关中批文,以示“救赎。(光明日报/好评文:刘汉良)

 

慕克力改变对华教的态度?


2013-11-17 星洲日报/北马·即时评论

~作者:陈施玮


已有57年历史的吉打州华校董联会,周年纪念宴会破天荒第一次有该州州务大臣(拿督慕克力)亲自出席,是令好些人出乎预料的。

慕克力在致词时,回应董联会主席陈国辉的请求,答应将于董联会对话与交流……他此言一出,在座者又惊又喜,报以掌声。

犹记得慕克力自从505大选之后成为州务大臣以来,早前曾就“不拨款华校”

一事发表过大意是“谁对我们好就报答谁”声明。

他最近一次在双溪里茂区州议席补选期间,面对媒体提问时,也曾公然表示对于传闻指他不拨款华校,他强调“不需要别人来教他怎么做”。当时他说,伊斯兰党执政时也不甚关注华校,更坦言他不喜欢任何附带条件式的谈判云云……

说华语想“走回头路”?

言犹在耳,记忆犹新。

慕克力“突然”在华教文化教育活动上一改常态,除了亲自出席这场与“第一届全国华文独中中华民族舞蹈观摩赛”同步举行的盛宴,也答应将与董联会对话。

还有,致词时也更以华语说“大家好”和“谢谢”作为致词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莫非,他打算“走回头路”?

慕克力强硬的态度前后迥异,是否早前问鼎巫统副主席职失意后,再面对国阵在双溪里茂区州议席败选的打击有关呢?只是各界都相当关注的。

无论如何,慕克力所释放的善意华社已收到,距离下届大选还有很长的时间,究竟慕克力心里在打着怎样的算盘?他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走?且让大家拭目以待。

 

独中的“崇正模式”及它的追随者


2013/11/18 (砂拉越)诗华日报/评论

~作者:恒生

沙巴亚庇的崇正中学﹐是东马“独中”中最大﹐全国独中中很有名的中学。

我国六十间独中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模式﹐我所知道的西马独中﹐大多是董总的统考课程和政府的SPM课程一起学。高二考SPM﹐高三考统考﹐能拿两张文凭﹐家长很喜欢。不过学生要有一定的水准﹐而且要努力学习。

东马呢﹐砂拉越十四间独中﹐大家都全部考统考﹐不过SPM是自由选择﹐喜欢的才考。因为是自由选择﹐学校未能认真教导﹐所以成绩一向不好。沙巴呢﹐九间独中都全部考统考﹐除了崇正全部学生考SPM外﹐其他的相信是自由选择。不过他们的统考数理考卷用英文出题﹐因为他们的数理是用英文教导。他们的统考﹐为什么董总允汻数理用英文出题呢?因为最早他们这样要求﹐董总答应了﹐后来要改为中文﹐他们不答应﹐并且说董总如果把数理考卷改为中文﹐他们将自己举行统考。董总只好继续所谓“崇正模式”﹐其实就是“沙巴模式”﹐不过崇正全体学生考SPM﹐而成绩比较好而己。

讲到崇正﹐我也有一点渊源。那是19868月﹐我自中华中学退休后﹐崇正的校长郑佑安要我去崇正做数学主任﹐并且邀我去崇正住三天﹐了解情况。我去了﹐住了三天﹐对崇正非常了解。我知道崇正是亚庇最有名的学校﹐亚庇的学生在崇正不能进时(有入学试)﹐才考虑去别的独中和政府中学。他们采大班制﹐学生近五十(可能不得已)﹐他们收高学费﹐所以经费没问题。他们一定是请好的教师﹐而且非常努力。他们有大学先修班﹐和崇正中学一样有名。再说我自己﹐三天后去台湾渡假﹐回到诗巫﹐我告诉郑校长我不能去。因为我要去公教中学做教务主任﹐服务乡梓。其实我在担心﹐退休人仕可能吃不了崇正那样的苦﹗

你大概知道“崇正模式”了。现在说他的追随者﹐第一个想追随的就是我。我告诉公教的邢校长崇正的情形﹐我要求公教中学理科班高中数理用英文﹐因为高中数理用英文﹐容易和大学课程衔接﹐并且家长喜欢﹐而且当时公教有现成的英文教数理的老师。校长勉强同意了。可是当董总大队人马来公教访问时﹐校长突然提出了这个概念﹐他们一听﹐大声责备:“校长﹐你要使独中变质呀﹗……”就这样﹐好好的一个改变﹐胎死腹中。

后来美里的廉律中学要走崇正路线﹐他们的董事部去崇正视察。崇正也答应帮忙﹐相信董总一样劝阻﹐美里当地也有闲言闲语(报上看见)﹐可是董事长刘久健不管﹐一定要改。不过才十来年﹐廉律中学学生已由二百多增至一千多﹐超过古晋中华一中﹐成为砂拉越第一﹐接着成立廉律理工学院﹐和崇正的大学先修班一样有名。再看今年﹐民都鲁的开智中学与美里的廉律中学结成姐妹学校﹐廉律的校务总监房按民博士还来民都鲁正式签约。看样子开智要跟随廉律改走崇正模式﹐报上已宣布开智将用英文教数理。

独中的董事前辈们﹐你们一直在为招生和经费伤脑筋﹐有没有想到崇正模式﹐而有所改变﹗

 

履行互认文凭协议

2013/11/16 (砂拉越)国际时报/本报评论



政府先后和中国及台湾当局签署协议,承认中国八百廿间及台湾六百四十间大学的学术文凭,曾经让华社感到雀跃,一心以为华文独中生找到新出路,华教发展看到新曙光,不料来到落实层面,却根本是两回事,令人无所适从。

根据报道,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沙希淡在国会答询时表示,公共服务局迄今只承认九所中国大学和十八所台湾大学的学术文凭,并且只是针对一些特定的科系如工程系和医药系,以选择及吸纳成为公务员。

部长的回答令人产生混淆和不解,与民众的认知落差太大。当初是政府对政府达成的协议,并且已经公诸天下,互相承认大学文凭原本是利惠各方的好事,令人遗憾的是,公共服务局却有截然不同的解读,以致众多从中国大陆和台湾留学回来的大马青年,尽管所获文凭名列大马承认的大学名单上,在申请公职时却被拒绝。

据悉,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主要出在承认中台大学文凭的是大马学术资格鉴定机构,而公共服务局则是以录取公务员的标准,负责鉴定已被承认的文凭。换句话说,学术鉴定机构承认的外国大学文凭,公共服务局未必照单全收,后者有本身的一套遴选标准。

正是两个机构的功能和职权差异,造成官方认可的外国大学文凭无法在公职受承认的奇怪现象,如此一国两制的矛盾做法,使我国可能面对出尔反尔,讲一套做一套,没有实践外交承诺的指责。

砂民进党民都鲁区国会议员张庆信批评公共服务局并没正视承认中国和台湾大学学位的问题,在招揽公务员期间,拥有多重标准;前副教育部长、马青总团长拿督魏家祥博士也不满互认文凭协议未获遵守,指责公共服务局节外生枝,以“特定科系”选择为由,否认其他中国及台湾大学文凭。

照理说,政府宣布承认的外国大学文凭,自然在官方体系内受到认可,无论是私人界还是公共服务领域,其所获待遇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出现的情况,将让政府难以向中台当局证明我国互相承认大学文凭的诚意和行动,对未来深化和扩大学术合作形成不利影响。

学术资格鉴定机构的专业决定,应列为官方统一的最高参考标准,公共服务局选择性承认,突显体制上的矛盾及不协调,对吸纳人才加强行政效能毫无益处,政府应重视这个问题,采取行动加以改革,否则的话,学术资格鉴定机构承认再多大学文凭也毫无意义,倒不如把前者废掉,直接由公共服务局出面鉴定和承认就行,免得一再产生争议。

承认中台大学文凭不仅有利国家招纳贤才,也让广大独中生觉得报国有门,正当我国积极推展外交努力,促进和强势崛起的中台友好合作关系的时候,政府内部实在不应有“倒米”做法,那是极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