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343 辑


请关心华教未来

2013-11-23 星洲日报/东海岸瞭望台



百乐县发展华小工委会协办,董总主办的反对《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说明会,原本以为在政党领袖號召下,人数会爆满,事实不然,出席人数比起政党会庆活动都少了许多。这是一个严肃的华教课题,如此的出席率,表示地方上的人民关注一个政党的发展更甚于本身母语的未来,真是个本末倒置的情况。

说明会从1956年,拉萨报告书中提及的“最终目標”开始,涵盖了中学改制、师资短缺的实际情况、华小建校的困难、母语教育的未来方向、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对母语教育的影响,整个讲解过程时间短促,坦白说,內容有点难于吸收,庆幸的是,在现场派发由董总出版的的728华团大会资料匯编,弥补了讲解过程的不足。

讲解资料中,主办单位也引述两位政治人物的谈话,一位是在大选中输得不服气的马六甲前首长莫哈末阿里,一位是前首相的儿子现任吉打州州务大臣慕克里,两位分別发表了华人是靠赚黑钱发达的,以及在大选后发表由于华社不支持国阵,所以不拨款于华校的言论,本人认为,主讲单位大可把马六甲前首长的谈话在资料中刪除,重提一位过气领袖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仅有的时间用在数落某些政治人物的不是,不如把讲解的重点聚焦在教育蓝图不利华教的政策上,蓝图需要修改的部分,需要民眾如何集体协力回应以得到成效,会更加得力。

诚如邹寿汉先生在讲词中提及的,维护母语教育是我们的天职,反对大蓝图內不利于母语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座谈会。

只要是关心母语教育的就应该去聆听了解,本身来自什么政党其实也不太重要,更无须畏惧,母语教育不但是单一族群的课题,在宪法的保护下,也是全民的教育课题,民眾要听,政治人物更加应该出席关心,特別是年轻人,对国家教育政策了解愈透彻,愈能为华教未来发展带来正面的作用,至少,不会墮入人云亦云被政治人物迁着鼻子走的迷思中,只是主办单位在使用资料方面,讲解方面,更加用心裁酌,每一句都只针对国家教育大蓝图政策的偏差,相信更能令不同政党的党员接受欢迎。(星洲日报东海岸瞭望台)

 

承认学位不能再拖


2013/11/2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许国伟
 

一场大选之后,我国承认中台学位的事,似乎又回到原点,至少就承认台湾学位一事,就让人失望。

本来,大选前承认学位的宣佈,就让不少人质疑会否是大选糖果,然而这项经过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及我国学朮鉴定机构双方都认定,而且已经在去年720日正式签署马台高等教育学术资格互认协议书,接受157所台湾大学学位,结果一年过去了,儘管学术承认已是事实,但公共服务局依然“置若罔闻”,只认之前所承认的18所大学学位。

这也难怪大马留台联总会会长李子松,就公共服务局“原地踏步”的宣佈,公开表达了留台联总深感失望与遗憾。

因为,这確实是留台人共同的失望与遗憾。

多年来,国家不承认留台学位,无损留台人的价值,没有回国的留台人继续在海外发光发热,回国发展的留台人依然创出自己的天空,这种“国家不承认”的遗憾,反而激起留台人力爭上游,同舟共济互相扶持的共患难之情。

一切打回原形

当公共服务局先后承认18项台湾大学学位后,给留台人的欣慰感觉是,真材实料不怕无人识,留台人的价值不只是实用的医工科,文史哲工商农医等及技职都是行行出状元,都能为国家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最重要的是,国家承认,能让这么多年来“浮萍”般的缺憾,获得补偿,不再有疏离感。

但公共服务局的態度与宣佈,又让一切打回原形。

公共服务局不理学朮鉴定机构,是令公家机构损失留住人才的机会;政府失信于民,是令政府失去挽回民心的机会;国家失信于国外,是令国家在国际丧失让人信服的基础。

教育是教育,政治是政治,教育原本就不应该用来当作政治利益筹码,教育更不能被利用来成为惩罚选民或奖掖支持者的工具。

马台学位互认,双方该做的事都已做了,如今公共服务局却让这互认学位只停留在学术阶段,究竟该由谁继续跟进,或该如何推动下一步?原本以为水到渠成的事,如今却成为无头公案。

再拖下去,最终损失最大的,是这个政府,是这个国家,不知公共服务局是不是能悟到这一点?

 

新村人和华小当自强


2013-11-23 星洲日报/观点

~作者:张立德
 

小学母校的面子书专页最近贴出一系列校园照片,才发现母校的面貌变化很大,校园內多了很多我那个年代没有的设施,从景观看得出是经过一番心思设计,增添了中华风味和书香气息。

我的母校思朴华小坐落在柔佛昔加末武吉仕砵新村,她建在一座小山岗上,从我老家望去,可以清楚看到其中一幢4层楼校舍;我每次回去新村时,都会经过校门,虽然我见到新建的围墙、校门和候车亭,但对於校內还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则不清楚。这回看到照片,让我惊艳。

前几年,知悉学校董家教不断四处奔走,徵求捐款,以筹建新的围墙,美化之余,也为师生安全著想,如今设施完成,看起来的確壮观和实用,没想到的是,校园內的环境也在他们的努力下焕然一新。而当中最能体现华人尊师重道、饮水思源、感恩情操的是,校友们一人捐献100令吉在校內建造一座取名为“诗元亭”的凉亭,以纪念曾为母校贡献良多的前任校长石诗元。石校长也是国际儒学大师,堪称武吉仕砵新村之光。

此外,特別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母校思朴不仅在硬体上有改善,我从面子书和报章,更获知学弟妹们在学术和课外活动的表现也有良好的表现,在政府考试及各种比赛中取得相当亮丽的成绩。这些都是教师们积极付出,因材施教的成果。董家教们为华教而努力改善学校设施,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匡正校风,促使校务蒸蒸日上之余,亦有助於改变新村的命运和社会风气。

武吉仕砵新村已经不再是只有逾500户人家的小新村,90年代中期,在我离乡前,已经开始增加一些小型住宅区和马来人聚居的平民屋;隨后发展列车开入新村,如雨后春荀般冒起的花园住宅,已然把原本的村屋给“包围”起来。我老家后方的树胶园就全被住宅花园取代,让我们这些离乡背井的村民,每一次都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陌生感觉,现在的新村已经不是当年我们熟悉的那个新村。

新兴住宅区的兴建,带来了新的人口,让新村华小不会因为人口流失,而面对学生短缺问题。除了住宅外,新店铺亦增加,甚至不断在建设中,但据我观察,除了餐馆数量增加,其他类型的业务似乎未有蓬勃,也看不到有更多的人文、运动和休閒设施的增设,华小就成为唯一灌输和推动新村人文风气的场所了。

或许可以这样说,新村华小不仅肩负传承华教、发扬中华文化、启迪民智、教学育人的使命和任务,也在新村內扮演社区人文推广中心的重大角色。不过,这些使命、义务和角色必须有人去负责、推动、发展,並且需要不断隨著时代的进步和大环境的改变,与时並进,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否则会力不从心,不能持之以恆,效果也不大。

武吉仕砵新村的发展演变,是全马新村的写照,映照出每一个新村的命运和必须接受的挑战,城市化是无可逆转的趋势,发展洪流无法被抵挡,唯有靠村民的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来应对考验,保卫新村的精神,即华人永不放弃的开垦魄力,让华教和华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改变中,依然坚韧不拔。

最近,华基政党因为“华教发展是谁的责任”而爭论不休,各党內纷爭也令人厌倦,委实让华人情何以堪。这些华裔从政者,至今仍不知道政治服务的真正使命和对象;他们爭的只是更多的曝光率和自身的政治利益。

华文教育,始终还是得靠眾多实实在在,不求回报的华裔百姓;这是新村华小、新村人告诉我们的答案。(星洲日报/骑驴看本作者:张立德《星洲日报》主笔)

 

1021


2013/11/23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许庆琦
 

1021日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星马独立前侨领陈嘉庚先生的诞辰。

每年的1021日,也是台湾的华侨节。

我不知道这是个巧合,还是台湾当局在1952年核定华侨日时候的特意选择。

不管是巧合,还是特意的选择,北国金秋的1021日確是作为世界华侨日的大好日子。

中国近代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海外华人的身影。从辛亥革命,抗日战爭,到新中国的成立与近期的改革开放,百多年来海外华人前仆后继,从未缺席神州大陆的每一个重大歷史时刻,所做出的贡献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歷史的发展轨跡。

19114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来自马来亚霹雳州的余东雄和他的同志奋勇爭先攻进两广总督府,搜捕两广总督未果,出署时与清兵相遇,终因寡不敌眾血洒羊城,生命凝结在18岁的青春。黄花岗起义殉难的86名烈士当中,32位是海外华侨!

1910年中国东北爆发一种不为人知,但染上必死的怪症,出生檳城的剑桥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授命,奉清廷命到哈尔滨查究疫情。他进行了中国歷史上的首次人体解剖,追证病源,隔离病患,並冲破禁忌,焚尸灭菌,最终扑灭了这场肆虐东北5省的鼠疫,阻止了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惨剧在中华大地重演,拯救了千万生灵。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卢沟桥事变后对华发动全面战爭,中日战情牵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全世界海外华人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昂,从富商巨贾到贩夫走卒,无不高度热情地投入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海外华人对中国財力和物资的巨大捐献,成为了抗日战爭可靠和重要的经济支柱。

海外华人的贡献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八年抗战的军费约三分之一来自于海外华人的捐献。4万多位海外华人回国参战,浴血疆场。到了战爭后期,日军封锁了海上供应线,南洋侨领陈嘉庚组织了3200名南侨机工,奋不顾身地奔驰于滇缅公路的高山峻岭为前线运送物资。而搏击长空的战斗飞行员,海外华人更占了三分之二。

海外华人在与西方文明接触的过程中,深知教育兴国的重要。因此,始于清末便在家乡兴办学校,启迪民智,造福桑梓。陈嘉庚倾资办学,在家乡设立了厦门大学,世人津津乐道,已经成为海外华人办学的典范。其女婿李光前除了出资捐献厦门大学外,本身也在家乡南安创办国光学校。当代华商捐资国內教育亦不落前人。李嘉诚创建了汕头大学,邵逸夫捐献不少过5亿港幣给国內高等学府。更有许许多多海外华人默默无闻地在中国大江南北设立了小学、中学,提供福利金、奖学金等,使成千上万的贫困儿童得以接受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许多海外华人青年毅然拋弃了舒坦的生活,不畏困苦满腔热情地从世界各个角落回到了中国参与建设。其中不乏各领域的精英分子。钱学森、钱三强等年轻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中国主导原子弹、导弹以及航空科技的研发,为中国的国防科技立下了不朽功勋。

改革开放后,港、澳以及东南亚的华人企业家率先到中国投资设厂,带动了欧美、日韩、台湾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蜂拥到中国投资。中国结合了其劳动力和国家资本的优势,在短短30多年內,国民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193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6188美元。中国社会经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生活进入了小康水平,国家挤身强国之林。上世纪后期中国进行的这场社会大改革能取得成功,海外华人居功不小。

海外华人对中国的贡献,难以尽书。海外华人百多年来对中国人力与財力的支援与输送,其规模的巨大和时间的漫长,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和民族可以匹比,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立下丰碑。因此,中国近代领导人无不高度评价了海外华人的贡献。

为何不设华侨日?

孙中山说:华侨为革命之母。毛泽东指出:海外华侨也是这场全民族(抗日)战爭的重要力量。

邓小平说: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著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

胡锦涛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歷史时期,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史册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多年前我在北京工作期间,曾多次在与侨联、侨办和中国外交部官员私下交谈的时候,提议中国將1021日定为华侨日。(当时我並不知道台湾已经设有华侨节)不过这些官员皆认为设定华侨日是一件政治上十分敏感的事情,深恐此举会引起一些国家政府的不满。

然而,1952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之际,尚且不忘孙中山先生遗训,核定了1021日为华侨节。而今中国拥抱市场经济,意识形態已经不再是中国与各国交往的绊脚石,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泱泱大国,何须以唯恐干涉他国內政为由,无视国內外设定华侨日的呼声,愧对海外千万炎黄子孙?其实,已故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在位期间曾经到福建寻根问祖,並未引发菲律宾民眾的任何抗议或不满。

笔者一位多年参与华教运动的朋友不无感慨地说:6070年代马来西亚华教风雨如晦的日子,却是台湾当局为独中毕业生提供了奖学金和学位,在华教艰苦的岁月给予有力的支助。反观自清末以来海外华人对神州大陆的捐献却是一厢情愿,单向输送。尽管海外华人在居住国遭受欺压或受不平待遇,作为华人祖籍国的中国却多採取明哲保身之態,鲜少对海外华人施以援手,出面主持公道。

百余年来,海外华人为了中国的存亡,为了中华民族的復兴,为了神州大陆的建设,为了中华大地的繁盛,做出了不计其数的牺牲和无可估量的贡献。中国核定一个华侨日,肯定海外华人的歷史贡献,殊不为过,何惧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