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來函: 致家长的一封信
2016/4/23 中国报/社会
“一连两起与家长起争执的事故,让身为教师的我有了一些些想法。站在老师的立场,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完美的。只是我相信很多时候老师的出发点是为孩子,或许我们的方法不对,或许我们的方法得不到家长的认同,或许我们依然使用过去式的教育方法,这一切一切形成了老师与家长对立的场面,无论是对孩子,老师,家长甚至整个社会环境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有时候,我不禁要问自己,老师真的要这么执着,因为孩子和家长们结怨吗?老师需要为了学生不仅累坏自己,还被家长咒骂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有些老师处理孩子,或处罚学生方式过于偏激,甚至出手过重。然而,现代家长们在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在学校受了委屈,就唯恐天下不乱,非必要致老师于死地,要么放上面子书,召集更多志同道合的家长对老师笔诛口伐;要么通过媒体报章大事报导,以媒体的力量“宣扬”老师的过失,这不但苦了自己和老师,也影响了孩子。说到底,大家都成了输家。
对现代家长而言,孩子都是手心上心肝宝贝,尚且不说大骂,有时候老师的一句无心之失,都可以令孩子心灵受伤。家长们在追求西方教育同时,却不能接受西方教育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与负责,一旦有什么问题,家长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孩子护词,深怕孩子受了委屈、伤害。家长们是否瞭解,孩子终究有一天会离开我们,进入现实残酷的社会。到时孩子不能自立,也不能保护自己,任由社会现实蹂躏,不堪一击而做出傻事,家长是否又哭诉是社会的错呢?
今天,在学校裡头,孩子犯错被老师责问,家长可以为孩子说辞、可以让孩子当靠山,而令老师却步。这种看似家长为孩子赢了面子,老师吃了亏还却无言以对的局面,家长再深入细想,最终又是谁吃了亏呢?是的,学校老师只是陪孩子不过5到6年,又何苦要为了孩子和家长们抬槓,而导致和家长关係闹僵?如果不是真心要教育孩子,又何必自讨苦吃呢?倒不如准时进班,准时下班,把教书工作完成,孩子是否有完成功课,孩子的品行修养,可统统不理,都交由家长负责,老师可乐得清閒。
今天的老师,除了面对繁重的文书工作,进班教书批改课业外,还必须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的监督,一个不小心就可“名扬天下”。以前的尊师重道早已荡然无存,其实老师们也不要求家长、孩子见面行礼,但是老师们还是希望得到至少基本的尊重。家长的专业或学识,可能高出老师很多很多,而瞧不起老师。家长们,如果有一天,老师都被你们弄得意兴阑珊,或辞职不干,或成了行尸走肉般的教书匠,最终受害者还是我们的下一代。
以上所叙述并非针对家长,只是个人感受,发现老师与家长对立的情况日愈严重,双方都是为了孩子,却搞得三败俱伤的局面。在这裡,只是希望家长能够给予配合,这样我们就能双管齐下,为教育好孩子共同努力。”
学校教师
士心宏
活泼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2016/4/2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周佩霞
近期,州内许多华小都举行小六生宣誓仪式,即安排小六生在师长及父母前面,承诺在即将来临的小六检定考试中,考取佳绩。
曾经听家长说,孩子今年面对小六检定考试,天天都很压力,因为校方对其期望高,造成孩子把成绩看得很重。
家长也说,学校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表现,不但功课多,而且就连周末也必须回到学校上补习班,看到孩子课业如此繁重,深感无言。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功课多,也有所怨言,认为这造成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天天为赶功课而忙,几乎都有做不完的功课,除了学校的功课,还有补习班的。
若认真地研究,其实很多功课都是书写方面,不是抄生字新词,就是抄短文,而且是同样的生字,必须重複书写。若可减少书写这方面的功课,而把时间用于多思考的功课上,想必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
众所周知,今日的教育课程,渐渐地朝向高思维方向,着重的是学生的思考及分析能力,因此当局应该改变早期老一套的教学法,不应再以书写为重点。
书写固然重要,但培育出一名具有思考及分析能力的学生,比一名背死书的学生来得重要。
现代的教师,也必须跟得上高思维的教学法,同时应该以活泼及生动的教学,来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力。
教育课程的改变,在这初步的阶段中,很多学生都尚无法适应,都说程度太深了。出现这情况,是免不了的事。
校方应该作出改变,改变教师的教学法,尽量减少书写方面的功课,反之应该让学生们多接触大自然,多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让学生们懂得思考、分析及分辨,将来才可在社会立足。
汉教生活初感
2016/4/22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陈向璇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我来到了这个美丽而热情的国度——印度尼西亚。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的汉教生活。
生活篇
初到印尼,迎接我的是热情而周到的学校理事们。从辛苦接机的白玉山老师夫妇,到为我准备各种吃食用品的张彩玉老师,再到晚上亲自开车送钥匙的尤金龙主席……从到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被这些理事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着,却也受之有愧。唯有努力工作,“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才能回馈一二。这些已经不再年轻的第二代华人们,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完全可以过着每天下下棋、溜溜弯、打打太极的悠闲日子了。却还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不辞辛苦、奔波劳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不为名,不图利,而是把传承中华文化当做自己的使命,共同支撑起印尼华文教育的一片天空。每每和这些老人们交流,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印尼华文教育中断三十年的痛惜,和对现在华人子弟们传承中华文化的殷殷期盼。
教学篇
我主要负责四年级和一年级的中文教学。四年级的汉语水平,比我预料中的好。尤其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已经可以和老师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毕竟才学了四五年中文,就到这种程度,已经很是难得。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汉语学习才刚刚开始,所以基本听不懂中文。
学生们学习中文非常刻苦,也十分乖巧听话。老师每次课堂上、课后布置的作业都会认真完成。最令我感动和欣慰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们,每次的背诵任务都可以完成。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每次的背诵任务,都是留到回家后完成,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让我失望,基本每次都完成得很好。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学习也十分关注,在家里也会督促孩子继续学习。
(一) 汉语是一门不算好学的语言,尤其是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和难题。
从和学生们聊天开始,我就注意到了他们的语音问题。声调问题、平翘舌问题、清浊音问题、颤音问题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声调问题。我之所以对声调问题感受较深,是因为有一次听到一个学生叫我“láo shi”,当时真是哭笑不得。学生们经常二声、三声分辨不出来,一声、四声混淆,讲话“南腔北调”。拼音听写时,有的学生平翘舌音,几乎全军覆没,“z”写成“zh”,“zhi”写成“zi”,平翘舌根本分不清楚。和我们中国学生学习听写印尼文时,“b”和“p”永远分不清楚一样。因为语音的细微差别,往往造成意思的完全不同,所以发音标准虽然很难达到,却也势在必行。四年级的学生学习理解程度已经不低了,所以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区别四个声调的不同,我画了汉语声调五度标记图,让学生直接观察不同声调的调值高低、语音变化,当然,不需要他们记住调值,只要记住、感受到每个声调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可以了。平翘舌、清浊音和颤音问题,是学生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要靠长期的练习和修正。
学生参差不齐,相信是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不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好的学生可以说一大段中文,差的学生有可能一句话都说不流利,怎么在上课、布置任务时,更好的关注到每个人,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四年级有个学生汉语不太好,以前每次背课文时,都是别的同学给老师背,她给老师读。刚开始我以为是这个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所以老师为了不让她难堪、影响孩子学习中文的积极性而对她放松要求。后来我发现她的性格其实还是比较开朗的,而且背课文对她来说也不是无法达到的要求,只是因为人的惰性心理,既然每次不背也可以,就不会逼自己背了。我现在要求她,每次别人背一篇,她至少要背一段。循序渐进,慢慢进步。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读课文阶段,得过且过,不去前进。
(二)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更是如此。教学时往往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从中不断总结出好的方法,舍弃不好的方法。生词讲解时可以直接使用实物、图片的,就尽可能直接展示给学生看;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的,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环境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学习“绕着”时,我直接绕着一个学生的桌子走了几圈,然后问学生,老师在做什么,并引导他们回答“老师绕着桌子走”。让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同时,学会生词的用法。有的词语比较抽象,不好讲解。我会直接写出几个句子,让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并模仿例子造句。语法教学时,我比较常用的是归纳法,板书几个例句出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语法句型的特点,然后自己体会、模仿。因为学生比较小,为了避免课堂枯燥无趣,语法教学我通常都是穿插在词语教学中完成的。
课堂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因为比较小,所以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讲话,后面有的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玩。学习拼音时,我给他们每人发一张声母或韵母卡片。老师读拼音,学生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卡片,然后边举起卡片边读出来。学生表现好时,我会及时给与鼓励,带领其他学生,一起说“棒棒棒,你真棒”。老师的夸奖是最廉价却也是最有效的。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教学的前后连贯性很重要。我是学生们的新老师,肯定和之前他们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快慢等有很多不同。为了避免学生们暂时无法适应,我仔细询问了他们之前的教学方式、学习习惯、测试内容和类型等,教学安排尽量不做太大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些调整。因为是刚开始教他们,而且正好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上课节奏比之前稍微慢一些。语音语调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纠正发音会占去一部分课堂时间。词语、语法的讲解和练习,我尽可能处理的生动细腻,帮助学生把汉语基础打扎实,为以后的汉语学习铺好路。
(三) 学生们虽然很听话,课堂纪律我却不太满意。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四年级,学生们都喜欢上课时走动、说话、甚至去外面扔垃圾。但是,这些坏习惯的纠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耐心和爱心,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他们的精神引领者,遇到课堂问题,简单粗暴的呵斥不是解决之道。要帮助他们形成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的汉教生活才刚刚开始,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在摸索中前进。尽管我现在还有诸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的更好。而承载着我们
梦想的学校,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发展的越来越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的学校,有理事们和老师们的忘我付出,有孩子们的勤勉好学,还有家长们和社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一定会蒸蒸日上,在今后的华文教育之路上展示出更多更强的光芒!
(岩望民族希望三语学校—陈向璇)
考题须兼顾本土化及全球化
2016-04-16 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吴嘉豪
日前有促请教育部把小六评估考试华文考题本土化的呼声,相信是因为久等教育部的回应却没消息的缘故。根据中国標准出题,令许多我国的华裔子弟对自己的母语考题喊“难”。难道根据我国標准出题就不难了?
考试局的华文考题成为课题,是因为华教课题是独立以来就没有解决的问题。问题恶化到要华社思考到底该本土化抑或全球化,是每一位华文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虽然马华不赞同根据中国標准出题,可是却常常举办到中国进行考察的党团活动。尽管指中国標准不是世界標准,然而,我国华文课程所采用的汉字是简体字,又以中国教材作为主要参考。马华应该对华社解释,什么才是华文世界標准?
狭义来说,考题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设定。广义而言,考题的水平,则应以时代为依据。当今除了成年人倍感压力,连小孩也喊命苦,毕竟现今社会的教育水平已经日益提高。明乎此,考题除了要符合考生学习能力的评估標准,也要与时俱进,以便考生在未来可以具有竞爭优势。
在华裔人口比例逐年下滑的趋势下,华裔子弟得懂得如何适应环境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保持了马来西亚华文的独特之处后,华裔子弟也得从全球观点出发,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准备。
在全球学习环境不断精进的时势下,闭门造车已经不符时宜,集思な益才是明智之举。考题不但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更关系到华社人才库的建设。了为了让华社的下一代能够立足本土,走进世界,考题必须兼顾本土化及全球化。(星洲日报‧大柔佛‧文:吴嘉豪)
小六高档毕业旅行需要吗?
2016/4/1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甄子权
新山有小学举办的小六毕业旅行,6天团费每人3500令吉,有家长大叹吃不消,“爸爸有心无力”,要女儿自己存钱。
吉隆坡一些小学的行情,同样去台湾,好几年前的价码已去到每名学生3688令吉,家长同行的话要近4000,随团老师的费用,来自学生旅费,或旅行社优惠。
这样的玩法,一开始就注定“压力山大”,校方本身就先精神分裂──安全吗?值得吗?会不会给人骂?
老师本身可能也觉得贵,骂在心裡口难开,如果要自己掏腰包,才不会去台湾,更不想跟别人家的屎小孩同游。
友情有多脆弱,妒嫉心有多狠毒,校园内天天都有实战。
学生群内本身就是一个“江湖”,有我爸是谁谁谁的富二代,就一定有我爸什么都不是的穷三代;真正的好同学之间,有钱去得到的和没钱去不到的,彼此心中同样不好受。
去问问随团的家长,这么一笔将近4000令吉的旅行团,吃的住的是否物有所值?这么一笔钱,在我们看来很贵,但在旅游旺季,人家看你,不是看到“学生团”,你就是一个一般的旅行团。
好的酒店,在旺季,一定价高者得;人数多、天数长又来压价的,住得到的,不是旺区裡的酒店,而是小巷裡的旅馆。
一个都不能少
小六毕业旅行需要吗?
旅行,是最好的教育。如果,是以学生和父母的角度出发,强调人人都能去、一个都不能少,费用合理,并以珍重为重、回忆最美为大前题,那是需要的。
一开始就压力重重,这样的旅游,不会有乐趣可言,没有教育,只有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