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星期四

华文教育与天时、地利、人和



华文教育与天时、地利、人和(上篇)

2016/4/12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印华论坛

~作者:古剑

 


我们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论是个人、团体、国家或民族的兴盛衰亡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为这三个因素所左右。但一般人们很少注意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认知和善用。今天我们的华教工作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下,消极地采取见招拆招的方式来化解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如将天时地利人和结合印尼华文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或许可以对所遇诸多问题得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从中了解天时地利人和对华教人事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事件的演变过程,才会探究出相应的对策,方为合理。

因果相报,时异事殊

南朝梁时周兴编的《千字文》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作为首句的第一个字,就说明天是第一大的,因为有天才有一切。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指做事要顺天意,天意难违。我们这里说的天,当然不是人们说的老天爷,而是指特定的时空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只有知道过去,才能应对未来。天时是对现在所发生的一切环顾历史过程,才清楚为什么会有今天的结局。

纵观印尼华文教育的天时并不能单纯地从本国的历史状况来看问题,因为华人作为漂泊海外的异国公民,其文化归属于中国文化,而非本土固有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其国土以外的却仍然愿意接受和保留其文化的人们。这样看来,在华文教育上我们是在中国文化教育氛围大气候下的小气候,大小气候虽然会有不同的表象,但小气候始终是在大气候的影响与干扰之下而不能自主。

华文教育的核心是认识与掌握中国文字的教育,但中国人自一百多年来却已对自己的文字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的文字是造成民族灾难深重的罪魁祸首,著名文化人鲁迅、瞿秋白、陈独秀等是主张废除汉字的先驱,一九一九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废除文言的口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人提出汉字拉丁化的主张,以行政命令出炉的汉语拼音方案,无不都是在忧国忧民而又恨技不如人的矛盾心理作祟下,对汉字进行了诸多调整与改革。在教学上对汉字的扭曲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加剧了对中国汉字的沉重打击。直到今天,在汉语教学上只注重口语(会话)撇开文字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教学的主轴。

我们看到中国汉语教学的改变,走出国门的汉语教学纯粹是为了国策的需要,以方便经济贸易的开展为出发点,将汉语教学转变成(其自认为)适合外国人学习的西方语言教学方法。这种转变抛弃了汉语作为特殊性语言的传统教学法,而追求所谓的语言普世性的语法、语音、词汇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学习汉语热,加速了中国向外推广汉语的步伐,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教师、汉语水平考试等教学资源因应而生,对汉语教学法的调研也随着各国国情的不同而复杂起来,但万变不离其宗,出版的上百件教课书都是口语为主,辅予汉语拼音的教材。直到今天,在汉语教学上只注重口语(会话)撇开文字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教学的主轴。

再看看印尼华人遭遇了什么天时呢?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华教的黄金页已经翻过去了,接下来的32年对华文的封杀所产生的效果是绝对致命的,它至少斩断了祖孙三代的文化链和教育链,使华文在印尼土地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珍稀动物”。因此,带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祖辈们走了以后,留下对华文一片茫然的父子辈。漫长的时间冲淡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眷恋,形成了在若即若离的状态下进行的华文教育活动,这是今天印尼华文教育的真实写照。

正如世界上某个物种生物链的消失,最后将导致物种的灭绝一样,印尼华教正在面临着这种危机,恢复传统华文教育的愿景越来越渺茫。带有保守观念坚守教育岗位的老教学者已经很难改变这个既成事实。

从历史到现实,我们看到印尼华文教育始终在两种时态笼罩下,其一是汉语(华文)的变异,其二是教育链的残缺。今天虽然中国对外开放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为我们起了很好的造势作用,但我国的教学环境由于上述两个因素的制约,并未能使华文教学迈过万难之坎。 (上)古剑

 

华文教育与天时、地利、人和 (中篇)


2016/4/13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印华论坛

~作者:古剑


——顾此失彼,治丝而棼

印尼毗邻中国,早期来此定居的中国移民为保证下一代能留住文化的根,兴办起中华学校,。当时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育行列,在教育事业上,造就了一批侨生老师,真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一九六六年那场风暴,彻底地摧毁了中华华文教育的基业,印尼华人顿时遭遇了空前的零文化噩梦。

加上当时的政治风云,切断了华人(侨)与“祖国”的联系,所有文化与教育的资源枯竭了,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地形成了对中华文化感情的淡化。时至今日,对华文文化教育怀旧、陌生、疑虑、莫然、舍弃等复杂情绪成为印尼华人社会的心结。五十年前的人为祸害,消失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是造成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已不需要华语言文字的运用,造成了华人阶层对语言文字的陌生与漠视。

如今,我们将华文作为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同时又提出学习华语是为了文化的薪火相传,这是完全矛盾的概念。由华人创办的三语学校,正是在老一辈华人冀望恢复过去华文教学模式,却与现实社会不相兼容的保守做法。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在各地看到华文的运用,看到若干华文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会唱中文歌、跳中国舞、学生会朗诵中文等,但这些都不是衡量华文教育取得成效的尺寸。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印尼华文教育的进展并未出现期待效果,与媒体所言的汉语热大相径庭,学习华语的情势日见愈下。时至今日,坚守教学岗位的老一辈工作者甚而产生悲观念头,颇多怨言,不知如何面对下一步。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相应的教学资源——汉语志愿者老师,汉语水平考试,教师培训,汉语教材等亦大数量的在印尼“登陆”,中国各个教学机构也不遗余力地与我国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这种资助力度之大为我们恢复华文教育造势,推动学习华文的热潮,在一定层面上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应予肯定的。

印尼华文教育的复兴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出现,因此中国经济腾飞的巨大影响——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推广,似一股潮流般席卷,取得华文教学法的主导地位,于是在长期没有接触中文教学的环境下,人们更多的是对中国汉语教学现代的、全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汉语拼音方案)的无比惊喜——如获至宝,以为是挽回印尼华语教学危机的法宝。但是,我们采用中国现代汉语教学法搞了十几年,并未搞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汉语热潮,未造就出一批出色的华语人才,反而华语教学出现瓶颈,日渐式微,随着关注与参与华文教育者的逐渐老去,华文教育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悬崖边上。印尼华文教育走到这一地步,自然是因为在策略或方法与本国实情不相符合的结果,忽略了顺应地利这一因素。

在已经丧失华语语言环境的印尼华人圈里,进行会话形式的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会话教学正是印尼华文教学未有成效的最主要原因。

语言学家潘文国教授对印尼华文教学处境的明智见解值得我们深思:“传承文化的是‘文’不是‘语’。从印尼可以看得很清楚,苏哈托政府实行‘去华化’,也是从去华文教育着手。印尼华人这么些年来说的还是华语。但华文不能传承下去,终究有一天会连华语也保不住。”

回看华人五十年前的遭遇,无不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应用到华文教学上先保存文字才是根本之计,只有在保存华文的基础之上,讲用华语的环境才会逐步实现,而不是相反。这应是印尼这片国土上所必须搞起来的正确的华文教育方向。 (中)古剑

 

华文教育与天时、地利、人和 (下篇)


2016/4/14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印华论坛


~作者:古剑


——面面相觑莫衷一是

教学上的教师、教材、教法三位一体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工具,对我们来说却已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设想教学上的先决条件都不过关,如何能展开系统的、有序的华文教育工作呢?所有这些不外乎都是因为忽略人的因素所致。我们必须真正理解:"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个道理。印尼华文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相对健全的人际关系,这当中牵涉到领导关系、单位关系、人事关系以及社会资源。十几年来,我们对这几样关系都没有处理好,犹如缺失的链条形成的乱局,正是现今的真实写照。

首先,华教当初一位有影响力的教育界前辈去世以后,在五花八门的华文教育机构里存在多多的领导者中,印尼华文教育队伍再也没有出现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头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各个教育组织的领导各抒己见,或因争当老大,或因另有所图,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甚至在同一个组织里出现了双胞胎或另起炉灶的现象。这些怪象形成派别,加深分歧,很难统一认识,更遑论团结了,更重要的是一些真正实干的有识之士将望而却步,而退避三舍。那么失去精英领导的队伍又将会如何迈步呢?

其次,几度次物换星移中,坚守教育岗位的老师已是迟暮之年,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多数老师的生计来源于患得患失的教学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很难求得外界的信息,教学资源的匮乏,迫使他们因陋守旧,不能达到教学上的进步。老教师的处境令人不寒而栗,学了些许年华语的年轻教师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他们除了语文程度不深以外,也仅把教学工作当做外快,敷衍了事。年轻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与我们发展华文教育的初衷并未相容。因此,华文教育青黄不接的端倪渐显,令人心寒。

其三,社会上一切事物的运动离不开有关社会人士的认同与支持,社会的有力资源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历经五十年的过程中人们也感受到,即使在丧失了华人文化的情形下,华人照样做生意、赚大钱,照样可以从其它文化汲取知识而继续存在。华人社会精英的正是这种现象最为确切的实例,虽然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无所不往,但在文化传承以及华文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极为消极,生怕投入的钱财得不到回报,而功亏一篑。因此,实际上他们与华文教育者没有共同语言或者是同床异梦,而极力推行华文教育发展的人士、老师,在“粮草”不足的条件下成为地地道道的单干户。俗话说:“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社会上的有利资源未能充分调动,单凭某些有心人的施舍,华文教育的大厦焉能矗立?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华文教育的需求有多大,已经不为我们的意志所转移。在印尼要不要华文教育,需不需要华文教育,对华族群体来说已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恢复对自身文化的认可,招回民族灵魂的工作,自然不是三心二意的规劝所能奏效的。综上所述,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利因素占主导的情形下,我们很难持有乐观的情绪,各种媒体上描述的教育美景,只是给事实真相添加了让人扑朔迷离的色彩,使一部分人产生了虚无的乐观,总是希望于借助国外庞大的教育资源来搞自己的事,这是不明智的。

华人世代居住印尼,如何搞好华文教育,亦应有自身的立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策略、方法,才能把事情办好。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各因素的处理,才是搞好华文教育的唯一出路。今天参与华文教育者以高龄人居多,从传承华人文化的理想为目的,这批人已属最后的堡垒,如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则印尼华文教育的面貌将彻底改观。(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