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843


回到教育初衷


2018/10/04 中国报/中言


新加坡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3年内,逐步取消中小学部分年级的考试及计分评估,以让学校能有更多时间展开互动学习项目,协助学生全面发展。

这让长堤彼岸的马来西亚人羡慕。不仅学生和家长,相信许多教师也期待,因为办考试教师不但要拟定考题,还要在学校考试分析系统输入学生的考试成绩,让家长通过网上系统查询孩子的成绩表现,但是网络龟速的问题多年来没有改善,不仅加重教师现有的非教学工作,也让长期需要输入学生考试分数的老师面对精神压力。

教师工作繁重

不仅如此,教师还有许多重复性的文书工作,他们为了达到各类绩效指标(KPI),需要写很多报告、作评估及出席会议等。有些教师不堪工作压力求去,也有不少资深教师师萌生提早退休念头。

虽然全国教师专业协会和教总等组织,曾多次向教育部反映和提出教师们文书工作太繁重的问题,但一直都未得到良好回应。

教育部长马智礼日前就宣布,教育部正在制定减轻教师文书工作负担方面的策略计划,料在明年初可以落实。尽管具体的计划还未出炉,但教育界人士就提出建议,例如改善网速、聘请书记或是培训助理教师分担工作。

教部全力配合

马智礼在刚上任时就提到,他希望改善国内以考试为主的教育制度及实现支援制度,确保国内教育领域可提升至国际水平,并让人民更具竞争力。如今他指他的梦想是回到教师的辉煌年代。希望他能努力朝这个梦想前进,教育部官员也要全力配合,让这个梦想实现。

虽然教育工作障碍重重,但有许多教师仍然热诚未减,矢志献身教育,这一点十分值得尊重。期盼教育部在未来能捎来更多好消息,让教师的工作回到教育的初衷。



准备全国华教预算案


2018/10/03 光华日报/言论

~文:董恪宁


时光荏苒,倏忽之间,踌躇满志的希盟百日新政,也已经走完最后一里路了。但是,攸关独中的拨款,中央政权和各州政府如今毕竟如何处理?至今所见,零零星星,自由自在,神通不一,方案各异。

有记录说,1988年起,沙巴9所独中各从国阵政府配得35万令吉。吉兰丹中华独中则自伊斯兰党的州政府,每年得到2万令吉。百货通膨,这一点钱,显然微不足道,只是杯水车薪;虽然做不了什么,总算聊胜于无,可以将就将就。

308海啸掀起,民心转圜,行情也跟着大不一样了。2009年,槟州政府开始每年编算250万令吉,均分州内5所独中。同年开始,雪州政府也发出200万令吉,给该州4所独中。2018年,柔佛的希盟政府,则为州内9所独中,各予5万令吉。

那么,中央的盘算呢?教育部长马智礼前不久的国会答复,明白昭示华文独中属国家教育体系,因此制度没有编制,供给行政。尽管如此,部长随后增发的中文文告补充,政府将会酌量配给发展的补贴云云。

兜兜转转,磨蹭拖沓,不论此事最终怎样一一落实,明显不过,遵照现有的教育法令和国家政策之圭臬,独中确是身在体制之外。既然这样,近在眼前的2019年度国家财政预算,可才是关键的戏肉了。

说上来,距离10月杪,亦不远,仅剩下一个月了。参照过去的作业时间表,此时各州的部门,也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呈各自的计划和报告。耐人寻味的是,原有财政部长的(部分)权限,和经济部长一分为二,不知两者之间怎么协调和综合?

身处在这个十字路口,手头十分拮据的国库怎么用钱,还真难以捉摸。不仅独中,大学中文系、学院的中文师训班、国民型中学、华小乃至攸关华社的政经文教之建设,到底预算有何圆满的安排?

此外,记得2017年间时任亚沙区国会议员的张聒翔曾经揭露,晚近拉曼大学学院的政府拨款逐年减少,2018年乃至归零,一无所得。如今江山遽然变了,奈何政党的背景,恐怕事情也仍要纠结,继续磨蹭。

我们只能希望,两线政治的角力,不会连累教育的规划。思虑这些,不论国家的大掌柜是否愿意也为南方、韩江、新纪元提供研究基金,意思意思;站在对岸的国阵的替代预算案,不妨据此运筹,拓开经济的宽度,自是国家的福祉。

反之,如果大选之前朝政府同意华小10+6的增建和搬迁之计,仍然不在2019年的预算之中;足以显示,此事恐怕也纯属纸上谈兵。最后是否有所着落,恐怕还待各造稍安勿躁,耐心等候。说不定下届全国选举之前,就有一则则洋洋洒洒的好消息了。

不管怎样,身在非常时刻,顺此大势,南中国海两岸的华社、华团、华教和华商的领导,理应赶紧和时间赛跑,抢在预算筹备截止之前,一起着手准备一份2019年的全国华教预算案。

然后,遵照宪章,公开发布,明明白白地表达族群的意愿,争取权益,将一年一度的财政配额制度化,让华教体系的各个单位,都各有所得;同时显见了族群出钱出力的从不落政府的拨款之后。



為孩子选学校


2018/10/04 光明日报/好评

~文:小黑


一年容易又过去,我们又要為学生举办入学考试。今年的课室和去年一样不足,只能录取350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一年这个时候,来报名的学生多,我们只好以入学试,以及孩子的联课及体育表现来决定取捨。孩子不过12岁,就得面对严峻的挑战,真是难為了他们。

报章上报导,华小学生过去10年共减少了11万人。虽然学生人数减少,要继续母语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為什麼呢?

其一、国民学校学习风气太差了。根据家长的叙说,班上常常没有老师上课。即使有,老师也是择优而教,那些水準差的学生都被遗弃了。

其二、国民学校种族现象严重,常有殴斗的事件发生。

其三、语文能力弱,功课跟不上。

华人在逆境中成长,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最重视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机会与环境。世界上没有比母语教育更直接、更有效了。既然政府不阻碍华文教育的发展,很多家长都会為孩子报读我们华文独中。虽然国际学校近几年逐渐活络,毕竟过於昂贵,不是一般家长负担得来。

孩子读书最要紧明白内容

作為家长,应该為孩子选择什麼样的学校呢?在外面与家长会面的时候,我提出个人的意见:

一、有一个学术表现优秀的纪录。校友散佈世界各地,尤其是著名的大专院校都有校友方便联繫。

二、学校强调学术之外,也重视体育活动。每一名学生都经过锻炼体格结实,没有赘肉。

三、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项联课活动。我们这样强调,因為我们要学生学习如何领导,倘若不能领导,那麼就学习如何与领导配合,做一名有效的追随者。

以上的要求并不多,因為教育就是这样讲究德、智、体、群、美、劳。在我们中华文化圈子,非常注重孩子的道德,它甚至是凌驾考试成绩。事实的确如此,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便如何富有,也不会受人尊崇。

我也告诉家长,统考文凭是无价之宝。带着它,我们的学生可以叩开世界各地的大学大门,多数大学都会愿意接受我们的学生。你也不必因為国际学校攻势凌厉而乱了阵脚,孩子读书,最要紧是明白内容,不必对英文过於操心。语文嘛,只要环境存在,孩子自然会表现良好。

独中家长最要紧是对统考有信心。虽然政府不承认,我们还是可以走得很远。



不断缩小的老师


2018-10-0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杨照·


今天的老师角色被结构性地限缩了,以至于很多老师都失去了基本的自我判断空间,就更不要说立场了。压在老师上面的,有教育部、教育局,有不容讨论、不容偏离的课纲课本,有学校行政单位;在旁边不时干预老师和学校的,有各种家长组织和团体,甚至是个别的家长;更致命的,还存在着竞争、甚至取代老师功能的种种力量──补习班、媒体、庞大的网路。

很多老师在教师节会收到来自学生和家长各种形式的问候、感谢与祝福吧!真好奇,收到的时候,老师们是怎样的心情感受呢?会在第一瞬间浮上怀疑:这问候、感谢与祝福,是真心的吗?

好吧!也许是我对人抱持的特殊阴暗看法,所以会产生这种阴暗的怀疑。不过,除了个人的人性态度之外,还有我对于老师这个角色变化的观察与了解。

一个清楚的变化趋势,是老师和其他人之间的地位消长,绝对是老师一直“消”而其他人一直“长”。一个很具体的例证,是《穿裙子的男孩》事件。一个学校会有各式各样的家长,抱持着各式各样不同的价值观,有人会无法接受“男生穿裙子”这件事,毋宁是正常的。夸张、不正常的,是由老师们所组成的学校,代表老师立场的学校,接到家长的反对意见,竟然马上就将这本书从图书馆下架,快速且彻底对家长投降。

直接这样说吧,现在的老师,觉得自己只是学生的老师,将自己的身份角色限缩在这上面,所以他不可能有任何尊严和自信,认为自己同时可以是家长的老师,在面对家长时,可以、甚至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今天的老师角色被结构性地限缩了,以至于很多老师都失去了基本的自我判断空间,就更不要说立场了。压在老师上面的,有教育部、教育局,有不容讨论、不容偏离的课纲课本,有学校行政单位;在旁边不时干预老师和学校的,有各种家长组织和团体,甚至是个别的家长;更致命的,还存在着竞争、甚至取代老师功能的种种力量──补习班、媒体、庞大的网路。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老师被缩得很小很小,也就是老师能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变得很少很少。传统“人师/经师”的划分中,“人师”是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经师”只是把固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你。两者之中,不只前者必然高于后者,而且两者的教导方式还往往是有冲突的。

台湾教师节的来历,是孔子的生日,而孔子当然是因为作为“人师”才得到这么高的地位。《论语》里记录得多么明白又多么精彩,孔子从来不上大班课,和学生的关系都是一对一的,而且孔子从来不给标准答案,对不一样的弟子不同个性不同困惑,他会有不同的指导。

今天,我们不会有“人师”了。一个孩子如何做人,靠的是家里的环境、网路上的社群以及社会的薰染,和老师无关。更惨的是,现在连“经师”都快要没有了,因为孩子从学校、从课本里能得到的知识,无论在新鲜即时性、丰富性或准确性上,常常都还比不上他们很方便就能从网路上接触、获取的。

老师、学校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步步撤退,愈来愈没有分量,难怪老师、学校面对权力、利益乃至于区区的家长意见,都表现得那么卑微那么没有腰杆。

如果老师真的变得那么不重要了,为什么教师节来了,学生和家长还是要送来问候、感谢和祝福呢?是因为老师手中还能掌握的,就剩下成绩和分数了,顾虑到成绩、分数,学生、家长不能不对老师有所巴结表示呢?如果是这样,对牵涉其中的所有人来说,应该都很无奈很悲哀吧?当然更无奈更悲哀的,是我们的教育现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