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光育拟迁至峇都交湾 张念群:非建新华小

2018/10/29 光明日报/北马
嘉宾们合影。左起為黄汉伟、章瑛、丘光宪、曹观友、
张念群、魏子森、李添霖、王康立及钟文诚。
大同小学董事长赵惠坤(左四)向张念群(左六)提呈备忘录。
(檳城28日讯)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说,该部计划让属於微型华小的瓜拉姆拉光育华小迁到威省峇都交湾,而不是在峇都交湾兴建全新华小。
她今早在檳州政府主办的檳州教育研讨会上,宣佈这项消息。张念群较后受媒体询问时补充,教育部仍需与州政府商讨土地等技术事宜,之后会做更细节的正式宣布。
她续说,阿儿玛及高渊也是檳州同样需要增建华小的地区,待处理好峇都交湾兴建华小的事宜后,教育部会研究这两个地区的情况。
张念群在研讨会上也拋出几个有关“增建、搬迁、甚至是关闭华小”的思考点,希望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华小课题。
她指出,华社普遍希望政府增建全新华小,但若一味追求华小数量,又是否会製造出更多微型华小,并影响师资等资源的有效分配?
她披露,目前檳州的峇都交湾、阿儿玛及高渊都需要新华小,但州内同时却有26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少於150人,其中9所更是少於60人。
她认為,这种微型学校缺乏活力与健康竞争的学习环境,并非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最佳环境。
她也说,国内一些微型学校的教师人数甚至比学生还要多,另有一些学校却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师资显然无法有效地分配。
调整微小解决窘境
她指出,若能在微型学校上作调整,包括搬迁、合拼或者是关闭,相信将有助解决微型学校窘境、一些地区学校不足、师资分配欠妥问题,并改善每所学校的学习环境。
华社对於搬迁、合拼或关闭微型华小的说法比较敏感,但张念群指出,微型学校问题并非只出现在华小,国小及淡小也面对同样问题。
她披露,在全国5952所国小,2097所(35%)属於微型学校;全国1298所华小,597所(46%)属於微型学校;全国525所淡小中,360所是微型学校,比例高达69%
她询问,华社对於搬迁、合拼或关闭微型华小或持反对意见,但若换作面临搬迁、合拼或关闭的是国小及淡小,大家的想法又会是如何呢?
无论如何,张念群强调,教育部在增建新学校及处理微型学校课题上,将秉持开放态度,依需求和情况处理。
她也说,就算是由希盟执政的州属提出增建新华小的要求,她也会深入研究是否真的有需求。若没迫切需求,她也会坦白告诉该州相关行政议员,希望对方不强人所难。
至於师资问题方面,她披露,全国华小正缺少约500名老师,但今年能够培训出的新老师只有270名,无法完全填补空缺。国小的师资短缺更是严重,正缺逾3000名老师。
今发14华小新校长委任状
张念群為全檳目前14所华小没有校长的华小捎来好消息。她说,檳州教育局将在明天发出新校长委任状,无人掌校的问题将获解决。
张念群是在檳州教育研讨会的开放询问环节上,直落斗哇益侨华小的代表提出该校已8个月没有校长的问题后,作出上述宣布。

她说,老师不愿成為校长是其中一个校长短缺的原因。她透露,一些老师虽获董事部推荐修读成為校长必修的“全国教育领导者专业资格课程”(NPQEL),但老师本身却不愿去。
曹观友:制度化增建华校 打破追求华校数量迷思
檳州首席部长曹观友為研讨会致开幕词时说,檳州华小生过去10年减少了逾1万人,他提醒大家要制度化增建华校就必须打破追求华校数量的迷思,以理性和策略性规划增建华校包括其他源流学校,而非一味要求增建。
他指出,一些华校学生爆满,一些微型华校却出现偌大校园只有一名学生的窘境,甚至為了“华小一间都不能少”,而让唯一学生背负救校使命,这种畸形发展规划不仅浪费政府资源,也显示当时的政府把教育课题政治化。
但曹观友强调,上述说法具争议性,并非他本身或州政府的立场,提出这番说法是希望大家往这方面多思考,他不想被标籤為提出关闭华校相关建议的歷史罪人。
他说,檳州政权於2008年易手后,州政府根据学校资料,精準地知道哪裡需要增建华校,出了制度化拨款,也拨地协助华校建校及搬迁事宜。
这场研讨会获得州内多所华校的董事部、家协等关心华教的人士参与。
研讨会其中一名主持人為檳威华校董联会主席李添霖,主讲人包括檳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兼檳州行政议员章瑛、檳威华校董联会顾问许海明。
优先处理危楼校舍
直落斗哇益侨华小的代表在会上向张念群提出该校希望拥有草场的诉求,张念群回应说,该校希望学校设备不断提升是人之常情,但教育部目前的政策是,在有限资源下,优先“雪中送炭”,之后再“锦上添花”。
她指出,在全马约1万所各源流学校中,约有3000所的校舍属於危楼,教育部将优先处理这些较迫切的问题。她坦言,自己并非“圣诞老人”,无法满足所有人。
大同小学盼获拨款扩建
浮罗文丁大同小学董事长赵惠坤也在研讨会休息时段向张念群提呈备忘录,恳请教育部拨款,协助该校扩建校舍。
赵惠坤说,该校目前只有4间合规格的校舍,就连图书馆也设在货柜箱裡。该校数年前已展开扩建校舍筹款计划,但经过多番努力,所需要的550万令吉,至今仅筹得220万令吉。他说,该校不缺学生来源,据了解,浮罗文丁有120名处在小学学龄的孩子,但碍於校舍空间有限,无法接受更多学生。该校目前有87名学生。他透露,该校曾4次致函前朝政府教育部、1次致函现任教育部长马智礼、2次致函张念群,遗憾都未获回应,希望这次亲手把备忘录交给张念群,可获正面回应。
恆毅小学家教协会查账陶丽君则说,该校目前并没有迁校,但迁校消息自数年前传出后,造成该校面对学生减少的问题,老师人数也逐年减少两人。
政治化因素 华教课题暂难解决
章瑛指出,新政府上台后,仍面对一些挑战,因為新政府的政治领袖来自不同政党背景,因為政治化因素,导致华教课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但她相信,大家给新政府多点时间,让各造达成共识,包括承认独中统考等问题都能解决。她强调,“我们说过的话,一定会落实”。
许海明盼探讨学校津贴课题
檳威华教董联会顾问许海明说,华社之所以坚守“华小一间都不能少”的想法,苦苦支撑濒临关闭的华小,或致力搬迁微型华小到华裔人口较密集的地区,追根究底,是政府单元化教育政策,没有公平对待个族母语教育发展所致。他希望新政府探讨“半津贴”和“全津贴”学校课题,纠正、取消或废除相关指南,否则会对办校人士造成混淆。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