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侨大学2016-2018学年师德模范马华祥
2018/10/26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华侨大学新闻网讯)在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课堂上,时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演绎着“唱念做打”,以丰富的动作、神情、曲调,为学生讲述精彩的民间故事。而听过课的老师、同学甚至校友都知道,这是文学院老教师、华侨大学2016-2018学年师德模范马华祥的课堂。
“我是一名教师,教出更多的好学生是我的职责。”长期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让马华祥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他将之总结为“悦目(看得舒服)、诱耳(听得着迷)、铭心(记得深刻)”。不管是文学专业课还是戏曲通识课,信手拈来的唱词,功底扎实的动作,让马华祥的课堂总是热热闹闹地。
在华园,这“唱念做打”,一转眼就已经“演绎”了12年……
2006年,马华祥从河南新乡来到东南沿海的福建泉州,落脚于华侨大学。初到生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他,首先的想法就是“站稳讲台”。
当年,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批学生已经来校报到。曾在河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马华祥被委任负责大学语文部,协调两校区的大学语文课程。他以身作则,带领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一力承担起了两校区的公共课程,连续两年每周来回泉厦两地,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开展。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马华祥带领青年教师集体备课、编订新教材,还主持公开课,让教师们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在自己牵头的教学团队中,马华祥鼓励专业教师们写下自己专长研究方向的讲义与教案,共同备课、共同出题,集体享用,让每个人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此外,马华祥还坚持年年组织并参加学院的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竞赛活动,进行详细点评,与教师们进行充分交流。
对于课堂教学,马华祥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要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教育。”在华大过去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仅承担着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程,也曾负责大学语文公共课,并在泉厦两校区开设戏曲通识课程。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面对什么专业的学生,他都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与学生约定出勤纪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对学生的监护。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他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上台演绎文学作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寻访社区,收集民歌、民间故事等文艺作品,指导学生的文化遗产调研活动。“能做到一点是一点,要对他们负责到底。”马华祥说。
而课堂里的那份妙趣,则来自于马华祥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不同于艺术院校,普通高校的文学课程与戏曲课程一般只讲授文艺理论、历史及其作品的故事内容。马华祥认为,只有亲身体会了文艺作品本身的魅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我从小在戏乡长大,对戏曲的热爱贯穿了我的一生。我想把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我对戏曲的钟情。”他将自己的戏曲经验倾囊相授,并以包教包会的理念,认真与同学们交流:课堂上,他亲身示范表演,鼓励同学们上台演绎戏曲故事,并一一点评;课后,他利用QQ等社交软件与学生互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在马华祥的手机里,留存着许多学生自己录制的练习视频与音频,这是让他最为高兴的。“如今,华园里的小戏迷变得多了,还会唱戏给家中的老人听。”马华祥逐条展示着手机里的信息,“只要同学们还愿意唱,我就愿意一一为他们点评答疑。”
“做老师,要正派,要为人师表,要心胸开阔。”对马华祥来说,戏曲里英雄们的形象是最好的教材。而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我也衷心希望通过戏曲文化和民间故事,让同学们懂得爱国爱家,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通过自己对戏曲的研究,感染并鼓励学生传承中国的戏曲文化。”马华祥说。
在文学院,青年教师骆婧、苗民的研究方向均为明清文学,也是马华祥眼中的接班人。为了帮助两人尽快成长,他把凝注了自己30多年心血的《中国古代文学》《民间文学》大纲、讲义、课件、教案和习题无私地传送给两人,并且让出自己的部分古代文学课程,让他们能够走上讲台,充分积累经验。谈到此处,马华祥欣慰地说,“现在他们都站得稳讲台了,这门课程有接班人了。”
如今,几近退休的马华祥仍在为自己的课堂与科研项目忙碌着。“我只想趁这几年,再加把力,不辜负多年所学,让人生的晚霞更添几份光彩。”刚从教学科研室走出来的他笑着说。
(原载于2018年10月23日第931期《华侨大学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