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语教师心声
2019/07/1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祁毓里
在我历时25年的英语作为附加语言教学中,涵盖了小学英文、中学英文、自己开办的中学应考补习班及大学论文写作与语言学。基本上,我教英语的听、说、读及写,当中也包括几年的商用英文写作教学。
当今适逢我国为重启英语教学而兴起各种期许,本人结合应用语言学的学理认知以及这几十年来在英语教学上的领悟,意欲在此从个人学习的角度针对英语的教与学提供几点看法供各界雅正。
最多人使用附加语言
常有人说,中国的崛起,会华文就好不必学英语;也有人指出,自己的孩子小时只学好母语,长大再学英语,同样学得好;更有人说,在家父母说一种语言,学校用另一种语言教学,孩子长大就会两种语言等案例不胜枚举。前述说得极端点或者都只能算是个案。正如市面上多的是如何学英语的个人成功案例,但许多人到头来都不禁感叹无法依样画葫芦,自己及孩子的英语始终不灵光。
今天的语言学家谈及英语作为国际语时(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他们指的是拥有不同母语的人们,使用英语作为沟通中介的意思。英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超过3亿2000万人的母语,也是全世界那么多人使用的附加语言。非本族语者事实上超越本族语者,那是语言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在南非,英语受爱戴的程度不该被解读为对它热衷的感觉或是热爱它所代表的文化。更精确地说,那是基于对成功的期待,为孩子们提供教育及语言平台以实现他们更美好未来的梦想。在欧洲很多地方的小孩在六、七及八岁就开始接受英文教育。学习英语的方式也在改变:孩子们从小就被安置于一个说英语的环境:如电视、旅行及其他;然而之前学习者基本上只从书本接触到英语。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各有意见,但大抵不脱透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在附加语言学习研究中,著名的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可理解的输出”及“休闲阅读”、拉辛弗里曼则建议“意义协商”;课堂内的一般学习模式,有人指出三部架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解说),也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解说及师生回馈等。另一边厢,翻转教学的应用立意虽佳,却对无法知晓英语实质重要性的中小学生,衍生出执行效力难以贯彻的遗憾。
学习英语环境因素
英语学习,环境是第一要件;三岁到青春期也是学好附加语言的关键期。滴水不漏全面的英语环境能让学生无时无刻沉浸于英语语境之中。然而除了语境的前提,另一项关键因素则是“生死攸关”的必要性。缺乏这个必要条件,对无心学习附加语言的中小学生而言,无疑让老师的教学沦为无效且浪费的资源。
“生死攸关”这个条件,指的是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若不说、不使用英语(或附加语言)就无法生存或立足。最好的现实版样,就是那些到我国谋生的外籍客工们;君不见他们个个因为生活所需,都能在短期内学好国语或英语以便与同事、主管及周遭的人沟通,否则就难以在此生存而不得不被淘汰。
我国的华人,不少都秉持著“不说英语也活得好好的”心态。所以,一般中小学华校的英语教师纵然法宝尽出,或使尽浑身解数结合现代科技以活泼教学内容,结果却往往跟教学工作营讲师们所宣称的大相迳庭。这残酷的事实很难不让卯足全力的英语教师生出一种挫败感。
总结一句话,我的建议是:在校内的英语课及其他适合的课程中强行创造持续的英语环境,让全面的英语环境迫使学生在“生死攸关”的必要下使用英语。当然,这当中势必得有所取舍,但英语沟通流畅度的成效却不难预见。
华教需要年度仪式
2019-07-13 星洲日报/东海岸观点
~作者:黄先炳博士
河流从高山上窜下是顺畅无阻的,即便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会浪花滚滚东逝。踏入杏坛的新手,仿若高山流水,激情四射,信心饱满。
河流出海口并非必然,沿途经历是崎岖的。平原潺潺流动时,若少了几分动力,便要停滞不前,恐化为一潭死水。教师的热情,何尝不也如此?随着时光流逝,日复日、年复年的工作,恐怕要磨灭热情,让一切操作成为惯性,分分钟可为机器所取代。
当身边的一切变得索然无味,仪式就成了必须,以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时刻与其他时段不一样。生活有了仪式感,才不至于无趣,才会察觉改变正在发生,必须庄重对待自己。仪式断不可是僵化的规范,它必须是一种足以唤醒热情,重新找到动力,激发一个人对生活寻回认真、敬畏、热爱的态度。
不单教师需要仪式,华教也需要仪式来刺激。也许你说我疯了,华教的仪式还会少吗?大宴小宴算不算,应该由你自己判断,参与了,可否重拾热情?我是能免则免的,因为更多时候是出席了更累。大楼小楼的落成算不算,也是由你说了算!若是白象,你只好远观仰望。各种大小不一的教师奖算不算,只要你不沦为仪式中的配角,沾些仙气或许还可算。讲座研讨?若可促进思想交流,激荡脑力,应该算是的。但更多时候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4年前我串演过一回刘姥姥。受邀到杭州上公开课,竟然没有问清楚。到了体育馆,3000人围观,才惊觉我必须挥动红巾。我一向具有野心,不甘于平凡,深信荣国府可以复制移植。两年后,1300人的杏坛盛会在吉隆坡上演。今年,我们再期待1500人的教育飨宴。
没有规定必须参加,还必须付费,这不说明教师在寻求更好的仪式感吗?作为发起人,我们承诺会做得最好,让仪式更庄严,仪式感更强烈。如果你觉得你不需要,那是因你的初心仍在,我们祝贺你!
四声
2019/07/1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叶佩诗
平日里说华语时,稍微注意发音的我们,也许常有这样的一个困惑,明明是咬字发音已努力达到“字正”了,可是在听感上却总是缺少了点什么,离“腔圆”似乎还有段距离。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到底是什么?
华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充满了音乐性。声调与音节是血脉相连的,若与音节分离即无其意义,因为声调的作用就是为了区分同音节的词义。声调贯穿音节的始终,主要表现在字腹上。如果说,声母和韵母是华语的气脉和血肉,那声调就是华语的骨干。因此,语音上的美,要用正确的声调和语感去体现。若声调的音高发得不到位,鲜明的四声对比变化、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出不来,语感也就谈不上了。
声调的音高起伏可用类似五线谱的五度标记法对调值进行描写和记录,使声音形象化。一般是用一条竖线作为标尺,中分五度,由下而上,即是声音由低而高,然后加一条横斜的辅线表示它的升降起止度数,再以数字表示其音高的数值,也就是声调的调值。这个对声音的描写方式,完全是一种相对的音高,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音域多宽多窄,不论男女老少,五度制一律把它视为从1到5的变化。
这个五度制标调法是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在1930年创制的。当年,赵先生就已经注意到字调和语调的关系,并认为两者的关系就如同“小浪加大浪”,是并存的、以代数和的方式叠加的,但在“小浪加大浪”发生的同时,四个声调的调型特点并没有改变。
一个音节的声音,有从头到尾都维持同一个音高的,即阴平的55调;有音高变化是从中往上升的,即阳平的35调;有音高是先降后升的,即上声的214调;也有音高变化是前高后低的,即去声的51调。这些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即是四个声调音高趋向的“律动”。若将其特点加以归纳,就是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声调音高影响调域
整体而言,声调的另一特点是,其性质虽与乐理有相似之处,但声调音高的升降变化是逐渐滑动的过程,没有明显的拐弯,不像音乐中音阶的移动,常常表现为跳跃式变化。
中国的语音教学十分重视单字调的阴平调发音,把阴平的55调音高视为四个声调的“起调”,因为阴平调要是发不好会影响其他声调的表现。发阴平调时如果起调起得不高,阳平调的起点可能就因此往下移,而阳平调起得太低,也许就升不到位,这不到位的升止点,也会影响去声的起调,去声的起调低,很可能就降不下去。如此环环相扣,可想而知,声调音高的定位没把握好,连调域都将变窄。
在国内举办的华小、中学,乃至于大专院校的各项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里,语音和语调虽常被安排为两个各别的评分项,实际上却又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两个层面。语音项的评分讲究字调发得到不到位,而所有声调的音高问题,来到仔细琢磨怎样巧用音高、音强、音长来酝酿语感的语调层面,往往又将发酵成“橡皮带效应”(就如橡皮带上的图在橡皮带被撑开时会放大一样),是难以隐藏的。
现代老师不易当
2019/07/12 中国报/评论
~作者:彭凯欣
鞭打不行,体罚不行,就连罚抄书也不行,如今的老师真不好当。
早前女学生叫老师“阿倌”被鞭打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事件才刚落幕不久,又发生一宗学生未能拿出科学作业簿而遭老师鞭打手心事件,搞得不忿的学生家长向教育局和警方报案,事件延烧后,该名老师如今改罚学生抄写50次,没想到再次令有关家长不满。
在笔者的年代,被老师罚东罚西,这代表“你是个坏学生”、“你不乖”等,就算被打了也不敢和父母诉苦,省得再被打一顿。理由很简单,一个管理至少有40名学生的班级老师,不会无端端搞针对体罚你,大部分是因为学生做错了,才会被打。
不过似乎现在的年代,体罚已经是outdated,不适合套用在现代00后学生,如今学生在学校发生任何“冬瓜豆腐”,家长闻讯后唯恐不乱,替孩子心疼委屈生气,什么情绪样样来,忙着向教育局、校长、老师投诉,为何鞭打体罚学生。不过,大部分家长却忘了正视他们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被老师打。
这种家长,被广称为恐龙家长,将孩子保护的透彻,间接使孩子的心如玻璃般易碎,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不如自行带回家自学吧。
另外,根据教育部规定,体罚不允许执行在女学生上,男学生仅限于掌心和臀部,且是由校长或校长授权的老师,根据过错的严重性给予适当惩罚,所以老师们,笔者在此促请您们不要鞭打或体罚学生了,免得被家长告、被教育局内部调查等,里外不是人。老师们的工作不仅要教育学生知识,还得私下准备繁重的课程纲要、写报告等,事无巨细都要管,何其辛苦。
让学生改过自新
所以,有人认为,教育二字,老师们只“教”学生知识,“育”就不必了,免得为了教育学生而作出被视为过分的处罚却被人放大而出事,“育”的部分,就由家长来处理吧!
笔者认为,教育不能靠体罚,但适当的体罚或处罚能让学生意识,需为自己的违纪而付出代价,毕竟目的是要为了让学生改过自新,而不是盲目的惩罚,因此适当的体罚有利学生的成长。如果老师只管“教”不管“育”,那学生岂不是失去道德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