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946


孩子,该不该打?


2019/07/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 温思拯


近来许多家长为是否该体罚学生的课题议论纷纷,“老师鞭打学生手心”风波发酵后数百民众以“爱我老师”烛光声援会表达力挺老师的立场。反对体罚的家长推崇所谓“爱的教育”理念,并认为体罚教育是不正确的,必须完全被禁止。他们会大量的引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和发展的成果为模仿的基础和基本的论点。但试问,西方的社会问题是否比东方少呢?

此外,或许有些人会引用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充分的表达了爱的重要性,因此爱是教育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注重人权自主的时代,世俗心理学和教育更把学习者的感受放高过于纪律和品格塑造。

身为教育者我完全认同教育的基础是爱,所以爱的管教是绝对有必要的。今天,笔者要从两方面来谈体罚的课题:1.何为真正爱的教育;2.执行体罚者应有的心态。这不单是讨论学校的老师应不应该体罚学生的问题,更是家长们的责任和他们应该运用管教孩子的工具。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有鉴于此,爱的教育是以启发学习者和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为教育的前提,不是不体罚犯错的学生或孩子。

体罚让很多现在家长闻之丧胆,很多现代的父母会觉得这是不人道,不尊重孩子尊严的下策教育。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警戒和教育的行为。故此,教育和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是体罚的目的,不是刻意要让学生受痛苦。所以成人体罚如鞭笞是在各种社会中常见的刑罚。若我们可以以一个更客观的角度看待体罚,我们不难看见体罚的原意是为了建立受罚者,不是摧毁。

可惜的是,许多家长只看到体罚后儿女们身上留下的鞭伤,却没有了解老师们对他们儿女爱心的管教。所谓“打在儿身,痛在我心”,这反应出执行体罚时应有的心态。老师和父母都要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应该是以冲动的行为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和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那不是教育,那是暴力。爱的管教是有自我约束的(也是理智的),爱的管教是以学习者最大的好处为教导的根基(如人品和性格塑造),不然那是自私的管教。

错误对爱的诠释是今天育儿最大的挑战。不打孩子不是一种爱的表现,那是溺爱。根据汉语词语的解释,照顾者和儿童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征,溺爱即是不公正的物质感情给予满足与保护。此时照顾者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因此,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和老师没有执行体罚教育而觉得快乐,但当他们渐渐长大成熟后他们会发现那不是父母和老师爱他们应有的表现。智者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体罚是出于爱的动机,对孩童的体罚,必须发自对关怀的心与建设的心态来纠正他们的错误。爱孩子,并不是纵容或忽视孩子的愚昧或叛逆的行为。

最后,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孩子认为父母或老师的处罚不公平,家庭或学校的整个架构就会因此动摇,孩子和学生无法信任父母或老师有良好的判断力。觉得父母或老师不公平的孩子会因此学到憎恨、自欺、缺乏自信,并无法发展出智慧及公义的特质。

盲目的跟从某个教育方针是罐头式的教育,也是非人性的教育。我们需要以身作则来身教,我们更需要智慧来管教。因为放纵的孩子必使父母亲蒙羞,管教你的孩子,必使你的心得喜乐。



总是要走出去


2019/07/24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小黑


上个星期六午后是一个忙碌的週末。先是在校内举办校务会议、讨论一些学生生活上面对的问题,下午又要到檳州华人大会堂支持我的9名正在中国深造的学生上台讲解到国外读书的一些选课、申请奖助学金、寻找寄宿等等琐碎却又必须解决的事情。

我是带着忐忑的心情抵达大会堂的。因為这是上星期刚成立的“檳城留华同学会”第一次办的活动,新科大学生的反应多少反映他们对檳城留华同学会的认识度。事前,理事们先是寻找能解说的同学。我看了名单,都是我校前一年的毕业生,我心裡先安了。

一带一路打开另一个门户

升学说明会开始之前,来宾只有几个,颇令人担心。没有想到时间一长,即陆续不绝出现不少年轻人及家长,小讲堂甚至挤满了,听眾超出百人。我看了非常感动。它让我立刻有了两个感触:(一)我们华人家庭不管环境多麼恶劣,总是想办法给孩子升学的机会。(二)在本地大学读书的机会越来越窄小的当儿,我们幸亏懂得华语华文,也配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开放政策,為孩子打开另一个门户,不会死在浅滩上。

当天我看了我那9名学生的讲解,感到无比欣慰。开始的时候,我是多麼担心他们会语无伦次的表达方式。幸好,时隔一年,他们9人都有神速进步,且各具特色,将各自负责的范围讲得有条不紊。抵达中国大陆,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申请奖学金应该如何进行?办理入学手续应该如何进行?都是他们的课题。

我在台下静静观察孩子们的表现,自觉已经老了。孩子是后浪,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无论如何,我在当下的感觉是很美好的。才不过那麼一年,孩子们已经有这样的表现,这是新环境塑造而成的呀。作為父母,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给他机会出外去打拚,才会看见他们努力成长。

我相信,大部分出席檳城留华同学会主办的这一次聚会,都有慾望要向他们的同儕看齐,也要有自己的天空。我那9个学生在中国读书,都是系出名门,令新人羡慕在所难免。互相良性竞争是进步的推动力,值得鼓励。最主要的是家长乐意放手,让孩子自由翱翔,才找得到属於他的天空。

 

一至三年级评估的浅见


2019/07/22 光华日报/评论

~文:吴荣顺


自从没有考试以后,身为家长的我们还是会关心一下到底评估是如何进行的。虽然不敢抱着太大的期望。

然而拿到孩子的评估报告以后,还是免不了失望。

孩子的评估是以16为准绳的。一代表不达标准,三是刚好达致标准,而六代表表现优越。而向来表现优越的女儿居然大多数都是三,不禁开始担忧起来了。而评估的说明则是非常公式化的,简直就是照抄评估内容:你的孩子可以做到什么,什么课程内容。那么我的孩子什么是做不到的?

什么是孩子需要进步的呢?当然要求老师清楚写明是不容易做到的,特别是如果一班人数不少的时候。也明白班级任的困难,要向每一个科任老师拿标准的评估报告。

然而这样的评估报告老实说还是不“及格”的。我们期待教育部在这方面有所改善。至少让身为父母的我们在看到孩子怎么那么多科目只是稍微达到基本要求以后,到底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呢?

比如在语文科目上,比较清楚的写明:你的孩子的字体需要改进,造句能力有待加强,错别字比较多,或是哪一个单元还掌握不到。评语无需太长,但是针对性和明确性是需要的。特别是可以知会家长在品格上可以如何帮助他们的子女,在学习单元上,哪几个单元可以给与孩子复习与巩固,都是功德无量的。

这样会比较有助于家长协助孩子改进。这是关心孩子教育发展的家长的要求,不是奢求,或是苛求。毕竟家长还是不想“坐以待毙”的。总是希望不辜负孩子的学习。要不然只是被动地等待孩子在小四以后,才真正清楚孩子的弱点和需要改善之处,确实有点儿可惜。



一中校训“公仁诚毅”立碑感言


2019/07/19 (砂拉越)国际时报/时评 

~文:沈保耀


校训是学校学校的精神号声,每间学校都有不同的校训作为办学的目标,作为学生的追求,中国的北大、清华,也都有它们特出的校训。

一中的校训是“公仁诚毅”,依我的理解:“公是大公无私,仁是仁人爱物,诚是诚信不欺,毅是坚忍不拔”,这都是中华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

独中是中华文化的守护神,它是发扬和维护中华文化的堡垒。我们的民族,能延续五千年而不消失,也就是这优秀文化的熏沐和感化所使然。

一中一向被推崇为古晋华人的最高学府,六十年来,经受无数的风雨摧打,能够屹立不倒。而且越办越好,就是有一个热心维护民族教育的校董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呵护和扶持。

即如这个校训碑的建立,也是一批热心华教人士,闻风而来,自发相挺,出钱出力而促成的。在这里,我要特别提起杨轩进、吴豪生、福首企业许老板、黄绍腾诸位先生和一中叶宗元校长、李海丰老师的共襄义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感恩戴德,铭功彰劳,也是重要的一环。校友碑对面那个古色古香的“添枝亭”是中中校董会执行顾问黄张金发先生为纪念他的夫人陈添枝女士而建的。旁边那一株枝叶扶疏的树龄已有20年的英雄树(盐木树)是许兴梅老校长手植的,这自然的组合,恰好成为一中的三个纪念性景物,为一中平添许多文化景观。

我一生从事教育,其中(在二中5年,在三小18年),“饮水思源”是中华文化的美德,我受的是师范教育,所以我一生要为华教服务。

1957年到中中任教,那是中中的全盛时代,记得今日中中的校训和校歌都是当时制定的,校歌的词,是英文老师吴桦先生撰写的,曲是音乐老师蔡洪钟先生谱上的,这二位老师在60年前的中中留下史迹,而我在60年后的今天有幸为一中留下墨迹,我觉得非常的荣幸!

最后,我要说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它崇尚融合化摒弃排他化。中中的校歌有:“我们是砂拉越的儿女,砂拉越是我们的母亲”,所以我们要把砂拉越当作我们的国家,对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和平相处,共建繁荣富裕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