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152

 学校停课,学生何去何从?

2020/11/02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洪荣坚

新山县被列为冠病疫情红区,376所学校等教育机构被令停课两个星期,让回校上课不到5个月的学生再次面对居家学习的“新常态”。

经历了第一次的停课经验,受影响学校已能应付这样的状况,况且教育部已发布居家教学指南,让校方、教师和学生依据指南,作为居家教学和学习的模式。

不过,这次的情况有些不同,大部分家长皆外出工作,学校进行网课时,没有网络通讯器材的学生将无法上网课。

因此,没有上网课的学生能否跟上进度?对没有通讯器材的家庭是否有替代方案?线上线下的课业布置是否安排妥当?这些问题都须妥善处理,才不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机会。

另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备受考验,在没有教师在校的督促下,学生能否自动自发地学习、有规律地复习之前学过的课题,这也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应对。

相比面对面的学习模式,网络教学始终少了临场的互动,无法及时看到学生的反应,也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这提高了教师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难度。

居家学习应会成为未来的另外一种教学替代模式,在疫情还未明朗化之际,大家须改变,在原有的学习情境下,走向新的教育新常态。


中国历史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01 星洲日报/边缘评论

~作者:安焕然

嘉庚学堂《读懂中国历史(秦汉篇)》的线上讲课,谈到秦朝与法家。我举引了郑良树老师的法家论述。是的,做学问要学郑老师。因为在当年读中文系的主流领域,若要研究中国学术思想的,要就是孔孟儒家,不然就专治道家老庄,但郑老师却目光敏锐地看到了中文系学人较少关注,也有点不屑(以为那是“坏人之学”)的法家。郑老师“卡位”成功,成了“商(鞅)学派”和韩非子研究的专家。《商鞅及其学派》和《韩非子著述及思想》是其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的力著。是的,学术研究方向的触觉,就是不要傻傻的,老是跟着主流跑。往往主流以外,才是你的新天地。

谈到秦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秦政之弊,包括后来的汉朝当下所存在的问题,汉朝之人在“过秦论”的“检讨”中,都推给了秦始皇(这个“暴君”)身上,说是“这都是前朝的错”啦!但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本有其能耐,而秦政之长处,其实是被“汉承秦制”了的。

汉武帝的那套中央集权的强化,强化的其实就是秦始皇的那一套。只是西汉有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政治体制虽是承继自秦,但汉朝之初建,也是楚文化和齐文化的扬起。此时之黄老思想,绝不等同于春秋战国的老庄学说,而是成形于战国时代齐国之稷下学宫,取儒、道和法家之长的一套智慧之学。中国的历史文化,常常不是表面的学派分立,而更多时候是“合流”。

课上到这里,线上交流平台学员回说,简言之,汉承秦制:中央集权,那是硬体的建置与强化,至于楚文化和齐文化,那是软体的注入。硬体和软体都有了,造就“大汉天威”。啊!学员把我的两个小时的讲课给昇华精炼了。教学相长。谢谢啦!嘉庚学堂里,高手如云。

嘉庚学堂“读懂中国历史”学员问的问题有很多思考点。上周还有一个重点回应: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虽好争正统,但读史者需要有一个基本认知,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之“流变”,事实上是更多的“合流”,而不是“纯粹”。说是“一家”之言,实乃“统一”之下的多元包容。只是读书人小气的群里,又爱争“正统”就是了。

然而中国文化的合流,在宗教信仰上,经历过一波一波排佛又崇佛运动,发展到后来,儒释道“三教合一”了。这种文化合流也反映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那根本就是儒法道的结合,间中更有儒家法家化、道家也法家化,儒表法里、外儒内法的实质内涵。

而说是华夷之辨,卫道之士的义正词严,扬倡胡人汉化,事实上却是“胡汉互化”。

但“汉字体系”(尤其唐代科举以来)倒是构成了这个“中华”的主体思维。然则从元清以来,所谓的“中国”,其实是“多语政策”。即使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宪法之下,也是平等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化。

有学员要我谈今天的蒙语教学问题,这个问题不在我这次系列讲课(秦汉魏晋)的主题,讲多离题。但可以简单回答,今天中国中央要这样做,我们在评论前还需深入了解其实质的具体内容,做点研究才能下判断(不能只是看那几个批中的网络视频或只看CCTV的报导)。

但一个衡量的关键还在:这次的教改,有没有“违宪”?各民族(包括少数民族)有母语的受教权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的保障。

 

创意教学

2020/11/02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蔡常思

日前在报章上获悉来自彭亨云冰隆增国小的英语教师-沙姆益赛亚,成功入选联合国2020年全球10大教师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推介了多项创意教学,激励其原住民学生追求梦想,并和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从而加强他们英语的掌握能力。

沙姆的其中一个创意活动就是名为“AsliE-Pal“电邮交换计划。原住民学生可以与来自大马和海外的成人志愿者联系,彼此用英文互通信息和交流分享。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英文的程度,也间接的让他们了解许多不同的文化和乡土人情故事,进而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告中指出,希望沙姆益赛亚的故事,能激发老师们和那些想当老师的年轻一辈,叫他们晓得教育工作其实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教育能改变一个学生的思维和态度。最近分别视察了四堂的公开课室,证明了老师们用心及创意的教学,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

教学(1-国文老师 三文治制作

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量词的运用。当老师讲述制作三文治的步骤后,学生们便开始动手制作三文治。这时老师教导学生们运用正确的材料量词,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老师的教学内容或素材,其实是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么一来,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课,自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除了收集资料,分享森林资源的利用,学生也设计海报呼吁社会人士要实践环保,最后通过阅读一篇短文,学生找出六个关键词,讲述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

有一组同学出来呈献报告时,还特地拿了几包由植物提炼成的药材来示范(这同学的家里是开药材店的),班上的同学都感到新鲜和有趣。

教学(3-物理老师和生活技能老师 :风车制作

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设计和制作模型风车,了解风车的应用与能量的转换。当学生完成组装风车,也测试风车的运作功能后,每一组分别由两位代表讲述风车在生活上的使用,和如何运用物理知识来加强风车的转动速率。

教学(4):华文老师:语文知识

这堂课是让学生在参加初中统考之前复习初中三年所学过的语文知识。这堂课的特别之处是老师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测试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开始时,老师让学生玩UNO牌卡来决定回答哪几道问题,之后才进行组别分工合作解题和创作的环节。

老师使用了学生熟悉的游戏字眼,例如:抽卡、淘汰、子弹、罚点球、对弈等的词语,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知识。

课堂完毕后,分别询问了一些学生的意见,所得到的回馈都是积极正面的,看来学生们都乐在其中,这无疑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是的,互动、有趣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无人置身度外,也无人袖手旁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各就各位,发挥自己的长处。

今年学校也鼓励老师们进行跨学科教学。不同学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互为联系,可以相互沟通。学生可以利用其它学科中学习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将所学的知识互相联系、融会贯通,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总的来说,创意教学不仅让学生喜欢学习、提升学习效率,老师也能通过创意的教学法,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无疑大有裨益。

 

从“制动”论本土华语规范

2020/11/0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我国华社这些年来对华语规范问题争吵不休,到底华语是否该有一套标准的规范?如果有,又该以何为标准?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就引用董总的物理课本和地理课本的两个用词作为例子进行讨论。

根据董总委托中国浙江教育出版社编撰,2017年出版的的高中物理上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节力与运动(第94页),关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用了下列词句:“汽车启动加速、制动减速过程中,汽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制动”与“煞车”

“汽车的加速过程,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汽车的制动过程,由于受阻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减少,最后停下来。”

在相关句子中, 使用了两次“制动”,而经过网络搜索,这个词可以延伸包括制动系统、制动鼓等,这是中国规范的专有名词,在我国熟悉的语境中,就是大家惯用的“煞车”,制动系统就是煞车系统,制动鼓就是刹车鼓,那如果课本将“制动”改为“煞车”,学生和老师会不会更加容易掌握背后的意思?如果是,为何课本仍会选择采用大家更为陌生的“制动”而不使用我们都清楚且熟悉的“煞车”?因为根据中国规范华语,“煞车”是俗称,并不是学科规范用词,只是如此一来,这课本就显得有点不够“友善”了。

“城市洪涝”与“闪电水灾”

同样是2017年出版,由来自全国各独中的30位地理老师共同撰写的高中自然地理课本,第五章第四节水文灾害(第116页)的内容里,对于城市化引发的洪涝的相关章节,负责撰写的老师多次使用了“闪电水灾”一词。在编审会议上,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科顾问陈国川教授直接点出“闪电水灾”这个用词不是一个规范用词,在气候学和水文学的专业用词中并没有“闪电水灾”这个名词,规范用词是“城市洪涝”,担心在教科书中用“闪电水灾”这个名词是否会引起误会。

经过国内老师们的解释说明,以及引用各种本地的媒体材料为佐证,陈教授欣然接受“闪电水灾”这个用词,根据他的说法,这是我们马来西亚老师和学生要使用的课本,如果我们所使用的文词能够让使用的老师和学生清楚地掌握所要叙述的现象或概念,且又不会引起大家的误会,即使不是专业学科规范的用词也没有问题,文词只是一个媒介,背后的现象及概念才是课程内容的核心。

在此延伸出一个问题,物理课本是董总委托浙江教育出版社所撰写,用词上较为偏向中国惯用的用词,而地理课本则由本地老师们合作完成,同样是华文书写,但不同社会文化脉络在文词的使用习惯上有所差异,中国惯用的词句对本地的老师和学生而言并不友善,即使“制动”是属于规范文词,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某种程度的距离与负担。

规范的定义与界限

而地理课本所选择的“闪电水灾”虽然是不属于专业规范的单词,但比起规范的“城市洪涝”,使用的独中老师和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背后的现象与意义,如此一来,在教科书的编撰上到底该坚持马来西亚社会语境陌生的中国官方规范系统,还是应该使用习惯又亲切,但不规范的本土惯用文词?

另外,今天很多推动标准华语和规范华语的团体与人士一直认为马来西亚的华语不符合规范,那是否应该回头反思他们心中所谓的规范标准为何物?因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许多惯用文词背后是融合了马来西亚独有的跨群体(籍贯、种族)和文化的产物,拥有浓厚的本土文化色彩,在这片土地生活的大家都不需要解释就能够清楚地掌握其背后的意义和精髓,而这种大家熟悉和惯用的文词是否应该被纳入马来西亚规范华语系统内?

本人并不否认规范华语的意义,相反的我也赞成在一些正式信函和文件上需要有一定的文词规范,但这个规范标准不能完全排除本地习惯的文词而一昧追寻他国官方制定的标准,然后劳师动众要求大家使用陌生的文字。如欧洲飞机制造厂Airbus,过去本地媒体都称之为空中巴士,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国营电台和电视台已经稍稍地改为空中客车,美国New Orleans到底是纽奥良还是新奥尔良连我这个地理老师都感到混乱(纽西兰和新西兰也一样),如此规范到底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