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校地饿死不卖
2018/11/2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罗汉洲
教育部长马智礼建议,那些难以营运的半津贴华小,可以申请转换为全津贴学校,惟校地必须转让给政府。
马部长很了解半津贴华小的困境──左支右绌、钱不够用,于是表现很体谅华小的样子,建议向政府拿钱,只须拿校地作交换,然后包你终身够吃够用。
这建议完全抄袭自国阵政府──觊觎华小校地,而且是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的交换条件,换了政府犹如换汤不换药,华教所受对待毫无起色。
在这里,请华社先弄清楚一些问题,那就是不论全津或半津贴华小都有董事会,而且职权相同。有人担心半津贴华小转为全津贴后,董事会的职权会被蚕食,华小恐怕会变质。
担心失校地主权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那可不关半津转为全津的事,也并不单单只属董事会的事了。果然发生了董事会职权被削减或华小面临变质危机,那就等于政府挑战华社,全体华社都须共同应战,所以半津贴华小转为全津贴后,华社须担心的不是这两个问题,须担心的是失去了校地主权这个问题。
华小校地的主要来源包括由当地乡团、会馆捐赠,二是由当地民众集腋成裘,捐款购置,也有由乡绅个人捐赠的,累积至今已相传了数代人,是地方上名副其实的共同祖产,后人再不肖、再穷都不敢变卖这共有的祖产。
把校地转让给政府的远忧是,学校可能因为环境变迁、居民迁徙以致生源不继,最后须关闭,但校地却可能价值连城,如此一来,地方民众唯有眼巴巴看着这块祖产白白送了给人,祖先当年奔走呼号劝捐,几经艰辛才积沙成塔的宝贵祖产竟白白成了人家的囊中物,把校地转让给政府的人就成了败家子、民族罪人。
所以,再穷都不能用校地去换全津地位。须知全津和半津贴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划分,全凭不知哪个教育部长空口讲白话说这样区分就给区分了,然后又空口讲白话打算吞并民产?
人民出土地、金钱兴建学校,在全世界都会受到奖励,唯独在大马却受到惩罚性的对待,这点与大族群享有优惠一样,同属仅在马来西亚才看得到的特色。
希盟国阵货色一样
全津贴学校董事会一再现身说法称,它们的基础建设依然须自己想办筹募,倘若有人说希盟不同国阵,前者讲到做到。哪阁下太天真了,你忘了承认统考的事么?至少至今为止,它们都是一担担货色。
中国历朝历代都发生土地兼并这回事,贫农穷得妻啼子哭,逼不得已只好把祖先留下的田地押给地主,换点粮食衣物让家人苟延残喘,后来实在无法还钱赎地,于是祖田就给地主兼并了,是所谓“趁他病,拿他命”。
还真想不到这种古代的土地兼并事竟发生在现代的马来西亚,教长马智礼打算趁着半津贴学校穷得叮当作响,没钱还水电费,没钱补屋顶时兼并它们祖上留下的土地呢!
虽说没有强迫,但对民办教育机构怀着趁人之危,并其校产的图谋已令人不敢恭维。
敦马曾叫华社针对承认统考事赌一把,华人不妨也邀请敦马和马智礼来赌回一把:你们认为下届大选还会有95%华人支持希盟吗?我赌届时有半数华人支持希盟就算你赢。不信?敢和我赌一块钱吗?须符合条规。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
·2018.11.21星洲日报/观点
~作者:明悦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考试?为了考高分?为了进好的中学、大学?为了进好的公司?为了赚很多钱?然后呢?考好成绩、进大学、有份好工作、有钱,就能保证一生幸福吗?
最近教育部宣布明年将废除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考试,引来满城风雨。我个人认为,废除考试并不意味废除学习,反而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分数至上的风气之下,考试分数已经取代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分数比孩子实际学习了什么更重要,甚至比孩子更重要。家长以分数来判断孩子的学习,学校以分数来分别学生好坏,教育局以分数来评估老师表现及学校等级,补习中心以分数来拼生意,社会以分数来看高低。谁还在乎孩子是否享受学习的过程?
很多人会说,“分数能证明孩子的学习进度”,那我想问,每次考试的内容都一样吗?我们怎样在不同的试卷上以分数来判断进步或退步呢?
分数其实只是反映孩子在试卷范围内掌握的百分比而已。
比方说,在第二次评估,小明的数学考了85%(范围单元4-6),而第三次评估则是75%(范围是单元7-9),这就是退步吗?而第四次考了95%(范围10-12),这就是进步吗?
我只能说,小明在不同的范围掌握了不同程度的知识。另外,这也只是显示孩子在某些单元比较弱或强。总之我想强调的是,分数不应该是主角,分数只是众多评估法的其中一种而已。
至于有人说,“没了考试,怎样才能评估孩子的学习进度呢?”我想反问,考试就能全面的评估孩子的进度吗?即将取代考试的是课堂评估,其中包括问与答、小组作业、游戏、成果发表、动手作、课后反馈、分享、自我评估、表演等等。其实我们已经在实行课堂评估了,问题在于,大家相不相信老师的专业?暂且不提害群之马,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都很清楚各种评估方法。但由于各造质疑老师,有关当局就要老师们填写各种各样的评估报告,以致本末倒置,反而增加了与学习品质无关紧要的工作量。结果老师宁愿选择考试,专注在考试作答技巧就好,何必费尽心思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和更为全面的评估呢?到最后,损失的是孩子们啊!
孩童时期应该是享受学习、热衷探索的阶段,请别让考试、分数剥夺了孩子们学习的权利。
笔者并非什么大人物,只是个曾在安亲班、补习班、华小、国中工作过,目前还在持续学习的教育工作者。以上建议纯属个人观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
校本评估的挑战与回应
2018/11/2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教长宣佈取消小学低年段考试不久,教育总监阿敏瑟寧即发文告表明將以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评估取代。放眼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可知改用校本评估乃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我国在2011年推行KSSR伊始,已將校本评估纳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只可惜实施过程並不顺利,终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只落得增添老师文书工作,连累老师得漏夜上网输入数据的负面印象。
这次旧案重提,希望有关当局能吸取前车之鉴,认真审视之前所面对的问题,避免重蹈覆辙。以校本评估取代考试,並不只是调整考核方式,改变政策那么简单,还涉及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教学文化转变等问题。
对于已习惯把教育等同考试的社会来说,要改变心態还真不容易。如果依旧像过去一样,只靠颁布命令,把它当作行政问题来处理,而忽视思想观念建设的必要性,无视家长与教师的焦虑与不安,肯定会再面对阻力。
教师是改革关键
身为校本评估执行者的教师,是决定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角色。在实施过程当中,教育部不可再像过往一样只顾扮演监督与管控角色,而理应给老师提供更多的支援与协助,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对校本评估的理念与操作模式有更充分的认知,增加他们自主擬题、考核的能力与信心,减轻他们的焦虑,帮助他们度过適应期。
同时,也应给予教师更大的信任与自主空间,不该为了满足监督与管控的需要,而要求教师开发各种不同的文件档案,填写没完没了的表格,提供各式各样的证据(evidence)。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固然重要,希望教育部能简化这部分的技术工作,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撑系统,避免本末倒置,让老师把原可花在准备教学的时间耗在提供数据。
另外,要確保校本评估的理念能准確、完整地下达,除了老师,学校的行政人员,还有各级別各岗位上的官员也必须有所认知,才能避免出现双重標准,一边要求老师进行校本评估,另一边却抓著旧的標准不放,规定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等级」(band),要求老师得教出一定的「成绩」,並为此责问老师,给老师施加压力。
允孩子走自己步伐
要知道尊重个体差异,允许每一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步伐成长,是支撑校本评估的重要理念。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过去那种习惯划一標准,要求齐头並进的做法,无法接受孩子的学习进度不一致,那么也只能自欺欺人,靠人为的数据与假象来粉饰太平。
家长也是改革过程中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如果家长不认同这样的改革方向,阳奉阴违,校內不考校外考,觉得校內学得不够多而安排孩子到校外补足,背道而驰,最后大家也只能在原地打转。这表示教育部与社会群眾,学校与家长之间尚需有更多的对话机会与沟通管道。只有大家达成共识,方向一致,这艘改革大船才不会再次翻覆。
回归育华,人树情缘犹在
2018-11-21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高城人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东晋时期的大将军桓温受朝廷之命远征,路过阔别多年的金城,见到自己年轻时在当地亲手栽植的树已茁壮成长,桓温慨然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流涕。一介勇武大将军尚且对一棵树真情流露,更何况回归母校的校友及师长。
高城家乐镇育华学校为了欢迎校友及昔日师长回校,校长特地构思制作了一幅以当年渔村校园里的一棵树为背景的壁画,并提了“情牵育华数代莘莘学子之树”的字句。果然,校友见了昔日校园的树,顿时无限感动在心头。如今已经茁壮成长的树,为校友所营造的心情,应该也是恰如东晋恒温将军见到大树的感受一般。
为了在新校园营造怀旧的氛围,育华董家协成员特地与校长远赴素里里海滨旧校园,载回了当年校园里的两张石凳,让回校校友再坐一回,唤起昔日学生时代无限的回味。
当天董家协去到素里里还发现了一个亮点,昔日那难忘的海滨美景,如今已经是结合了人工美化的大自然美景,万里长空,海天皆蔚蓝,美不胜收,已然成为柔东一个景色绝佳的新兴景点。
育华是小学校,校友和昔日师长不多。当天出席的校友大约有50位,当中有10余位乐龄校友是特地从新加坡越过长堤而来,当中有者已年届古稀,爱校的精神令人感动。回校的校友中,最年长的是90岁的韩凤华,她是这次回校的唯一的第1届毕业生,她说她离开育华80年了,从未回归母校,如今再与母校相逢,恍如隔世。
育华迁校前,坐落在与丹绒素里里隔海相望的渔村,我当年曾经乘搭小船到育华学校执教。每年的年杪及年初东北季候风时节,海浪汹涌澎湃,坐在飘摇不定小船上的师生的心情也忐忑不安。回顾过去旧校园所面对的风雨飘摇日子,我与当年的校友在新校园里都感觉到“很踏实”。
现任校长陈秀珍说,有多位师长和校友回校看看母校,她深感欣慰,希望日后校友与母校保持联络,并能够继续维持与母校的往日情怀,协助母校继续发展。
这次的回校日让育华校友留存了美好的回忆,校友都期望明年能再相见,也希望更多的校友能够回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