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992


为小孩的未来打造“独中2.0


2019/09/2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 陈芳龙


董总小型独中发展专案组主任吴建成,在921日举行的一场全国中小型独中发展硏讨会议期间,向NTV7华语新闻表示,只要不违背中华文化发展的原则,他认同永平中学提出的“独中与国际学校共融”计划,如果这个构想实现,那么永中的做法,可以成为其他中小型独中摆脱困境的楷模!

上星期,我在本栏发表一篇以母校柔佛州永平中学改革为例的评论文章〈一间正努力摆脱困境的独中〉,文章中提到将参考国际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结合独中即有的优势,办一所“平民化收费”,非以营利为目的的永平(国际)中学。此一想法获得很多华教界及地方人士支持,包括吉隆坡中华独中前校长谢上才、笨珍培群中学董事长都来电表示肯定。看来中小型独中的发展,是到了必须认真思考未来走向的时候了。

永平中学提出改革方案的“终极目标”,是如何在坚持独中“五育并重”的同时,还能替小孩找到未来面对“全球化”时所具备的竞争力?而这个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掌握三语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有了方向之后,永中立即广发“求贤令”,积极向全国延揽一流师资,以实现3年后打造“国际化永平中学”的理想。

我们规划中的想法,是将独中原有课程重新评估,在独中校园内注入国际学校的元素,比方说结合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或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这个构想并非窒碍难行,否则目前全马一百多所新兴的国际学校是怎么来的?比较棘手的反倒是两者课程如何整合。

我们想法虽然立意良善,但依然有微弱的反对声音。反对者其一是担心永中成为牟利工具,担心“有心人”会向华社募款,然后搞国际学校赚钱。其二是放弃传统的中文教育。因此反对者认为想赚钱就名正言顺的去办国际学校,别打独中的主意,进而伤害独中的发展。

独中的发展?如果中小型独中前途一片大好,我们也真不必如此操心的努力转型了。所幸地方人士也意识到,独中的瓶颈已经到了必须图谋发展,思变求进的节骨眼上了。教育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抱残守缺;此言并非针对独中,全球任何教育体制都一样。

今天,永中国际化所需的18依格的土地和建校经费,主要是来自一位企业家校友的支持,所以“反对永中改革”者提到借独中之名牟利,是多虑了!

说实在的,当前困境之下,谁会有心思去打独中的主意,想要利用独中去牟取不义之财?赚钱的途径很多,用教育赚钱?不是永平人,也不是关心华文教育的人会干的事;至于放弃中文教育? 这个帽子更大,我们还不敢数典忘祖。

支持独中是一代代华人传承的使命,但今天,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想一想,中小型独中未来的“路在何方?”如何留住学生? 但留住学生的同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独中孩子的未来具备竞争力?

如果抱残守缺,不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走,别说中小型独中,连大型独中都会面对危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如果我们办得是平民化收费的“国际化独中”,那么面临危机的是今天所谓的国际学校,不是独中。

在“地球村”的大趋势下,孩子未来面对的是全球化的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除了“全人教育”,就是“语言”不能成为软肋,不能因为语言问题,与国际脱轨,而让一生发展的路变窄了。职是之故,独中的发展必须跟得上国际化的脚步,而不只是让孩子学好中文,这是独中的本分,并不会为他们的未来带来竞争力;也不会是这一代家长的需求。他们希望孩子除了文理专业外,能多精通一两种语言,为国际视野先立基础。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会影响自己一辈子,这些是任何人都盗取不走的知识和技能。你或许不会因为多精通一种语言而飞黄腾达,但少了必然吃亏。

或许各位会以为,中学英语基础不好,上大学再补回来,或者到了职场上再去加强,有了环境,英语不就自然好了?是的,但你的起步落后了,机会也比别人少了。企业界是现实的,他会要精通三语的应徴者,不会选择那些来公司学英文的求职者。

或许各位也会认为,强化英巫语?不就参考吉隆坡一些大型独中是怎么办学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很多中小型独中也努力经营了多年,但乡镇地方没有语言环境,很难使上力;所以我们这回只能破釜沉舟,强势推行国际化,办一所独中和国际学校结合的“新独中”,我姑且称之独中2.0,希望就此为中小型独中的发展种下一颗改革的种子!

中小型独中的转型,当然不只拘限于加强语文,但本文是从“语言”的角度论述,特此声明。



如果没有华文报


2019/09/2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王介英


有人说:“华社有四大支柱:华团、华教、华文报与华基政党。”依笔者看,这四大支柱已只剩下三支,故有人改称“铁三角”。

“华基政党”这一支已遭自己人砸烂,如今奄奄一息,苟延残喘,难有什么作为。

许多出身华教的人,与笔者一样,对华文报“情有独钟”,虽然精通三语平日却只看华文报,英文报只是偶尔翻翻,马来文报几乎碰都不去碰。

打从小学阶段开始,笔者就是华文报的忠实读者。那时年纪小,对新闻没有什么兴趣,就只专注追看连载的“武侠小说”!

大学阶段,由于家境贫寒,念完南大中文系一年级课程,就休学到沙巴丹南崇正中学去教英文、马来文,以赚取二年级的学费。由于贫家子弟知自爱,凭着二年级优越的成绩与南大田径队代表的不俗表现,申请到《星洲日报》的奖学金,解决了三年级学费没有着落的后顾之忧!这算是与华文报结缘吧!

笔者平生虽不曾在大马华文报业机构任职,却曾在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报界客串过一年半,也就是在新加坡官办英文周报《The Mirror》负责撰稿、选稿、排版等编务,只是用的是英文而非华文而已。

这一段亲历其境的历程,让笔者对报社的职能与使命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新闻从业员的职责与操守有深一层的了解。

我们都知道报章有六大职责:

(一)满足广大读者的“知情权”,让读者“足不出户而能知天下事”;

(二)启迪民智,教育群众,使他们明辨是非,维护正义,趋善避恶;

(三)传播“新观念”、倡导“新创意”、介绍“新科技”、“新产业”,引导群众弃旧迎新,力求与新时代的新潮流接轨;

充当华社喉舌

(四)充当人民的喉舌,不平则鸣,伸张社会正义,揭露社会黑暗,表扬好人好事;

(五)扮演“官民沟通桥梁”的角色,让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六)引导社会舆论,肯定“利民惠国”的言论,鞭挞“祸国殃民”的歪理。

数十年来,华文报与全体华人风雨同路,并肩作战,充当华社喉舌,捍卫华人权益,表达的是华人要求“公正合理”的心声,摆出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据理力争姿态,从不挑衅,更不叫嚣!四大支柱共同合力撑起今天大马“华社”这一片天。

你说华社若没有“华文报”,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华社”?

华文报自有华文报的使命,那些只爱听“歌功颂德”的话的政治人物,不妨学学听“逆耳”的忠言、学学“反躬自省”,切勿对华文报乱扣“帽子”!

学不能致用,浪费资源


2019/09/24 光华日报/社论


国立大学也有必要改善录取新生的机制,将合适的学生放到合适的科系上,而不是让有兴趣,具备学术资格的学生,得不到兴趣的科系分配,甚至进不了国立大学,而得到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深造了多年,出来社会却不具备执行工作的能力。

高教局总监茜蒂哈米莎宣布,该局在鉴定国立大学教学内容与职场需求不相符后,宣布取消19所公立大学的38项以科学及工程系为主的学士与硕士学科,并已不再招生。

被叫停的学科是因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职场要求,学生在这些学科中学习的东西也与时局变迁及未来需求无关,因此决定取消这些科系的学士与硕士科系。

这些科系包括科学、工艺、工程、通讯、教育、数学、哲学系、辅导系、电子系、经济系、生物与化学系等。

虽然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不过并不是所有中学优秀生都可以顺利进入国立大学,得以继续深造的机会。因此大学门槛对很多人而言还是很高,特别是我国华裔学生,进入国立大学并不容易。

国立大学在一般民众眼中,是壁垒森严,只属于少数人的学术圈子。也因此,大学一直有象牙塔的称谓。

尽管一般人喜欢把大学称做象牙塔,不过大学的职责是为社会各个方面培训专才,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不能够与社会脱节,否则将不能收到投资教育、人才,促进国家发展的效益。

高教局以职场需求评估大学教学内容,对已经不合时代需求的科系叫停,必须长期进行下去,以便能够让每个走出大学的毕业生,都可以学以致用,发挥专长,而不是加入失业大军。

除了要继续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调整,国立大学也有必要改善录取新生的机制,将合适的学生放到合适的科系上,而不是让有兴趣,具备学术成绩的学生,得不到兴趣的科系分配,甚至进不了国立大学,而得到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深造了多年,出来社会却不具备执行工作的能力,不能被职场吸收。



马哈迪与华教的博弈


2019/09/24 《透视大马》

~作者:林韦地


母语教育是国民不团结的祸首,所有人都应该念同一种学校(宏愿学校)。(档案照:透视大马)

首相马哈迪今年917日说,“马来西亚不需要华文学校,但我们尊重华人对此事的敏感度,所以我们不会关闭华校,我们需要用不会伤害和让华人敏感的方法来处理。”,“我们曾建议将所有学校(包括国民学校和国民型学校)放在同一个校区里,但华教人士也反对。他们不要他们的小孩和其他种族的小孩混在一起。”,“如果所有人都将自己视为马来西亚人,那就不会有种族政治的位置”,“此时此刻,我们仍认同我们自己原籍国”。

马哈迪的发言其实毫无新意,谈的都是旧问题,基本上也都是马来右翼的立场,或理解,即要废除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国民不团结的祸首,所有人都应该念同一种学校(宏愿学校),华人到现在都还是热爱中国,华人都不认同马来西亚。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华社对此一发言几乎是毫无反应,除了拥抱巫伊联盟的马华公会发了篇不痛不痒的文告之外,不见任何行动党的政治人物,或华教单位华团,出来发表任何文告,全部人都静静,让这件事情也就船过水无痕地漂过。

马哈迪的发言毫无新意,华社这么静一点情绪都没,那就有点稀奇,(二十多年前老马第一次搞独裁,选后翻脸不认人践踏华社时,华社好歹也是含血含泪抗争到底),可能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读。

比较正面的说法是,大家都知道那个熟悉的老马回来了,老马还是那个老马,但觉得老马的时代不长,无谓和他计较,反击只是造成冲突,助长他和马来右翼的声势,低调做些实事要紧,(特别是董教总不到一个月前才被老马标签为种族主义组织)。

比较负面的说法就是,华人在509的族群平权希望幻灭之后,对公共事务已经失去兴趣,有能力移民的就移民,留在本地的也无力再做抗争,觉得学好英文马来文比较重要,温水煮青蛙地被动地认同马来右翼的同化论述,(老马第一次执政时,就有很多华人放弃了华文源流教育)。

现实情况是马来西亚华人七百四十万,每个人的意识形态和心态皆有不同,当然无法这样简单二分或一刀切,但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到底还有多少华人相信文化多元主义,相信母语教育的价值。

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可能很残酷,华人是利之所趋的族群,抗拒使用马来文作为第一语文(印尼模式),多只是因为认为马来文没有经济价值,对伊斯兰文化缺乏兴趣甚至恐惧,但若以英文替代作为第一语文(新加坡模式),很多华人就没有这么排斥。

即使在华文学习和使用上,很多华人也是基于中国崛起后的巿场和经济利益,而与了解马来西亚华人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毫无关系。

因此很讽剌的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意识形态可能和马哈迪其实颇为吻合,这也解释为什么马哈迪屡次消费华社在大选都还是赢得华人的支持,很多华人可能私下都认同老马的英文教数理政策,(总比马来文教数理好吧?),为其医生的精英主义形象所折服,(总比纳吉那个贪污败家二世祖好吧?),其威权独裁的作风和语言也符合华社的父权意识,(所谓老马识途),马哈迪的“马来人懒惰论”也深受华人欢迎。

马来西亚华人和马哈迪的唯一矛盾恐怕只是,马哈迪就不是华人,华人也不愿意伊斯兰化和马来化而成为马大帝的子民,马哈迪对马来人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其实很讽剌地正是嫌马来人“不够华人”,同理,正因为不够华人,不可能和华人竞争,永世需要被保护。

马哈迪发出马来西亚不需要华文学校的言论后,不见任何行动党的政治人物,或华教单位华团,出来发表任何文告,全部人都静静。(档案照:透视大马)

无论马来西亚华人处于何种心态,可以肯定的是,509前与友族携手打造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乐观已经一去不复返消失无踪。因为语文的隔阂,马来西亚各族人民对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其实非常依赖政治人物,当马哈迪重新拜相掌握话语权,他对华人的各种批评又重新建构或深化了马来社群对华人错误的刻板印象,而华人已经无力在这个国家的语境里重新做自我解释,一如众华人政治人物的失语。

理想的幻灭是务实的开始,华人对公共事务静默,退居族群和资本本位,新马来西亚的梦醒,华人惊觉,原来“分而治之”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如同在这个国度,任何执政者,都会变成国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