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117


上课学习珍惜所有

2020/07/15 光华日报/社论

随着715日,中学一至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重回校园,象征着我国新冠肺炎防疫复苏式行管期再进入另一个新阶段。
中五和中六学生在624日率先复课后,全国学校防疫工作进展顺利,周三随着其它班级学生回校上课,中学已经全面复课,加上全国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回到学校,全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感受到学生的欢乐的笑声。
目前还留在家里抗疫的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也都期待下个星期三可以顺利回到暂别了4个多月的学校,与睽违一百廿多天的同学好友相聚,开始新的学习生态。
虽然我国抗疫成效明显,每天新増病例也多维持在个位数,甚至没有本土感染。但是学校全面复课,防疫工作仍是大挑战。各校在迎接学生重回校园,都做了最大的努力和安排,力求做到滴水不漏。
相信学生回到学校,都可以感受到新常态的不同,大家都要重新学习新常态的生活方式。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不可能回到“旧常态”。
虽然我国疫情控制得很好,但是病毒仍在全球扩散,多个国家疫情都失控,病毒满天飞,而且传播方式和速度有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只要稍有不慎,随时都会再爆发社区传染。
新冠病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除了要适应新常态,借着学校重新复课,学校也应适时给学生灌输疫情下的新思维,让我们的新一代对病毒、细菌的变种、传染有更多的认知,同时也更懂得珍惜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爱护周遭环境,珍惜学习的机会以及和家人朋友的感情。

也许教师港剧看多了2020/07/17 南洋商报/言论~作者:方城

时代变了,现今的年轻教师也许港剧看多了,在处理学生纪律问题之际,还会用所谓“线人”去搜取证据,用以指正“罪犯”。
如果是警察为了破案,为了匡正社会风气而使用这方式,则无可厚非;但是用在学校,则有商榷的地方了。
首先,学校是一个塑造国家未来主人翁的地方,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及改过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他们学会分轻重的地方。不管怎么说都好,学校都不会是一个终日想方设法把学生踢出校园的机构吧?
近日,学校训导处出现了一种新新的查案方式——让犯错学生“将功赎罪”,即帮忙学校收取证据,让自己逃过被罚的命运。
我深信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都会害怕事情被父母知道,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想自己的父母难堪,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态。
纪律教师也许抓准了这种心态,就命令学生替自己收罗证据,用以立功。这样说来,是否感觉学校已经不再纯朴?
训导初心是什么
的确如此,也许有更多训导教师不懂训导的初心是什么。因为他们这种所为,让孩子们学会只要不会被罚,就算害了别人也在所不惜。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学生因为携带手机到校被抓包了。如果按正常作业程序,手机会被没收三个月,还会召见父母。该学生不想手机被没收,更不希望惊动家长,于是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所谓的“神探”训导教师,就提出“将功赎罪”的方案,让他去偷拍同学的犯错证据。大概是为了逃过处罚,这学生答应了,也成功的拍到“涉案”的小情侣亲热的画面。上交以后,训导教师就放过她了。(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学校很黑暗?)
过后,视频中的小情侣就在校园内消失,说是自动停学了。据我所知,他们没有见过辅导,没有机会求情,学校就给他们两个选择——自动停学或被开除。而他们,选择了前者。
在这件事情上,那个拍视频的同学间接剥夺了两个同学的求学机会。换言之,他自己犯的错是用扼杀别人的机会赎回来的。如果没有人给他引导,她会学到什么?大概就是只要自己没事,就不必管他人的死活的自私心态!这是学校要教会学生的事吗?
对于训导处这种“将功赎罪”法,把学生踢出校园,美其名是减少校园纪律问题,是“功”是“过”,恐怕还是未知数吧?更何况,学生情窦初开,有亲密举动,是正常的行径,(难道教师不曾年轻过?)他们不是更应接受辅导,让他们学会男女共处的正确方式吗?把他们踢出校园后,其实只是眼不见为净,问题并没有解决啊!
如果学生犯了错,让他接受处罚,甚至让他在校做义工,打扫校园厕所都不为过,毕竟那真的是“功”,至少是服务人群。
警方的线人帮忙警方破案,将干案者绳之以法,也是立功!然而,如果做了个“线人”,结果是害了别人,就真的不可不慎了。更何况,小情侣也不是杀人放火,何必如此绝情呢?
很多时候,教师的处理问题方的式,其实都在教会孩子如何处事,真的不可小觑。

从二年级课文争议谈起2020/07/17 东方日报/评论~作者:陈诗蓉

最近因为有妈妈在面子书发文,控诉女儿华文课本中的童诗太难,超出二年级儿童所能理解的范围,而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场网络论战揭示了不同的语文观、儿童观、教育观,也暴露了家长对教育改革的焦虑与不安。
虽然这不是我国第一次推行课程改革,却是变化最大,挑战最严峻,也最艰难的一次,不止家长焦虑,教师也很压力。该如何为未来而教?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开始未雨绸缪,提出了21世纪技能框架。我国在2011年推行的KSSR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小学标准课程)也把21世纪技能培养融入课程当中。
另外,课程中的“标准(standard)”两字也昭示了这是一场“基于标准(Standardsbased)”的教育改革,这是当今许多国家都在采用的教育改革策略,即以国家所制定的“标准”为依据,希望每个孩子在完成教育后,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不用“课程大纲”(Sukatan Pelajaran),而改用“课程与评估标准”(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DSKP)。这项改变的意义重大,因为“课程大纲”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了具体的规定,关注的是教了什么,教了多少;“课程与评估标准”则是从“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所应达到的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比起教了多少,它更关注学生学了多少,学得如何。
另外,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把评估纳入课程,与教学结合,强化了形成性评估在帮助孩子改善学习,促进成长的作用。
教师须转心态换角色
面对这么多的“第一次”,身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所面对的挑战与压力可想而知。教师须重新调整心态,改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不再只是负责灌输知识,布置功课,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须设法为学生创设更大,更多样化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学习、运用大人们一直强调未来很重要的种种技能,如想像、创意,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等等。
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专业自主,专业尊严的回归提供了契机。直到今天,人们普遍上并没把教师工作当作是一门专业,要不然怎么会有临时教师的概念?您什么时候看过有临时医生,临时律师?冀望这场教育改革能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让教师成为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训练,才能胜任的专业,不是谁都可以取代。
希望到了那么一天,当有孩子天真地问:“爸爸,为什么你是博士,这样的题目都不会?”,“妈妈,为什么你当医生,连三年级的功课也不会?”大人们可以不觉难堪,也不觉挫败,理直气和地回应:“噢,因为那是老师的专业,我不是老师!”

中文规范,谁说了算?2020/07/17 东方日报/评论~作者:郭朝河

“写华文不需要按照文法的。口语化表达比较能让人了解。”
“我不管错字的,现代人哪里在乎这些?”
NTV新闻就是过于沉闷传统,所以才没有人要看。”
近期,本地有个面子书专页负责人开直播,分享写网络广告文案的心得。他号称靠文案攻略与网销战略,就能创造数百万收入,原以为这些号称靠文字起家的人,在文字面前会特别谦卑,没想到在他分享的成功秘诀里,所谓打破文字运用的规范创意,竟是“毫无章法、错字别管”。
身边的文字工作者纷纷对此事愤怒,但我笑了——与其说他想分享的是文字游戏,倒不如说是另一种金钱游戏。所谓的文案攻略与网销战略,实际上“文案”两个字是虚招,重点在行销。
看破这点,实际上无需太过纠结。网络世界的奇妙处在于虚实难辨,偶尔会有些奇葩搅局,尝到暴红的滋味。透过许多唬人的自我宣传名堂,他们固然能吸引到一批人报读课程,但若报读课程的人重视文字运用秘诀大于行销力量,这种过度自我吹捧的招数必定会被拆穿。
不需要特别举报,这些人在市场上必定会招致负面口碑。
但他提到的文字运用自由度,的确让我反思——中文的运用弹性极限在哪?在创造与维持规范之间,有何标准可以遵循?中文规范,谁说了算?
恰好,另一则新闻回应了我的疑惑。最近,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公布,在新闻报导中将不准出现一些词语,其中包括“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男神”、“女神”等,并希望用“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名称来取代。
身为台湾“中央社”特派,我可以分享一些看法。身为台湾的官方媒体,中央社很早就规定最好不用这些名堂,一来容易偏离演艺工作者的真实身份,模糊本位焦点;二来这也容易变相鼓吹浮夸文化,让许多演艺人员透过这些吹捧出来的名堂,一夜之间身价百倍。
如何尊重才是重点
对于“影帝”、“影后”,我觉得有商榷空间,毕竟有些演员真的得过重要奖项,若是国际普遍认知的奖项,那这样的头衔并不过分;除非是许多分猪肉或参赛作品不多的颁奖典礼,才必须要谨慎使用。
至于“巨星”、“天王”、“男神”、“女神”等这些较模糊的定义界限,的确让传统娱乐新闻处理容易模糊焦点——究竟多红才能叫巨星或天王?有人鱼线与六块腹肌就是男神?敢露有豪乳就叫女神?
同时,你也不懂配合煽动这些名堂的媒体,是否有潜在的广告收益与分成?绯闻或是非的炒作,会不会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宣传戏码?
对比大马的文案行销事件,是不是挺有趣?若有规范,传统中文写作方式可能遭许多年轻人嫌弃,认为这压缩所谓的“创意自由度”与“行销弹性”;但若没有规范,又会让维护中文文案的人不舒服,担心这发展数千年的文化力量遭到歪曲,丧失了原来的意义与美感。
文字是否该“娱乐化”,我觉得见仁见智。但还有一种风气更令人在意,那就是内容农场。
无论是社交媒体或网路,到处都有所谓的心灵鸡汤文或千奇百怪的新闻。认真研究后,会发现这类文章都是互相抄袭,且不经考证,风格也朝极致的膻色腥方向。
说穿了,这些看似能激励人心或刺激感官的文字,实际上更像是一场资源回收秀,将文字如口香糖般不断咀嚼,就算已经乏味,但口感已养成,就只好麻木无尽地咬下去。
文字并无罪,如何尊重才是重点;如何看待文字,决定了你对生活规划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