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议题的政治性质
2020/07/24 《透视大马》
~作者:唐南发
近日华总与首相慕尤丁会面后,传出“首相个人盼望政府能够承认统考”说法,首相办公室随后却澄清慕尤丁并未承诺政府将承认统考文凭,可说让华总颜面尽失。
从1975年起,统考就是一个政治而非教育议题。马来西亚历届政府一开始的态度是否定甚至威胁,到后来出于选举考量不得不逐步开出承认统考的条件,例如纳吉任相时候提出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马来文优等和历史科及格,但熟悉国阵特别是巫统党国思维的人,恐怕都不会认真看待。
偶尔国家领导人公开肯定华文独中是国家的资產,为国並培养人才,我们其实无需兴奋更无需哀叹,反而要以平常心看待,就像他们不时会赞扬其他私立甚至国际学校的贡献,但那不意味着政府有意因此而允许国立大学以这些私校的文凭录取学生。
因此,关心统考地位的人会把希望寄托在当时的在野联盟。其中行动党尤其极力炒作充满政治性质的统考议题,其华裔领袖每次群众演讲一旦谈及,必然七情上面,信誓旦旦“执政后马上承认统考”,博得台下如雷掌声,选票滚滚来。奈何执政后方知其困难,让“小辣椒”张念群从选前针对统考议题的嚣张到选后的低调,可说上了人生宝贵的谦卑一课。
然行动党当初之所以能够凭喊口号当选,和群众盲目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很多选民纯粹出于对改朝换代的渴望,丝毫不检视希盟政治人物的诚信,投就对了;而有些人尽管本身也未必认同应该承认统考,但因为这个议题能够催华人选票,所以也随之起舞。希盟执政以后,确实难以落实这项承诺,这些选民也表示“理解”,甚至表明“投票不是为了承认统考而是换政府”,转个身批判那些呼吁承认统考的声音。
这种政客和选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荒诞现象,已充分体现了统考的政治性质和原罪。
从国阵到希盟再到国盟,每一个执政联盟承认统考的可能性都很低,主要是因为那将动摇以马来文为国语的“国本”;更极端的是网路上开始出现“独中生不爱国/缺乏国家认同”的言论,但提出这种看法的人并不以同样的标准质疑巫裔政治精英把子孙送去国内的私立或国际学校的做法;而认为到中国或台湾留学的华裔“离地”者,恐怕也忽略了在马来社会,除了传统的西方国家之外,埃及和约旦也崛起成为极受欢迎的升学国家,但这些人似乎从来不必背负“离地”的罪名。
其实独中的课本确实参考了教育部的课程纲要来擬定,唯一不同的是以华文授课,尤其是史地科;部分独中则选择以英语教授数理和商科,但马来文和英文同时也是必修科。独中虽然不以马来文授课(马来文科除外),却断无可能如一些马来民族主义组织渲染的那样,说独中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国或台湾的课纲为范本。
至于历史科,我很惊讶至今仍然有人认为独中生“所学习的历史科目是以中国历史为基础,而不是马来西亚历史”,从而得出“如果统考生被强制选修(SPM)历史,即可以解决反对承认统考者的担忧”这样毫无根据的结论。
对此,董总历史学科编辑何玉万曾在一个讲座上指出“独中的历史编制为初中通史、高中区域史,当中绝对包含大马史,初一课本占29.43%,初二占53.3%,初三占49.20%,即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大马历史比例共占43.80%,而高中课本的大马史共占64.19%。”
1980年代末,我就读宽柔中学之时,高中三年的历史科编排为:高一,马来西亚与东南亚史;高二,中国与东亚史;高三,世界史。三十几年过去,董总所编的高中历史课本基本上变化不大,只是高一与高三的区域史对调,而据说今年开始也会将中国史编入东亚史来教。
其实,国家承认统考文凭与否,我个人并无所谓,但我不能忍受外界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断言“独中的历史科以中国史为基础”,继续以讹传讹化,更迎合了保守势力的论述。统考议题不可能去政治化,只能同时让它更专业化。但任何想替它“去政治化”的人,自己首先就得做足功课,否则只不过是帮倒忙而已。
* 唐南发为无党无派的自由评论人,群议社社员,公共交通狂热分子。
复课后请多些同理心
2020/07/23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全国中小学在7月15日及7月22日全面复课的消息一出,许多学生及家长都进入精神紧绷的状态。
一个行动管控令,停课4个月,家里孩子会自律完成功课的,当然没有问题。
对于那些无法接受新新教学方式而陷入焦虑抑郁的学生来说,复课及堆积如山的功课简直就是噩耗!
话说,中学在15日全面复课后,很多老师不断催促学生们交上管控令期间交代下去的功课。那些因故没跟上课业及没完成功课的学生,老师也要他们交上。学生无法交上时,有的老师甚至还揶揄他们:说这结果是他们懒惰造成的,因为开学前有14天准备,怎么不去完成?还说既然他们在管控令期间选择享乐,那么复课后就活该尝苦果!
加剧孩子焦虑抑郁
我不能说这些老师的理论错误,只是他们自己没有遇过焦虑症的孩子,不知他们这样说话,其实正加剧了孩子的焦虑抑郁,导致他们的自责感及无用感更重,因此无法专注完成作业。
焦虑症的孩子一般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接受改变,不明白的老师只会觉得是他们自作自受。我觉得,面对如此情况,老师更应将心比心。
说真的,急着把所有作业收回来,老师自己其实也没办法在短时间一一批阅完毕。既然如此,何不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完成那些“过期”的作业?
最重要的是,学生回到学校后,老师多鼓励学生去完成当下发下的课业,让他们重拾自信,感受与同侪一起学习的快乐才是王道!
冠病疫情引致的管控令非我们所愿,老师是成人,比较容易接受改变,可以很快跟上教学变化的步伐;学生则不然,他们有的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变化、去调适心理。老师在这时候要做的只是多一些同理心,让他们更快走出情绪的阴霾,再次融入快乐学习的的氛围中。
毕竟,学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让孩子们快乐学习、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
走不完的一哩路
2020/07/23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碧磷针阿紫
最近,华文独立学堂统一考试是否受朝廷承认一事又浮现江湖,引起关注。其实,这并非什麼新鲜事,讲了许多年,但始终就是停留在嘴边,没有什麼进展。
在天秤阵线执政时期,星光派宣称承认华文独立学堂统一考试只剩一哩路,话说得动听,可是这一哩路却走来走去也走不到终点。
后来,喜盟上台,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也是一拖再拖,没有解决。现在,木油钉朝廷更没有意愿走完这短短的一程路。华教之路,可谓艰辛。
只要朝廷拿出诚意不难走
其实,一哩路并没有多远啊。小师弟随便施展“轻功水上飘”,一跳一跃,很快就抵达。再不然,骑匹千里马,一转眼就到了,一炷香都未烧完。唉,即便是盲公陈,不懂轻功也不会骑马,拄著盲公竹,慢慢走,走一会歇一会,几个时辰也必可走完一哩路。
然而,朝廷剑客个个懂轻功,脚底功夫不弱,怎麼就无法走完这一哩路?
说到底,一句话:缺乏诚意。
只要朝廷拿出诚意,这一哩路不难走,也不远,可是正因為朝廷的诸多拖延、某些剑客与帮派的蓄意阻挠,华教人士才寸步难行,一直待在原地。
老百姓不禁感慨,从没有想过一哩路如此遥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达?
教育商品化的危机
2020/07/2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郑咏介
近来由于冠病疫情及国际之间的角力,各国政府相继祭出限制外国留学生到本国大学就读的政策,结果导致各国的大学面临经费不足的窘境,需要各自筹集经费以应对危机。这显示教育商品化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议题,而同时这波疫情可能也将导致教育商品化的情况愈演愈烈。
教育商品化的问题正在侵蚀教育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并长期影响大学的教育品质,如今在国内也开始影响中学的运作。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对教育设施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学校之间也开始不停在彼此比较和互相赶超。这就如同各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一样,会提升教育设备及服务的品质,但由于少子化成为趋势,以及家长及社会对教育有越来越多要求和意见,导致如今的教育正在走向恶性竞争,目标是最大化满足社会及家长的需要,以谋得更多的捐助,以及更多的学生。如此循环往复,教育便逐渐向市场的方向靠拢,代价是赔上教育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以及孩子的未来。
如今许多人都抱着“因为我付了学费,所以要获得优良服务”的态度,这其中包括可以随时随地干预教师的教学及管理方式,甚至是对教育工作者兴起诉讼的权利。这样的态度将潜移默化到下一代的身上,而导致下一代也出现“顾客至上”的心态,认为我爸妈付学费不是让我来这里做功课,而是来这里受到“优良教育”的。而学校为了最大限度缩小责任范围,于是对学生做出一系列的限制,包括不得参与政治活动、不得出去打工及参加校外活动等,这导致学生只能在受保护的环境中接受单一的环境及教育内容,而无法在可负担的范围内体验更多不同的生活面向。如此“谨慎”的教育方针变相妨碍了教育系统与社区整合的可能性,同时也限缩了学生的眼界和思想。教育商品化将教育从启迪民智开拓视野,变成将学生塑造成家长和社会想要的样子,并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无助于下一代适应社会,反而让下一代更努力逃避社会现实,躲在安全空间。
这样的现象非常令人担忧。《教师的衰微》一书中提到,虽然教师曾经是学校管理当中的必要角色,但随著教育日渐朝向市场要求的方向前进,许多学校的主管机构正在日益“公司化”,不仅董事会对校务的介入日益广泛,行政机构与教师之间在理念和日常事务的差距也逐渐扩大,导致更多的冲突而非配合与谅解。近年来许多受到教育商品化的大学在面对家长及社会的投诉时越来越倾向于息事宁人,甚少考量事实与专业,而教育商品化更让许多学校倾向于将资源花费在硬体设备、新校舍等“看得见”的提升,以此为号召来吸引家长的瞩目,却无形中侵占了对学术研究及教学能力的投入,更遑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和福利。
这导致教育成为窒碍难行的理想,许多充满热血的教育工作者看见教育受到那么多外力的干预,而教育机构又没有提供应有的保护,只好黯然离开教育界,而受害者永远是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必须改变目前的教育现况。政府与社会必须明白教育最大的功能是培养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迈向这条道路的方法便是让教育回归自身的独立和专业,不设条件地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学校也应摆脱硬体优先的古老思维,回归对学术研究及教学能力的提升。
各大机构对学校的评比应注重多元面向,而不只是看重成绩和论文数量,让学校能发展各自的特色及教育理念,并下定决心保护教师不受恶劣批评的干扰。家长也应该要明白,教育是长远的育人工作,而非拼死拼活将孩子送入所谓的“好学校”便可以卸下教育责任。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要齐头并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并结合社会的力量一起推动教育往更专业的道路上前进,剔除各种拖后腿的因素,这才是让教育变得更好的方式。
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这一路上有赖许多人的配合与扶持。我们可以鼓励教育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以学生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和社会的期待。教育商品化是教育失焦的开始,而面对教育的危机,我们耽误的每一分钟,都是拖累我们下一代的未来,而让教育获得尊重和自由,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