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139

 姹紫嫣红 多元共美

2020/09/1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王瑞国

马来亚/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长期以来受到打压,甚至面临被消灭的危机。英殖民地政府官员坦言,其教育政策就是要消灭华校,日本军国主义者南侵(1941-1945),华校被关闭师生被杀害,是华文教育的黑暗时期。1 9 5 7年马来亚独立后,身为抗英抗日争取国家独立的建国民族之一的华族,其文化与华文教育,却是面对殖民地遗毒,种族主义者的蹂躏,单元教育政策的打压。

不公平政策

在马来亚独立前,1 9 5 3年时任教育部高级顾问,被誉为“现代马来人教育之父”的阿米努丁巴基(Aminuddin Baki),继承英殖民地政府《1951年巴恩报告书》以国民学校取代各源流学校的政策,在其著作《马来亚国民学校:其问题以及对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建议》(The NationalSchool of Malayaits problems proposed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提出“熔炉理论”(A Melting Pot)并建议马来亚只建立国民学校,以英语和马来语(国语)为教学媒介,让各族子弟在同一校园学习和游戏,以便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马来亚/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教育法令与政策逐步推向单元同化的目标。其中《1956年拉萨报告书》提出以马来文为教学媒介学校的“最终目标”,《1961年教育法令》迫使华文中学的改制,开始以英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中学”,随后改为以国语(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至今。 在“巩固国语、加强英语”的政策下,严重影响和削弱华小和泰小通过母语教育,更好、更有效地吸取知识,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优势,并面临变质危机。

1995年推出《宏愿学校计划》把不同源流的学校置于同一校园,华小与泰小随之式微。《1996年教育法令》把“最终目标”变成“现行目标”。2012年提出要实现“最终目标” 的《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促使全民把国民学校作为首选学校,是“逐步实现以国语(马来文)为各源流学校统一的教学媒介”的路线图。19718月,由各州州务大臣赞助的国家文化大会提出国家文化概念,并于1976年成为国家文化的三大原则,即是:一、以本地区的原住民文化为核心,二、其他适合及恰当的文化元素可被接受为国家文化的元素,三、伊斯兰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大原则”犹如美国亨廷顿的“大熔炉理论”,其要素是“英语、基督教、新教价值观”,既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优秀论,并以其文化为代表的美国核心文化去同化其他民族。如今美国面对新冠疫情恶化危机,警察暴力执法以及种族歧视事件,凸显了种族不平等、不公正的问题。特朗普政府为了政治和经济利益,妄图通过撒谎、抹黑、甩锅及误导人民,然而欲盖弥彰,终于全国爆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我国应引以为鉴,引以为戒。

尊重与欣赏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各个文明得以不朽的保证。一种文明、文化,只有融入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世界文明中,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文化上的惟我独尊、故步自封,对其他文明的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尊重各种文化,通过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世界不论是“强势”还是“弱势”文明共存共荣的出路。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强调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糟粕”或“精华”。因为,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有所理解和选择,只有“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能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规律,也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性文化政策大会提出:文化的多元化是一种自然的演变及文化特征的肯定,不是分裂因素,反而可丰富及平衡文化,使各民族积极地参与国内的文化生活,并有利于国家的融合及团结。

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多元社会。各族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因此,一个各民族语言与文化获得尊重和肯定的多元社会,才是真正有利于国民的团结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务必跟上“姹紫嫣红多元共美”的时代列车,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教学语文与国民团结

2020/09/1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大志

19世纪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写的“最后一课”是一部感人的作品。

故事描写普法战争法国因战败被逼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给德国。德国接收该两省后立即禁止学校教授法语,转而以德语取代。小说藉一个小学生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一幕,勾画出他即将被剥夺学习母语权利的复杂心情。这时他既后悔常逃学浪费了时光,也将永远不会忘记韩麦尔老师对班上学生说的那句话:法语是世界上最美、最精确的语言,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有了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学习母语本是一个民族的天然权利,但在19世纪的德国军事专制时代,同化是它的政治统一强化政策,不是一道尊重国内少数民族的民主程序。在大马,我们时时刻刻都得面对极端种族主义分子,以妨碍国民团结为借口,企图分阶段关闭现有的华淡小多源流教育体制。至于华淡小是否真的如青体部副部长旺阿末法依沙所言,妨碍各族国民团结、不利种族和谐,我们认为这个指责毫无凭据,是凭空捏造和危言耸听而已!旺阿末法依沙的言论必须受到严厉谴责,以正视听。

首先,我们得表明立场,在多元民族社会,国民团结的成果不应通过同化政策的强制执行而获得,国民团结其实可以透过各族交融以及教育内容的教化而达成,而不是非得靠单一语文一元化来取得。那么,国民团结的真谛到底又是什么,而国民团结又如何能促成?

第一,在多元民族的国家,国民团结必须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之上,而政府的职能还必须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有了这个基础,各不同民族才会互相关怀、齐心合力维护全民的福祉,以及为各族的共同利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国家,促进社会安定与昌盛。

第二,国民团结可以通过各族统一的国民服役,灌输包容各族文化内涵和适当的培训方法来加强国民意识,透过相互了解对方文化风俗习惯,提升互相兼容的胸怀。华、印媒介语学校的教科书,可以根据国家培养国民团结的原则,重新审视和编制,确保教科书能扮演强烈培养大马本土化的国民意识作用。只要按部就班认真落实,相信不需多久,我们华人的新一代既能良好掌握作为国语的马来语,更能与其他种族交流和沟通。同时,他们也将更心怀国家,具有以马来西亚公民为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到那时,很可能华小的马来学生比现在的15%还要多,能很普遍的用华语跟华人沟通呢!

马来狭隘种族分子和华社中一些大学学者如张国祥等的观点是,全国唯有用单一语文一元化教学才能促成国民团结、符合国家利益,这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不利于多元民族社会的国民团结的因素很多,譬如民族分离主义、掌控政局的多数民族压迫少数民族、实行强制同化政策引起叛乱等。我们现在参考一下瑞士和比利时是如何在国内不同学校分别用不同语言教学,而能和平相处的。

瑞士境内主要有三种语文源流的中小学: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瑞士人可以为他们孩子自由选择一种语言源流学校,但通常按照自己的母语来选择。瑞士人有65%讲德语、18%讲法语以及10%讲意大利语,另有其他7%各种不同人口在这里省略。既然瑞士人都各上自己的源流学校,他们之间又用什么语言来交流呢?日常生活中,德语区的人在家里讲德语,德语区各地口音不一,但能够相互沟通。在德语区学校,学生学的第一门外语是法语,而法语区学生学的第一门外语是德语。很多瑞士人都会讲两门外语,英语作为国际语是很受欢迎的另一种语言。

比利时是由法兰德斯 (Flanders) 及瓦龙 (Wallonia) 两个不同的民族组成,各自使用自己的语言和学校。法兰德斯区靠近荷兰使用跟荷兰语相近的佛兰芒语(Flemish)。瓦龙区靠近法国,使用法语。法语原是比利时立国时的官方语言,不过后来在人口占多数的法兰德斯人极力争取之下,佛兰芒语也已成为比利时官方语文及法兰德斯区学校的教学语文。法语和佛兰芒语区虽同处于一个国家,在教育政策上却分区管理,即佛兰芒语区由法兰德斯政府管理,而法语区由瓦龙政府管理。

以上瑞士和比利时境内不同民族各自拥有自己的教学语学校,却能保持国民团结,互相尊重对方语言文化,完全不构成凝结各民族效忠于同一国家的障碍。我们倒要问一问马来狭隘种族分子和张国祥等人,是不是要认真反思一下?


讲不讲华语,这太容易讨论

2020/09/13 南洋商报/言路

~作者:周若鹏

吉隆坡市政厅拆除以中文为主的广告牌,我心里有一丝不快——只有一丝,习以为常了,何况商家取巧,广告设计和申请时的样板有出入。

捍卫国文本天经地义,但当局明文指示其他语文不能凌驾国文,我们难免会有一丝寄人篱下的失落,简称不爽。

这也许就是何以那么多人不爽讲华语运动。别人贬低中文,我们不爽;“自己人”鼓励讲华语,为什么我们也不爽呢?

这件小事没在媒体上出现,是因为已没什么新闻价值。两年前该运动主席批评前交长陆兆福在电台用粤语,才会惹来大众讨伐,我的立场无需重复(简单说是不尽认同)。

如今一个小组织独自在面子书嚷嚷,为什么值得一群网民争论不休?

叫我感兴趣的不是讲华语运动的言论内容,而是普罗大众的反应。

讲华语运动鼓励讲华语的语气,是与其他方言为敌,如此态度当然叫大家不爽。不平则鸣,我们会参与讨论是因为主题切身,但让众人踊跃发言的更大原因是:这事情很容易讨论。

个人立场没对错

首先,该运动的主张非常简单,小学时老师就教我们多讲华语、少讲方言了。每个人就此事都会有自己的立场,没有鲜明的对错,支持这些立场的所有论据多是个人见解,无须费功夫考证,也一样无所谓对错。再者,这些争议大概不会有任何结论,就算有,也不会为社会带来什么实质影响,这可不像在国会为新法案辩论。也就是说,大家对讲华语运动的反应,都是白费唇舌,徒为他们提高可见度罢了。

如果课题不是讲华语与否,而是更复杂的事,比如选举制度改革吧,还会不会有那么多人热烈讨论呢?不会。这课题和讲不讲华语一样切身,但一般人很难加入讨论,因为需对选举制度有深入认识。没有认识,就难有立场,就算有,缺乏理据也不易捍卫,于是大家选择沉默。

选举制度改革比讲不讲华语有更实质和长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参与讨论者得为自己的言论负上更大的责任。讨论这样的课题,实在太吃力了,然而这些才是值得我们费劲的课题。

故事的教训是什么?如果需要普罗大众参与讨论重要且复杂的课题,同时希望获得大多人支持,那么除了在知识分子层面的深度讨论外,必须另外设计一种像讲华语、讲方言如此小学程度的讨论空间,以便普罗大众可入门参与。

先要引得大家在心态上参与其中了,才可能主动更深入了解议题。这不是取巧吗?也许是。

但这么想吧,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去了解你的论述,你要花一代人的时间去讲解温室效应,等地球烧焦掉,还是说汽车排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伤害肺部,请你少开车,就够了?

说回讲华语运动,且不论我有多么不赞同他们对待方言的态度,他们从2011年成立至今还在发声,至少这份坚持还能赢得我的些许敬意。

 

女生教育新趋向

2020/09/1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廖静仪

槟华女子独立中学是全马唯一的女子独中,校风淳朴、校政严谨,对学生的管教,严中有爱。

槟华从20世纪初创校,即制定“庄诚勤朴”百年校训,到21世纪《蕙质兰心》课程的推展,皆为女生量身定制的成长修行课程。《蕙质兰心》明确地灌输女生成人成才的意识,发掘女性的潜能,增强女生的软实力,让她们具备课堂所缺、社会所需的处事技能与学识。

槟华独中向来秉持“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规划多元课程以发掘学生潜能,充分体现“小学校大教育”的办学精神。所设计的校本课程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善用知识的能力,为她们迎接未来世界的发展而铺路。

槟华独中的校本课程有家政课及工艺课。初中的家政课重于缝纫及烹饪,高中的家政课程则偏重于烘培课。工艺课主要是教导初中生基本的电工及木工知识,也让她们有机会动手操作。近年来所推动的通识课,让学生有机会学习简单的机械操作(Arduino)和编码程序的编写。

学校在推动科技课程之余,也兼顾艺术素养的培育。目前全校的学生也修习美术和音乐课。

高中的通识课则增加了艺术鉴赏、网路知识及与社会学相关的讲座课程。通识课程十分有弹性,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及培养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这几年,学校也通过户外教学推动跨领域及自主探索学习,而户外学习中变数甚大的环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或跳出传统的思考窠臼!此外,校方还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专业导览员讲解,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户外教学结束,学生仍需做报告及展示成果,让学习融入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以提高领域的认知。

今年学校和槟城非营利团体Arts-Ed合作,通过系列活动,让大家走进社区,认识社区,进而协助社区保留该区珍贵的传统文化。

高三的学生人数虽不多,但校方还是鼓励学生筹备毕业展,同时也安排了成年礼的活动。学生的“18岁宣言”道出了自己之于家庭及社会的责任,亦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未来建设社会所需担当的角色。

多年来,槟华独中有幸,成为马来西亚区唯一获选参与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之华校团队。今年本校也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书,让槟华独中成为该基金会《时代小先生》在海外的第二个活动基地。在此项目规划下,我们带领学生走出马来西亚,开拓国际视野。

跨时代的教育,再怎么演变,总离不开教育的初衷,既老师乐教,学子乐学。科技无论多进步,还是需要老师投入育人的运作。跨时代的独中,要为学生迎向未来做好准备,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