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不可偏废
2020/09/21 星洲日报/学者观点
~作者:萧悦宁
上周参加了一场用韩语进行的线上学术会议,负责为一名博士后研究员的论文进行讲评。会议按时开始,但中间有人严重超时,导致后面的学者不够时间发言。我负责点评的这位研究员随机应变,先讲结论,再谈考证过程,算是省下了一些时间。轮到我上场,我先问主持人还剩多长时间。“很抱歉,只能给您5分钟。”好。那我就放弃已经写好的点评文章,只挑最重要的问题来谈,在5分钟后准时结束。
明知发言时间有限,却不懂得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这就是典型的“不会说话”,而这种情况在线下的学术研讨会中并不罕见。很多人以为我们自幼学会说母语,进入学校后就不必刻意训练听话、说话的能力,只要集中把阅读和写作教好,听说能力自然就会提升,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学校语文教育的听说教学培养的是学生通过聆听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并理性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跟日常生活中的会话并不一样。我外婆生前连小学都没上过,读书阅报几乎没有障碍,我们不会据此得出“不上学也能学会阅读”的结论,以此否定语文课程里的阅读教学,却总有人以“本来就会说话”来为轻视听说教学的主张护航,着实让人费解。
国内华文教育界不知从何时开始传出“英美国家的母语课程都只有读写教学”的说法,不少人好像还信以为真。笔者接触过的英美留学生大都比亚洲学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热衷于讨论问题,这种能力不会是仅凭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习得”就能养成的。
翻开美国2010年版的跨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CCSS)作为母语的英文科——English
Language Arts从幼儿园到高中(Grade
12)都有明确的听说教学目标,13年的教育课程里,听说技能与阅读、写作一样,不曾缺席。
再看看英格兰2013年(小学)和2014年(中学)的国家课程纲要(NationalCurriculum),English一科在小学阶段有“spoken
language”,中学则有“spokenEnglish”,这也是将听说教学与阅读、写作、语法并列的课程设计。可见英语世界并没有像传言般只注重读写而忽略听说。
回头看看我们的华文课程。马来西亚中学标准课程(KSSM)的语文科均分为五大模块,即听说、阅读、书写、趣味语文及语文基础知识。从课程标准来看,华文课程还是相当重视听说教学的,但在实践过程中恐怕并非如此。
以中一各语文课本为例,国文和英文的每一个单元均按照上述五大模块编排,其中听说技能在国文课本中为“Mendengar
dan Bertutur”,在英文课本里则是“Listen
and Talk”。
这种编排方式让听说教学可以独立进行,其内容也是专为听说活动而设计的。反观华文课本,听说教学依附于课文,沦为阅读教学的陪衬。
国文和英文课本让学生通过聆听歌曲、演讲、新闻报道、访谈等不同形式的有声语料,对科学、经济、民生、文化等各种议题用口语发表意见;华文课本则让学生概述课文主要内容、谈谈对文章的感悟、和同学讨论一首诗写得好不好等等,听的是介绍文房四宝和中秋节的录音。我们不难发现,华文课本的听说教学语料形式不够多元,具有很明显的“偏食”倾向,且其内容均围绕课文展开,颇受局限。
这并非母语教学与二语教学的区别,也不是华文课本囿于以文选为中心的传统编撰方式才出现的问题。明年即将成为历史的KBSM中五华文课本也同样采用文选为主的体例,但就能在课文后设计出针对特定主题搜集资料并进行议论的说话教学活动。我想,这只能说是中学华文课程在改革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比以前更加“失衡” 。
人类的语文生活不是只有阅读和写作。我们经常须要聆听复杂的信息、要用口语来阐明观点、表达立场。大量阅读有助于提升其他语文技能,但这并不表示“会读写就自然会说话”,文采过人却不善言辞者大有人在。语文教育的长期实践证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都很重要,在教学中不可偏废。唯有摒弃“重读写、轻听说”的思维,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均衡、全面的语文能力。
你愿意当老师吗?
2020/09/2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在教育界,华文师资不足一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华团一直不余遗力的主办各种讲座,呼吁年轻人加入教师行列。
话说9月6日那天,我就出席了名为“我要当老师”说明会,在籍学生的反应真是不够热烈。再看看当天出席的老师,大半都已年过半百,可见未来华文老师青黄不接的问题可谓是日益严重啊!
当天,除了工委会主席报告当今师资短缺的严重性外,还苦口婆心的列出就读师训的优惠来劝勉年轻一代晋身华文教师的行列。我不知道当天因此被吸引的年轻人有多少,我反而更欣赏第二个主讲人黄先炳博士“以退为进”来鼓励真正有兴趣当教师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
权威教育不可行
他认为,要把教师这份职业当作是自己安身立命,以建设社会的职业。当老师必须有求知欲望、有与时并进的思维、还要有能承受做得不好被批评的压力。新时代的教育,着重于4C(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团队精神及创意思维)的教育,教师必须谨记:他们要教的是人,不是书。书教完了,并不表示学生已学会了。当老师的必须学会聆听学生的想法,再加以引导。权威教育在未来是根本不可行的。
此外,家长重绩效所添加的压力,也不可忽略。在种种未知挑战前面,主讲人反问观众:你们还愿意当老师吗?愿意接受这些挑战,还选择加入教师行列者,肯定就是未来的好老师了。这样让学生明白挑战所在,而非以福利诱惑年轻一代去当教师,才是王道!
有些学生也许真的下定决心要当老师,他们的父母恐怕会是第一个反对的人!华人不爱华文、华人不考华文,很多都是父母的态度造成的。
现今父母动辄就到学校投诉老师,却不提醒自己尊重老师,更别说鼓励孩子当老师,尤其是华文老师!可见父母根本不把中文师资缺乏当一回事,还有父母在知悉孩子想要当老师时,立马阻止孩子。
在限制中思考和教育
2020/09/20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许多人都羡慕过蓝天白云下的小鸟能自由飞翔,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小鸟。期望时人是全情同入的,忘掉一切,只谈自由。可是,如果有一天真能变成自由的小鸟,有谁真的愿意吗?寿命短了许多、被其他动物吞噬的危险大了许多、没了对艺术品的鉴赏喜悦、没了舌尖上的文化美食享受、没了各种科技便利……真的愿意吗?想一想,还是双脚老实地踩在土地上生活好。
“抛开一切限制,全情投入在希望之中”,不是只发生在我们闲空时观看小鸟高空翱翔的那一刻而已,在面对各种教育问题时也经常发生。
美好愿景让人泄气
数年前,上海一名80后父亲,卖楼卖公司,换来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现金,购入30馀万元的房车,计划花5年时间带2岁女儿游历世界,国内一年国外4年,让女儿体验各地的风俗民情,增长见识。原因?女孩的父亲说:“再不陪她,她就长大了。”
这类新闻不时出现,让许多人羡慕和泄气。羡慕,由此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泄气,因为很快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
这是一个让人向往却马上感觉到不太可能的例子。不是“有志者事竟成”吗?什么东西限制了自己?或许是没那么多钱、或许是没那个勇气和毅力、或许是得不到另一半的认同和配合。
更贴近你我的例子是这个:大自然教育。如果能让孩子在树林中上学多好啊?忘掉课本,面向自然、不被功课催促、不被考试压迫,学爬树、学生火做饭、看蜘蛛织网、用树叶拼图案等等,国外流行,国内也已有人在鼓吹。我若能让孩子受这样的教育,多好!但最终的事实是,孩子顶多只能偶尔到郊外一日游、野餐或逢学校假期去露营,这让许多父母感叹和愧疚。
再贴切的例子:由于对华小的负面印象不少,包括功课多、注重考试、老师要求学生乖乖听话、不许多发问、华小生不懂得发表意见和表达自己等等,许多父母非常希望即将入学的孩子可以另有他选,因此到处认识各类教育各种学校,但到得做决定的关头,还是不得不把孩子送入华小。
如果认为华小不好,经济许可的话让孩子入读国际学校,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个人的观点、能力和选择。若嫌国际学校学费太贵,大可选择稍微便宜的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到头来若都行不通,结果还是得报读华小的话,就只能接受,看如何在那么多坏处的华小中把孩子教育好。各位请琢磨这最后一句的背后道理,它就是本文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所在。
用认知处理希望
谁不想把孩子送到非常棒的学校?尽了一切的考量和能力还是送不到那么棒的学校,就必须在排除不掉的限制中想想要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和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该做的事,选择阶段已过,既已踩入了华小的土地还盼望外面非常棒的学校,于事无补。
现从父母个人的角度取例:父母心底都希望孩子学校的成绩标青。即便孩子很乖、爱中华文化、待人处事方面都很好,但如果就是不爱上课,父母难免感觉有点遗憾,总会想方设法或到处取经以帮助孩子爱上学校的课业。如果真只要谈学校课业,这种局面或许真无法扭转,但如果愿意谈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不爱学校课业”的限制条件下,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呢?
谁若真遇过这样的局面而苦恼过,有可能最终练就以下两点智慧:一、懂得给希望一个截止日期;二、能用认知而不是热情去处理希望。第二点对著重感性的人来说是很扫兴的事。
你当然可以持续尝试改变孩子,比如把他从对学业的兴趣缺缺扭转成对学业专注投入。但如果寻访了各界的育儿、亲子教育专家之后、一切你能想到的方法都试过以后还是无济于事,你必会来到必须接受事实的关口,这关口或许是在孩子小学毕业时,或许是他们已长大到敢懒得理你时,或许是你自己已经感觉到绝望或有濒临崩溃的感觉时。对教育有认识的父母还没到那个不得已的关口前已能根据对孩子的认识去调整自己的教育心和希望。
谈希望前先正视限制
各种各样的克服一切限制的真实故事总给人带来激励,但克服限制并不靠激励,你我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许多这样的经验,比如对某一语文,掌握不来就是掌握不来。生命如果无限,每个人或许都能做得到,但事实是生命不是无限的。有的人提出三个月学好一种语文的经验和秘笈,但对很多人来说,三个月却是更大且无法克服的限制。
这里不是谈对希望的灰心和死心,而是说不要全情投入希望之中,却是得去真正认识眼前的各种限制。谈希望而不谈限制,是不全面的,“只要有心,就能成功”就是一列。希望靠的是热情,认识限制靠的是思维能力。认识限制,然后努力在限制之中做点东西,是很多父母在教育路上要修炼的。
不能去国外旅行,可以考虑在国内游。即使国内游也无法做到,那就在附近走走。这不是在比哪一个比较有效,而是在谈有什么限制、实际上能做些什么。事实如果是念国际学校的孩子比较懂得发表意见,那么念华小的孩子在家能鼓励他们发言表达多少就是多少。
在经济能力的限制下,你能做的既然不是把孩子送去昂贵的国际学校,却可以是在家营造有利于孩子表达的气氛。孩子“真”(记得,期望截止前你可以做各种尝试的)不喜欢学校课业,与其和他们一起每天板著脸追功课,不如接受“这个孩子不喜爱学校课业”这个限制,那么在学校课业上能表现多少是多少的前提下去确保他开心于学习他要学习的东西,会比较明智。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这构成父母的希望,但具体说到底是什么潜能,或许要多年后才能看见。每个孩子都有个人的限制,这往往又比孩子发挥潜能前更早地显现出来。父母学习静下心从这两个角度(潜能和限制)看看孩子,并想想自己能怎么做,必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希望像鸟一样地自由翱翔,这可以是全情投入的事,实现不了的话毕竟也有释放压力的效用。对孩子的期望则万万不可全情投入,须配以实情认知,了解限制,修正期望,不然教育不成,恐怕反倒会伤害到孩子。
问题周而复始,不累吗?
2020/09/19 光华日报/言论
~文:董恪宁
槟州4所控制中学收生的问题在引起新一轮的争议之后,州教育局已签发批准信,保持有关控制中学的地位,并保留过去一贯的绩效招生制度。
槟州现有的4所国民型中学,数十年来一直是州内优秀生的学府,也是属于严格招生的控制中学,没有好的成绩,根本难望踏入有关学校门槛。
也由于是优秀生的集中点,一些成绩中上的学生家长在望子成龙成凤的心态驱使之下,即使未能获得政府的分配入学,也到处奔走,寻求学校董事的支持,以“外卡”的身份挤身相关的控制中学。
优秀生云集的控制中学存在的好处是,学生素质非优则佳,大家可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求学环境一般上比普通中学更佳。
近年来,教育部似乎有意废除相关控制中学的招生传统,不以学生成绩为主,改以学校附近的学生为对象,也引起学校董事局的恐慌与不满,唯恐因而影响了学校存在已久的“控制中学”地位与成绩。
这些年来,尽管政权出现变更,类似剧情几乎每年都在上演,每年总引起不快的争议,最终总算大步跨过,但来年又是另一轮争议的开始。
就像华裔优秀生进不了国内大学主要科系的问题一样,每一年的新生报到期间,总是出现特优生被拒于选修科系之外的风波,各方面喷完口水之后才解决相关的问题,直到另一个新学年开始,类似问题又继续出现。教育本是百年树人的大业,教育部理应从长计议,如果一向延用的制度没有问题,又何必朝令夕改?倘若本有诟病所在,就应从根本上与各相关方面寻求共识,而非继续让问题周而复始的上演,这每年机械式的一来一往难道不累吗?
然说去除控制中学的地位可促使教育体系朝向有教无类发展,问题是相关的制度已维持了多年,普罗大众也未有任何的异议,掌管教育部的官爷又何须多此一举去改制?
任何制度难免都有一体两面的不同看法,关键在于既然已成为大家都已接受的传统与常态,既然没有违反树人的大目标,何必再节外生枝的去强行改变,增添社会不必要的猜疑。
控制中学的招生制度多年来不曾出现问题何必画蛇添足的去强行求变,反观存在瑕疵的优秀生选修不了所要科系的情况却未好好的去对症下药,这才是有关方面必须去加以探索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