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145

 老调重弹教育与团结

2020/09/2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孙和声

最近,又有些个别人士、政客与团体主张废除多源流学校,以便促进国民团结。什么是国民团结?如何团结?做为一个一国多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国民团结观与理想国家观是常见的事;重点是需要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与双向思考对待这课题。

有道是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好思路、好办法、好经验便是要吸取历史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历史经验证明,二次战后的世界是个基本人权与平等思想高涨的时期,同是一国的主体民族大搞强制同化政策只会带来不必要动乱,如缅甸出现20多个武装少数民族便是一例。印度在1 9 6 0年曾试图用兴地语来统一天下,却引发大规模暴力示威,结果是印度最终选择走多官方语文政策。不少非洲与南美国家如尼日利亚、南非、秘鲁等,也是走多官方语文政策以顺应国情和避开不必要的争议与内斗。

单元民族国家神话

发达国家如瑞士、芬兰、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爱尔兰等也是走多官方语文政策,进而保住了国家团结。有趣的是早在1848年,瑞士便选择走多官方语文政策,且成就突出。可吊诡的是,许多国家竟然对此视而不见,硬要走一个国家、一种语文、一个文化、一种民族的民族国家路线,可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神话而非事实。

当今世上230个国家与地区中,只有约10个国家才是国与族高度合一的民族国家,如日本、韩国、冰岛等,其他国家均是多元种族或民族、宗教、语文的国家。可见一种语文、民族、文化的理念,只是宣传造成的,并非实相,硬要走这种路线,结果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动乱与民族失和,也就是初衷与结果适得其反。不过,少数民族也不宜动不动就搞分离运动,这也是过犹不及,双方需要的是换位思维,双向思维推己及人,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就大马来说,主张废除多源流教育者,也是缺乏双向思维,只想到要扩大本族的语文而不惜要少数民族牺牲自己的特性。其实,马来穆斯林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有自己内部的多源流教育。马来社会本身也有不少人对现有的国民教育不满,而要把子女送入宗教学校。

虽然国民学校每周至少为穆斯林学生提供4小时的伊斯兰课程,可还是有不少穆斯林父母不满意,选择把孩子送入宗教学校或宗教教育补习班。有人研究在2013年,便有约2440间公私立中小学宗教学校,学生人数约60万人,是华小与泰小人数总和。

既然马来穆斯林本身也是多源流,那么是否也需要“统一天下”?废除宗教学校?宗教是否也有碍国民团结?同理是否也要废除日益发达的国际学校?为何不少马来族也不把国民学校列为首选?为何一定要把这课题与国民团结混为一谈?难道同一个国民学校出来的学生便真的是铁板一块?君不见马来族本身便四分五裂?巫统、伊党、公正党或其他马来党派就只是一个民族、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大马华族四重性

即便是同一个伊党也有不同的理想国家观。显见问题不在于多源流或单一源流。就大马言,民族间缺乏团结的真正原因是土著对非土著,穆斯林对非穆斯林的二分法及据此产生的公共政策。不去深究本质而只在表面现象做文章,只能说是被表象蒙蔽或别有所图。

就华族或泰米尔族的多源流学校言,目的无非是要保留本族群的文化特征,情况就如同穆斯林要保留本身的文化宗教特征一样。大马的多元族群均不同程度地拥有多重性,以华族为例,至少是具有中华性、本土性、现代性与国际性等四重性。

大马华教的目的也是为了要保持这四重性。中华性表现于华名华姓,至少懂一种方言或华语,实践华族习俗(如过新年、庆中秋与清明等),重视教育、尊师重道,有拼搏精神等;本土性(马来西亚性)表现于华族或多或少懂得马来语,接受君主立宪制,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出现一定的马来化,认同马来西亚是华族故土故乡故国。

现代性表现于华族已普遍接受基本人权,人人平等的现代观念,也主张以公民而非种族或宗教做为国民团结的纽带,也就是公民身份,这个身份才是跨族群、种族、宗教、语文的团结基础,当然公民身份是建立在公民与政治权利平等基础上的;国际性表现于新生代华族或多或少懂得英文这个国际通行语文,有不少也信奉世界性传教性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华族一般上也具有志在四方的抱负,也愿意出国赚取外汇等。

著重教育内容与精神

伸言之,华教的目的之一也志在培养华族子弟本土观念。这个趋势在1950年代已出现且日趋巩固。虽然也有华教斗士要求华文华语列为官方语文,可目的并非要挑战马来语地位,而是要争取平等待遇;因为若无官方地位便难得到平等待遇。从人尽其才的角度看,母语教育是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华族能经由华语掌握更多知识,就能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华族与国家双赢,不必从狭隘角度看待华教。

以笔者之见,若要强调教育的团结功能,重点不在于形式上单一或多源流教育体制,而在于教育的内容与精神。首先,应突出超越种族、族群、宗教、语文、地方主义甚至阶级的公民身份,以这个公民身份做为团结的纽带。这个公民纽带之下可以容纳多种多样的认同,如文化、宗教、语文、地方性认同、性别、族群等的个别认同,即这些个别认同与公民认同是相容的。

有了这个认识才可能打造超越性的公民国家(Civil State)而不是什么宗教或种族霸权国家。公民纽带强调公民间相互依存、守望相助的一体感。这个一体感则建立在平等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基础上。在社会经济方面,则要重视贫富之间的互助,而不是用宗教或种族来互相排斥,以图垄断公共资源。说到底,族际与教际冲突在实际上常源于对资源的竞争。

其次,教育也应著重塑造公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全球论理或底线伦理,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与双向思维,大家都是人也具有同样的七情六欲,如何调节这些欲望,便在于最基本的普世伦理。教育不能只教出有文凭无文明,有教育无教养的人。

其三,要打造尽可能公平合理的处理各类冲突的机制,如有公信力的司法体制与跨族、跨教理事会,以避免各族群、教群动不动就用群众动员手段来处理冲突等。

对一些现阶段难有合理有效解方的课题,则不妨暂时搁置,以待时机较成熟时才来重新处理。当然与此同时,也应尽力塑造有利条件促进问题的合理有效的解方。总之,彼此间应避免各走极端,尽可能从双向思维与合作共赢的正和博奕,而非零和博奕的思路来看待课题。彼此应尽可能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以免翻船,同归于尽。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互扯后腿将是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大家各族要一些争气而非斗气或打冷战。

 

向中文找碴,吃饱没事干?

2020/09/24 中国报/评论

~作者:刘彦运

最近在社交媒体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我国马来女生,到中国西安旅游,并用流利中文介绍中国的景点及清真寺。其实近年来,不时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友族同胞口操流利华语,介绍我国风土人情,甚至唱中文歌。笔者也曾在柔佛州古来的购物商场看到一支友族同胞组成的小型乐队,演奏及演唱香港著名乐队组合BEYOND的《海阔天空》,令人惊喜。

笔者当年在国中念书时,曾经有一个马来同学经常在哼唱《上海滩》,他毫不讳言的说,中文歌曲很好听,旋律优美,虽然不了解歌词的意思,但是,他很喜欢唱。这些现象在在说明了,我国建国及独立63年来,民间各族文化的交融,早已悄悄的在进行着。

政党领袖别有居心

民间的友族同胞从来没有认为学习华文、华语甚至唱中文歌曲,会损害马来文的地位,或贬低马来文或马来文化。由此观之,民间的老百姓,对自身民族的文化及语言的自信,远远超过一小撮所谓的政党及非政府组织领袖。笔者相信,绝大部分友族同胞,并不会因为在政府官方的网站,出现中文网页,就认为会影响、侵犯或贬低马来文作为我国的国语及官方语文的地位。在文化或语言的层面,草根老百姓的生命力,永远比一些所谓的领袖、学者或专业人士更强韧。

最近反贪污委员会推出中文版网站,向华社传达反贪会活动及反贪的讯息,不料却引起巫青团、土青团及非政府组织土著权威组织的非议,认为反贪会推出中文网页,会侵犯马来文作为官方语文的地位,并会贬低马来文。

这些政党及非政府组织的领袖如果不是别有居心,那就应该是吃太饱没事干,想太多了。我国已经独立建国63年,我国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及多元文化的国家,早已是不争事实。反贪会推出中文网站,并没有违反宪法,而且正符合我国多元文化的国情。反贪会的主流语文是马来文,推出多一种语文的网站,只是提供各族民众多一个选择,如何会侵犯或贬低马来文作为国语及官方语文的地位?

国民团结根本没问题

更有甚者,某国立大学华裔教授指出,针对反贪会推出中文版网站的事件,他认为政治人物应该反思,为何华裔无法掌握马来文,并认为华裔无法掌握马来文,是多源流学校造成的。他强调,这清楚证明多源流小学教育的失败。

这位“与多源流教育有仇”的老兄看来又犯了“以偏概全”的臆想症,我国的华小有18.8%的非华裔学生就读,如果多源流教育是失败的,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友族同胞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根据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六检定考试成绩显示,华小及淡小的马来文及格率达到90%,考获A等的学生约40%。谁说华小生完全无法掌握马来文?

我国独立63年,很多事件已经让人民看得很清楚,真正阻碍国民团结的不是多源流教育体系,也不是中文或任何其它语言网站。真正阻碍国民团结,挑动各族人民情绪的,从来都是一小撮极端种族主义及极端宗教主义的政客及学者。少了这些煽动情绪的“噪音”,民间的国民团结根本就没有问题!

 

让中学生多懂中华文化

2020/09/27 星洲日报/东海岸观点

~作者:黄先炳博士

数字显示我国人民在1980年的识字率只有69.52%,到了1991年提高到82.92%,而进入2010年,人民的识字率已经达到93.12%。此后一直都在提升,到2017已达95.08%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根据国家图书馆的调查,人民的阅读习惯在2005年是一年2本,2014年则提高到15本。有进步,但比起国际标准一年40本还有一段距离。

识字却不读书?我们可以责怪人民不爱阅读,但可曾想过我们何时鼓励过人民读书?中小学生的生涯,大多是在无阅读中度过,除了阅读考试参考书。小时候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长大后大概也就难以培养。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慨叹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内涵已经陌生,但知林忆莲不知林连玉,提到孔孟老庄都嗤之以鼻,更妄论李杜韩柳了。可是,我们可有想过是否有系统给他们介绍过这些文化知识?如果有,是不是常态的介绍,以平常身心了解我们的文化内涵?

我不想终日慨叹大江东去,更不愿意说一代不如一代,毕竟新生代有他们的生活要过。

但是,我们还是会担心一个民族的失根,乃至自我践踏文化的根源。中华文化不是政治的概念,也不仅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我们有必要采取更积极的方法引领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尤其是逐渐进入文化的内涵,继承古人的智慧,而不只是流于表层的认识。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我尝试利用网络给年轻人讲文化课。我谈古籍、我谈古汉语,也谈延续下来的中华思想与文化。论语、史记、世说新语都是我们会去翻阅的古籍;老庄孔孟墨韩,我们都逐一去探讨;乐府、唐诗宋词、古代散文都是我们探索的文本。在众多名相的不断重复提出,寻找我们文化的共同密码。

这个课程称为“中文母语课堂”,贯彻我的母语教学观;副题是“带您游走生命画廊”,希望可以通过我的讲座让听众浏览五花八门的大千世界,感受古人的思想与文化精髓。


教育应适时之变,以尽事适今

2020/09/25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伍汉荣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对各个领域造成的冲击空前,教育领域也无法幸免。为了应对这一波的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

正当众多教育学者在分析究竟传统的课堂教学或科技时代的线上教学何者更能让学生有效学习的当儿,似乎忽略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自律才是影响教与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课堂教学或线上教学,都只是一个传授与学习知识的平台,我个人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业内容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及课业实体化和生活化更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投身教育领域11年里,教学经历让我发现了要从事这有意义的工作,一味地墨守成规、十年如一日地耕耘是不可取的。虽说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但教学模式必须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吸收知识。

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次文化透过网络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里,孩子们也可透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讯息和知识。若老师还是依旧使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仅无法满足现代孩子的求知欲,反而会使得他们失去求知的兴趣。

以自身为例,我在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专任教授《经济学》,一贯采用直观教学法,喜欢把生活上的事例与课本里的内容结合再做解释,让孩子们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感受和体验。

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我认为课本的内容是孩子们可以自己读取或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媒体获知的,若我们一再重复课本的内容,孩子们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的过程中,唯有不断把现实社会所发生的事例代入课业知识并分析之,方能更有效地让孩子们理解,从中也能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时事动态,了解更多课外知识。

21世纪的孩子所得到的知识非常多元化,获得知识的平台也不胜枚举,但要把知识实际地运用在生活里却不得其法,而要训练孩子们实际应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也实为不易。为此,我校提供了实践平台,让孩子们尝试学以致用。我校所举办的商业挑战赛便是实践平台之一,此挑战赛让孩子们有机会发挥创意,拟定商业计划书,并透过活动把计划书里的产品生产售卖。这能让孩子们获得创业与经营的经验,同时也加深他们对课业知识的理解与体会。

除了商业挑战赛,本校也设立了“咖啡舍”让孩子们体验餐饮业的经营模式。孩子们以打工换食的方式,在课馀时间到学校的“咖啡舍”学习,把经济学、商业学、簿记与会计学融入实实在在的实践课,旨在让孩子们打工换食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三门课的实际运用。

综上所述,传统的课堂教学或新兴的线上教学只是一个教与学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魅力与方式。现今的孩子都是主观意识强烈的学习者,身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与时并进,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选择适合每个孩子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针对性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以达到轻松有趣且高效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