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

华文老师首先该思考的问题


2018/04/20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望西

华文老师首先该思考的问题应该还是集中在教学本身上,至于其它的,思考过多似乎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类似于什么语言危机啊,师资危机啊,教材危机啊,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靠一人一时一地的思考能够解决的。换言之,口号喊多了,没有行动,都是浪费时间罢了。一些大的问题都是宏观层面的,行动力比表达力要更加关键,因为它需要政策、环境、资金的全面调整才可以改进,具体推进的时候也一定是一些团队的运作。比如印尼华文教师的青黄不接问题,也即师资短缺问题,如果华文老师的薪金没有明显改进,说再多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老师的奉献精神、华族保持语言特征的意义等等,都是于事无补的。再说“教材问题”,得有实实在在的团队投入时间、精力去研究和编写,有资金的注入,有推广,有试验,有反馈,这些任何一项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些个人就可以实现的。一句话,先做了再说。
又比如说“语言危机”,这简直就是杞人忧天,中文全世界多少人在用呢?印尼中文教育面对的危机,这个在很多地方确实是明显的,也是很多老师都担忧的,它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宏观来说,包括历史、环境、政策等原因;具体来说,是学校、家庭、教师、教材、教法等因素。但是印尼华文教育整体态势,我个人还是乐观的,相比以往还是有进展的。说年轻一代华人都不会说华文,这显然有失偏颇,要知道印尼很多大学都设有中文系,那些学校的中文教学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毕业生的基本口语总还是可以过关的,日常对话问题不大。中文在印尼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或者一种外语,这样的一种生态是正常的,完全不用想着大部分华人会去学华文或者华文就没人学习了,这两种倾向都是过虑了。
相比当年的华文完全被封禁的时代,现在的已经好太多了,总不能把现在的华文教育和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华校做对比吧,那个年代华人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上学环境以及身份认同等都是和现在有天壤之别的,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脱离学生的实际来谈华文教育,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终究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结果出来。
华文老师,你可以做宏观层面的思考,但是更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你面对的学生做起,从每一堂课开始(如果你还在教育第一线)。远离教育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在谈华文教育的时候,可能会有独到而深入的见解,但是“前线问题”是会发生变化的,这个时候一个普通华文老师提出的看法反而会更加精准实用。所以,应该多多关注课堂本身,教学本身。
我们很多华文老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不过关,这是我接触无数华文教师的感想。具体说来,很多老师的备课能力、讲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总结分析能力都很薄弱,这些基本技能不提高,光靠扎实的语言功底就可以当好老师了么?何况很多老师的连语言本身都不能过关,这些最起码的、最紧急的、最有条件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多多采取行动,谈其它的都有点儿远了,不是吗?
教育是个精雕细琢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细节决定成败的事情,你的语言表达、语速掌控、语调变化、肢体变化、眼神变化、教材活用、课堂活动、课堂管理、心理观察等等,都会影响到你的教学质量,每位老师都应该一直在这些方面做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先把自己的每一堂课上好,对得起每一个信赖你的学生和家长。
枯坐灯前,直面案头,是为师者常态。此外,无需过多浮夸言论,抓住细节,解决了很多小问题,大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多分析和设法解决实在问题,少为些宏观的没有多少落地价值的事情浪费时间精力。当下印尼华文教育界,还是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师资培训,做进行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面的研讨交流,切实改进华文教育成效,让更多老师有进步的可能,是为要紧之事。

(国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