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星期一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演变


2018/04/15《菲律宾华教中心》www.pcerc.org

~作者:颜长城、黄端铭 

中国人到菲律宾﹐历史非常久长。根据菲律宾历史博物馆旳资料﹐早在15万年前﹐菲律宾便有人类居住。他们相信是从中国大陆﹐通过连接中国大陆﹑台湾和吕宋的陆桥移居过来的。中国商人在公元9世纪时﹐便经常到菲律宾进行商品贸易。16世纪﹐中国商人随商船到菲律宾并定居下来的日益增加。至1748年﹐人数已达到4万。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商人大多是只身飘洋过海到菲律宾来谋生﹐因此不存在子女的教育问题。

 随着中国人有的携眷到菲律宾来定居﹐有的在菲律宾成家立业﹐华侨子弟的教育遂成为华侨面临的问题。1899年﹐第一所华侨学校──大清中西学堂(今中西学院)终于诞生﹐千岛之国响起了华文教育的第一声学钟。

从第一所华侨学校创办算起﹐菲律宾华文教育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在这一个世纪内﹐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演变以1973年为分水岭﹐分为华侨教育时期和华人教育时期。

一﹑华侨教育时期(1899-1973)

这一时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既能适应华侨社会﹑中国社会﹐又能适应菲律宾社会的中国公民。

这一时期分为创始阶段﹑扩展阶段﹑停顿阶段﹑复兴阶段和监管阶段。

创始阶段(1899-1912)

 中西学堂创办之前﹐华侨只有自己延师指导子女读书识字﹐除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外﹐还有尺牍﹑珠算等。中西学堂创办之后﹐华侨子弟才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18994月﹐中国驻菲第一任总领事陈纲在领事馆内创办大清中西学堂﹐学生20余人﹐教授四书五经和尺牍﹐不收学费。次年﹐中西归善举公所管理﹐经费由公所拨充。

1906年﹐公所脱离领事馆而独立﹐中西也正式改隶公所。

1911年﹐中西脱离公所﹐自己组织董事会。

中西创办后的最初56年﹐仅开办单一的中文课程。第二任校长施干上任后﹐加设英文课程﹐开菲律宾华侨学校双重课程﹑双语教学的先河。

 1911年﹐第四任校长杨乃甫增办义务夜学﹐为失学青年补习中﹑英文﹐提高华侨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素质﹐加强华侨在菲律宾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扩展阶段(1912-1941)

美国继西班牙统治菲律宾后﹐大力发展教育﹐以英语取代西班牙语。华侨为求生存﹐增强竞争力﹐疾呼振兴教育﹐加强双语教学。同时﹐中国废除科举﹐设立学部后﹐现代教育发展一日千里﹐兴学之势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的华侨纷纷创办侨校。在这形势之下﹐菲律宾华侨社会大事兴学。

1912年﹐怡朗市创办了外省的第一所华侨学校──怡朗中华实业学校(今怡朗华商中学)。1915年8月﹐宿务市创办了中华学校(今宿务东方学院)。12月﹐中西董事会倡议成立菲律宾华侨教育会﹐推动华侨教育。华侨热烈响应﹐华侨教育会正式成立。翌年﹐中西废除董事会﹐由教育会接办。1917年﹐教育会设立华侨教育附捐﹐由菲税务局代为征收﹐以使教育会所辖学校有固定的经费。19171922年﹐马尼拉由社团﹑教会﹑热心人士等先后创办普智﹑溪亚婆中西分校﹑圣公会﹑爱国﹑闽商﹑华侨公学﹑三民﹑尚嫘等8所小学。19236月﹐教育会创办第一所中学──华侨中学(今侨中学院)﹐解决了华侨子弟回国升学不便的问题。9月﹐教育会召开华侨教育大会﹐划一管辖学校(除圣公会继续由教会办理外﹐包括马尼拉的8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管理。在这期间﹐教育会负起了领导﹑管理﹑协调﹑推动菲律宾华侨教育的职责。教育会的办学措施﹐在以后的10多年时间﹐为马尼拉和外省非教育会所辖学校广泛接受和仿效。

 1928年以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华侨教育附捐逐年减少﹐教育会经费一年比一年拮据。1935年﹐教育会所辖学校先后脱离﹐独立经营。

这时﹐尽管商况不佳﹐华侨学校已增至80多所﹐遍及巴拉湾以外全菲各地区﹐学生达一万人﹐每所学校都有华侨组织的董事会管理。

193511月﹐菲律宾自治政府成立后﹐华侨人口因中国战乱而迅速增加﹐华侨学校也在6年间增加46所﹐学生增至2.1万人﹐达到战前的最高记录。

华侨学校大多数兼设中文部和英文部﹐相当于办在一块的两所学校。中文部向中国教育部立案﹐受中国驻菲领事馆监督﹐使用中国的课本﹐中文教师多从中国聘请﹔英文部则向菲律宾教育部立案(但由于菲政府并不刻意监督华侨学校﹐许多学校未向菲政府立案)﹐使用菲教育部编订﹑美国印刷的课本﹐英文教师以菲律宾人为主。

  中﹑英文部的课程﹐不同的是语文﹐相同的是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相同的课程中文部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侧重中华文化﹔英文部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侧重菲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政治。

停顿阶段(1941-1945)

194112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事爆发。同日﹐日军轰炸菲律宾数地﹐全菲进入紧急状态﹐华侨学校宣告停办。

日军侵占菲律宾后﹐华侨学校有的遭日军炮火损毁﹐有的被日军占用掠劫﹐损失惨重。侨校师生积极参与抗日工作﹐英勇抗敌﹐据估计﹐牺牲者数以千计。

在这黑暗的3年中﹐华侨学校虽然停办﹐但是﹐华侨仍暗中开设私塾﹐使华侨子弟学习不致全废。

复兴阶段(1945-1955)

日军投降后﹐马尼拉华侨学校立即展开复校工作﹐外省各地侨校也相继复办。

由于战后幸存的学校都成了难民的临时栖身之所﹐复校工作十分艰难﹐加上战争中失学的学生﹐复校后大量入学﹐学校上课只好采取半日制﹐把一天的课程压缩为半天﹐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上﹑下午上课。

复校工作拖延到1946年下半年﹐各校才逐步走上正轨。在此期间复办者65所﹐新办者28所。

 194674日﹐菲律宾正式脱离美国独立。翌年4月﹐中菲签订友好条约﹐规定互惠条款﹐包括在对方境内设立侨校的自由。华侨学校得到合法的保障﹐如雨后春笋﹐纷纷设立。至1956年﹐全菲华侨学校共计150所﹐教师1,649人﹐学生4.8万人。

由于新中国成立后﹐菲政府禁止中国人入境﹐侨校师资来源断绝。1955年﹐创办了华文师范专科学校(1965年与中正中学合并﹐易名中正学院)﹐就地培养侨校师资。

 战后10年间﹐华侨教育虽然呈现发展趋势﹐但是华侨处境却十分艰难。菲律宾独立后﹐民族情绪高涨﹐各行业的菲化政策铺天盖地而来﹐使华侨陷入困境。然而﹐华侨仍然竭尽全力发展华侨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学校中文部都通过台湾驻菲领事馆向台湾侨务委员会注册﹐接受台湾领事馆的监督。华侨教育基本上保持了战前的特点﹐仍然是双重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也大体和战前一样。

监管阶段(1955-1973)

1955年﹐菲国会以“共党渗透华侨学校”为名﹐大造舆论﹐抨击华侨学校﹐主张严格监 管华侨学校﹐甚至主张关闭华侨学校。迫于形势﹐台湾方面经过多次磋商后﹐终于19561月与菲律宾方面签定了“中菲督察华侨学校备忘录”﹐要点有﹕1.华侨学校应向菲律宾教育部私立学校教育局立案﹐并向该局取得登记许可证﹐获得该局准予开办之承认。2.菲政府享有监督其国境内本国人或外国人所开办公私立学校之权。3.华侨学校学生必须修读合于菲国公私立学校基本课程之最低标准的课程。但华侨学校可依据中菲友好条约之规定﹐自由教授其它根据中国政府规定之课程。此等课程之教授﹐应符合中菲两国之法律及两国政府的最高国策。双方并各派4人﹐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拟定华侨学校中﹑英文课程标准和教师资格审查办法。经过数个月的讨论﹐联合技术委员会完成任务﹐由教育局发布法令﹐规定华侨学校英文课程遵照菲教育部规定﹐周课时小学1,1001,175分钟﹐中学1,2001,400分钟﹔中文课程按照台湾政府规定﹐周课时小学800870分钟﹐中学9001,000分钟。在新的规定之下﹐英文课程虽然略多于中文课程﹐但华侨学校仍保留着沿用半个世纪的双重课程制度。

19574月﹐在台湾驻菲有关人员策动下﹐“菲律宾华侨学校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台湾大使倌召开﹐全菲10个地区校联会的华侨学校代表聚集一堂﹐研讨华侨学校的问题﹐并成立“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总会”(简称“校总”)﹐以团结华侨学校﹐发展华侨教育。以后﹐校总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划一华侨学校行政﹐谋求华文教师福利。

这期间﹐华侨学校继续增加﹐一些华侨学校则停办。至1973年﹐全菲华侨学校共计 154所﹐学生6.8万人。

菲政府全面监管华侨学校后﹐对华侨学校的影响并不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华侨学校的性质。不过﹐华侨学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虽然稳定发展﹐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和家长对子女学习中文的重视程度却在下降﹐战前存在的重英轻汉的倾向进一步明显。不少学生不堪双重课程的重负﹐放弃学习中文。同时﹐由于年轻一代毕业后都在菲律宾升学就业﹐因而逐渐认同菲律宾﹐对故土的感情越来越淡薄。

二﹑华人教育时期(1973迄今)

       这一时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素质的菲律宾公民。

       这一时期分为转变阶段和新生阶段。

转变阶段(1973-1991)

19731月﹐菲律宾通过新宪法﹐规定“教育机构﹐除非由教会﹑传道会或慈善机关所创办者﹐均应由菲律宾公民或其资本60%为菲律宾人所有之公司﹑社团所拥有。学校之控制及行政亦应置于菲律宾人手中。教育机构不能专为外人而设立﹐外侨学生在任何学校之学生总数中﹐不得超过三分之一。”4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布第176 号法令﹐菲化全菲侨校。法令规定19731976年为过渡期﹐1976年侨校应同菲律宾的教育体制一体化﹐包括﹕1.只有100%菲人所有或菲人控制60%以上的社团可创办学校。2.学校董事会成员和行政主管必须全部为菲公民。3.外侨学生不得超过全部学生人数三分之一。

菲中建交之前﹐马科斯总统发布第270 号法令﹐放宽外侨入籍条件。大部分华侨及其子女加入了菲国籍。华侨学校董事﹑行政主管﹑学生的国籍问题获得解决。华侨学校顺利达到菲化的规定﹐转变为华人主有的菲律宾学校。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华侨教育﹐而是华人教育。

华侨学校在菲化中最大的变动是对中文课程的限制。法令规定﹐华语只能作为选修课﹐上课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20分钟﹐中学中文课程由原来的高﹑初中六年制改为四年制。课本只能用本国编写的﹐华语教师只能在本国聘请。法令还规定﹐带有“中国”﹑“中华”字眼的校名必须更改﹐校内只能挂本国国旗﹐节假日必须按本国的传统习惯。换句话说﹐菲化后的华校﹐除允许每周教授600 分钟华语外﹐与菲律宾的其它私立学校完全一样。

菲化前﹐华侨学校前途未卜﹐华侨忧心忡忡。菲化后﹐华校地位得到确定﹐虽然有一些华校停办﹐但也增办了一些华校。华校数量和学生人数继续上升──华校共169 所﹐学生超过10万人。同时﹐不少华校进行扩充﹐办成自幼儿园至中学一连贯的学校﹐并扩建校舍﹐充实设备。

华侨经过长期定居﹐已逐渐融合于菲律宾大社会。特别是集体转籍之后﹐华侨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日﹐华人已成为菲律宾的一个少数民族。菲律宾华侨社会的蜕变﹐华侨学校的全面菲化﹐向华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改变教育的目标﹑政策﹑制度﹑内容﹑方法的任务。可是﹐由于历史和民族的原因﹐华文教育工作者未能认识新的形势﹐未能认清教学对象的改变﹐华校的体制﹑框架﹐仍然保持着当年双重课程的模式﹐教材﹑教法陈旧﹐偏离实际﹐加上华语教师队伍素质下降﹐缺乏华语自然语言环境﹐使整个华校华语教学在近20年来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

新生阶段(1991迄今)

菲律宾华文教育日趋式微﹐引起华人的极大忧虑﹐大声疾呼抢救华教。

 19915月﹐“菲律宾华教中心”成立﹐主张处于历史新时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必须转轨﹐华校应以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素质的菲律宾公民为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华语教学应走第二语言教学的新路子﹐重编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华教中心于199310月召开“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研讨会”﹐确定华人教育的目标和华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华教中心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制定了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大纲,并编写一套包括课本、练习本、写字本、教师手册、教案集、磁带、光盘、语料库、试题库等成龙配套的立体华语教材。

 华教中心同时大力进行华语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举办讲习会、组织教师出国进修等多种途径,协助华校华语教师掌握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了解决华语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华教中心启动了“221工程”。所谓“221工程”,即两个计划(输血计划和造血计划),两个方案(督导方案和专业化方案)和一个行动(华校新生行动)。

华教中心根据《菲律宾华语课本》研制出了一个旨在检测华校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成绩的华语等级测验(HDC)系统,共分十二个等级。内容以不超出课本所涵盖的知识面为原则设定,做到不超纲、不超线,以客观检测出学习者对华语课本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掌握的实际情况。题型是根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制定,包括语音、汉字、语法、华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诸方面,以全面检测学习者掌握华语知识的总体情况。

199311月﹐由台湾驻菲有关人员主催﹐全菲华校代表举行会议﹐组成“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简称“校联”)﹐取代已形同虚设的“校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华语的实用价值日益显明﹐华语将逐渐成为菲律宾社会的重要语言之一。眼前﹐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原住民进入了华校学习华语﹐学习华语已不仅仅是华人子弟的事儿了。

(菲律宾华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