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线如何线上教学?
2020/07/03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学校终于复课了,老师们除了进班上课,还得确保学生保持安全距离;除了忙着批阅在管控初期交代下去的功课,还有一堆网上的问卷待回答;除了要稳住自己的情况,还须特别注意因为管控令追不上课业而有焦虑或情绪困扰的学生。
如果你以为就如此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师们还得在线上为那些仍然在家的非考试班的学生上课!
说到在线上课,当然得有网线才能行。就如在私人界,快速而稳定网线才能确保员工能有效的进行工作;在学校,这点就未必了。
之前,每一个老师在家线上教学,虽然辛苦,但自家网线毕竟也没有拥挤的问题;然而,在学校,尤其是教职人员多的学校,网线拥挤,开课首日要所有老师在自己座位进入“谷歌会议”以进行线上会议,网线就已经瘫痪了,完全进不了。想像:如果要与学生上网课,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加上,自己的移动数据在学校的线路也很不好,可谓苦不堪言啊!
为此,当负责老师很努力的安排老师在学校上线教学的时间表时,我就开始质疑学校的网线能行吗?
政府规定所有老师必须在24日回校,而不是考试班的老师,则在校找个地方或在学校电脑室上课。理想是美好的,可是,没有网线,一切都是空谈!
欠缺完善硬体设备
学校的网线近十年来都说要提升,网络公司换了一个又一个,全都无法有效解决共用网络的问题。以前,我们的确也不在意,毕竟网线并不是一种必要;而今线上教学是“必要”以后,网线问题却没有解决,这是让老师们如何执行任务啊?
反观在企业界,员工也有上百的吧?他们一样可以有稳定的网线供使用,何以在“一所栽培未来栋梁”的教育场所,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这是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吗?
好吧,有些老师伟大地要牺牲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要用放工后的时间给学生们上课,那么在学校准备教材总可以了吧?然而,没有网线,一切还是空谈!
所以,如果说为何我国的教育一直无法进步,不要只把矛头指向不愿意接受改变的老师,很多时候是因为学校行政不信任老师,不愿意给他们提供完善的硬体设备所致。毕竟,老师在受训时,就已知道自己必须是“全能”的。这一次疫情,突然而来的线上教学,老师们在家经过摸索后也慢慢掌握了技巧,就是最好的力证了。
然而,老师不是神,没有网线,要如何在线?
小学需要教语文知识吗?
2020/07/02 东方日报/评论~作者:陈诗蓉
小学语文课该不该重视语文知识教学,是具争议性的问题。
有人认为,现代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况愈下,和偏重语文知识训练的KBSR课程有关,因为和许多不曾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训练,未经KBSR洗礼的长辈相比,好像一代不如一代。
自KSSR开始,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淡化语文知识教学。《小学课程标准》明确表明“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实现,系统地讲授语文知识对小学生掌握语文帮助不大,处理不当还会造成负担”,因而要求教师“把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语文技能的教学之中”,强调“不要为教语文知识而另设教材”。
KSSR实施至今已步入第10个年头,另有声音反映:“KSSR训练出来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KBSR学生更强,但语文基础却好像变弱了。学生写错字、别字,还有语法问题看起来也比KBSR时代更严重”。有人认为这是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后果”,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训练。roti
canai是近期的热门名词,是马来西亚人才能意会的文化密码。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作,又岂能像roti
canai一样,翻来又覆去?
在往下讨论之前,须要先弄清楚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因为KBSR和KSSR虽然把语文知识放在不一样的位置,但却指向同样的目标,即同样看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语文能力指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语文知识是指和字词句篇有关的知识。就像建筑房屋需要用到材料,并懂得组合规律一样,有了材料并不一定就能造出房子,掌握语文知识也不等同掌握语文能力。
语言的作用在于沟通、交流,它必须与人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意义。语文知识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应用、掌握语言,但它不该是被肢解的“知识”。不管是词性、句子结构,还是修辞手法等,都必须放在文章中,透过具体语境、情境来展现。脱离思想、情感而存在的语文知识,不过是一堆冷冰冰、硬梆梆的知识,难以触动人心,就像我们常说“屋子”(house)并不等于“家”(home)一样。没有人与情的“房屋”很难有吸引力,又有谁会爱上还未筑成屋子的“材料”呢?
当我们强调不要另设教材,把语文知识当作独立的知识来训练时,并不是在否定语文知识,或轻视语法,只不过更担心顾此失彼,导致孩子见树不见林,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而淡化了语文知识,并不表示语文能力就会提高,两者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重点乃在于教什么,怎么教。
说到底,目前我们语文教育面对的最大困境,并不是该不该教语文知识的问题,而是该如何教出语文的“情”与“美”,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点燃学习的热情。
校方家长在复课应有共识
2020/07/03 东方日报/评论~作者:张瑞强
政府宣布全国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在7月15日全面复课,对家长而言是天大喜讯。
毕竟学校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关闭4个月,孩子因不需上学而没有面对功课压力,父母则因要照顾孩子及应付工作,两边吃力不讨好,劳心劳力。因此,学校宣布开课,家长当然喜出望外。
对家长而言,特别是职场上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才觉得放心,毕竟一边打拼事业,一边照顾孩子,是相当辛苦的。
再说,学生4个月没有在正规的环境上课,学习进度和效率也必须重新赶上,若再不复课,会产生巨大影响。
其实勤奋好学的学生也会有所期待,因单靠网上教学并非长久之计,而教育还是必须是学生直接面对老师会更有效。
还有那些原本学习态度有待提升的学生,如果再不复课,过去4个月的空白期,恐会造成对上课有障碍。
学校复课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是一种补救方法,以补回过去的空白期,避免落在后头。
虽说学校复课了,但各方还得遵守政府所颁布的标准作业程序,以确保孩子可在安全的环境下上课。
全国华小有1298所,当中70%是微型华小。一般上这些微型华小在董事会的护航下,不缺硬体设备。因此,要达到政府定下的社交距离是绝对通关的。
反之,二线城市及大城市的华小则普遍面对学校课室严缺的困境。平时这些城市华小已面对课室不足的考验,如今在标准作业程序每班只能容纳20名学生,校方大费周章作出安排,确实是棘手课题。
虽然掌管教育部的高级部长拉兹吉丁提出全面复课的3个模式,但说易行难。原本设施已见拥挤的华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腾出多余的课室来容纳学生,面对重重困难。
教长宣布的3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是一个上课时段,诚如上面所言,微型华小肯定没有问题。
第二是两个上课时段,即分上下午班,这将引起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全日制上课的大型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课室肯定不够,必须采取第二模式,师资分配方面相信难以圆融。
这是因为大家都已习惯全部在上午时段上课,如今有一半的老师需在下午时段上课,肯定打乱老师的生活步伐,所引动的问题来自各层面。因此,老师是否会合作,暂没有定案,得胥视在开课一星期前教育部宣布的标准作业程序。
另一个要关注的是学生巴士的载送,校方是否可以和学生巴士业者取得协调,作出适当安排,有待考察。
至于第3模式的轮流上课,这种轮流到校上课方式,相信不会是学校的选项,也不会来到这个阶段。
总之,学校复课牵动各方。为了学生的课业著想,无论是校方或家长都应有共识,给予全面配合。
让学习变“好玩”2020/07/03 东方日报/评论~作者:汤竤杰
课堂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作业,老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弱点,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学生可通过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让思维越来越灵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作业,作业内容和进度,都是全班统一的。然而,这种统一的作业方式,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如果老师把脚步放快了,能力弱的学生便无法跟上;如果脚步放慢了,对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便失去了学习的挑战性。
有时,为了赶上教学进度以让学生应对期考,老师被迫启动“赶课列车”,因此,学习慢的学生便赶不上“列车”,在渐行渐远之下,这些学生便开始抱著得过且过的心态“安享晚年”。
为了解决这问题,我常思考如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微调,让课堂作业更灵活,从而做到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个性化学习。我希望能将作业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将原本由老师规定学生什么时候做什么作业,变成学生自主选择什么时候做什么作业,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完成作业。左思右想之下,我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关卡式作业模式”,让学生以“闯关”的方式来完成电脑作业。
关卡式作业因材施教
相信玩过电玩的朋友都知道RPG(角色扮演)游戏,这类型游戏的核心玩法就是等级的培养,逐步闯关。简单来说,就是要往更难的关卡迈进的话,你就得努力提升等级,让自己的能力变强,以应付后面更艰难的挑战。电玩中这种等级、闯关的概念,既科学又合理,于是,我便把电玩的这两个概念,结合到课堂作业设计里。
在关卡式课堂作业里,学生没完成第一关(题),就不能进入第二关(题)。学生必须打好每一等级所需的能力基础,才能成功过关,进入后续更高阶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模式,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步伐循序渐进地学习,同时,也因为作业具有游戏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老师而言,则能根据学生所在等级,掌握学生的进度。
此外,学生若单枪匹马过关斩将,将缺乏团队感,所以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来进行。分组有三个好处:第一,让同学有陪伴感;第二,同龄孩子在相互学习时效果更佳;第三,同学有了团队后,能增加责任感。当然,在分组作业时,学生难免会因意见不合而产生摩擦,老师便需要从中协助调解。整个学年下来,学生除了在课业上相互学习,同时也更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与人合作。
在关卡式作业中,学生即使完成了电脑操作,也不算是完成,还需要举手让老师检查,并能现场回答老师的提问,同时,答案得到老师认可后,才能获得图标奖励。
关卡式作业,改变了学生以往对待传统课堂作业时应付了事的态度,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更愿意自我挑战,同时,也培养出了合作能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天赋。通过“关卡式作业”,我体会到,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性化教学方法,让学习贴近学生,学生将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迸发出无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