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东方日报/国内
报导:徐俊华
(曼绒27日讯)入职薪资虽理想,惟续聘制度不完善,导致前途不获保障,再加上职务繁重压力大等其他因素,霹雳州內大部分独中每年均面对10至20%的师资流动率!
为吸引师资,州內各独中近年已大幅调整教师薪资,如今新入职教师的起薪平均介于2000至2800令吉,加上担纲各种职务的津贴,有者每月甚至可得逾3000令吉的收入,在地方上堪称高薪入职的行业。
然而,以高薪吸引师资或许容易,要留住师资却是独中真正面对的问题。
据《东方日报》探悉,独中师资难留守主要涉及眾多原因,其中包括每年追不上通货膨胀率,约莫3%的薪资增幅、前途未受保障、办公室政治及其他內部问题。种种因素,最终致使州內大部分独中每年皆需面对10至20%的师资流动率,成为华教界必须关注的一项课题。
以前途不保为例,儘管霹雳州9所独中內大部分校方已採用首年「一年一聘」,次年转为长期教师的方式,改善师资合约制度,但直至今年1月初为止,部分独中仍旧採用「一年一聘」或无合约绑定长期师资。
一年一聘难留人
一名不愿具名的教职员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独中「一年一聘」的每年续约制度,略显校方在留住师资的课题上诚意不足,令教师们担忧前途未受保障。
他认为,每年续约制度无疑是资方套加在教师身上的无形枷锁,背后也意味著校方高层若有意为难,完全可在合约期满时,无预警地不予续聘,使该制度沦为人事纠纷的把戏。
「儘管部分独中存在不成文规定,將教师转为长期员工,但却少了合约的保障。如此一来,留住师资却变相成了教师为保饭碗的迫切问题,简直是本末倒置。」
「再说,校方以师资短缺为由,美其名落实『跨学科』教学,由教师兼顾非本科专业的教务,如语文系毕业生兼教数学科目等,实际上只是要『物尽其用』。对学生、对教师而言,百害无一利。」
他也强调,若独中资方可適当地参考国家的教师薪资、培训或等级制度,相信將有助减缓师资短缺或流失;反之,若总以民办机构为藉口,恐怕在独中师资课题上不会起到多大帮助。
內部体制不完善 老师「出走」
独中校內的权力斗爭也是影响教师们留职的因素之一。
一名已离职的女教师向本报透露,据她所闻,独中校內许多教师的「出走」早已与薪资及福利脱鉤,反而多数是因为校长、高层与董事会分权不均等內部体制不完善所致。
她指校长、高层与董事会角色彷如一把「双刃剑」,一般上董事会对校务不予干预,由校长全权负责。因此校长与高层的好坏自然决定了一所独中的成败。
惟她表示,一旦校长行政霸道专制或用人唯亲,忽略了其他下属的感受,基层教师们也控诉无门,反倒要为与高层的关係疏近忧心,不得安心教学。「我甚至曾经亲耳听闻,某独中校长在处理人事纠纷上,扬言要让属下的一名教师『到哪里都混不下去』,足见校长权力之大。」
她说,若董事会过度干涉校务內部行政,又犹如架空校长职权,上传不下达,对教师们而言更是左右为难。如此一来,校长与董事会职权分工体制,或董总提供的办学方针是否明確,对留住师资而言,自是关键的一环。
另一名教师受访时也坦承,教师在任职期间,与应征时说好的职务常有落差,校方高层常因人手不足及「民族事业」为由,將贩卖部或图书管理员等非教员职务的工作,充当为教师的义务性工作,对本就繁重的教务雪上加霜。他续说,连带一周一天的假日,还得带队出外参赛或参与师资培训等,日夜操劳,最终导致自身健康亮红灯,令他哀莫大于心死,唯有失望地离开独中教育界。
「儘管我们曾向高层反映,但换来的却是当独中教师就必须带有为华文教育奉献的使命感,不计劳苦是理所当然等苛责。因此反过来面对社会现实的压力时,也只能有苦自知。」
薪资追不上国民型中学
目前独中提供的薪资概况仍与国民型中学相距甚远,同时也碍于资源不足的问题,难以效仿国民型中学薪金及等级制度。
江沙崇华独中董事会总务拿督黄胜全指出,目前独中资源概况步步为艰,若要全面跟上国民型中学的薪资范畴,就得面临大幅度提升的经费问题。他补充,虽然檳城等地已听闻有部分庙会或社团会將每年所得的大部分资金捐助独中的教育发展,但这些捐款很大部分需胥视庙会领导层的意愿,以霹州而言,则暂时未见这种良好的风气。
「这种风气不失为为校拓展资源的良好建议,因此本校董事会將在下次会议中提出,希望可为此寻求合作,以获得足够或更多资源,进而提升师资素质。」
他表示,崇华独中因考虑到教师的健康问题,唯有对年龄60岁以后的教师採用「一年一聘」制,至于新入职教师过了试用期后,一般则都受聘作长期员工。
他续说,在「一年一聘」制度下,虽说好的师资并不会无故被淘汰,但確实会对教师心理上造成不安。因此,该校方及董事会才选择定期评估教师表现,以筛选及保留良好的师资。
针对校方高层专权的可能,黄胜全表示,该校情况较为特殊,事因该校校长每1年3次,又或每3至6个月就会举行教师与常务董事之间的交流会,好让教师有机会在会上直抒意见,因此也杜绝了高层专权的可能。
(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