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2 印度尼西亚《华教日报》
近从国际日报上拜读了海南乡贤、红方老师的大作《印尼中文教育状况之我见》,对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关于“印尼语言安全与中文危机”的悲观论点,提出了质疑与批驳。笔者十分赞同红方老师的观点,认为不能只凭在华语语言环境相对薄弱的爪哇岛做为视察对象,就一概而论武断说“印尼语言安全与中文危机”了。潘教授只在爪哇岛各地视察一个月,并没有深入到印尼各个岛屿,如华语会话环境仍然保存浓厚的苏岛、加里曼丹、廖省群岛、巴厘岛等,那里的华族日常语言习惯仍旧沿用着华语,或方言,如福建话、客家话、潮州话、海南话以及广肇话等等。
而且,那里的三语学校如棉兰的“亚洲学院”、“崇文三语学校”、北干的“新培英三语学校”、廖群岛的三语学校、坤甸的三语学校等等,华语教学水准一般都较高。讲华语的能力较强,“亚洲学院”还培养了不少的汉语师资人才,为各地三语学校解决师资荒问题。巴厘岛有一间民办《大众三语学校》Universal(不是海南大众学校),学校里师生之间坚持校内会话使用华语,连友族学童也受影响在校讲华语,习以为常。而且每年举办的汉语水平考试,参加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多,学习华文已初步形成热潮。所以,如果只从爪哇岛局部的三语学校华语语言较差,华文水准较底,就一概而论印尼全国面临“语言安全与中文危机”,不是有欠缺客观不够准确的吗?这是极不符合印尼全国华教的实际现状,是没有科学客观依据的。
潘教授忽略了爪哇岛的侨生华人,绝大部分一向来的语言习惯都讲印尼话或爪哇方言,世代如此,习以为常。所以虽然印尼民主开放后,三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创立起来,爪哇侨生的语言习惯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的子弟进读三语学校,虽然初步懂得了华语,但子弟们一回到家里,家里的语言环境仍然是讲印尼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日前刘文亮前辈文友,陪伴东爪任抹三语学校中国外派教师陈斌老师造访寒舍,我与夏之云接待了他们。我们四人围绕华教话题热烈谈论起来,取得了许多共识:我们一致认为,印尼华文教学质量难于提高,是被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所限制了的,那就是截至目前,全国三语学校的考试制度,华文考试及格或不及格,都不影响学生的升留级,国家年终期考更没有设置华文考试。就因为如此,三语学校的学生对华文的重视程度大大减低,普遍误解反正华文不影响升留级,学与不学华文无所谓,可有可无。如此一来,学生不重视学华文,教师教学也就不专注,这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提高华文教学质量的呢?这就是潘文国教授所谓的印尼“中文危机”的“症结”所在,此一“症结”,不正是客观条件限制下的可悲事实吗?
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改变三语学校里的 华文考试制度,没有列入国家考试,那是国家层面的议题,必须由有关层面商讨解决。但作为“民办”的三语学校,主观上理应独立自主,制定学校内政的考试制度。既然名为三语学校,就应三种语言文字并重,三种文字的任何一种考试不及格,就应按校规留级再读一年。如此方能有效激励学童努力学好华文华语,如若厚此薄彼,只重英文或印尼文,就无须再套用“三语学校”的美名。徒有其名,华文水准却永远不被提高,是华文教学悲哀的一回事。是时候了!适时解决限制华文教学质量提高的考试制度症结,解开此一“症结”,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也认为:在目前条件下采取一些权宜之计,“以点带面”也是可行的,如:一般上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参差不齐,成绩好与懒散成绩差的混合在一起,结果影响了好学学子的提高。不妨把各个班级里,经过华文考试评定,把成绩好的学子集中起来,组成三、五十人的“汉语专修班”(或可分两班),经过几年的专修班学习,必然会教出一大批华文程度较高的好学生来。如果硬是混合在一起,必然造成“好学着学不饱,懒散者摇脚跑”的怪事儿了。
另外过去在师资问题上采取的“请进来,派出去”的方针,看到的更多是请进来的多,派出去的少的怪象。而且也因“请进来”的受到印尼签证的限制,顶多一年到两年,还没有熟悉学校教学情况,又调走了,再换个新手来,永远扎不下根来长期执教,是目前一个解不开的教学“弊端”。 所以更应注重“派出去“,而且应该以派遣在职教师为主”华裔或友族均可),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派到中国学习两年到三年,回来后就能长期扎根执教,这才是“百年大计”。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法与中国大陆学校结成“姐妹校联谊“关系,互派师资相互支援,采取短期两、三个月的培训期,相信会更快达到一定的师资培训效果。虽只是权宜之计,也算好过没有。
我们的意见只是抛砖引玉,作为给各地华社与三语学校的参考。红方老师是过去北干培英(如今的的新培英)的资深老教师,一向热心海南同乡会的工作与华文教学,他对当前华文教学的中肯意见,非常有见地,值得各地华贤与三语学校的重视。我们希望各地教育界前辈们,深谋远虑,共谋划策,共同求索,一定能把印尼华文教学,推向更高一层楼。
(国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