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072


教育本土化的可能

——以独中地理科为例


2020/02/15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翻开董总过去的地理课本,1980年出版和使用的地理课本还有一整章内容丰富的马来西亚章节,但在1997年改版,使用至2019年的世界地理课本却没有单独的马来西亚章节,整个高中地理科对于马来西亚相关的资料与课题都以补充材料或是议题、例子形式分散在人文地理各个章节中,如此一来这二十馀年六十馀所独中所教授的统考课程对马来西亚部分是缺乏有系统的叙述,也让孩子们失去认识与了解马来西亚的机会。

2017年董总地理科开始编撰高中区域地理课本(世界地理)时,所依据的课程大纲是没有为马来西亚设立独立章节,而受邀担任编委会顾问的台湾师大地理系陈国川教授因此提醒大家即使课纲没涵盖相关内容,也须针对马来西亚设立一个新章节,因此新版世界地理当中才有第八章马来西亚,这也才打破了高中地理课马来西亚缺席的问题。

从自身经验出发

地理是一门人与空间关系的科学,这也是一门难以分类的综合科目,当中涉及地质学、大气科学、地形学、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甚至也涵盖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知识。当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空间如何影响人类活动?而人类又如何改变所处的空间内涵?

由于地理科多元的特性,使得传统的地理课本往往就是把所有的资料尽可能纳入,造成地理课本如同百科全书,加上考试分数压力,以及学校资源的限制,让地理成为一个只能够用背的科目。如此一来,学生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地形、人口、文化、动植物、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资料全都吞下去,结果就是除了考试分数,并不知道所学有何意义,地理成为枯燥乏味,毫无实用价值的科目。

为了摆脱上述背诵各种资料的学习困境,近年来中国、台湾等地都试图回到学习者自身经验作为出发点,从自己生活空间的各种现象进行讨论与探究,归纳分析各种原因与影响,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脉络来看,马来西亚地理的学习是我们国内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回到今天全球的教改浪潮,其中所强调的跨科整合、课题教学的路线,正是地理教育的强项。地理本质就是一种跨科资讯的科学,每个区域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自然、人文的结合,要能够掌握一个地理现象,往往就需要有跨领域的整合能力,因此如果说地理为跨领域的核心科目并不为过。

只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因为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有限制必须要历史及格,使得历史成为大家关注与讨论的重点科目,而地理则被大多学校放弃,考生人数极少而长期被忽略。

因此独中地理课程的完整架构在中学教育系统中,比国中更有优势,董总如果要摆脱别有居心人不断炒作课程不够本土化的困境,则可思考加强历史与地理科的连接,透过历史了解马来西亚过去的发展脉络,利用地理让学生掌握马来西亚的自然与人文课题,并透过与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做比较分析,必然能够增进下一代对国家的了解与认同,从中掌握马来西亚在今天全球化脉络底下的契机与挑战,为日后进入社会做好基本的准备,独中不够本土化的谣言自然能够不攻而破。



天花板的格局


2020/02/15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


新年期间我最喜欢的祝贺语是“新年进步”。我从事教育工作,教育最注重的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就是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更具意义。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成长,受四大因素影响:遗传、成熟、环境、学习。前两者是被动的,由不得我们控制;后两个才是主观可操控的。所以我说因成熟而带来的进步,并不可喜,只有学习换来的进步,才是真正的成长。

成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虽然不全然和生理的成熟成正比,但却和时间大有关系。有些事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勉强不来,成熟了便会懂。教育关心揠苗助长的误区,所以提醒师者善于观察孩子身心,别在他们还不成熟的阶段强行灌输逾越他们认知范围的知识。

学习则不然。学习和环境大有关系,怎么样的环境,将会牵扯着我们的学习。环境,并不只是有形的物质,还包括一些看不见却存在着的,尤其是人为的因素。

教育家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提出“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我是非常同意这说法的。北京大学之享誉,与李政道、邓稼先等科学巨匠有关,与冯友兰、顾颉刚等文科大师也有关系。清华大学的四大师更不在话下。可是现在我们办学校搞教育,就只知道打造硬体,楼盖得高,装设豪华,配备齐全就好,忽略了教师的培养和拥戴。

大师们到底为何被尊为大师?肯定不只是他们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志高意远而又器大声宏。简单地说,是他们开创出前人所没有的格局,为后人铺造学习之路。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称教育为“春风化雨”。格局足以改变后来者的人生。

为人师者,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令他们有终身学习之志。如果尽往眼前的急务下手,只教学生识字考试,难免就要被叽为“天花板的格局”的老师了。



初探媒介与教育模式的转型


2020/02/16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盈芳


媒介与教育演变是我初入燕园上的第一门公选课。前校长蔡元培先生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北大学术自由之风。为培育学生全方位的才能,学生享有多元化通识与自主选修课程的教育,可跨专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本着对教育课题的兴趣,我选了这门由教育学院郭文革教授开设的课,而其也带给了我许多全新的思想火花。

郭教授为我们解读了从口传到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变革与教育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互联网对当下教育的影响。在口传与手工抄写时代,知识主要依靠人类记忆与有限的纸质材料进行传播,局限了教育的效果。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资料搜集和储存的方法,学术思想相互结合、参证与渗透,乃教育传播发展的一大里程碑。而电子媒介问世后,广播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广播电视仍为一种观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知识传播,难以实现有效互动。

随着20世纪末互联网的兴起,新型的知识表达体系出现。数字媒介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文字、图像与声音等,使知识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如今,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上多采用如“文字+动画+视频+声音+留言空间”的混合元素,构建多元化的知识表达框架,突破了传统教科书的单一线性结构。即使是在实体教室,教学资源也不再限于教师的口述表达与纸质教科书。在我高中时,老师偶尔会使用kahoot实时问答的网络平台,实现教学中的趣味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马来西亚部分学校已启动多元化教学资源使用的课堂教育模式,并采用如Google classroomeclass等提高教学效率的网络平台,拓展实体课堂的可能性。

21世纪,视频成为一种重要的表达要素,而线上课程多以视频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介质。有鉴于此,教授安排了五周的数字化阅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每周观看一部教学视频,并提交阅读报告,着重探讨视频如何利用视觉表达原则、知识表达框架,搭建完整结构进行网上教学。过去,我们总作为外来者站在“看”的角度,而从未从制作者“做”的角度去分析一个视频。从内容结构、页面设计、符号运用,再到主讲人的眼神用语,视频里头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是判定教材优质与否的关键。在这份看似简单的作业中,我们初步领略了视频作为数字化表达与传播知识的一种媒介,展现了互联网技术对知识表达与流通、教育教学带来的重大变革。

互联网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传播生态系统,在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愈发普及的时代,在线教育会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在线教育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然而,在我看来,目前媒介技术与人类科技素养未能支撑在线教育的全面发展。在线教育并非单纯的视频课程,还涵盖了各种在线活动,如小组讨论、同侪评议、实验及游戏等。不论是知识表达的符号系统或内容的组织结构,都需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布局,方能实现有效的线上教学。而质量管理、评价与考核机制等,都是在线教育所要考量的范围。目前,马来西亚有许多高校逐步开启远程的线上课程。培养人们的科技素养与应对技术发展变革的能力,已然成为马来西亚教育界迫切关注的课题。

教育,是培育年轻一代的社会活动,亦是人类知识文明的一种传承与再创造。在这门课中,教授引领我们从宏观层面观察媒介技术的变革,理解互联网带来的历史性巨变,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探讨知识产业链与教育行业的未来走向,让我重新解读了人、技术与教育间的关系。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到来,人类仍在努力探索与尝试适用于学生应对充满未知数的未来之教育模式。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按照系统化教学设计的步骤亲手制作一门线上课程。在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将再次对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定义和关系展开新的思考角度。



让艺术成为连接民族的桥樑


2020/02/16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张柔生


在一次的旅程中,住宿的背包客栈办了一场音乐会,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人轮番上前演奏,用音乐、地方民谣介绍自己的国家和背景,在场众人一致对这个感动又美好夜晚,做出“Music Connects People”的结论。

的确,通过艺术能很好的进行文化交流,但观赏者是否具备赏析艺术的能力,又是另一回事。

根据2019年末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成绩显示,马来西亚学生在阅读和数理科目的成绩较平均值低,排名后段,教育水平的低落,也令不少家长对教育素质和体制失去信心。

让人无奈的是这么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学术上没有增进外,也忽略了艺术领域的发展,并没有培养出好的环境,让各个文化中的艺术活动可以百花齐放,更遑论孕育出能欣赏异族文化的孩子。

何以见得?我们可以看见不少独立剧团、现代舞团或影像记录等艺术创作,都面临曲高和寡的问题,而犹如书画戏曲等富含历史价值的国粹,也都在狭小的空间中努力求存。

说穿了,我们并没有预备好一个以艺术做为文化学习的窗口,反而是因为同温层太厚,隔绝了从文化交流中诞生创新元素的可能。

现在的社会就像是充满各式配料的沙拉盘,不同种族偏安一隅,用各自的文化与日常习惯过活,经酱料搅拌后一口咬下,仍能清晰分辨出其中的组成元素。

在这个用尽各种方法创造和谐社会的多元国家中,艺术就是那美乃滋、千岛酱或油醋,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桥樑。

常在一些场合中听到讲者鼓励各族之间互相理解和包容的论调,心中都不免认为是陈腔滥调的空泛言论,因为至今尚无法看见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有任何显著的加强或改善。

而种族之间也因主观印象,常在主办一些非常棒的文艺活动时,认为友族没有兴趣或不会欣赏,从而落入“自爽”的节奏,实在非常可惜。

要消除种族主义建立起的隔阂,何不通过推广不同类别的跨界艺术活动开始,以呈现各样姿态的美缔造对话平台,让人民有管道去落实包容理解的和谐社会。

否则,最能让人体会到马来西亚的所谓“多元”,只是因为大家能享受各民族节庆的公共假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