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0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073


英化数理,请三思


2020/02/18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许元龙


首相敦马哈迪于2003年在中小学推行英文教数理,当时董教总等8大华团强烈反对。

接著,教育部在华小推行242方案,即从一年级开始,2节英文、4节英文教数学和3节英文教科学。至2015第二阶段又改为422方案,即4节英文、2节英文教数学及2节英化科学。

英化数理不只华、印社反对,马来团体也此起彼落地反对,甚至示威抗议促终止,最终在2016年废英化数理。

2009年,时任教育部长长的丹斯里慕尤丁表示,推行英化数理6年,使300万学生成了受害者,因他们没法掌握好英文而无法考获文凭。

敦马对英化数理与宏愿学校情有独锺,当希盟上台时,他兼任教长,后在盟党的反对下忍痛放弃。他委任马智礼任教长,谣传或许是未达他的“教改目标”而遭撒职,最终在“内阁同意"下,他代教长职。

敦马兼任教长后在视频上发布英化数理的讯息,但副首相旺阿兹莎与教育部副部长长张念群皆表示,他没确定落实英化政策,而有内阁当家也说,内阁也没讨论何时推行。

依敦马的行事作风,如果他想推行英化数理,还需要内阁同意吗?试问,当下的内阁,谁敢反对他的决定吗?

如果内阁真的如某位华人部长所说的是“平坐平起”,他们为何不推举无官职的安华出任,或向外找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专家学者,拯救彻底失败的教育与数百万莘莘学子免沦为白老鼠。

敦马要提升新一代的数理与英文水平,绝对不是英化数理所能达致,前此推行的英化已证明彻底的失败,且牺牲了数百万学子,前车之鉴,敦马怎能不明察而贸然再推行呢?

我国教育如果走不出种族与政治的死胡同,那国家和人民只有继续原地踏步或坐著等死。个人认为,敦马不应以自己过时的想法,牺牲下一代的前途。

草民温馨提醒敦马,英文虽然是重要的科技语文,但中文也已肯定后市看起,成为经贸与科技语文。我国人民除了学好英文,也要强化中文。敦马,你不认为,是吗?



英语教导数理科


2020/02/17 光华日报/评论

~文:苏丹庆


无可否认,大马的政治是操控在一群英语流利的马来同胞(English Speaking Malays)手上。为了巩固政权,政府有意无意让多数的马来人放弃学习国际言语-英语,强调马来文至上,造成政权垄断在几个家族手里。除非留学海外,否则难接触到英语。

2002年时任首相马哈迪,为了达到2020宏愿,就提出从2003年开始,英语将是数理科的媒介言。然而,只实施了短短的6年,就寿终正寝。如今时代不同了,乡区马来人也想学英语,朝向国际化。而任何知识都可以从网上学习到,再也没有得躲藏了。

再看看以英语教数理成功的新加坡案例,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下:

1)新加坡拥有讲英语环境(政府致力创造所须环境)。

2)政府在准备好了,拥有足够有水准的师资后才实施。

3)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必须是长时间连贯性的,切忌急功近利。新加坡是经过四、五十年才取得成功的。

4)近年来奥林匹克数理开始盛行,在新加坡其媒介言是英语(在大马也有同样的教课)。

新加坡学生在国际PISA和奥数的名列前茅表现,证明他们英语教数理是成功的!

科学已经证明学习最古老言语-汉语,能让人变的更加聪明,尤其是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它是最有效率的言语。以汉言背乘数表都比任何言语来的快(从212的背法完毕,英语只能达到7),以汉文写报告,一定是最薄那一本。然而在中国,近年的教育也大力提倡英语教导数理。有言论错误的说日本小学教育,英语是“0”。其实在日本,英语是必修科。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五、六年级才有考试。他们学习的是沉浸式英语(ImmersedEnglish),以提高兴趣。日本人和韩国人一样,因为言语(日本人也已经承认,汉语造就他们,所以日本文坚定保留汉字)有汉字,让他们聪明起来。

有人说他本身的华语水平,绝对不是因为华语是数理科的媒介言学到的。那为什么要反对用英语教导数理课?以华裔大马人的好胜和“惊输”心态,搞不好,重新启动英语教导数理课时,家长们都急不及待的一窝蜂报名。



勿倒华教之米


2020/02/1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江振鸿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兼任代教育部长后,当年的英文教数理政策,再次推上火线。

其实,与爪夷文书法课题相比,我倒不太担心这个会令华小变质的政策,因为马来社会的反对声浪,比华社更为激烈。

因此在希盟政府还未获得大部分马来社会认同及支持下,希盟政府恐怕不会冒着失去马来票的风险,强行推行之。

更何况,就算政府不顾民意,届时在马来同胞反对声浪会“护航”,华社反英化料不会像爪夷文书法课题般中招,被有心人士炒作成种族议题。

所以,在情势比人弱的情况下,除了争取更多拨款予华小、华中、独中之外,似乎没有任何教育体制上改革,我国华教只得自保。

在这方面,我认为只有取得友族同胞尤其是人口占大多数的马来同胞的认同与支持,才更重要。

试想,当有关方面要为难华教时,若站在最前面捍卫的不只是华裔,而还有友族同胞,会有人敢造次吗?

试想,当有心人士要把华教课题种族化时,却发现华教已不单是华裔的事儿,因不少华校都拥有不少友族学生,这些人的邪恶企图还会得逞吗?

要让他族认同与支持我们的华教,应以利吸引之,即证明给他们看,多会华语将让他们在工作及事业上无往而不利,这比坐等友族同胞慢慢对华文感兴趣才来读华校,还来得更有效。

因此,当我国电视台广播界于大年初二破天荒以巫裔华语新闻女主播报新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也证明,友族多掌握一种语言即华语,将让他们在事业上多一些优势及机会。

这也证明,只要符合相关征聘条件包括须谙华语,就算是非华裔也能获得入职机会,一切无关种族歧视。

那些时常指责要求应征者须谙华语就是一种族歧视的论调,实为无稽之谈!

这位巫裔华语新闻女主播在马来社会已为华教宣传及加分,在这当儿,那些发表抢华人“饭碗”言论的网民们,是不是存心倒华教之米?



历史科应该存在吗?


2020/02/1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奕纶


历史科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历史科是考生们最应该专注的科目之一,倘若历史科不及格,他们就拿不到文凭。毋庸置疑,这样的考试制度的确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然而会给学生们造成无形的压力。究竟,历史真的那么重要?历史科真的应该存在吗?

首相马哈迪曾经说过:“国民要了解历史,才能免于重蹈覆辙,历史悲剧重演。”无可否认,历史科在大马教育体系当中扮演的最重要角色,莫过于培养出判断力强的国家未来主人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新生代能避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而且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点进行补短。例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可以了解到战争的弊害及维持国家间友好关系的重要性,更可以学习日本在战败后,举国人民努力合一整合国家的积极态度。这么一来,马来西亚在未来发展的路上可以少走冤枉路,专注发展国家经济。

此外,历史科可以让学生更重视国家的独立与和平。身为爱国的大马子民,所有人都应该合力创造和平和睦的社会。然而,我们却看到现代的孩子越来越忽视国家的和平与未来,在网路上发表辱骂友族同胞的年轻人更是多不胜数。其中的原因包括他们不知道国家的独立争取不易,认为大马比起其他国家落后,认为种族的分裂更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早前,我国教育界的翘楚经过研讨后发现,当学生们从历史中了解到大马创国的不容易时,他们不会轻易让国家走向分裂,513事件更能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尝试破坏种族间的和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科是最让他们压力头疼的科目。说到语文科,学生们姑且可以多阅读来提升理解及写作能力;数理科再难,学生可以通过补习来理解作答技巧;可历史不就是个死命往脑子里塞的东西吗?学生们常认为历史中的一切已是过去式,学了也没用,他们也常把“历史”与“背书”齐名,不背就考不好历史,这样的情况造成了许多家长的担忧:历史的出现不是促使我孩子背书了吗?更何况,背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这样许多想考好历史的学生们压力不已,都说:不背也难,背也难!尤其我国历史科自国中中一就以马来文来教导,这让许多国语理解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领略历史课本里的知识,只能狂背历史书中的国文单字,却不懂含义,让教育部想培养出优秀且有判断能力新生代的目标梦碎。

其实,历史科的存在不是件坏事,倘若进行些许的改进,或许效果会更好。其中,教育部应思考是否能让学生以其他语言来学习历史科,如英文和华文,让学生更容易吸收历史课本中所要传达的资讯。第二,教育部应思考是否能取消目前一旦在历史科不及格就得不到SPM文凭的考试政策,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第三,教育部应精明筛选课本内容,更专注于各族间的文化及历史发展。第四,教育部应举办各类趣味活动来提升家长及学生对于历史科的关注。第五,家长应时常提醒孩子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让他们不要忽视历史,认为历史没有用。

最后,希望举国上下人民能重视历史科。马来西亚的历史虽然不如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不如美国历史精彩,但值得我们细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