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075


谈独中统考文凭


2020/02/20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 郑愿


大马在201859日迎来第一次政党轮替,华社出现普天同庆的景象。

华裔祈望那些贪污滥权的高官会面对司法裁决,作恶多端的人能够受到惩罚。

除此之外,他们也期待华商的权益能够获得重视,例如他们一直盼望独中统一考试文凭能够获得承认,被新政府落实。

更何况,承认统考文凭也是这个政府在大选之前的竞选承诺之一。

可是,新政府执政已经一年半了,这个承诺依旧没有实现。

为什么新政府不敢承认统考呢?

难道是因为它的学术水平不够,承认的话会贻笑大方?还是因为承认统考之后,统考文凭持有者可以申请当公务员,如果他们办事能力差劲,会令到政府很难堪?

但是我们都知道,统考文凭被世界上许多项尖的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北京、东京、香港、新加坡……不胜枚举的名校所承认,其水准及资格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令人非常不解的是,我们的政府却不肯承认它。

前朝和现任政府都不肯承认,只因为一些人认为承认统考文凭将危害国家教育体系。

为何学术水平高的文凭会危害国家教育体系,他们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因此华社只好一直等待下去,希望有一个更加开明的政府出现,能够好好研究一下是否能够承认统考,以实现大家这么多年来的愿望。



英文教数理的理想


2020/02/21 中国报/评论

~作者:林彩欣


全球千万人在学英语。懂英语和掌握英语,对个人具增值作用;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首相敦马哈迪身为代教育部长,有意重推英文教数理政策,用心不完全是错,不该被批评得一文不值。

我国学生英语水平低落,无法掌握英语,是政治人物搞政治,没有好好策划语文教育的结果。教育政策随政治人物的个人喜好朝令夕改,苦了学生。

马哈迪第一次任相时,曾为了提高大马学生英语水平,在小学与中学阶段落实英文教数理政策,即使面对不少家长反对以及教育组织批评,他仍一意孤行,最终这个语文教育措施被逼喊停。

国人英语水平每况愈下,与英语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从校园、家庭到社会大环境,都会影响一个人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进度。

回顾我国独立时期至1970年代,虽然脱离了英国殖民统治,但是,我国仍非常重视英语的使用,书信来往、学校教科书、工具书等等,皆以英文为主,这种大环境,造就大家能说一口流利英语。

过后,政府致力落实国文教育,鼓励中小学生掌握马来文、说马来语,公共服务与私人界的书信来往也逐渐改用马来文,使到说英语、用英语的空间越来越小,能说流利英语的人数逐渐减少。

无法大步跃进

政府有意重启英文教数理政策是好事,但这必须在维护国语的宪法地位,以及不伤及母语教育的情况下进行,“顺得哥情失嫂意”,难以让各方满意。

另外,不仅是中小学,政府又是否看到,教育部过去数年逐步落实所有政府大学以国文国语为教学媒介语,已让大学陷入无法为学生提供理想英语学习环境的困境?

教育部2013年建议政府大学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2014年又宣布大学生英文科必须及格,足见我国政府没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政策,来让学生安心学习。

政府要中小学生掌握英语让他们更具竞争力,大学生英文及格才能戴四方帽,既然要小学到大学每一阶段的学生都掌握好英语,政府就必须为他们打造一个有利于掌握英语与英文的环境;若教育政策不断U转、一改再改,教育发展便无法大步跃进。



怎么又是打压华教的坏消息?!


2020/02/20  光华日报/言论

~文:方志伟


农历新年刚结束,教育部就传来两大打压华教的坏消息 华小师资短缺却零招生,以及腰斩统考生师训课程。

今年师训华文组出现零招生的情况,淡小组也同样没有淡米尔文和学前教育课程,马上令人联想到教育部是否准备推行单元教育?最近还重提宏愿学校,难免令华裔和印裔社会提心吊胆。

教育部的解释是什么?史上最佳副教育部长张念群说,这是基于教育部师资系统内的标签存有弱点,并显示华文教师数量“足够”,以致马来西亚师训学院数十年来首次没有开办华小华文组招生,淡小也是一样的情况。

身为一位副教育部长,张念群怎么可能后知后觉到这种程度?她一早不知道马来西亚师训学院华文组和淡米尔文组零招生吗?必须由“系统”来告诉她?

何况,张念群两年前已经表明接受宏愿学校的概念,当时还全力为宏愿学校背书。

这件事与爪夷文单元事件如出一辙,如果今天不是有人揭发此事,看来张念群就会装傻顺水推舟,为了讨好首相马哈迪,关闭师训华文和淡米尔文组,全力推动宏愿学校。

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指出,大马半岛华小截至去年10月,共缺1032名教师;教总今年122日收集的资料显示,2020年新学年开学全国华小缺乏1000多位教师,加上约有600名校长和教师退休,显示国内华小教资严重短缺。此外,淡小一向来也辛苦经营,在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教育部是没有理由不进行华文组和淡米尔文组招生的,除非背后有隐藏的议程。

另一方面,统考生教师学士课程(PISMP-UEC)招生也被腰斩,这个议程就更明显,摆明是要斩断统考的后路。

希盟政府不愿意承认统考,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的秘密。

因为统考生教师学士课程是前朝政府于2010年,在国会宣布允许独中毕业生以独中统考文凭进入师训学院的成果,也是让统考生堂堂正正成为公务员的管道,但是今天教育部急急腰斩这个课程,唯恐不及。

我想请问张念群,如此一来,承认统考这条路是否多出了数百公里?希盟还有可能承认统考吗?这是否与希盟承认统考的大选宣言背道而驰?

我国多源流学校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马来西亚师训学院华文和淡米尔文小组零招生,将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民政党呼吁希盟政府继续开办统考生教师学士课程,让有意成为华小教师的独中生提出申请;此外,华文和淡米尔文组也必须继续招生,以免影响有意报读师训的去年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

据悉,去年有近400人申请师训华小华文组课程,结果只有20人被录取,我国经不起这种行政偏差造成的人才流失。



马来中心思想的历史进程


2020/02/20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谢诗坚


马来亚乃至后来的马来西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9-1945)已经出现种族性的政党。如1937年由布斯达曼领导的“马来青年组织”(Kesatuan Melayu Muda)。因路线左倾,被英殖民政府取缔。

在战后的194510月,一个实力庞大的马来政党诞生,取名为“马来国民党”(PKMM),是由一批左倾的马来作家及政治名士所领导,包括在后来(1956年)成为伊党主席的布哈鲁丁、在1955年成立并出任人民党主席的阿末布斯达曼及在1962年出任劳工党主席的莫哈末伊萨。

马来国民党曾在1946年加入巫统一个短暂时期。后因理念相左退出巫统,转而在1947年与陈祯禄领导的“全马联合行动理事会”(AMCJA)合作。

马来亚联合邦协定

1947年时,英国准备以“马来亚联合邦协定”(The Agreement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取代“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这是因为马来精英上层分子在拿督翁(柔佛州务大臣)的领导下,共有41个马来团体于19463月在吉隆坡召开大会反对“马来亚联邦”的实施。他们指责由英国提出的新宪制没有显示苏丹和马来人的特别地位,而且一视同仁颁予各族公民权,这与马来人一贯维护的马来中心思想有所抵触。

当时,非马来人对马来亚国籍没有特别兴趣,华人还是心系中国,印人则心系印度。但也有不同意推行马来亚联合邦协定。抑有进者,由马来国民党组成的马来人民联合阵线(PUTERA)和全马联合行动理事会,这两大组织在19471020日展开马新大罢市,向英政府提出“人民宪章草案”,以取代马来亚联合邦协定。

但英国否定“人民宪章”,在194821日强制推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继之在同年620日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一场政治上的狂风暴雨也掀起另一场漫长的斗争。1950年,英殖民政府更查封马来国民党,指责该党受到共党渗透。

自此之后,巫统的声望被提升,因为是拿督翁领导巫统与英殖民者达成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在协议中,有三个要点:其一是马来中心思想(Ketuanan Melayu)体系开始形成。巫统成了马来族群乃至马来亚族群的正统代表。

随后成立的马华(1949年)及较早成立的国大党(1946年)都仿效巫统成为种族性政党。即便是在1951年从巫统分裂出来的伊党,也是属于种族性政党。

后来出现的政党如急进党、马来亚独立党(1954年改称为国家党)、劳工党、人民党、人民进步党、马来亚党等,虽曾声称是非种族性政党,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非种族政党”其实也是种族导向的。例如劳工党与人民党组成的社阵,1959年的大选,其马来国会议员布斯达曼、印裔议员加南星,V大卫及维拉邦都是在华人占多数选区中选。

这种投票倾向在后来的选举中并未有太大的改变,比如民政党、行动党的劲敌是马华。巫统方面,在拿督翁退出巫统另起炉灶后,因错误的失算已不是巫统的对手。即使是伊党也只能在乡区上对巫统构成多少威胁,如东海岸区。因此从1952年巫统参加吉隆坡市选举开始,就所向披靡,在历届的选举中成为大赢家。

其二是马来亚联合邦协定为马来人做出定义,即穆斯林、操马来语及奉行马来风俗习惯。其三,马来人享有特别地位,即会受到特别照顾。

大马政治“一成不变”

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就变成马来亚宪法的蓝本,有关马来人的特别地位被保留。在马来西亚成立后,有关的特殊地位,也包括了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

不过,只有到了1969年的“513”悲剧后,才进一步凸显对马来人及原住民的扶持与帮助。新经济政策就是“513”后最重要的产物。在1974年联盟扩大成国阵后,也只突出巫统的一党独大,其他加盟的政党并没有因此壮大起来。

因此,马来西亚的政治被形容为“一成不变”是有其理据所在,尤其马来中心思想的地位,一直没有褪色。即使2018年大选后,新崛起的土团党其实是第二个巫统,被认为是“巫统2.0”。这也导致鼓吹多元主义政党,如公正党面对著阻力,其他政党也面对相同的问题。若是土团党取代了巫统,也只是大格局中的小变化,即马来中心的大格局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