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076


找到根源解决师资


2020/02/22 中国报/中言


教育部终于承认教育部师资制度存有缺陷,如今该部在进行“重新标签”,以便系统能够真正反映国内的师资情况。

过去师资统计系统一直显示华小华文老师数量“足够”或是“过剩”的,而董教总则以手头的数据证明师资问题的存在,多年来这问题令许多人感到纳闷,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何官方数据也会出错?

避免断层

教育部今年还以华小师资标签系统数据出现过剩情况,停止招收今年度华小华文科学员,难怪不少关心华小的组织和团体纷纷出来讨说法。

随着知道问题的源头后,教育部是时候检讨华小师资标签系统,避免日后造成华小华文师资出现断层现象。

毕竟系统是死的,人是活动,很多事情都要灵活处理,尤其是涉及教育这一环,更是不能够一成不变,既然知道系统把将华小其他科目教师也标签为华文科教师的问题,就应该尽速更正问题。

教育部也不应该被动,让有意更改标签的教师,向该部提出申请,而是主动从学校掌握有关教师所教的科目“重新标签”。

适当拨款

师资向来是华小最头痛的问题,似乎每年都听闻师资不足,需要聘请临教,这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演,不管是国阵时代或是希盟政府,教育部过去在设法解决,甚至开设“独中统考生教师学士课程”,鼓励更多独中生加入教师行列,为国家教育尽一份力。

希望如今在找到问题根源后,华小面对的师资问题能够解决,况且为学校提供充足师资是教育部的责任,必要时也作出适当拨款,让面对师资问的华小聘用临教,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



格局决定结局


2020/02/22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点出了普遍的法则。据称这是某杂志主编所说,原文是:“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家的态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格局指的是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态度则是一个人处事的心理状态。

一个人若目光如豆,凡事斤斤计较,一只蚂蚁也会被认为挡着去路的,那么你可以预测他的未来是走不远的。只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大的心胸,才能在天地间翱翔!

看看我的学生,谁比较有格局?

学生甲常埋怨:“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书?又不是每一页都有用,考试不过是考里头的小部分。这太浪费了!”

学生乙经常买书,每个学期都见他把一大堆书搬回家。问他为什么那么浪费,读书的速度可跟不上买书。他说:“书要看完的吗?有用的就看,没用的就快快翻过。一本书一个奇迹,里头蕴含着无限智慧,择要看就很好了!更何况我怕日后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缺憾。”

学生甲实习时,常会失控而鞭打孩子。他给的理由是:“这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

学生乙却不轻易责骂学生,他总是乐观看待学生,坚信只要给予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学好。听到学生甲的说法,他会回应:“最有效的方法,却是远离孩子内心的方法。教育不是讲求速成的,我宁愿慢也要扶正学生的心态。”

学生甲一心就只想考上一等文凭,但凡有计分的活动,他一定参与,与考试相关的课业,他便全力以赴。考完试,他会说:“某个题目逾越了课程范围,参考书上不是那么写的。”

学生乙能力与他不相上下,但是却从来不计较分数。他说:“题目很好啊!符合我们这门课的内容。考试时我思绪短路,没有想好,相信不会得高分,但题目确实打开了我的视野。”

谁的格局高,谁的态度好?我们不必急于论断,5年后且看他们的表现如何。



上课能不谈政治吗?


2020/02/2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有很多伦理规范需要跟随,其中包括在学校不谈政治,只是这个网络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比成年人更热血地在各种网络平台发表意见,有学生更以与网友笔战为乐,尽管文字言语充满偏见,逻辑尽是矛盾,却也不觉得自己的言论有什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还能够独善其身,继续以不谈政治来回避学生对各种课题的好奇吗?

首先,还是必须要先确定什么是“政治”?其实这么摊开一问,几乎没有人能够马上有一个专业完整的答案,大家都爱说政治不进入校园,却没有人能够清楚明白定义什么是政治,到最后就是几乎所有公共课题都可以是“政治”课题,最终谁是话语权的掌控者,谁就能定义什么是政治,哪些课题不能谈,哪些又能够讨论,整个所谓的决策就是一个政治性思考的结果。

引导学生系统性探究

其实在学校不能谈政治,很多时候并不是政治本身的龌龊,而是大家对于所谓“公正客观”的错误期待。今天谈各种课题,必然需要一个角度去诠释,每个议题都可以有千百个不同的视角,不管你从哪一个视角出发,都可以发展出不同细节的故事,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公正客观,只能够从程序上尽可能满足所有角度的考量。

作为老师,既然无法回避公共课题的讨论,那如何引导同学进行有系统的探究,就是专业要求的所在。首先必须要认同的是这个专业不是处理所有的角度和看法,现实上这也不可能发生,所以能够做的是把自己谈论的立场与脉络清楚地让听课的学生们知道,让所有人都明白老师是从什么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以及为什么用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让学生发展自身看法

接下来就是另一个层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发展出自己对特定事件的一套看法,这方面老师就必须要能够接受学生思考脉络与老师所考量的方向、角度有异,而不是一昧的使用辩论、说服、黑白是非等二分法来打败学生,而是要让孩子将自己所想的做到有系统表达,这才是我们今天在学校谈论公共课题的基本要求,也是让孩子们知道即使立场相异,彼此还是能够进行有效的对话互动,这个社会需要的公民从中才能够被培养出来。

学校不能够再躲在高墙之后,以政治不进入校园为借口,一昧回避学生对于公共课题的了解与讨论,所以提升老师对于这方面的敏感度和专业的引导学生探讨的方法,让不了解时事的孩子能够有一个进入相关议题的平台,让热衷于从网络获取各种资料的那些学生能够有一个成熟的视角来处理各种资讯,甚至思辨相关议题。



传承文化须实事求是


2020/02/23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一愚


日前,一华教团体宣传自家办理的书法班,某文化人表示,该团体发扬孔子学说,传承六艺,包括书法。还说书法自春秋以来,受到各朝代重视,更是科举取士时的重要条件。这番说词谬误太多,贻笑大方,又传递错误讯息,倘若因而掩盖了宣扬书法的努力,相当可惜。

发扬孔子学说,那么传承的六艺,大概是儒家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这是孔子推崇的六部经典,此处的书是指尚书,并非书法。而周礼提到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现代社会已无法全数普及学习,比如“射、御”为射箭、骑马,虽为周代“士”的基本训练,但如今是运动项目,也并非现代社会认同的文化传承,更没听说那个华教团体教导射箭、骑马。

当然,周礼六艺中的书,确实有部分人士诠释为书法,惟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现今书法使用的基本工具是笔墨纸砚。墨、砚倒还罢了,毛笔相传是秦代大将军蒙恬发明,纸则是东汉蔡伦发明。不过,学者一般认为蒙恬、蔡伦并非无中生有的发明,而是改进原有的毛笔、纸的制程,趋于便利,以致民间扩大使用。换句话说,春秋时代未曾广泛使用毛笔和纸,例如汉初从孔子故居夹壁找到的书(即为古文经),推测为孔子后人所藏,便是竹简,并非线装书。春秋时代未必没有墨迹,但至今未见实物。

无论如何,现代书法至少在春秋时代并不普及,这是斩钉截铁的史实。

而周礼六艺中的“书”,有人认为是文学,指的是官场、国际的应对辞章和官方书写。另有一说是学习文字的音义。

多读书多思考

书法在科举取士时代是文人的基本技能,不过科举制度是唐代创立,并非自古以来就有。书法写的不好可能影响仕途,甚至成为笑柄,比如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不善当时官场习用的馆阁体,这是他未能飞黄腾达的原因之一,甚至被嘲笑笔下“有欠光致”。龚自珍为此要求家中妻妾婢女练习馆阁体,表示龚家对于馆阁体“非不能也,不为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传承文化须多读书多思考。尤其不该以后世的眼光,诠释早年的现象。就像椅子,其实迟至宋朝才出现,日本人传承至今的屈膝而坐,反而比较接近唐人的日常生活。

开设书法班是提倡书法很重要的一环,实为美事一桩。然而,传承文化总要实事求是才好,才不会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