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4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223

乐见华小友族增加

2021/04/02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木川

教总一份报告指出,除了沙巴和纳闽,国内各州华小的学生人数都减少了。

教育部的数据也显示,非华裔生在2010年占华小学生人数的约12%,到了2020年的比率达到近20%

华小非华裔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确实是很正面的信息,这显示华小的办学获得非华裔家长的青睐。

华裔生育率大幅下跌,华小的学生人数减少是必然现象。

华裔人口往城市谋生,造成城市华小人数爆增,乡区华小又因人数不足面临停办。此现象可从城市华小学生人数占华小总学生人数的约90%看出端倪。

长期以来,华小课题都被有心人政治化,以致增建华小、搬迁华小等课题面对巨大挑战。政府应采取积极步骤,以开放心态正视华小非华裔学生不断增加的事实,更好地规划华小的各项问题,不再让华社常年受这些课题的困扰。

友族把孩子送往华小就读,不仅可促进族群交融,也能让友族了解多元文化。从乐观角度来看,日后捍卫华教的人士就不再仅限于华社,友族在这方面也可以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成为杏坛新鲜人

2021/04/03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洪荣坚

2021年教师学士课程(PISMP)招生了!这是进入华小教书育人最主要的管道,想成为杏坛新鲜人的中学毕业生更要把握这次机会,为未来的树人教育迈出重要第一步。

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近几年的招生工作出现名额无法填满的情况,这是一个须正视的问题,否则必对华小师资来源造成严重影响。

教总更呼吁全国华团关注华小师资问题,并协助师范课程招生的宣传活动,以鼓励更多华裔子弟报读师范课程。

各大中文媒体也可为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的招生带来画龙点睛效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法,让更多华裔子弟清楚了解教师学士课程的申请程序和注意事项。

我国华小每年都面对缺乏正式教师的窘境,尤以城市地区甚为严重。教师学士课程是为期5年的师范课程,如果每年的华小组名额都不能填满,那么华小面对师资问题的情况将年复一年地发生,且令人堪忧。

另外,我们须探究中学毕业生对教师学士课程意兴阑珊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今年的教师节主题是“教师专业知识,培育未来新生代”。

教育部继续沿用去年的主题,再次说明教师在增强知识领域、提升专业水平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符合了国家教育哲学的原理,培育下一代的国家栋梁。

此外,教师热爱知识、教师对知识的进取、教师专业式传授知识给学生,造就成功及有素质的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希望工程,这个重要使命和责任就落在所有教育工作者。

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孩子需要教师的爱护,我们更需要年轻一代传承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共同培育莘莘学子的未来。


教育需要热诚之外专业

2021/04/0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前阵子某独中的匿名板出现了一系列老师被霸凌的文章,有几位老师透过非正式的匿名讨论区分享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以及讲述自己如何对学生失去信心,对教学失去热诚,最终选择离开教育前线,转战其他领域。

系列文章一开始的起头式都以自己对教育充满热诚与期待,这可能是自己的求学生涯非常顺利,或是曾经遇过贵人(好老师),心中对教育工作充满憧憬,因此即使大学修读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精算、商科等专业,毕业后仍然受到心中热诚的驱动,放弃前景良好的业界,进入教育圈,将老师视为自己的使命,而故事的转折则是受到学生的污蔑、家长的不理解,最终那团热诚的火被浇灭,身心俱疲的离开教育前线。

在这些故事中,可以知道这些老师们进入教育界最重要的原因是热诚是,最终也因为热诚,导致他们最后离开教育前线,因为他们除了热诚以外,缺少了作为老师的专业。这也是我国华文教育需解决的问题,毕竟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需要有对教学方法、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理论、教育哲学等的专业认知,只有热诚没有相关专业,往往就会陷入一厢情愿,最终落得一鼻子灰。

靠热诚来号召教育工作者,是马来西亚教育前线多年来的常态,也是华文教育的现实,因为在各种资源的限制下,以及急迫需要老师的现实下,热诚是最容易的切入点,只是热诚会在面对问题与挑战的过程中慢慢的磨灭,所以近二十年来董总、各学校都设有系列对新老师进行各种的培训课程,希望在其热诚消失前让新老师们能够掌握教师专业,让教育能够传承。

只是专业的养成需大量的时间与资源,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资源对新人进行培训,且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庞大教学工作已经让新人喘不过气,还要塞入师资培训相关课程,这种现学现卖的模式不是所有人都吃得消,最终就是不少老师还未长成就放弃,形成一种常年必须要投入庞大的培训资源,无法彰显其目标的吊诡现象。

华文教育两百年,全马各地都可以看到不少富丽堂皇的校舍,而且每个教室都配上高科技的精明白板、数码媒体系统,却无法建立一个专业的教师团队,这何其讽刺?今天的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对教育改革,师资的专业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还是只能维持过去那种有热诚但没有专业,现学现卖的师资,老师被霸凌也就只是教育的日常而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1/04/0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李加平

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不但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即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以此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最终引导他们将学习回归实践和生活。下面我结合了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教学体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切磋。

1.师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回归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在去年的网络教学中,我始终如一贯彻了这个原则。

例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优带差。网课之前,先动员学生去读、去思考课本内容和相关作业薄的题目;上网课时,再鼓励学生将其读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反之,引导那些读懂了的同学,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述出来,且小组间相互讨论和交流;最后,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深不透的,我再给以必要的讲解。这样就可以避免网络教学中,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脱节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谈的不一定符合教师心意,但确是学生真实感受。经过一年的训练,我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落实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师者要发扬教学民主,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也就活跃起来。这个时候师长应该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将学生推向更高的学习模式。例如:我在教授统考科学这门课时,学生就对课本中有关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文字描述和丰富多彩的图片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在课堂上他们会提出让我预料不到的问题和想法,当然也包括错误的想法和理论,我都会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的态度,对学生那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新意见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和尊重。

在教学中我会因势利导,使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妥善解决,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和探讨。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课中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气氛异常活跃。

课后,我再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设计与课本相似的小实验,去观察实验现象,再验证这些自然定律。最后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分门别类成相应笔记。至于有浓厚兴趣爱好的学生,我会建议他们搜索网络、课外书,将相关内容用文本或者图片的形式整理出来形成报告。

这过程,学生亲自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无穷奥秘。这样便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所学的科学知识在课堂外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中,即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最终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最终是回馈实践和解决生活问题。

2021年,我会继续坚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到教学活动中,继续坚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最终培养建设美好的马来西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