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公平?
2019/05/19 星洲日报/大北马
~文:刘振仪
教育部长马智礼在理大针对大学预科班发表的言论,期间举出“土著因不谙中文被拒聘”的例子,实在令人发笑。
我重听他当时发表的完整言论,发现他想表达的讯息很简单。
我的解读是:他认为,以固打制分配名额的大学预科班,是当年扶持土著想法下产生的,唯有土著面对不公的问题(比如因为戴头巾或不谙华语被拒聘)获得解决后,才可谈论国人要求的公平;一旦国家能做到共享繁荣,就不再需要固打制。
“土著因不谙中文被拒聘”这例子已引起太大的舆论讨伐,这可笑的例子也不值得再去讨论。我想说的是马智礼谈起,大学预科班固打制政策背后的扶持意义。
我国大学预科班引起的风波与美国平权政策引起的议论,有些相似。美国通过平权法案,让大学招生时保留特定名额给予少数族裔(如非裔美国人与拉丁裔),让少数族裔在就业、就学时具有平等权益。不过,这项具有扶持意义的政策,多年来始终引起争议。
有者认为,这项所谓的平权政策已造成逆向歧视。因为,相比获得此政策保障的族裔,不获此政策保障的族裔,是否就需更努力考取更好的成绩,才可被大学录取?若真如此,那这公平吗?
当然,上述的问题至今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总有一方支持扶持弱势,也总有另一方要追求绝对的公平,不能因为嚷着对一方公平,造成对另一方不公平。我国大学预科班设下的固打制,似乎也围绕在同样的问题。
只不过,两者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的平权政策旨在扶持少数族群,我国的大学预科班固打制是在扶持土著,而土著属于我国多数族群。我这里提到的多数与少数,是很纯粹的以各族人口比例区分。
马智礼的说法是,政府当年在1999年制定这项政策时,因为当时的土著贫穷。我尽量回想过去,不禁疑问,20年前的大马,土著以外的族群难道真的相对富有?当然,我没有答案,因为我不明白,为何贫穷或富有是由肤色决定的?
政府如今决定延续这项已实行20年的大学预科班固打制,甚至把这块蛋糕“做大”,增加名额,是不是因为土著与20年前一样,依然相对贫穷,或仍在某方面处于弱势?
我认同,社会里确会有一些群体因人口不多,政治力量不强而属于少数,也或在经济条件之不济而属于弱势,政府必须通过一些政策扶助这群体让他们壮大,就如提供公屋给贫穷人家的原理。
但是,扶助政策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只要被扶持的对象,其情况已有正面的改善,这项扶持就该转向其他有需要的人。若没被政治现实影响对弱势的定义,扶持政策的确该走向这样的发展。
勿把教育政治化
2019/05/19 中国报/中言
教育本来就不分种族、宗教和文化,惟有能者居之,成绩好的学生就应该得到他们申请的教育学额与科系,因材施教,确保每名学生都获栽培成为领航国家的主人翁。
但教育部长马智礼日前发表“要废除大学预科班固打制,先确保土著不谙中文也获聘”言论,引发各方争议和不满,大部分者都认为马智礼的谈话非常不专业,是在政治化教育课题,更不应把两种不同事情扯为一谈。
专业手法解决
而大学预科班固打制,早前已引发一轮争议,为了平息这个争议,内阁把这个90%对10%固打制的预科班学额,扩大至4万;而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也坦承,大学预科班设立的宗旨是帮助马来族群进入大学的“后门”,然而就在风波尚未平息之际,马智礼的谈话更是进一步激化问题升温。
教育问题原本就应该根据专业手法解决,就有如这一次的马智礼言论风波,其所发表的确保土著不谙中文也获聘,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逻辑。
看条件非肤色
大家都知道,职场要求通晓华文只是市场需要和职场趋势,只看条件,不看肤色,这是市场自由和需要,因此私人界列懂得中文为聘请条件,并不是歧视马来人和土著,聘谙中文的人,只企业迎合业务上的需求,与大学预科班固打制是两回事,不应该混为一谈。
不管是在什么国家,任何有关国家的私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列出一些工作所需的技能与条件,所有的条件皆无关种族或宗教考量,所以人们包括教育部长本身,不应带有种族偏见的眼光,来处理这一次的问题。
处理教育问题,不应该存有政治考量或着附设任何条件,任由种族仇恨与歧视言论荼毒大学生思想,把种族间的猜忌埋在大学校园内,届时将会对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教育大门应为谁而开?
2019/05/18 光华日报/言论
~文:吴嘉豪
希盟执政已经一周年,作为希盟的忠实粉丝,无不盼望希盟能够尽可能实现所许下的各项承诺。然而,我们等待了61年的“承认统考文凭”,变天了依然是处于“研究中”的状态下,反观政府不需要花太长的时间去研究预科班问题。在维持固打制的情况下增加预科班学额,教长竟然说这是一项突破性的教育改革,不禁让人啼笑皆非。
好在希盟有老马识途的敦马,毫不掩饰地一语道破维持固打制的原因。他直指预科班的设立,乃是为土著学子提供走后门的方便之路。他还补充,这后门现在连非土著都感兴趣了。听在中六生的耳里,确实会痛在心里,因为中六生必须花一年半的时间来学习大学基础课程,然后须在总成绩出炉后再等半年,才能和只需一年学习时间的预科班学生,抢着挤入国立大学的窄门。
经济部长指出,我国的教育必须要有大的改革,才能解决大学生失业的问题。财政部长复制了“我的老板”模式,打算为快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津贴,以为派钱就可以舒缓大学生失业的情况。但,负责教育部的掌门人则说,教育部的范畴只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与他无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门之间在教育改革这方面,毫无诚意为民服务,说的比做的多。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现在家长看到的所谓“新马来西亚”政府,教育改革毫无意义,因为教师的文书工作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政府对教育的拨款也减少了,教师有时得自掏腰包进行政府学校的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在各种压力的情况下,教师掀起提早退休潮,已经手握执政权的希盟,与其说得天花乱坠,不如采取实际行动,尽可能为在职的教师提供最大的福利,以便留住对教育仍有热忱的老师。
新政府应该消除前朝政府所留下的“固打”思想,才能促进教育改革开放。虽然说选民应该给新政府多一点时间去实践诺言,但选民看到,有执政权的希盟却忙着在种族和宗教议题上应付无政权的在野党。在野党的种族牌和宗教牌只能产生短暂的政治效应,毕竟经济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投票决定。当“我的老板”下野后,能够迅速成为网红,这是因为“我的老板”在任相时派糖果派太多,让新生代养成依赖政府的坏习惯。
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农产业领域已经来到了刘易斯拐点,即农产业劳动力过剩已转向短缺,身为希盟的中坚支持者,我们乐见农业科技科目重返中小学。然而,就读文科的学生依旧比理科生多,增加预科班学额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政府应该在中小学的软硬体设施方面尽快“更新”,莘莘学子才会对理科产生兴趣。教育大门应为各族而开,毕竟多元族群合作才是大马建国的基石。
给新山日间师训华文组老同学
2019/05/19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多明
同学们,你们好!时光过得真快,去年年中古来悦香亭才相见,匆匆一年又过去,彼此年岁又增高啦!
说真的,咱们这把年纪的人,最怕“增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已够吓人,加上年岁增高,又如何得了?不说别人,咱就给这些吓过两回,6年前因心脏血管堵塞去了国家心脏中心接受绕道手术、去年杪也去了新山中央医院割除胆囊结石...这种痛苦经验,让我知道重生的宝贵,真诚对待自己,认识自己的未来,珍惜所有,机不可失!
我不是埋怨或关心时光走得快、走得无情,我真正关心的是同学们的健康。盼望今年的聚餐,不能少了你们中任何一人,最好能见到去年因健康欠佳未克出席的老同学,就再高兴不过了...。说来说去,咱们没忘记,三年前在兰竹度假村聚餐的灵魂人物拿督陈茂盛同学,已于今年3月2日永别了人间,奈何!
人说时光无情,一刻不停留。然而,疾病更无情,特别爱找老人来折磨,有时非叫老人就范不可。因此咱们应加防备,生活平淡无妨、不要尝试新奇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抽烟,更不要嗜酒,有空到公园散步散步等等。
同学们,咱有个建议,为保存新山日间师训华文组同学的记忆和过去,可否在此时筹备出版一本纪念册,让彼此记下新山日间师训华文组同学的点点滴滴,
将之存留作为纪念,也能记载咱们曾在教育界中走过的甜酸苦辣之路。
说到编辑一事,对出版书籍经验丰富的有我国著名作家马仑(邱名昆同学)、文学界知名作者高秀(戴文光同学)、吴耀海同学、郑成辉同学、汤学尔校长等等...都是可拜托、可寄望的人选,详情可于来届的聚会时讨论。此建议是否能成事,还有待全体同学的意愿与配合...,但愿此建议不被指为“多余”、“过时”或“迂腐”,则幸甚矣 !
祝 诸位健康、快乐!
你们的老同学:多明敬上
2019年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