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236

讓教育更迎合人性

2021/04/3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郑咏介

疫情在国内肆虐,去年政府取消或展延了各年段的政府考试,而如今教育部长宣布将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改以校本评估取代,这也算是政府表达了要逐步废除考试的立场。

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自是不必多言。比起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仍然强行举办国家考试的韩国,我国社会对考试的态度始终还没重视到如此“病入膏肓”的地步,也为政府废除考试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然而政府在宣布废除UPSR之后,却未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供学校遵循,未提出未来的改革计划和蓝图,也没有站出来解释政府这么做的用意以消除仍重视应试教育的群体的疑虑,可见在废除应试教育的路上,政府和民间都还有很长的改革道路要走。

教育部需要推行更全面的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家长的宣导工作,以及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要如何辅导,都是需要通盘考虑的部分。

事实上在这千百年来,应试教育的角色和功能已经出现重大的转变。在古代,考试尽管被诟病是政府拿来钳制人民思想的利器,但其终究有着公平选拔优秀人才,以及促进社会阶级流动的功能。但如今的考试不仅未解决钳制思想的弊病,还失去了促进社会阶级流动的功能,甚至在各个层面上阻碍了社会阶级的流动,既是底层人口挤入上层的窗口,又是他们最大的阻碍,这也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呼唤社会不要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应试教育没有缩短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距离,反而造成更大的隔阂。许多中产阶级家庭尽管明白让孩子适性发展的重要性,却又怕自己所经历的白手起家的苦痛“遗传”到孩子身上,于是更加勠力贯彻“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将好不容易赚来的钱都投资在孩子的补习和各项才艺上,想尽办法让孩子进入更好的教育体系。教育对于家长而言更像是为孩子购买未来的保障,而在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许多家长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这不仅是孩子个人的前途问题,也会让家长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挞伐,而这样的比较心态又助长了孩子必须得到好成绩的风气。

然而尽管中产家庭和上层人士能通过挹注更多资源来充实孩子的经历和底蕴,却也更凸显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所面对的残酷竞争。以往的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即可得到优良成绩,但现在的许多学生反而依靠补习来提升成绩,这导致许多恶性循环,一来补习中心的恶性竞争导致有补习的学生总是获得更加超前的学业进度,从而在学校不专心学习,二来许多家长为了凑出补习费,只能更加拼命赚钱,却也因此更加忽略对孩子的管教和辅导,形成许多高智商却厌世、没有同理心和道德感的青少年,不仅造成更多社会问题,还乖离了教育的目标。

如今政府终于废除UPSR,但现时教育的种种积弊不是一句废除就可以解决的。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乃至社会各界都以老师和学校是否有吩咐大量作业来作为学校和老师有没有好好从事教学工作的标准。尽管有些家长已经意识到盲目写作业只会让孩子的童年更加空洞,却仍然有大量的声音在要求通过提高作业量和学习时数以提高孩子的竞争力。这种以作业取代考试的方法不仅无法彻底解决考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还会更进一步剥夺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空间和寻找目标的机会。

废除考试制度尽管是个良好的开始,但教育改革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废除考试,而没有提出配套措施和进行政策宣导,否则只会进一步打乱现有的秩序,造成更大的混乱。若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升学和就业机会,并营造对适性发展更友善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那么废除考试之后,社会也会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考核制度,而家长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竞争,将要求孩子同时迎合多项考核制度,有钱的家庭将进一步用各种名目的学习塞满孩子的时间,而贫穷的家庭将更难让孩子适应社会竞争,如此一来将导致比目前更加恶劣的结果。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个政策就能打天下。如今的教育是迎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产生出来的结果,但教育的初衷不就是让人可以成为更好的人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不应该想尽办法让教育迎合市场和社会,而是通过社会、政府的力量,让教育更加迎合人性!

 

废除UPSR是治本之道?

2021/04/3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萧悦宁

教育部长宣布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这一整天脸书上好不热闹。我看到的反对意见多为“废除UPSR后要用什么方法鉴定学生的能力”,这种质疑缺乏说服力,只会被支持废除考试的一方指为“支持填鸭式教育”、“竟不知校本评估为何物”云云。

我对会考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公平地选拔人才的制度。如今人人都能升上中学,不存在资源分配的问题,因此我并不反对废除UPSR。然而,废除会考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我是1993年的UPSR考生,在华小报考国小国文,考获全A后进入锺灵,直升中一。没错,我这种人可说是UPSR的“既得利益者”。我在小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吗?是。有没有题海战术?有。备考时是不是要死记硬背,还要揣摩出题者的用意,选出标准答案?是。有没有担心考不上名校的压力?有。

但,我接受的“全都是”应试教育吗?不是。小学时代的许多美好回忆来自“人文与环境”,这门课并非UPSR考试科目,但老师教得非常有趣,当年师生互动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只会找标准答案而不敢质疑权威吗?非也。校内考试结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与老师辩论,甚至有本事直指考题盲点,最后成功推翻出题老师的“标准”答案。

假期都要补课,甚至牺牲音、体、美来备考?没有。我还记得上美术课时利用装苏打饼的箱子来制作灯笼,也记得体育课上被篮球击中胸部,疼得死去活来,从此不再打篮球。我们放假时不必回校补习,只会有一堆假期作业,但这与会考无关,是学校要赚一点回扣罢了。

我只看教科书和参考书吗?谁说的?4年级看章回小说,5年级看古龙,6年级读梁羽生。我们当年喜欢看《好学生》、《知识报》、《3M报》、《青苗》、马汉老师的作品等等,不胜枚举。老师不会给我们灌输“一定要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观念,想看倪匡、金庸的小说也没问题。

我是个读书只为应考的书呆子吗?不是。我参加男幼童军,课余跟同学一起挨家挨户帮人做家务,以换取五毛一块的捐款。同学们各有所长,有些人学术表现较好,有些人则是运动健将,也有人是唱《郊道》不会破音的金嗓子。6年级那一年,我参加过4场演讲比赛,老师并没有说:“你只能专心备考,不准参加课外活动。”

为什么我的小学生涯如此美好,到了今人口中就变成“考试夺走了孩子们的欢乐童年”呢?是UPSR这个考试制度本身有问题?还是现在的掌权者跟以前的人不一样,为了提高及格率和“全A状元”人数而不断向教师施压,导致教育变质?又或是现在的家长比起从前更为“怕输”,逼得孩子喘不过气、无法享受学习的过程?

面对问题,我们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完善现有制度,二是换一个全新的制度。这两者难论对错,只有“哪一种更为合适”的问题。网络上的舆论要么一味质疑校本评估的实效性,要么支持将考试制度连根拔起,鲜少有人认真讨论“应该如何完善既有的会考制度”,这种现象实在让人忧心。

问题的根源与其说是考试制度,还不如说是人们对待考试的态度。将来不管是升大学还是进入社会工作,只要“僧多粥少”,人们就得竞争,而为了确保公平,最后就得以考试来选拔人才,这是孩子迟早要面对的事情。我们该做的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教会学生:在这个考试落榜,不代表在另一项考试也不会有好成绩,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现在考得不好,将来未必也一样不好,因为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能力的。还有,考试只占据人生极小的一部分,不必把考试成绩跟“成功”、“幸福”画上等号。当年UPSR成绩不如我的同学,有很多都在艺术、金融、工程等不同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收入远在我这个大学教授之上。

教育决策者和家长不调整心态,就算废除所有会考,那些填鸭式教育的弊端也不会得到改善。

 

别让教育成了四不像

2021/04/3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周秀洋

1988年开始落实的小六评估考试(UPSR),在走过了33年后,走进了历史。教育部高教部长莫哈末拉兹前天宣布,今年开始正式废除这项全国统一考试,以后就以校本评估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度。废除UPSR,让学生摆脱考试的枷锁,若真的回归到教育学习的最初本质,当然很好,但,学校老师乃至整个体制是否已经做好了相互配合的调整呢?最怕的就是决定来得太仓促,后续行动却迟迟都跟不上!

应不应该废除UPSR这个问题已经轮不到我们来讨论了,毕竟教长已经公告天下。至于废除这项政府考试究竟是利多于弊抑或反之,或许每个家长老师都有不同的观点。才刚废除的UPSR虽然是统一考试,却早已经不是当初落实时的模样,只以一次考试定优劣,也加入了课外活动的表现,那如今是否计划把课堂评估,体能与课外活动评估以及心理测试更全面的落实?当中央考试取消之后,孩子接下来升上中学的录取模式是否也顺应做好了改变衔接的准备?回归各校的校本评估如何确保做到公正、公平和透明呢?

让孩子快乐学习,在没有考试压力、成绩好坏的压力下,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创意,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模式当然好,但,上情是否下达了?

老师们是否都已经做好准备,清楚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带领学生往哪个方向学习?怕只怕,宣布来得太突然,老师们还在为学校因冠病确诊病例关不关校忙着通知家长,焦头烂额之际还得继续为调整做好准备。我孩子一挪再挪的学校考试,原定也是跟着UPSR的模式测试,如今,是否也要跟着调整呢?

因为冠病疫情,去年一整年,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进度恐怕有大部分不达标。如今,2021年上半年的学期也几乎就这样过了,进度只怕也是差强人意。既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应付全国考试的压力,能不能让孩子也不用再赶进度,而是能好好的回头把基础打稳?我始终相信,只要基础打稳了,哪怕慢一些,却能让孩子在学习上走得更远也更稳。

废除UPSR,相信很多人乐见其成。身为家长的我,只希望孩子所处的教育体制内是贯彻始终的,不会朝令夕改,更不会受到外在政治因素影响而几番更改。我希望,孩子在阅读我国历史时,能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建国面貌,而不是乖离真相的历史,更不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历史;我希望,他在学习国语时,能够按部就班的,而不是被硬塞一堆艰深难懂,连我都得查字典的词汇;我希望,孩子在上科学课时,能因为不必再赶进度,而有更多真正的实践或试验的机会。

很多教育理念和模式都是好的,但最怕的就是,当政府决定采取某个教育模式和理念时,却没有贯彻始终,只学了外表却没汲取到精髓。最终受害的,还是毫无选择权的学生,一代又一代的被当成了白老鼠!只希望,废除了UPSR之后,接下来的替代模式能好好完善,千万别到了最后,又是一个四不像。

 

上课或停课

2021/04/30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周晃毅

由于我时常在面书贴文,表达孩子迫切想上学的渴望,并严厉谴责网上随便就喊要学校停课的人士,我认为一个社会应该以孩子的学习为重,不该剥夺孩子回到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资格。

国际学校工作的朋友,不解地问我,为何我的反应如此激进,她说,她在学校,接触的所有老师、学生、家长们,没有一个是希望上网课的,大家都希望回到学校正常上课。她不解我遇上了什么人,怎么会如此激进。

其实,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所接触过的家长,几乎也千篇一律地希望孩子回校上课,他们都见识过孩子上网课的情景,真不敢恭维,孩子们态度散漫,学习效率低效。

学校相关人士和我个人圈子,几乎都是希望回校上课的。连接触过的老师,亦私下倾诉说她们有一百个理由,真心想回到实体课。

这真是个平行时空,真实世界人人愿回校上课,网络世界却处处喊该停课。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质疑回校上课这决策,鼓吹全面停课的呼声,到底来自哪里?

是我们这些家长和教育界的人,活在同温层里,还是网上谩骂的声音,才是他们本身的同温层?沉默的大多数,都是支持回校上课的,只是不敢公开表态?

这还真不得而知。

反对开学反对回校上课的人士,或许真有部份是家长,会不会有更大的一部份,是事不关己,看热闹,瞎起哄,落井下石加多几句的旁观闲杂人等呢?

我就私下听过一些人士抱怨,说他们很讨厌开学,因为,一开学,就会造成交通严重堵塞,他们花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剧增,这也是他们不愿看到复课的原因。

我和接触过的家长们,老师们,教育工作者们,都清楚的意识到,回到学校让孩子接受正常的实体教育,是那么的迫切和必要,为此,我更认为,整个社会牺牲一些娱乐,甚至阻止在籍学生跨州、跨县,以成全孩子能有个安心上课的氛围,都是情理之中的。

为何有些家长、网民,会那么蔑视回校上课这件事呢?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认知,有所不同。

一,读书只是为了拿文凭。对不少人来说,学校的教育,不是什么德智体群美,不是在培养人的知识见识和品格,就只是为了有一个文凭认证。结果最重要,过程不重要,考什么成绩都不要紧,只要有一个文凭就好了,那就可以出来做工找吃,或升学院大学。

二,读书无用论。很多土豪或者白手起家的人,或我们的父母辈,时常都会宣称:“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很多赚大钱的人,都是没有什么读过书的。”

他们自己也没有读过什么书,骨子里也瞧不起读书人,看不起读书这件事。在一个拜金的社会,谁能赚大钱,就是本事。所以这些人,也觉得回校上课是多馀的,因为再厉害念书,也不确保将来能赚很多钱。

在这人手一机的时代,普遍上,孩子多已成了手机奴。每次看到这类孩子们,都觉得很可惜又很可怜,纵然他们自己或许不会觉得。

全面的停课,只会让本已病入膏肓的手机荼毒孩子情形,更加变本加厉。

或许开课,会让部份孩子曝露在新冠的风险之中。但这已经是新常态,除非孩子一辈子不出门,但就算他们真的不出门,依然还是有被大人传染回家的风险。

真正的救救孩子,也包括救救孩子的心灵和学习。

所有大人都有责任,一起去为孩子创造,可安心学习的上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