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244

实习生怎样才算优秀

2021/05/08 星洲日报/东海岸观点

~作者:黄先炳博士

师范生在学期间会有2次实习,各进行12周。要认真评估实习生的表现,我们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不能采用一般的终结式评估法。

首先,当然要看他们的文案,包括中短期教学计划,课后反思,教学日志等。一般而言,实习生都较勤奋,该处理的文书工作都齐备,评他们表现优异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看他们的教学。主科、副科、课外活动的教学都要达标,如果要获得特优的成绩,只要其中一项不好就要被否决。讲师要评估的包括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不是采用清单打勾,有做就可,而是看其创意,看他会否采用新进教学模式。

由于现今招收的师范生都是甫从学校毕业的,零教学经验,所以这方面不能有过高要求。一般只要构思成熟,会考量多方面因素,我们都会视为具有潜能,给予栽培。

除了上述规定的以外,一般讲师还会看实习生的工作态度。要看一个人的态度,难免会主观。把文案准备齐全,是否表示态度正确了?对讲师毕恭毕敬,教具准备妥当,算不算态度积极?

要了解实习生的态度,最好还是和校方合作,多加了解。毕竟讲师到学校的次数有限,看到的恐怕是片面的。例如某次有老师建议我第一节课就到学校,我依了。原来是实习生到校后交待学生做功课,自己却到食堂用早餐,让我在课室里迎接他来上课。

校方的看法,也许和学院有差异。我们不宜用年终评估教师的标准,全面看待实习生。他们不止教学经验不足,人事沟通上更欠缺。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要做,而是他们不敢做,也不知道怎么做。指导、劝告、鼓励都是不可或缺的。毕竟实习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日后在职场的心态,多少与实习期间有关。我们的点拨提拔,也许会造就更杰出的老师。

在职场三十余年,我认可特优实习生不多,但我相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病毒入校园谁的错?

2021/05/08 星洲日报/东海岸观点

~作者:张征华

劳动节后隔天一早接获信息,淡马鲁启智华小有3名学生因确诊冠状病毒病,学校必须关闭一星期作消毒及善后工作,以切断传播链。

卫生局也将会为该3名就读班级的全体学生、家长及相关教师进行筛检,以确定是否受感染,而有关班级的学生及教师家属也必须隔离避免染病。

自去年疫情开始,加上今年初疫情开始侵入全国各个校园,淡马鲁启智华小成为淡属首个因疫情入侵校园关闭并需进行消毒的华小。

学校校长在接获卫生局有学生确诊的消息传出,包括教师就一直不停的接信息、接听电话,校长甚至与卫生局及董事部商讨如何解决此次学校的疫情危机。

其实发生确诊事件,不能责怪及追究学校做得不够完善,学校基本上都有遵照SOP,而这些病毒是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可说是防不胜防。

话说回来,其实民众或家长有没有真正想过,疫情侵入小学校园的真正原因,是校方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如果以工作方面的角度是没错,家长在外谋求生计,毕竟每一个家庭都要生活,接触他人是无可避免,尤其是现今病毒在无症状下散播,然后感染病毒传染给孩子,再传入校园。

如果以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外玩乐,没做好防疫措施而受感染,就是家长们的错,也不能责怪校方。

因此经常在外的家长必须自律及以平常心看待,时刻遵守标准防疫措施,常戴口罩及洗手,否则一个不小心确诊,到最后责怪谁都不好。


是谁在为难校方?

2021/05/06 星洲日报/花城观点

~作者:黄家贤

10天前,芙蓉国会议员陆兆福为振华中学争取到州政府2万令吉拨款,这对振中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陆兆福把拨款移交给校方后召开新闻发布会,指教育部不欢迎他进入校园,但在他的坚持下,最终获准进入学校礼堂,把州政府支票移交给董事长叶国强。

陆兆福不忘向教育部喊话“不要为难校方!”。

校长是一校之长,如果没有弄错的话,应该是校长发出的指示,至于校长以什么理由阻止陆兆福踏入校园,当事人没有交代。

舆论站在陆兆福这一边,断定陆兆福遭到教育部无理打压,因为他是一名反对党议员。

我采访过州行政议员为了送抗疫物资给华小,不得其门而入的新闻。

事发当天,这名女校长站在校门外等候议员到来,议员抵达校门时被挡了下来,女校长拿出教育部的公函对议员说:“很抱歉,我不能让YB进去,因为我收到教育部的公函,在行管令期间,禁止公众人士包括重要人物进入校园。”

这名议员听后,不但没有表露出不悦的脸色,还以谦卑的态度、平和的语气对女校长说:“没关系,我明白你的苦衷。“

为了学生的利益,双方协商一番,最终同意在校门外移交物资。

这名行政议员就是来自希盟诚信党的莫哈末道菲,在现场,我们感受到道菲的同理心,也感受到他散发出的智慧。

最近,行动党的行政议员张聒翔去峇都基基启新华小移交80盒口罩给校方,校长温秀娟也没有破例让YB进入校园,移交仪式改在校门外进行。

张聒翔不被允许进入校园,他没有表示不满,他知道这是教育部在抗疫期间定下的条列,无论是高官显要,还是升斗小民都必须遵守。

议员受不受人尊重,要看他的涵养,也要看他的格局。

我曾多次为报馆送抗疫物资给晏斗中华小学,我从不以校友、退休教师、赞助人或是董事部查账的身份,要求校方给我通融进入校园,每次我都是通过保安人员把物资转交给校方。我能够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不进校园,一来可以保护师生,二来也可以保护自己。

振中不时传出学生感染冠病,学校三度关闭,家长人心惶惶,当然,我们不可因此把矛头指向陆兆福,怪罪他,但身为国会议员的陆兆福,必须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在疫情爆发的非常时刻,岂可蓄意藐视行政人员,不顾条例存在?

是谁在为难校方?

 

废考后就会有快乐教育?

2021/05/0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周晃毅

记得去年初,疫情仍未开始,孩子刚上一年级,孩子的同学生日,父母为她办生日会,邀请同学们同乐,孩子和我的太太都有出席。

生日会回来后,我太太突然有些紧张孩子的课业。她说,她和其他的妈妈们聊天,发现到其他孩子的家长,都很在乎孩子们的课业,大家的话题,都是害怕孩子的功课追不上进度,讨论著送去这个或那个补习。

我老婆开始担心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不会影响孩子前途,因为我们好像从来都对孩子的功课,很不上心。

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的我,和我太太说,我对其他家长的举措,很不以为然,因为我的成长经历,父母虽然没有送我去这个那个补习,但他们都是成绩导向,考得好,才能得到他们对你的价值的肯定。仿佛除了成绩,其他的兴趣嗜好,都是玩物丧志,父母眼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回想起我的整个学生生涯,我觉得不失遗憾,因为我们好像太注重成绩和分数,而忽略了校园生活里,或许还有比分数更重要,影响我们一生的其他的事。

但,我还是开玩笑,和我太太说:“ 我不觉得想学习得好,需要送去一大堆的补习,我小时候什么习都没有补,还不是全校第一名毕业?”

我觉得,我们只要让孩子知道为了什么而学,该如何学,掌握逻辑推理,还有学会思考的方法,他自然会对学习,充满乐趣。我喜欢诸葛亮的学习模式,略懂,对知识,读通就好,学习个大概,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对很多的繁枝末节,作无谓的记忆和钻牛角尖。

所以,那时,孩子的小学,有很多的下午课外活动选项,都是选修的,不强制上。

所有关于什么语文啊、数学啊、还是科学啊之类的课业相关课外活动,我都建议孩子不要选。

结果,孩子选上了体操、舞蹈、中国象棋西洋棋、合唱团等课外活动,她非常享受,觉得这些课外活动有趣又好玩。直到 MCO所有课外活动喊停,她很难过,并期待很快又能参与这些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活动。

那么,照看,UPSR和考试的废除,我应该很开心才对。

可是,对我来说,并不!

你能说,我们不应该把UPSR和考试,那些什么华语、英语、国语、数学、科学……当作最重要和唯一重要的事;这我赞同。但我想,这不能说,华语、英语、国语、数学、科学……是完全不重要的,这些科目没有用,一点也不值得花时间去学习。

学习的评估工具

UPSR和考试,只是一种对你学习程度和进度的评估工具。

你可以认为拿A100分,并不重要,但那并不表示,所有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程度的工具,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

芭蕾,有考试;钢琴,也有考试;你体育去跑100米,也会有个快慢的评估标准。

难道所有以上的考试和评估,只要是压力,就该一并废除?

我们可以做的,不是非黑即白,考试或不考的二元选择,是不是可能,让评估多元化,降低一次性考试对学生程度评估的比重,加入其他全方位面相的考量。

或是另辟蹊径,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除了考试外,学生能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肯定他们其他方面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有了考试,只要没有了UPSR,学生就能够快乐学习。我觉得是本末倒置。

这种想法,会不会就像大选时,很多人以为,只要投了那一票,所支持的政党赢了,就像快速致富那样,所有你面对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社区、经济、国家的问题,马上都迎刃而解,那一票,就能梦醒成真,就像童话故事的结局一样,马来西亚从此永远就幸福快乐下去?

有时,期望越大,反而失望会越大!

你不能每天只说不要什么,却搞不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你不要考试,不要UPSR,不要所有功课,不要带有任何压力的所有评估工具……”

可是,你们并没有告诉大家,那么,你们要什么呢?

何谓快乐学习

很多人云亦云,赶流行那样的说一句:嗯……你看,我们要芬兰那样的教育。

那芬兰教育,到底是怎的,你们说说看,看说得出个所以然吗?芬兰教育的精髓在哪里呢?

有时,父母自己的思考和生活模式以及习惯,一点都不芬兰人,却希望你的孩子,像芬兰的小孩的生活形态和习惯那样长大。

是不是有点不在地得匪夷所思呢?

我想很多家长,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一句是:你不要考试,不要UPSR,不要功课……

你要没有压力的快乐教育!那你眼中的快乐教育,到底是什么形状呢?

如果,你回答不出,或者,你认为,应该依据孩子的内心,这个答案,要让孩子自己回答。

做什么事,他们最快乐?你不妨去问问你的孩子吧?

或许,他们会告诉你:我从早到晚玩手机、打游戏,看网红Prank(胡闹),是最没有压力,最快乐的。

这个答案,他们可以,你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