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238

给孩子快乐的学习空间

2921/05/01 星洲日报/砂专栏

~作者:詹亨敏

一名小五生的家长与女儿僵在补习中心门外,女儿泪眼婆娑说不愿进来。

家长耐心劝说,“进来看看,你肯定会喜欢这里环境。”

女儿泣诉:“我下次成绩一定会考好,我不想换补习中心。”家长急了,“你明年就要考UPSR了,你打算就这样?”

那是年前的事。两人就这样僵在补习中心外,我打破沉默说,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快乐的学习吧。家长回应,我也想给她一个快乐童年,但是快乐却不学习,她以后怎么办?

这些话触动我的心,孩子身上背负的除了学习,就是以分数来评定他们的将来,分数成了家长衡量孩子未来前程的重要指标。但家长的急迫错了吗?也不是,毕竟初心是希望女儿打稳基础,未来路更好走。

教育部取消UPSR传出后,朋友笑不起来,她说为让孩子考好成绩,她砸了很多钱让儿子补习、购买参考书与练习簿成了家里重要的开销,结果教育部一句话:不用考了!

“那我怎么知道他这些年在学校学了什么,以后升上初中一怎么办?”朋友不满说道。

“我这么辛苦赚钱,他只要学习和玩乐,还不快乐吗?”

有段时间,许多家长跟我说过太多类似的话。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霸啊!这个道理未必每个家长懂,就算知晓也觉得自家孩子能力不仅与此。

看看小学生的书包内,厚重的书本早已压垮原本属于他们年龄应有的学习与乐趣,里面满满都是家长、老师与社会对他们未来的期许,但他们却无力为自己抗辩。

学校假期不是他们玩乐的日子,因为早已被各种假期补习班排满。周末休假两日也不是他们的喘息空间,因为他们要忙上兴趣班、语言班、画画班和音乐班5天上课日,他们早上去学校上课,下午立即送往补习中心,有些学生甚至还有夜间补习班,一天24个小时,只有睡觉、冲凉、吃饭才是他们专属时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自古以来名言,我的童年也在满满期许中被拉拔长大,父母把无法完成的人生规划投射在子女身上,期许儿女为他们完成,却从来没反思,为何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却要期待儿女去实践?

天下父母心,父母肯定都希望儿女们能快乐学习,但快乐却不学习也是父母们心中过不去的坎。希望取消UPSR后,大马学子的小六生涯能有了喘息空间,能真正体验快乐学习的真谛。

 

是谁把考试扭曲了?

2021/05/0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何俐萍

教长宣布永久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后,网络上是一片欢呼声,但一点也不意外的是,失落的人也并不少。

一名原本做好应考准备的小六考生说,废除UPSR的宣布让她感到失落,甚至一时失去了努力的目标。如果你从这番感言就判定小女生是应试教育下的其一受害者,或许你该继续往下读。

这名小六生还说,她个人不反对考试,也认为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否则将来如何在职场和社会竞争?这名小六生的观点让我颇讶异,既成熟又拿捏得当,谈话中充份显露她很明白自己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借助考试来考核自我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也有人抱持,废除考试是取得快乐学习的起步,是迈开教育开革第一步的观念。但是,不考试是不是就与快乐划上等号?应试教育是否只有弊完没有利,恐怕争辩个33夜也不会有定案。

但我想纠正的一点是,考试不是万恶之源,真正可恶的是把教育的本质强硬扭曲为分数至上的观念,该唾弃的是以成绩论学生优劣的思维。再说,我对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信誓旦旦“永久废除”的说词始终有所保留,累累“前科”显示,不仅仅教育部,许多部门都因为换了领头羊,政策也因为人事变动而有所更换甚至一再U转。

最近中国在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这部写实的家庭教育剧之所以引起热烈的讨论,正是因为剧情贴切反映出对现代教育问题的反思。强逼孩子上数学补习班的田雨岚最终把儿子子悠逼出心理病来。原本是崇尚佛系学习,最后发现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慌了阵脚的南俪不得不为孩子欢欢报读各种补习班,最终欢欢学习成绩提升了,家庭关系却陷入剑拔弩张;剧中还有一位孩子叫米桃,家境虽贫穷却天资聪慧,也是天生的学霸,米桃原本和欢欢是好朋友,却因为母亲南俪有意无意在两人之间作比较,造成欢欢排挤米桃,而米桃也因为家境不如人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高压的学习环境不是只在中国,而是放诸所有无法走出应试教育迷思的社会。当整个大环境讲究竞争能力,以一纸文凭来作为择优汰劣的入门槛,你若不想随波逐流,就必须有足够的底气清楚站稳脚步,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的又是什么。

《小舍得》中有2句台词让我有所感慨,其中一句是:“要想过得去,必须比得过”,意思是将来出社会要能占一席之地,从学校开始就得“比得过”;还有一句是南俪懊恼母女关系闹僵却又沉着脸说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就赌不起孩子的一辈子……”。

这一年多来,学生是上网课多过实体课,不少问题也逐一浮现,比如孩子觉得网课枯燥、不能集中,在易于分心下出现孩子一边上网课一边玩手游,以致越来越懒散的问题。归根究底,是虚拟的世界比沉闷的课本内容更诱惑孩子。若单从网课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判定孩子不爱觉习却也未免太武断,当课文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勾不起孩子对求知的渴望,当学习变成死背硬记只求成就更多“背多分”,热忱和动力也在盲目追求分数中消耗殆尽。

xx老师很风趣,(教学方式)很容易让人吸收,如果她能一直教导我就好了。”当孩子这么告诉我时,我意识到不是他们讨厌或是抗拒学习,而是需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掌握学习窍门。

我不反对废除考试,却也不认同考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比废考更该受到关注的是,要教改这条长征的路上,要如何做到提升教育的素质,落实寓教于乐,端正对教育的心态。否则,走了一个UPSR,以另一名堂的考试取代,一样会搞得人抑马翻。不被考试绑架,打破考A才是优异生的迷思,明白学习是为自己不为别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芬兰没有考试,PISA第一名

2021/05/0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许俊杰

当教育部宣布废除UPSR考试后,网络上、群组里、邻里间并不是一阵欢呼,从成年人为主的脸书,到中小学生都在用的IG里,都是在反对,在哀嚎,在为下一代没有考试而开骂。

是的,你没看错,他们都反对取消考试。

“没有考试,以后的学生还有抗压能力?”、“考试压力是必须的,废除了考试只会让下一代抗压力更脆弱”、“有没有办法可以确保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接下来会明怎样的评估来取代考试?”这些是在星洲日报IG帐号里,获得网民力推的留言。

教育部的高级部长说,他们是在聆听了2000多位学生、家长与老师的心声后,才决定废除UPSR。“我很怕,如果我考不到6A,就完蛋了。”一位学生这样告诉他,“我的妈妈经常给我压力,希望我考到6A,家里其他人都考到佳绩,但是我怎么办?我已经尝试了,只是我不聪明。”

“我很怕。如果我考不到6A就完蛋了。”这句话,让教育部长很是心疼,为学生感到很是委屈,明明是要快乐学习的小学生涯,却让UPSR考试给整得透不过气,这还别提那些因为担心考到好成绩而自杀的案例。

80年代至今,考试,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是一件举国上下都会因为考试季而不惜做出各种调整的大事。考到好成绩,无疑的是等于拿到一张通行证,无论升学就职都会占优势;但是,考不好的学生怎么办?于是,UPSR无论好坏,都能保送中学,顶多须到预备班读一年。接下来在中三时考PMR,考不好了怎么办?没事,继续升学考SPM

这时,莘莘学子都会发奋图强,因为他们开始焦虑,担心SPM没能考到好成绩就无法继续深造,无法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升学,过上自以为是长大后的生活。从小学到大学,考试,是老师用来逼着学生认真学习的手段,分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证明。

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考试的我们,习以为常的以分数论英雄、排高低,将考试成绩与个人能力挂钩,因为我们普遍认为,只有能考出好成绩,就能证明我们是有高学习能力的,于是大家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都在拚命的学,努力的考。

你我都是这样熬出头的。纵然如今已经不再需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在报读业余课程时,却还是得经过考试,才能获得一纸证书啊。

若是为了同情小六学生拿不到6A的焦虑而废除UPSR,那同样的逻辑,是不是也适用在同样“啊,这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国家是没有考试的啊?”你别说,还真是有的─芬兰。芬兰的学生长居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榜首,他们以超高的阅读能力、科学知识、综合能力、以及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等被评选为全球最佳。他们的学生有考试吗?我翻查了资料,发现他们的学生是这样上课的:芬兰南部一个小镇学校课室里,只有20位学生。老师打开电子屏幕,向学生重现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城被摧毁时的场景。

看起来,这应该是一节欧洲历史课,是很多学生都感到很闷的历史课。

老师说完后,把学生分成2组,一组学生观察罗马浴场和现代豪华SPA设计,另一组则对比罗马斗兽场和现代体育场。接着,学生可以利用课室里的3D打印机,将罗马建筑还原成实体可感的道具,而这些道具会成为棋盘游戏的一部分。

既要观察历史,又要分析地理,还玩起了高科技和益智游戏,历史课顿时让人精神百倍,这就是和你我过去上课时所学的“分科教学”(国文课、华文课、科学课、历史课)所不一样的“现象教学法”(Phenomenon-based learing,简称PBL),即全科式综合的教学模式。

在这里,老师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倾听能力、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生不仅是以旁观者的身分了解历史,而是可以运用科技,运用自己的思考深入研究,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尽可能地实现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这个过程不需要争分数高低的考试,学生学会的是提升自学能力、学会与他人组队合作。这样的合作不追求竞争,但注重能力,因此也没有“精英班”、“普通班”,人人都可以发挥最大潜能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成长。

当然,芬兰还有好多值得参考的教学模式,他们的学生能长居PISA榜首,一定有值得我们参考借镜的长处。UPSR是被废除了,以后的学生是否还有抗压力,这个是必须在新的评估制度出台前,务必重点考量的重要因素。

没有考试,等于没有了竞争,我们在PISA的排名还相当居后,废除了UPSRPT3一年后,又会有怎样的排名呢?

 

UPSR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2021/05/0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 郭秋香

谈论了这么多年以后,小六评估考试(UPSR)在冠病疫情肆虐下,宣布废除了。

这个陪伴了我们33年的小学阶段性的全国统一评估考试,教育部表明不会有新的考试,而是以校园评估来取代。在考试制度下成长的父母,失去了这个统一检验孩子6年学习成果的平台,家长心里有太多的问号与疑虑。没有了考试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该如何检测他们这六年的学习成效和他们升中学的水平等?

废除UPSR,以多元化的评估替代一试定江山的统一考试,那是我们迈向正确教育方向的开始。教育目的绝不是为了考试。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朝这样的全人教育发展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发掘孩子身上的特质,对身处这个科技化与动荡不安的变革时代,应试考试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让孩子掌握基础的读、写、听和算之外,校园评估的终极目标,是让老师通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表现、参与度、不同的活动项目,观察学生们在各方面的潜能与短处,再加以发掘和教导。

早在2019年教育部就废除了一至三年级的年中和年终考试,用课堂评估制取代,希望让孩子快乐学习,为我国逐步废除应试考试迈出第一步。不幸的是,在一年后就遇上了冠病这个世纪大瘟疫,老师还没有掌握与熟悉课堂评估的技巧、我们还来不及验收课堂评估的果效,教育部这样雄心壮志的改革,就被疫情打乱了阵脚。

无论是课堂评估还是校园评估,老师是这个制度下最关键的执行者。作为第一代孩子没有考试洗礼的白老鼠家长,这边厢听了教育部充满理想的改革大计,另一边用自己切身的经验对周遭的观察,发现这3年来,对于教育部的教改,教育部在沟通上,明显与作为前线的执行者的老师出现鸿沟。充满理想改革的大目标,没有为老师们提供明确的执行方案与方向、在培训和传达这一块出现纰漏,以致课堂评估内容空泛,家长看不到课堂评估对于孩子长短处的检测,对于在何方面辅助孩子难以下手。

太繁琐的文书工作,也扼杀老师的热情。加上这两年半疫情颠覆了正常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心力交瘁努力调整适应新常态的生活,包括老师,以致教育部的教改停顿,校园与课堂评估至今看不到果效。课堂上的老师,除了教学与观察,到底该怎么去评估孩子,教师的评量设计专业能力也是课堂评估非常重要的一环。废除应试考试以后,整理出老师在执行上的困难,协助老师找回对这份神圣职业的初心与热情,提升老师的素质,是教育部当务之急。

这么多年来,我们都被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框得太久,要打破这个思维,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协助孩子多元性的发展,达到培育优秀与世界接轨的人才,找到学习的热情,不能只靠学校。家长与老师的相互沟通,父母意识家庭教育身教陪伴的重要性、社会不同层面的支援,例如宗教,教会的主日学、佛教的佛学班和非政府组织各种有益活动的努力,都是发掘孩子不同潜能的平台。

走过岁月认真生活的父母总能深刻的体悟,现实的世界,孩子的社交、情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求新、求变,自动自发的学习、不轻易被挫折打败的能力,这些都不是纸上考试测得出的,但这些都是决定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走得更远、开辟属于自己一片天的重要元素。

宣布废除UPSR以后的校园评估,推出周详的替代方案、建立国人对教育制度的信心,是教育部刻不容缓的事,尽管我们知道这两年总要牺牲白老鼠。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不看乱糟糟的政治,为了培育孩子,给孩子快乐优质的教育,是我们这一代人殊途同归的目标。废除UPSR以后的无考试时代,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