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教育
2019/05/09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蔡志玲
50年前发生513种族冲突事件后,我国政府扶持马来人的政策,似乎至今仍未成功。我们曾经以為距离成功只差一张选票,如今无论是教育或经济政策,都看似走回国阵时代的老路时,才恍然如梦初醒。
所谓新马来西亚,只有在大选期间令人“感觉美好”、“感觉真实”、“感觉靠近”,一旦一切回归平静,才看清真相:原来不是换了政府就可以翻转现实。
一些政治领袖近来纷纷提出马来人的焦虑与不安,再以各种说词说明新马来西亚不是虚假的,我们已经在路上,朝向还在远方的目的地。
有抵达的那一天吗?只要努力,相信是有的。最多再一个50年,若非有人為了政治目的刻意阻止,马来族群的经济鸿沟一定会降低,各领域固打制的比率一定会降到最低,甚至為零。
马来同胞也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少马来人思想开明又有学识,优秀程度超越其他族群,但这类现象仅限於城市地区。
城乡发展的差距,拉开华人与马来人的经济、教育鸿沟,也拉开城乡马来人之间的距离。马来族群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小,因此公正党领袖安华早前强调,城市边缘的贫困与乡区资源有限导致的贫困,才是国家至今仍需要固打制的原因。
确实,在实体条件不平等下,我们总不能让大学只招收城市裡富足的孩子,忽略在乡区努力念书却只考到3个A的孩子,剥夺他们改善未来生活的唯一希望。
政府多年来在城市投资数项大型计划,耗资不菲;反观大多属於东马与东海岸的乡区发展几十年如一日,成绩好的乡区孩子到城市生活,少数选择留下来谋生,没有新行业入驻,年轻人回流不多,资源继续有限。如此的情景几代循环,马来西亚的城乡鸿沟问题将持续多久?
走正门却总是被制度牺牲
要真实了解我国的种族关係、种族竞争条件,与其听政客怎麼说,不如多到国内各地走走,多结交友族朋友,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各族同胞对彼此的认识,只透过政客发表的言论,日常生活中缺乏交流,那恐怕只会离真实越来越远,误解越来越深。
当首相敦马哈迪说大学预科班是各族同胞进入大学的“后门”时,相信听在各族人民耳裡都心有戚戚焉。这类的后门教育制度,中央政府不止要保持大学预科班原有90%土著和10%非土著学额分配,还要把现有的2万5000个学额增加到4万个。试想国家发展到今天,為何还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走后门进公立大学?
当这些后门学生大学毕业后,若成绩不理想,不想在城市竞争,又回到乡区生活,他们的大专学识背景能协助他们改善在家乡的收入与生活条件吗?
在公立大学走一回,就好像到花花世界走一趟,拿了一张大学文凭,不代表思想就此提升,不代表前途就此有保障。教育制度如此,只能说修為在个人。
别忘了还有更多以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走正门”进公立大学的考生,他们分到的学额越来越少,往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可抢到一席之位。他们不少来自中等及中下家庭,来自城市中的贫困,走正门却总是被制度牺牲。
教育固打制非实行不可,但也需考虑各入学制度招生学额的平衡,否则国立大专学生素质将面临一大考验。
希盟执政一週年,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仍然是固打制和走后门。
践踏非土著的后门主义
2019/05/1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里郎拔刀
我在一张照片上见到一年前这个时候,即全国普选成绩揭晓的前夕,民主行动党的林冠英和刘镇东在一场造势活动上,领导群众高举希盟盟主马哈迪医生的照片,一起高喊“人人都是马哈迪!”
一年后,很多当年看了马哈迪竞选视屏泪流满脸的希盟支持者如果懂得反省,恐怕会对是否希望自己是这个处处以土著利益优先的马哈迪而有所保留。
另外,引起非土著强烈不满,延烧了两星期的增加大学预科班收生和继续大学学额种族固打制,最后以首相马哈迪的预科班是土著后门论作为闭幕。一般估计,这个受欢迎程度越来越下降的领导人的总结,将一如既往的以照顾马来人感受作为理由而不得不加以接受。
综合上面两个事件,再看回涉及的政客,不难发现自马哈迪上台以来所发表的种族言论以及种种为种族歧视政策所进行的辩护,都有林冠英和刘镇东在为他间接而隐晦的背书,他们的论述不外是呼吁华人不要族群本位,应该以马来西亚人的身分展望国家未来。
已弃宪赋平等权利
换句话,如果前述两人的言论代表民主行动党,该党已不再坚持宪法面前人人平等,拒绝将人民划分为土著和非土著的原则,而屈从于国阵的马来人至上主张了。当然,希盟执政后,也没有人再很自豪的坚称“人人都是加巴星”,那个捍卫宪法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家。
继续大学录取种族固打制和扩大预科班收生数目将如何导致非土著高级教育文凭考生的大学录取机会更渺茫,已经是非常明显的问题和困境,也已有很多对高等教育有研究的对其坏处进行了具体分析。
然而,除了部分没有在内阁的民主行动党议员外,举凡教育部长、首相和几乎所有希盟议员都默许公民继续按照土著和非土著划分,赞同政府继续实施种种建立在剥削非土著权利上的土著优先政策,包括各种土地拥有权、汽车进口准证、森林开发特许权、工程招标等方面的固打制。
忘本反映人格病态
在政府不平等经济政策下的非土著,不但在不公平的竞争下丧失了许多优势,甚至连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也几乎被剥夺。如今被马哈迪形容为“土著的后门”大学预科班决定,简直就像将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的非土著学子践踏在下,以便更多不具备实力的土著能顺利被大学录取的后门主义。
后门主义将大量空有文凭而实力不足的毕业生引进市场,不但降低了国家经济的竞争力,也导致许多私人工商界对这些毕业生能力的不信任,进而造成他们在雇用新人时有了种族上的考量。希盟政府不去正视这种累积已久的顽疾对经济和人力资源的伤害,反而倒果为因,指责私人界歧视马来人。
作为尊重人权和普世价值的任何政党或政治人物,如果为了官位不对希盟的歧视性政策和言论强烈抨击虽然无法原谅,却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如果为了讨好和附和首相而做出诸如华人太过族群本位,华人不够马来化等似是而非的言论,而不去正视人民的水深火热,则反映了一种人格上的严重扭曲和病态。
大学预科班新增名额之我见
2019/05/08 光华日报/言论
~文:青蛙
内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过了新教育措施——大学预科班的学额从2.5万狂增至4万,并将60%的学额保留给低收入群体。最引人注目的固打制则没有丝毫调整,土著与非土著的比例维持在90:10。教育部部长马智礼表示,这是为了让更多学生进修科学领域,尤其是土著学生。另外,增加学额展现了政府希望所有人都开心的一片苦心。
对于所提出的改革方式和其相应目的,笔者认为前者根本无法促成后者。首先,要在蓬勃发展的科技时代不落人后,培养科学领域专才固然是首要任务。事实上,年轻学子之所以能蜕变成能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专才,除了被赋予接受高等教育和先进技术训练的机会,更大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人的天赋与上进心。一味地准备更大的蛋糕,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受邀请食客的味蕾。有些人的消化能力偏差(基础知识不足),吃了不但没有饱足感(无法大展拳脚),反而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跟不上进度)。
只有那些享受吃蛋糕(对科学领域知识用有浓厚兴趣),并且有一定消化能力(跨越成绩和性格测试门槛)的食客(莘莘学子),才有资格分一杯羹。试问,有幸搭上新增学额列车的学生当中,究竟有多少位是有能力驾驭大学预科班,以及日后大学繁忙行程的佼佼者?没错,这项措施可以减少华裔优秀生排队上报申诉的案件,为拯救遗珠有所帮助。但是占据受惠者名单高达90%的土著学生,原本就能以几科优等的中等成绩轻易中选,如今岂不是能以更低的标准蒙混过关?这无疑会加剧课堂上实力悬殊的现象,也间接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气氛。
众所周知,大学预科班几乎是踏入公立大学的直通车,在选科和大学上有一定的优势。在固打制的推波助澜下,土著学生更是在各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是大学预科班人数一时剧增,政府大学的筛选制度恐怕被迫做出妥协,未来更是培育出技术不精、敷衍了事的平庸毕业生。与其滥竽充数,不如把机会让给表现更突出的非土著学生,何必在有其他大将可挑的情况下拣选廖化担任先锋。要是有心拉拔土著新生代,政府不应该为他们铺好康庄大道,而是须培训他们靠着自身的努力拼搏出一片天。唾手可得的高教和就业机会,只会让他们失去奋斗的欲望,始终无法走出固打制的保护区,在国际舞台缺乏竞争能力。
另外,政府想要见证的皆大欢喜画面并未发生,反而引起各族社会的反弹。华社大力抨击这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计划,认为这种以肤色划分蛋糕的方式极为不公平,种族之间的猜忌与隔阂愈发严重。社交媒体上,清晰可见的是马来社会讽刺华裔不懂得感恩,过于贪心的说辞。看来,土著群体不愿意割舍出任何有益己方的机会,哪怕政府在其他方面已经预留了不少福利,譬如玛拉基金局的各种福利和奖学金。希盟政府的新大马愿景犹如痴人说梦,为了来届大选广大票源的支持率,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惜压榨典当全民利益。曾经带着满腔热血归乡投票的华裔子弟,纷纷表示自己的心已经凉了半截。
公平对待各族,肯定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国家长远的发展,政府务必根据素质与能力分配升学机会,鼓励年轻一代跨越种族的鸿沟,建立亦敌亦友的健康竞争关系。基于国家尚未乐观的国家财务状况,大学预科班名额或许僧多粥少,那么落选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管道继续深造,不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不关乎种族,而是取决于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从前未雨绸缪的习惯。目前为止,诸多华裔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上本地私立大学或出国留学,土著家庭又何尝不懂得爱子心切地效法?哪怕无法负担费用高昂的私立学府,学生还可以修读中六课程,用努力扼住命运的咽喉。然而,高教部有必要检讨与审核各个先修班的课程纲要难度,并制定出透明且公正的评估标准,以实力筛选出可塑之才。
如果说这项改革是一个仓促的决定,笔者不得不质疑在朝官员的能力。如果说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探讨出来的方案,笔者更加深表不解,只因它的初衷并不能完好地实现。恳切希望它不是就此拍板定案,而是还有回转的余地。
教长,我在说你
2019/05/05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周若鹏
政府考虑津贴社会新鲜人的薪金,可谓用心良苦,不过,对此建议,我身边的朋友挖苦为多。
政府的用意是希望提升年轻人的收入,鼓励他们工作,如此减少依赖外劳,也间接减少外汇流失。
为什么会挖苦呢?此举和过去的一马援助金有相似之处,都在派钱,前政府至少可自圆其说是帮助穷人,现在的做法看来像在让青年不劳而获。
然而,批判还嫌太早,因为详细的津贴办法还没制定,依首相所举的例子来看,可能是政府帮助雇主支付部分薪金。
这真的不是好措施,倒不是因为新鲜人不劳而获。不管薪金由谁支付,新鲜人还是得先付出心力工作才换来报酬,这是十分合理。这60亿的津贴提升他们的收入,因而更具消费能力,间接刺激经济滚动,一举多得,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在于:当政府干预自由市场时,往往会不小心搞砸一些事情。
勿过度干预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是高效率的,物价会因竞争而在供求之间达到平衡点。比方说我生产包包,很多人要买,供不应求,价钱抬高,有利可图,因此,我继续生产很多包包;反过来说,没几个人要买包包,产量自然就少。这时,不知怎的,政府忽然同情包包业,给所有妇女发“一马包包金”,只能用来买包包,我的生意就突然好起来;我增建工厂、增加生产线、扩大人员编制,应付激增的顾客;不过,两年之后,政府终止一马包包金时,我的下场如何呢?
人才不是包包,但人才市场也是市场,总有其运作的原则。假设一个新鲜人业务员的薪酬市价2000
,政府勉强津贴到3000,若干年后无法再津贴时,雇主会怎么办?除非此业务员两年内自我增值,否则,雇主不会愿意继续负担额外的薪酬,而会另聘愿意接受两千薪金的新人,旧人就失业了。这,还是比较乐观的局面,因为我假设雇主愿以津贴后的高薪聘用新鲜人,培养他们成长。事实上,未必。
企业要节省开支是必然的,雇主认为值得2000的雇员,断不会用3000聘请。如有津贴,雇主还是会开价2000,不过,这下子其中500由政府负担,于是,这些津贴只惠益雇主,员工并没得到什么帮助。津贴还扭曲了企业真实的成本架构,薪金开销减低,产品利润表面上增加,到政府终止津贴时,反让雇主觉得负担突然加重,觉得2000是多给了,只好减薪甚至裁员。
一马包包金这举措真的存在过,不过只付给一个妇人。真实的例子是一马书券,取消以后,使得一些出版社的业绩大幅下滑,被迫裁员。
政府还是不要过度干预自由市场为妙,与其派钱付高薪给新鲜人,不如培养出真正值得高薪的人才。
教长马智礼,我在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