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中校友会
48届 陈楚良
2021/02/18 《印尼新报》
1942年日本的侵 略野心膨胀,为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发兵南侵,1942 年侵占印尼巴达维亚。印尼沦陷了,当地所有华侨学校被迫关闭,所有学生从此 失学在家闲荡。
当时 我在巴城的华中刚上 初中一年级。我家住在甲汶多浪,韦同芳老师的住家就在对 面,他不忍心看到像我这个年龄的小青 年,每天白白地在浪费时间而耽误了人生最宝贵的学习。他毅然决定在自己家里办 一个数理补习班,因地方有限,只能招收 一些和他熟悉的人, 总共大概是十多个人 吧,其中有我、余永福、李惠珍、丘程明、丘瀚鸿、丘清 清、丘福尧等。每天上午上三节课,一周 上六天,课程内容有代数、 几何与物理。韦老师不辞劳 苦使我们 这十几个 人具有了可以直接上高中的水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当时巴城的华侨社 会对已失学三年多的华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最为关 心,因此不分是来自 福建还是广东,都一 致同意刘宏谟老师提出的创办一所联合中学的意见。
1945年10月初“巴 城联合中学”(简称 联中)正式成立。这 是由原有三大侨团: 广肇会馆、华侨总会 和福建会馆联合主办 的并确定司徒赞为校 长,刘耀曾为教务主 任,赖绍基为训育主 任。
1945年10月6日, 联中招生,10月11日挙 行考试,报考的人数 有800多名,结果录取
717人。由于还有很多 人要求报名,因此决 定扩大招生名额。第
2次招生有300多人报 名,通过考试又录取 了100多名。2次报考 人数共计为1100人, 总共录取800多名。全 校设立的班级如下: 初中一年级7个班、初 中二年级4个班、初中 三年级1个班、高中部 高年级1个班,另外还 增加了一个高中特别 班,实际上,就是高 二班,这是因为这些 学生已具有高一的水 平。 学校正式成立 了,教师也有了,学 生也招收好了,联中 的校舍是在宛朗岸( 靠近Tokotiga),校门 前有条小河,校舍不 大,但环境还不错。
1946年6月,主 办联中的三个侨团, 将联中交给了当时新 建立的中华总会文教 部去管,总会无法推 卸,只好接受。1946
年7月14日,中华总 会召集有关僑团商议 此事,当场决定“联 中”由中华总会文教 部接办,
1946年8月10 曰成立首届董事会, 经董事会讨论决定聘 请司徒赞为校长,并 正式定名为“华僑公 立巴城中学”,简称 为“巴中”。 由于韦同芳老师 对物理课的要求是理 论与实践并重,物理 实验一定要每个人都 动手做,不宜使用普 通的教室,为此当联 中成立时,校方就与 广仁学校提出借用教 室的事,广仁同意将 学校二楼的一间教室 与走廊暂借给联中作 为物理实验室之用。 所以巴中成立之后, 上物理实验课仍旧在 广仁。
韦老师教书认真 负责,要求严格,布 置的作业必须按时交 给他,做实验要求每 个人都动手,而且还 必须写“实验报告” ,写报告用的记录本 是由他统一规定的。 报告内容要求很高, 除操作步骤外,一定 要写上看到实验中所 发生的情况以及分析 其发生的原因与结 果,尤其重要的是必 须將自已思考的问题 或意见写在报告中。 而他出的考试题是出 名的难。 我从联中到巴 中,总共学习了三年 的数学都是刘宏谟老 师教的,凭他丰富 的学识与教学经验, 他为我们的数学打下 了基础,他出的数学 考题也是出了名的 难。
记得有一次考平 面几何,他出了几道 题目,其中有一道很 难,考了2小时无人交 卷,因此决定延长考 试时间,又延长了2小 时,结果除了少数几 个人能解,绝大多数 人都没能做出来。
1948年5月当我 们高三毕业时,我班 向学生会提出,为了 庆祝毕业,我班决定 要举行文艺晚会以示 庆祝,文艺晚会的内 容有大合唱、独唱、 钢琴和小提琴独奏 与话剧。大合唱是由 黄城温老师负责选歌 和指挥,黄老师选择 了“黄河大合唱”这 首歌,他每天到校后 认真排练与指挥;话 剧是由对话剧内行的 林苍老师担任导演, 他选的剧本是《法西 斯细菌》,这是夏衍 在抗日战争后期的作 品,演员主要有我班 的刘美清和丘程明及 高二班的黄秋娥等, 在林苍老师热心的指 导下,在很短的时间 内就完成了排练的工 作。正式演出是在租 借的一个电影院进 行,特邀请巴中学生 的家长们前来观看。
演出结果获得了轰动 的效应,巴城读者最 多的“新报”在演出 后的次日就报导了, 并对演出节目的水平 大加赞赏。这次演出 充分体现了我们“乐 观、进取、合作、奉 献”的巴中精神。
1948年6月我班有 十几位同学乘船回国 深造,决心将来报效 祖国。 1952年我毕业于交 通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大连 中国科学院石油化学 研究所工作。在研究 所我参加了用硫酸法 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工 作。 由于在印尼的父母年老体衰,子女又 都已在中国工作,他 们决定举家回国,叶 落归根定居于上海。 因此我向单位提出, 要求调到上海工作。
单位组织部于1954年 10月份将我调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工作。报 到时,学院将我分配 到公共卫生学院劳动 卫生教研室当助教。 我刚到教研室工作没 几天,教研室主任为 了要研究电镀厂工人 铬中毒的情况,要我 负责检测电镀车间空 气中铬酸雾的浓度。 这项工作的技术和方 法,我没有学过,不 知道应该怎样去完 成。经查阅大量文献 后,我很快就掌握完 成这项任务的方法及 所需用的仪器设备。 如此大规模的进行有 关劳动卫生的调查研 究,在国内当时是第 一次。这次去进行调 研的团队除我校以外 还有华山医院和五官 科医院的著名教授, 在大家齐心协力下, 工作进行顺利而且获 得了令人满意的结 果。最后还向厂方提 出了改造电镀设备以 预防发生工人中毒事 故的建议。接着我为 了更进一步了解工人 中毒的情况与程度, 还对工人的血液及尿 液中的有害物质或与 其有关的代谢产物进 行检测。我还曾去贾 旺煤矿下矿井去采集 坑道空气中的粉尘样 品,并带回实验室分 析粉尘中二氧化矽的 含量,以研究矿工患 矽肺病的原因。贾旺 煤矿经这次调研后, 专家向煤矿当局提出 了在矿井中采矿需有 的防尘设备的建立与 设计,研制成工人需 戴的防尘口罩。
根据我多年实 践的经验与书本学到 的知识,我编写了一 本卫生化学讲义,殊 不知却引起了学校与 卫生部的重视。1979
年公共卫生学院的领 导突然要我负责建立 卫生化学教研室并配 备了几位教师和技术 员。另外还通知我即 将在我校召开全国医 药院校卫生化学统一 教材编写定稿会议, 要我写好编写教材内 容的要求与提纲。
卫生部还指定以我校为 主编,和北京、哈尔 滨、四川成都、山西 和武汉医学院组成一 个编写小组,并定于5
月份在我校召开教材 编写定稿会议。会上 我将写好的编写要求 及提纲让大家讨论。 因其他学校尚无卫化 教研室,因此只能编 写《分析化学》,作 为过渡。四年后,全 国高等医药院校教 材,卫生化学统编教 材是由我校与北京、 哈尔滨、四川和南京
5个医学院组成编写 小组,仍指定我为主 编。通过审稿之后, 于1985年4月在昆明 医学院召开了定稿会 议。 第2版“卫生化 学”教材出版之后,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 迄今已有三十多所纷 纷成立了卫生化学教 研室,这方面的师资 队伍在不断地成长与 扩大。
我回国迄今已七 十二年,从事教书育 人的工作已39年,桃 李满天下,这是做教 师感到最幸福的事。 另外除了编写教材之 外,我还亲自动手进 行科学研究的工作, 将研究的几十个结 果写成论文发表在我 校的学报和期刊杂志 上。其中有的获得了 上海科技成果奖3项、 获得了中华医学会颁 发的施思明科技成果 奖2项、上海环境杂 志优秀论文奖一篇, 有一项研究还获得了 卫生部颁发的乙级科 技成果奖,以及有一 项研究成果获得了专 利。我还和别人合作 写了一本《职业病中 毒检验》一书,由北 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另外,我还荣获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奖。 习主席教导我 们要“不忘初心”。 我也始终没有忘记我 回国求学的目的,就 是为了报效祖国,建 设祖国,早日把祖国 建设成国强民富的强 国。 我退休后不久 就患上了帕金森症。 我积极进行治疗,一 方面去看医生;另一 方面去查阅最新的医 学资料寻找治疗该病 症的新方法,我将2
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 治疗。事实证明这种 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因此虽然我患有严重 影响脑子的疾病,但 迄今仍能保持正常的 思考与记忆力,每天 看文献及查阅资料, 将最近有关保护身体 健康和有关慢性病等 的治疗方法与发展情 况,译成中文后,拿 到微信上发送给朋友 们分享,有的则拿去 投稿,刊登在期刊杂 志上。这样的生活, 使我老有所养与老有 所为,使我不虚度光 阴,享受过一个快 乐、幸福和有意义的 晚年。 我是1993年退休 的。退休后,曾受到 同班同学郑嘉中的邀 请去印尼两次。
第一 次是去看望老同学、 亲朋好友以及观光旅 游;第二次是参加庆 祝巴中成立六十周年 纪念大会。去印尼,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我 未能重游巴中母校。 因为那些我在高中时 上课的宛朗岸校舍已 另作他用,只能隔岸 观望了。我还想去参 观后来在Kebon
Kelapa 建成的新校舍,但得 知新校舎仅剩一个角 落,其余的大片土 地已被一些人占为己 有并建成了住房而不 复存在,使我大失所 望。 我班参加这次 校庆的同学总共有13
位,大家离别了五十 多年,这次能欢聚一 堂确实是很不容易 的。由郑嘉中作东邀 请大家与巴中高特班 的部分同学在“一乐 园”酒家聚餐。
老同 学久别重逢,沧海桑 田,以往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大家都有说 不完的话,但时短情 长,当席终人散时, 大家都依依不舍。 我离开巴中母校 至今已72年,我今年 已93周岁了。前些日 子,上海巴中校友会 楊远猷会长告诉我, 说今年是母校巴中75
岁的生日,印尼校友 会决定今年在母校诞 生地雅加达举办庆祝 母校巴中建校75周年 纪念活动,希望我写 篇文章以资纪念。
我想,我班原有
39位同学,时至今日尚健在的可能已寥寥无几,而且年龄最小 的也已90岁左右,已 不可能再相聚一堂。 为了报答母校对我们 的教育,和曾谆谆教 导过我们的老师们, 以及思念同窗三年的 同学们,我决定执笔 写此文章。我在巴中 母校高中读书的三 年,是影响我一生的 三年。
母校对我的教育与培养之恩,是刻骨铭心的!今后的巴中无论如何改变,相 信“乐观、进取、合 作、奉献”的巴中精 神将一直被传承。 据悉,随形势 变化新建了一个新生 的“印尼巴中三语学 校”。这是事物发展 的规律。我坚信新生 的巴中一定会为印尼 的建设和加強印中两 国的友好关系作出重 要的贡献!
(印尼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