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209

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中文系学生

2021/03/0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

一名十多年前南院(非中文系)毕业的学生(Gan Hon Pioh)来加我脸书,写了以下这段话:“安教授,您好。我是南院生,毕业于2003IT。一直都有关注你的脸书。在报章得知您将离开南院,我的心是低落的,但也恭喜你有更好的发展。昨晚失眠,回忆着当年那时讲堂上,认真的你,和吵闹的我们……可我必须说,是你影响了我对我们母语的热诚,我也不忘的提醒我的小孩们,‘文化之根’的重要。谢谢您。”

另一名在籍的中文系学生也有点苦闷的来和我聊天,一聊就两个小时。他感慨于一直以来本地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常常瞧不起南院中文系学生的素质。我笑说:“你的素质是指哪方面的素质?”

如果是像媒体那样报道哪所独中今年统考又有几个学生拿了几个A,说中文系培养了多少个博士、学术人员,的确在这方面,南院就“量”上来说,相对是少的。但南院中文系毕业生在过去二十几年来在“职场”上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岗位上,他们教学育人,很多都受到行政主管的认可和提拔,也是学生眼中的“孩子王”。至少,南院中文系毕业生还出了一名现任的独中副校长(柔佛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不只是教书,更不是卖弄学问,而在育人、如何做人。南院中文系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敦厚”的,不骄傲(除了个别例子,那几个自命不凡的,老实讲也没什么成就,自high罢了)。在学期间,尤其是10年前南院中文系学生的活动量很大,学习与人如何相处和成长。

这是很重要的经验。而且老师们在学生的课堂呈现上是“严抓”和“严厉”,有时近乎魔鬼式训练和煎熬。目的无他,纵然你不一定是研究型或创作型的才子佳人,但至少让你毕业出

来社会,在职场“不怯场”。像这样的教育目标,我认为至少是相对“务实”的。你是要培养一个瞧不起人的读书人,还是教出一个“会做人”“会做事”的“好人”,这是从事教育工作者和办学者都应该正视的事。

在南院中文系整整26年,间中当了9年系主任,任系主任期间让这个系两度获得高教部的学术最高认证,对南院,自认问心无愧,也不欠这个学校什么了。以上算是道别文吧!南院中文系同学,加油吧!别妄自菲薄。纵然我们只是一包包小小的nasi lemak。但它是会让你怀念的味道和温度。

大学的理念绝对不是中文或英文路线之争的问题。而是要问,不管你的教学媒介语是什么,你要,或你能培养出怎样素质的大学生。

感谢李保康校长送来的一首诗《祝福安老师》:

“一路东风向北方,征途万里迎春阳。晴光偶雨平常事,栽李培桃竞吐芳。”(仄起首句入七阳韵)

教书育人,是不分地域的。

 

语文学习与环境

2021/03/07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 李志强

即便是毕业自英文中学,我从来不掩饰自己来自华小的身分,并为这个身分感到骄傲,因为我比同班同学多学了一种语文。

在英文中学想上华文课,甚至想报考SPM华文试卷,都会遇到不小的阻力,特别是对理科生而言。

感恩当年林金汉老师每个周六给我们上2个小时的华文课,而我的出席率一直都是满分的。

因为热爱自己的母语,较后还自修STPM华文,获得特优成绩,顺利进入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在中学执教时,及后来在师范学院上班,我主要负责的是华文课。备课的工作与阅读习惯,都是自己进修与磨练语文过程的。

我有一段日子,当过《新生活报》与《先生周刊》的特约记者,负责采访一些名人事迹及撰写旅游的篇章。在星洲日报这块《花城内外》辛勤耕地20年。这些机会不仅能抒发己见,分享经验,也能提升语文的应用能力。

我在某私立大学当国际学生部门主任长达7年时光,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与家长,在彼等交流与学习中,不知不觉也用上了北京腔。原来,只要能掌握一般的儿化音(er)与后鼻音(ng , 加上轻快的语速,就是北京腔了。

我常说,学好一种语文,不止要讲得流利,写得顺畅,更要用得恰当,才能达臻“交流与传达”的目标。

数十年来,我秉持着爱我母语的理念把自己的语文学好,同时也要掌握其他语文,因为,学好一种语文,就是增加一分资产,一生受用。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强调的是,语文不能只是“学”,必须要“用”。学语文不难: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加上一些死背、死记功夫,就可以轻松应付学校考试。

大陆的孩子学英文及考雅思试卷,往往就靠这几招过关斩将的,但遇到要以英语与他人交流时,肯定让他们支支吾吾半天也答不上两句。“用语文”则必须要有适当的情景与环境、恰当词汇及现场的应对技巧。

 

公民教育,六育并重

2021/03/06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林显隆

第一缕晨光,伴随着拉让江畔传来的船坞声,以及乡下的虫鸣鸟啼,唤醒早晨宁静的校园,这是砂拉越诗巫省拉让江上游发富港广东芭的公民中学的清晨。

公民中学提倡六育即德、智、体、群、美、劳并重,使学生基础素质和个性特长得以均衡发展,培养具有乐学、勤学、优学品质的现代公民。

德育方面,孝是中华文化之根,公民中学提倡孝道,规定每周一节的弟子规,教导学生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主办了相关的活动,如孝亲节暨高三班成年礼,除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家人,也意味着自己已经成年,要学习如何承担个人义务。

智育方面,公民中学秉持有教无类,全面发展及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才德具备。

老师热忱教学,鼓励学生努力向上,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家未来栋梁。本校2018年获得陈嘉庚杯进步奖,而每学期学校颁发的学生学优奖励,是对老师以及学生的肯定。

体育方面,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一辈子追求的,所以公民鼓励学生将爱好及兴趣变为特长,且重视学生运动方面的发展。有些学生会利用休闲时间,从自家骑自行车到校,以锻练身体。

2019年,建兴与公民两校联合运动会中,本校也获得不俗的成绩。

群育方面,群体生活最能够发言的莫过于是宿舍生。群体生活不限于课业学习,各个方面都可以互相学习。除此之外,宿舍也有友族同学的加入,因此让不同种族的学生了解更多彼此的文化。宿舍也会庆祝各个节日例如:新春佳节、达雅节、中秋佳节等。学生也会帮忙动手制作蛋糕、寿司、月饼等美食,让宿舍生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个道理。

美育方面,本校每年的班级布告栏设计比赛,是为了发掘公民中学潜在的人才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本校2020年满60岁了,配合校庆,举办了校庆Logo设计绘画比赛、小六生填色、校园视频制作比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发现校园的美,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本校。

劳育方面,每个星期的学校劳作,校园整理,养成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无论一草一木,或是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是我们应有义务要去维持卫生干净的。公民同时提倡社区清洁活动,更带领师生跨省参加大型净滩活动。除了爱校,也把爱传到校外,以保护大自然环境。

公民虽是小型独中,办校不易,但却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论有多大的挑战和磨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相信明天会更好。最后,引用郑板桥《竹石》全诗作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王宓文与何丙郁交流因缘

2021/03/0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覃勓温

我国著名教育家王宓文,字艺初,江苏泰县人。1926年应聘南下,先后在马六甲、新加坡及印尼等地任教。1931年任霹雳州华校副视学官,尔后升任马来亚联合邦教育部华校总视学官,并拟定诸多华教政策。退休后,受邀执掌新山宽柔中学多年,亦为该校发展奠下重要基础。 

197226日,67岁高龄的王宓文在新山病逝。当时星马两地各大报章都以显著版位争相报导,认为王氏之死诚乃教育界无法弥补之损失。大抵也碍于文献稀缺,目前有关王宓文的记述均以执掌宽中为焦点,反而战前书写较少。甚至没什么人知道,他其实和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何丙郁也曾经有相处之缘。

时值194112月,太平洋战事爆发,势如破竹的日军仅仅耗费三两个星期便进驻怡保。其时王宓文居处当地,不幸牵连其中。他本是英殖民政府的公务员,担任霹雳州华校副视学官,因此曾被分配到一间传统马来式建筑居住,并且与好友吴毓腾比邻。但日军南下以后,却已失去公务员身份,无权再入住公务员公家。所幸进退维谷之际,友人何迪菴伸出援手,邀请到府上短住几个月,这才有暂时歇息的机会。

何丙郁是何迪菴之子。根据他的记载,父亲何迪菴及王宓文于1934年相识,而且来往密切。所以他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也敬称王宓文为“王伯伯”。其中还写道,王宓文暂住何府期间除了“略阅旧书”以外,也天天锻炼篆体书写。因此闲暇时刻,便会指导儿子学习颜体(颜真卿),也另外指导何丙郁学习赵体(赵子昂)。但子辈二人终究不是在传统中国环境成长,所以后来都无法学好书法。以致于何丙郁老年时还感叹:

“由于生活在非中国文化的主体文化环境,我没有学好赵体,后来王赓武所写的字也不见得像颜体。是否大家都不会模仿呢?”

但这仅仅是模仿得不像而已吗?或许还真与学习环境有关。王宓文毕竟不同于新式学人,他国学有根基,同时也受过英文教育。据记载,他年少期时期曾向族亲王宗炎学习颜体及篆体。尔后也向柳翼谋、顾惕生、王伯沆、汪旭东等士大夫学习儒家经典,尤其工于书法、音韵学及传统汉诗。

值得一提的是,其外公陈廷焯是当时的词坛之健,一册《白雨斋词话》便风行滔滔士林。在如此儒家式的古典诗书氛围成长,实可理解何以他几近一生都几乎以文言文写作,亦未曾间断书法翰墨练习。又据后来学生回忆,虽然他英语流利,连走路姿势都很像英国人。但谈吐、举止、风度,甚至思想作风却仍是儒者风度。

比照王赓武及何丙郁两人,他们既非在古典环境所成长,也未曾接受儒家私塾教育,确与王宓文诗书传家的学习氛围有别。由此视之,何丙郁虽是老来感慨,其实也道破两代学人的生活历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