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215

 趣味科学实验

2021/03/18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作者:(印尼培民学校三宝垄校区)何伟兰

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202134日,培民学校三宝垄校区中学部成功举办了科学实验云演示活动,学生们热爱科学、主动探索、勇于创新,令人赞叹!

JC2的施俊成侃侃而谈:“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工业可划分为四个时代: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慧化。工业1.0始于18世纪,用蒸汽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工业2.0始于19世纪70年代,用电力驱动机器逐步取代蒸汽动力,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工业3.0始于20世纪70年代,延续至今,是以数字化、自动化为标志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工业4.0 是智慧化•大数据•万物互联,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设计,推算出定制化的方案,进行大规模生产。

中三的卢娜和王志伶展示了魔力科学小实验——密度与渗透。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4个,方形透明硬塑2块、食用色素2种(红和绿)、凉水和热水各1壶。实验步骤:先把红色素加入2杯热水,绿色素加入2杯冷水;再把透明的硬塑放在冷水上,将其倒扣在热水上,慢慢把硬塑抽出,冷水瞬间下沉,抢夺热水的地盘,热水被挤到上面,两种颜色融合成墨绿;接着把热水倒立在冷水上,除交接处有较少混合外,依然上红下绿。差别咋这么大呢?原理是冷水的密度比热水大,因此冷水下沉到底部,热水则持续漂浮在上部。

中三的王高昊和方昊天表演了《去火星旅行》的脱口秀节目:在太阳系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它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移民的行星,也有可能成为爆款旅游景点。火星距地球2.1亿千米。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复杂且奇妙。为防肌肉萎缩,食品必须富含蛋白质;为防骨质流失,食品必须富含钙、磷和维生素等。航天食品应轻且小,如干化饼干或香肠。睡觉时,必须把自己捆在床上,以免翻身时因失重而飘离。充分咀嚼特制的橡皮糖代替刷牙等。

宇宙环境极其恶劣,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和温度差异等对人体有害。因此,生活在火星,需要有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座舱。出门时,需穿航天服,背“太空喷气背包”。背包重约150公斤,内装12公斤液氮。通过开关控制24个微型喷嘴,喷射出背包里的压缩氮气,形成反推力,以便能在茫茫太空中随心所欲地翻筋斗、旋转或上下前后移动。另外,为防迷路,太空行走时还必须身系安全带。

中一的谢素善演示了做“金蛋”实验:把生鸡蛋浸泡在食醋中24小时,蛋壳中的碳酸钙与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蛋壳表面不断冒出小气泡,同时蛋壳变软,于是醋就慢慢渗入鸡蛋内!鸡蛋内的蛋白质遇酸凝固,剥掉鸡蛋上的白色薄膜后,我们就能惊喜地发现生鸡蛋已经变成“金蛋”了!

中一还有2个女同学做了鸡蛋的对比实验。第一天,她们分别用醋浸泡了鸡蛋24小时;第二天,她们分别用水和玉米糖浆来浸泡已腌好的鸡蛋,浸泡24小时;第三天,玉米糖浆浸泡的鸡蛋蔫不拉几了,因为液体可透过可渗透膜流向另一种浓度比它高的液体内部。水从鸡蛋中出来,流入玉米糖浆,鸡蛋变小、透明和柔软。但是在水中浸泡的鸡蛋就没有什么变化。同理,植物通过渗透,把营养从土壤输送到根、茎、叶、花和果实。

另外,学生还展示了Instagram比赛、卡通比赛,肺部的张合与害怕度,花吐病、爪哇的传统艺术峇泽国服、蝴蝶与花丛、老鼠与冷热、扩音器掉进水里、手机放进易拉罐等有趣实验。

怀着一颗圣心,把作业当作品去完成,活成一首诗,活成一首歌!少年时,美好滋养我们;长大后,我们缔造美好!

 

宏愿学校在马来西亚还可行吗?

2021/03/19 光华日报/言论

~文:黄廷宏

1995年“宏愿学校计划书”提起统一教学媒介语及课时外的媒介语是国语时,一度在华社引起震撼,舆论争议接踵而来。

这份计划书提到,是以1956年敦拉萨报告书(Razak Report 1956)作为基础的国家教育政策,原本目的就是促成国民团结,但是最终却是让马来西亚的各源流学校成为单一源流。这份报告书里面有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以国语作为所有源流类型的学校需要逐渐统一的教学媒介,而且必须逐步全面推行以便可以国民大团结。

既然宏愿学校以各源流学校的存在,是造成马来西亚种族极端化的根源作为其理论依据,强调要以促进国民大团结作为其计划目标。华社持有反对立场,等同不支持国民团结,间接造成了种族进一步极端化。

但是往往当我们提起学校教育政策时,也必须认真了解马来西亚从建国前到现今的教育演变史。以其归罪在各源流学校和自小不会与友族和睦共处的小同学,为什么却不反问政府?从1957年独立至今,走过了60余年的教育政策,尤其是2018年还让希盟执政国家两年,却不见种族极化问题得以纾解,反而是日趋严重。在2018年全国大选之前,国阵难道不需要背负任何的政治责任吗?

放眼现在各国的教育政策,很多都是以学生作为中心点,强调教与学必须是双管齐下才可以让国家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反观宏愿学校则是本末倒置,在计划书提及的共享资源,内容并没有正视和照顾教育上的需要。教育理念其中一环就是让学习中的儿童,得到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以最自然、没有阻碍的语言沟通与社会交往的学习过程。

然而宏愿学校却是背道而驰,该计划书没有一项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最终可能造成的局面,仅仅就是为了统一教育行政和校园结构。

在马来西亚,往往让国人觉得吊诡的是影响国家未来数十年的教育大蓝图,很少对外讨论其内容,很多时候也是针对性的点到为止,让外行人也是难以理解国家未来的教育政策何去何从。就算是在神圣的国会殿堂辩论一年一度的预算案,国民更关心的是、政府有没有派糖果更胜于深入了解教育大蓝图。

我们总不可以让教育政策尘埃落定后才来反对,一个不完善的教育政策往往会让国家蒙受损失,尤其是朝三暮四的数理英教化政策更是让人诟病。

从概念而言,促进国民大团结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不一定需要透过宏愿学校才能立竿见影。21世纪的马来西亚新生代,应该都要互相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以便可以融合交流。国家领导人也需要以身作则,不是时不时对着某族群隔空喊话,这一些只是为了捞取自己个人利益的议程,却是把国民团结推向万丈深渊。

我国独立至今,各族学生在各自源流学校可以融洽相处才可以体现出国民团结,但是事与惟愿,宏愿学校更加着重于不着边际的行政统一措施,还要走向单一源流教育政策,这一些无不让我国迈向团结之路困难重重。

在第7大马计划下获得拨款兴建的第一所宏愿学校-Sekolah Kebangsaan Taman Aman, Alor Setar,本该是3所不同源流的小学;国小、华小及淡小,集中在一块校地上共享学校资源,最终却是只有国小和淡小共存,安南武吉循然华小最后没有做出迁校的决定。

当时候各大媒体也有争相报道这则新闻,这所全国第一间宏愿学校同时间也是一所国民学校(Sekolah Kebangsaan),这变相证明宏愿学校就是国民学校。如此一来华小和淡小即是宏愿学校也是国民学校,华小及淡小的招牌以及特征将会是荡然无存。教育部保证的华小不变质其实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话,最终只会是剩下国民学校的宏愿学校。

作为马来西亚公民必须时刻关注任何一项可以影响国家未来数十年的教育政策,切勿让某一方使用肮脏的政治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以便可以改善国民大团结。按照国家宪法赋予华小和淡小的合理合法地位,绝对不可以全面否认。单元化教育政策违反了马来西亚宪法的多元精神。从拟定宏愿学校政策至今,全马也只是有区区5间宏愿学校,这项政策究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相信各位看官应该心里有数了。

笔者始终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多元开放,并且正面肯定多元文化对马来西亚带来的贡献,才可以全面的凸显国家宪法中多元族群自由,发挥多元文化色彩的建国精神,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自由民主国家,而不是一个伊斯兰国家。

总结就是在一个开放以及民主社会的教育体系,绝不会是只有一个单元统一教育政策以达到国民大团结,更多的是百花齐放的教育自由选择,这也是公民与生俱来的教育权利。

 

网课让孩子失去很多

2021/03/19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小二

自从2019冠状病毒病在我国登陆后,接踵而来的是实行行动管控令。至今已超过一年。在这期间,人民不准外出。因此,许多事物都通过网上进行包括网上教学。

无可否认,与实体教学比较起来,孩子在网上教学所得到的知识肯定少得多。然而,这群疫情期间的孩子在心理上包括社交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的确失去更多。

上网课期间,孩子都被隔离而失去了与同学和朋友聚集在一起的机会。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也因各忙自己的线网上任务而没有时间相聚。

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正其名,尽其力。人与人之间要扮好自己的角色,理清自己的本分,绝不可超越自己的权限,社会才会因有秩序而洁明安定。但是一场疫情使到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与社会不同阶级、身分的人士接触而失去了学习与适应的机会和空间。因此,令人担心这群孩子将来在社会人群中不懂得如何定位自己而感到尴尬进而与社会格格不入。

疫情期间,孩子们也因忙着上网课没有机会与同学、朋友在校园或是其他场所相聚。彼此之间失去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迁就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奥妙的。只要接触在一起,就会有互动。就会有电波互相传达。即使不出声,也会从朋友的肢体语言中得到信息,得到启示,得到满足感。甚至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然而,这一切一切在网上都动不起来。久而久之,这群孩子恐怕都变成没有感情和温情的机械人了。

团体活动培养纪律

此外,孩子更因上网课而失去了参加课外活动如学会、球队和制服团体所带来的好处。团体活动可以让孩子养成自立的性格,培养遵守纪律的精神,还能让他们学习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人,学习与他人沟通,从而培养团结的精神。这是因为课外活动是群体的活动,因此,同学们必须互相配合 和合作才能把任务完成。

参加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灵活的思想,对学业也很有帮助。 对塑造个人的身心,课外活动不但可以调剂身心、减轻疲劳,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公德心,并使他成为一个思想正确、有良好行为的人。很可惜的是这些优良的实体教育,绝对不是网上教育所能代替的。

总之,上网课时间越久,越把孩子打造成另一种人类。他们会变得很孤独、很冷漠,不会与人沟通。他们更不会与人相处和互相适应。再者,在上网课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己寻找各领域知识,无需依靠别人。把孩子养成个人主义,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科学怪人。

因此,希望疫情快快过去。让孩子恢复正常的实体上课生活。

届时,父母、老师及社会人士要尽心尽力,绝不可松懈,给于孩子足够教导和辅导,把他们带回正常的社交生活,让孩子成为一位正常的人类。

 

学业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2021/03/18 中国报/评论

~作者:潘有文

柔佛和槟成各有一所华小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敲响学校感染群的警钟。教育部的反应依然慢半拍,声言暂时不关闭相关学校好进行全校消毐及切断感染源。

这两所学校的家长忧心如焚,学校在没有教育局指示下,只能继续上课,结果家长担忧孩子被感染而不让孩子上学,学校的出席率骤降。

教职员风险高

依目前情况来看,相关学校没学生出席也不为奇,届时,即使教育部暂时不关校,学校也与关闭无异,只是苦了还要遵守指示,冒著风险回校办公的教职员。

这两所学校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其他学校身上。一旦任何一所学校爆发疫情,如果教育部仍处理不当,学生出席率一样可能是零。

教育部与其坚持让发生疫情的学校继续上课,不如让受影响的学校即刻进行网课,以降低传染风险。

教育部早前急于在31日和8日,让小学生回校上课,已经是不适当的决策。

如今爆发学校感染群,教育部还不采取积极行动,难道要等到更多学校爆发疫情,才来亡羊补牢?

别再犹豫

早前的疫情期间,教育部已在网课和电视教学上,有一套自己的系统,故不应急于让学生回校上课。当去年年尾全国出现数百至上千宗确诊病例时,教育部就迫不及待宣布停课,当前每日病例还是以千计,却让学生回校上课,使人觉得教育部失了方寸。

目前的疫情看似逐渐好转,但并不是最好的回校时刻。教育部或许应该考虑再宣布停课,继续网课和电视教学至少3个月,待确诊病例下跌至每日数十宗或数宗,才考虑让学生回校。

I AGREE学业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在这非常时期,学校就需要有非常的处理的方法,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教育部别再犹豫,暂关学校,恢复网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