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奉献的巴中人

 

2021/03/10《印尼新报》

~作者“:(上海 57届)杨远猷

于曾在巴中 就读的学子,每当 想起在校时的一 切,都会沉浸在甜 蜜的回忆中。多 少往事,追梦、筑 梦、奋斗,巴中给 我们的实在太多太 多了。

在校时接受 恩师教育,和离开 学校时牢记巴中校 乐观,进取, 合作,奉献奠定了我们的人生路。 今年恰逢母校 巴中建校75周年, 热情的印尼巴中校 友会很早就决定组 织一次纪念活动, 并在年前就已经做出安排,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将这计划全盘摧毁了。 不得已,巴中人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 进行我们的纪念活动。

在林凤英主席 和印尼校友会的支 持下,委任75大庆 筹委出版部刘晋垣 校友,黄惠明、符 慧云三位校友的齐 心协力合作下,立 即组织了纪念母 75周年校庆 信群,邀集了国内 外各地校友会的会 长及代表,及时听 取他们的意见。该 团队更主要的是将 校友们的应征稿件 进行审核把关后发 到《新报》,并与 编辑部联系。然后 再将已在《新报》 刊登的文章介绍 纪念母校75 年校庆微信群, 以飨读者,由此他 们三人的工作量之 大可想而知。我们 收阅后再在自己校 友会中予以转发。

事实证明这样 做的效果非常好, 既让所有的巴中人 了解各地、各届校 友情况,也让社会 上华裔人士知道原 来曾就读在巴中的 学子们,离开巴中 后现在情况如何? 在印尼的华族们想 知道,对旅居其他 国家的华裔们也想 知道。

反之,如果 我们仍和以前一样 出版纪念册,宣传 面就窄了,而且那 厚厚实实的纪念册 虽然美观,但对在 外地的校友是个负 担,他们在会后需 身背重负回去,有的人考虑自己的年龄和负载能力,可 能就不一定要了。

现在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从中看 到了介绍巴中首届 毕业生香港47年届 梁明常老学长的人 生经历;我熟悉的 现年94岁的巴中上 48年届陈楚良校友的光辉事迹;也学习了我初中一 年级时任历史老 师北京50年届梁英 明老师的学术论 文;北京52年届方 琳(璆)的第一位 苏联留学生的优秀 事迹,方琳在印尼 时我们两家就住在 贴隔壁,她们的父 母方定勲和白明璇 先生和我们都很熟 悉;还学习了香港 53年届张茂荣担任拜耳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期间以他的 睿智和组织能力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 献的感人事迹,张 茂荣在担任拜耳公司首席代表时,由 于工作侧重点在上海时间较多,所以 我们与他的接触也 就较多些。

诸多巴 中学子北上深造, 立志报效祖国,谱 写了青春无悔献祖 国的诗篇;印尼后 起之秀68年届郭桂 和校友建立慈育 大学,为印尼教 育界建树良多,同 时他也在印尼零售 界树立新标杆;还 有,巴中校友家属 写的充满巴中情感 的文章。

每次拜读 介绍这些校友的文 章,我都会反复要 看几遍,因为这都 是血浓于水的巴中 兄弟姐妹的真实故 事,是一步一个脚 印的励志结晶体。 通过巴中人的 这个交流平台,让 我们看到了许许多 多巴中人在为各自 的祖国作出多么大的贡献。

还有更多 的是没有来得及撰 写成文介绍的成功 人士。他们的优秀 事迹,他们都为报 效各自的祖国作出 了贡献,为巴中争 光。 我们也应该感 谢大力支持我们的 《新报》李卓辉先 生,没有他们的鼎 力支持,这个交流 平台是不可能搭成 的。

巴中人绝对不 会忘记他的支持和 帮助。 再次感谢印尼 巴中校友会林凤英 主席和李世镰辅导 主席,和为组建纪念母校75大庆群组服务的校友 们。乐观,进 取,合作,奉 的巴中校 发扬光大

(印尼新报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