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传薪奖得主专访——林雄高老师

“对华文教师一种肯定‧盼能激励青年投身华教”

(马六甲3日讯)“我觉得这个奖不是只颁给我一个人的,而是对所有华文教师的一种肯定与鼓励,希望藉此能激励更多华人子弟进入教育界,从事华文教育工作,除了捍卫华文与中华文化,更是加强华裔子弟在全球的竞爭力。”



林雄高一手创办的马六甲中六华文班,栽培出不少精英,最后因为学生人数不理想,被迫於2010年停办(图:星洲日报)

林雄高一直將华教斗士拿督沈慕羽亲题的“杏坛典范”牌匾,高掛在家中的墙上,借以缅怀这位他非常敬重的教育界前辈。(图:星洲日报)
林雄高希望有更多人报考华文及当华文教师,以继续维护与捍卫华文教育。(图:星洲日报)

2003年荣休会上,文西鸭都拉中学的学生代表赠送牌匾感谢服务了30年的华文老师林雄高(中)。(图:星洲日报)

荣获2012年“百年树人精神奖”之“传薪奖”的得主之一的马六甲国中退休教师林雄高,接受星洲日报记者访问时,发表以上感言。这奖项是由马华中央教育局主催,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和马来西亚余仁生(1959)私人有限公司联办。
林老师说,得到这个肯定,令他感到惊喜与惭愧。在国中教华文的不只他一人,还有很多默默耕耘的华文教师,对华文贡献也很大。

服务杏坛30年


林雄高现年64岁,服务杏坛30年,1968年开始当临教,1973年师训毕业后调往吉兰丹育正华小执教,1978年进入马大中文系深造,1981年毕业后被调回家乡马六甲的文西阿都拉中学担任华文科教师,一直到2003年退休,都不曾在其他学校服务。退休前的一年,即2002年,林老师获得教育部杰出老师奖。

退休后的林老师並没有因此停下,如今继续教中一至中五的华文科补习。

林老师退休之前,除了负责文西阿都拉中学中一至中五的华文教学工作,也在1981年同时开办“马六甲中六华文班”,栽培更多中文系毕业生,从第一届开始到2010年的第三十届,才因为学生人数不理想,不得已停办。在这期间,“马六甲中六华文班”成功栽培出许多来自各领域的高材生。马大中文系讲师潘碧华博士更曾亲口告诉林老师:马六甲中六华文班是马大中文系的供应所。

林雄高將毕生的青春奉献给中文教育,桃李满天下,遍佈海內外各领域。曾经在中六华文班接受过老师中华文化薰陶而且已有个人成就者不计其数,当中包括旅居英国戏剧家郑秋霞、星洲日报副刊特约作者兼驻联合国语文翻译家禢素莱,以及社会工作者周莉修女等。

只要有人想读华文就继续教

林雄高表示,当年是在吉兰丹半工半读进入马大中文系,发现中文系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北马,他当年找不到一个来自南马的同学。毕业回来家乡执教后,果然发现这里没有中六华文老师,於是,凭著一股对华文教育的“傻劲”,他开始在1981年开办“马六甲中六华文班”,当时也没想过可以维持多久,就是不想让有志於继续接受华文教育的中六生有所遗憾,结果就这样走过了30年。

“我觉得信念很重要,只要你秉持著一个信念,再多再重的工作,你也可以承担。我当时就是凭著一个很简单的信念,只要有人想读华文,我就继续教。”

他坦言一路走来不容易,以当年的环境,他不只要鼓励学生报考华文,还要向家长证明报考华文是对的选择。

对於这次可以获得2012年“百年树人精神奖”之“传薪奖”,林雄高要感谢无数在他教学生涯中所给予过帮助与扶持的人,包括已故督学王生伟、育民小学歷任校长,即刘翰扬、韩林田、吴金致、沈金荣,以及现任校长林丁婷。

要证明报考中六华文选择正確

林雄高说,“马六甲中六华文班”因为学生人数不理想,在这走过30年之后,於2010年停办,这个过程有如一个文学的发展,从摸索、兴盛到衰败,纵然不捨,还是得接受现实。

他表示,早年曾经有学生告诉他,父母不鼓励报考中六华文,更表示“报读中六华文不如嫁人算了”。因为这句话,激发了他要向所有人证明,报考中六华文是正確的选择。

他也希望为人父母者將眼光放远些,鼓励孩子报考中五华文。因为,有很多例子证明,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很有价值。

除了要报考华文,我们应该鼓励更多年轻人当华文教师,因为在维护与捍卫华文教育上,华文教师是前线人员,如果没有人报读及教导华文,华文教育迟早会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上消失。

(来源: 《星洲日报》2012年3月4日国内14版报道)
  ——赤道论坛/华教动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