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师资不足问题已是陈年痼疾,根据教总保守估计,华小目前缺乏大约1千300至1千400名合格教师;但是另一边厢,有许许多多的小学临教,看著师训学院的门槛兴嘆,他们期待跨过去接受训练,成为合格的教师。
在华小师资短缺问题还未获得解决之际,教育部华小师资培训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所培训的国文和英文科教师绝大多数都不具华文资格,不符合华小的实际教学与行政作业需求,让教育界人士有感华教正步向一个崎嶇的发展之路。
过去几个月,教总接获数百通有关师资问题的种种投诉,包括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被派到华小执教;临教所面对的困境,例如薪金、合约、受训及续聘的问题;华小组学员没有副修华文;师训华小组毕业学员被分配到国小执教的问题等等。
治標不治本
当中一些投诉经教总处理及向教育部投诉后,或会得到解决,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教总主席王超群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追根究底,关键是因为教育部缺乏完善的华小师资培训计划,以及没有根据华小的实际需求来调派適当的教师,以致华小师资的问题接踵而来。
他希望点出华小师资面对的窘境,让出席董总“325救亡抗议大会”的华教及社会人士瞭解目前的师资状况。
他也希望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为首的委员会,针对华小师资的种种问题,包括华小师资培训规划、教师的调派及各科目的教学资格等,进行全面探討,並擬定妥善的解决方案,以杜绝人为偏差的问题。
师范学院华文组
仍有空额未获填补
仍有空额未获填补
教育部於去年3月宣佈,当局將吸纳全国1万3千184人进入师资培训课程,以培训成为合格教师,这当中的7千零79名临教已经在今年1月和2月开始受训,其中4千433人获派到国立大学(IPTA)受训,882人进入师训学院(IPG)就读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DPLI-SR),1千174人就读教师学士课程(PISMP)。
教总主席王超群向星洲日报说,教育部至今没公佈华小临教被录取进入师训学院受训的人数,包括华小各个组別录取了多少人,以致华社无从知道究竟有多少名华小临教成功被录取参加师训课程。
他说,根据教总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一些师范学院的华文组课程仍然有空位,这是因为一些华小临教没有报到或中途放弃。
逾6千临教期待入师训
“据瞭解,一些空位至今还未获得填补,白白浪费了有关名额。”
他披露,目前还有6千105名在今年1月和2月不获录取进入师训课程的临教,至今还不晓得是否还有机会进入师训,受训成为合格教师。
“一些华小临教向教总表示,他们一心一意希望成为合格教师,但却深感前途没有保障,也求助无门,因为向教育部询问师训课程的进展时,官员都是一问三不知,只是叫他们等待通知。”
华小辅导教师多不諳华文
教育官员视若无睹
教育官员视若无睹
王超群也揭露,雪州至少有31所华小的课业辅导教师不具华文资格,此外,其他州属如马六甲、彭亨、砂拉越、沙巴和柔佛的一些华小课业辅导教师也是由不具华文资格者来担任。
他说,教育部去年派遣了7名不具华文资格的课业辅导教师到雪州沙白县华小担任课业辅导教师(Guru Pemulihan),事情被揭发后也未获处理,这些不諳华文的课业辅导教师还是没有被调走。
他说,当学校面对师资问题时,尤其获分派到原本不属於华小的教师后,就会向教育局作出反映,希望有关当局採取行动加以解决。
警告校方勿对外透露学校问题
“但,往往一些州教育局或县教育局官员不但对相关的华小师资问题视若无睹,反而警告校方不要对外透露学校面对的问题,否则將被採取行动对付。”
他说,课业辅导教师的职责是要督导在国文和数学课业进度较缓慢的学生,以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华小课业辅导教师都必须具有华文资格,才能符合华小的教学环境。
针对雪州巴生县15所华小在今年新学年被派来17名不具华文资格的社会研究组毕业学员,王超群说,这些学员都不是华小组学员,因此,他们不应被派到华小执教。
“但,县教育局却基於华小缺乏国文科教师,因此指示校方让这些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教导国文科。”
具华文资格国文教师调走
严重影响华小排课
严重影响华小排课
王超群说,近两年来,教育部派遣大量不諳华文的国文教师到华小执教,这不但导致具华文资格,原本教导国文的教师被调走,而且对华小的排课造成严重的影响。
“由於教导语文科的工作量较重,因此负责语文科的教师都会被分配教导一些副科,以避免承担过重的教学压力,但不諳华文的国文教师根本无法在华小兼教其他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导致校方在编排节数时面对难题。”
他说,不諳华文的国文教师也因此必须负责多个班级的国文节数,这不但造成他们要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更是影响整体的教学素质。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一些不諳华文的国文教师甚至被迫教导美术、体育等副科。”
他认为,问题根源还是在於教育部没有根据华小的实际教学环境培训华小所需的双语师资。这是教育部必须正视,並加以解决的。
师资问题复杂化
华小英文教师多不諳华文
华小英文教师多不諳华文
王超群说,目前教育部所培训出来的华小英文师资都是以不諳华文资格者为多,造成华小所面对的师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他指出,在“小学课程標准”(KSSR)措施下,华小一二年级的英文节数已从原有每週60分钟增加到150分钟,这意味著华小对英文师资的需求已跟著增加。根据教总所得到的回馈,目前派到华小教导英文科的教师除了不諳华文,他们的水平也不理想,当中一些英文科教师甚至以国文来教学和沟通。
担忧师生无法沟通
“这让校方和家长感到非常担忧,因为学生无法和老师沟通,而面对学习问题。”
王超群也坦言,许多华小一直以来都安排资深的双语教师(諳华语和国文/英文)负责教导国文或英文科。
“这些在华小教导国文或英文科多年的双语教师,虽然不是主修国文或英文,但却累积了无数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教育部却不承认他们的教学资格。”
他说,隨著大量不諳华文的国英文科教师被派华小执教,这些双语教师也被迫教导其他科目。
他认为,基於华小双语教师多年教学经验,並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而且符合华小需要双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因此,教育部应承认他们为正式的国文或英文科教师。
“有鉴於此,教总吁请教育部为在华小教导英文科或国文科的双语教师举办‘转换教科特別课程’(Special Conversion Course),以让他们成为正式英文或国文科教师。”
华小组14学员申诉被派国小
8人上诉如愿调华小
8人上诉如愿调华小
王超群指出,从去年10月至今,教总共接获14名华小组毕业学员的申诉,表示被教育部份配到国小执教。
“经上诉爭取后,还有6位华小组毕业学员还未获得调派到华小执教。”
他说,华小组学员毕业后,理应被派到华小执教,但教育部官员却擅自把他们分配到国小,剥夺了华小的师资来源。
他说,若是一时失误而调派错误,那应该马上做出纠正,相反的,这些错误却要经过一番爭取后才能获得解决,这都是当局在处理华小师资的种种偏差。
录取信没註明组別
华小临教忐忑不安
华小临教忐忑不安
王超群说,教育部一般上在师范课程录取通知信上都会註明申请者分配到的课程组別,但是,这次的临教受训录取通知信完全没有说明所得课程是国小、华小还是淡小组的,结果导致华小临教忐忑不安。
“一些得到英文组课程的华小临教表示,他们向学院询问毕业后的情况,有关负责人表示不知情,但告诉学员很大的可能性会被派到国小执教。”
他说,有华小临教在报到时才发现派到国小组课程,马上通知教总要求给予协助。
“虽然问题最终获得解决,但这也说明华小师资培训经常因官员人为偏差,导致学员饱受为难。”
受训没被安排副修华文
他指出,另一个严重问题是一些进入师训受训,包括学前教育组、设计与工艺组及咨询辅导组的华小临教表示,他们受训时没有被安排副修华文。
“过去两年来,教总已就此事多次与副教长魏家祥进行探討,对方也表示认同,並指示必须让华小组学员副修华文,以符合在华小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需求,但一些师范学院根本不理会,以致一再发生华小组学员没有副修华文的问题。”
教局与教部没协调
过渡期临教何去何从
过渡期临教何去何从
王超群说,根据教育部秘书长去年12月30日发出的公函,2012年出现师资空缺的华小可以聘请过渡时期临教,但新学年开学后,却有一些教育局如雪州教育局以没有公函为由,改以聘请代课教师。
“虽然问题经过反映后已获解决,但也彰显一些州教育局没有依据教育部的指示处理华小师资问题。”
他指出,教育部虽已批准华小聘请1千889名过渡时期临教,但一些州属如彭亨却因为聘请过渡时期临教的“委任状”(Warrant)已用完,必须等待教育部发出新的“委任状”。
“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这不但暴露了教育局和教育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更让人质疑其背后动机。”
他说,根据教育部秘书长的公函,过渡时期临教的受聘日期是从2012年1月3日至3月31日。
不乏大学中文系毕业生
华小组申请者被派到国小
华小组申请者被派到国小
王超群说,自教育部2007年开办国小华文组,以培训国小华文师资以来,就一直发生华小组申请者被官员擅自安排到国小华文组,当中有一些更是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生。
“例如,去年6月,国內其中一所师范学院的25名国小华文组毕业学员当中,就有10名是来自拉曼大学、马大和博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佔了学员总数的40%。”
他说,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官员在面试华小组申请者时,有徵询他们到国小的意愿,但事实上许多被分配到国小华文组的华小申请者申诉,他们从未被照会。
(转载自:2012/03/06 星洲日报/新闻专题 报导:陈玉甄)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
彻底解决华小师资问题
內阁日前成立了由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为首的特別委员会,以期一劳永逸解决华小长期以来一直面对的师资短缺问题。据报导,魏家祥將在近期內与相关的华教组织,包括董教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等组织会面,共同探討华小师资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育部与华教组织会面,就必须展现其诚意,以真诚的態度来聆听华教组织对华小师资问题所提出的建言。事实上,过去董教总等华教组织对华教问题,诸如华小师资问题提呈了无数的备忘录给教育部,也曾与歷任教育部长或副部长会面,但始终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看到实际的成果。
此外,歷任华裔教育部副部长也曾誓言旦旦要在若干年內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然而,多少年来,华裔教育部副部长来来去去,但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却悬而未决,反而有日益严重的现象,尤其是教育部近期派遣大量不諳华文的国英文科教师到华小执教,无不让华社担心这些不諳华文的教师会对华小的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將不但无法有效教导华小生学习国文和英文,更严重的是,华小以华语作为主要行政和教学媒介语的特徵將会逐步变质。
华小师资问题数十年来无法彻底解决,归根究底,其根源乃是教育部对华小师资问题採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避重就轻,只一味从表面上回应华社的要求,但实际上却没有採取应有的行动来解决华小师资问题。事实上,教育部的责任是培训足够和適合的师资给各源流小学,但如今教育部却是严重失职,以致华小的师资短缺问题迟至今日尚无法获得解决,而华教组织也对这个困扰著华社数十年已久的问题愈加不满,对有关当局失去信心,並发起抗议行动。
师资不足是华小的老问题,华小每一年开学时必须敲锣打鼓聘请临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以免课室不会出现有学生,没有教师的窘境,因此,华社都对內阁成立以魏家祥为首的特別委员会寄予厚望,希望真正能够为华小师资不足问题制定一个完善的师资培训方案,以一劳永逸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而不是以政治需求为考量,特別是为应付隨时举行的全国大选而作出的权宜之计。
(转载自:2012/03/06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南方客)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
(转载自:2012/03/06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南方客)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