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556



华文科“逃兵”


2016/3/13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萧瑞云
 

由于大马政府考试的华文科,越来越像是古代秀才考状元,考到A极不简单,要及格也困难重重,因此,惊动了热爱华教的华团组织,联合探讨并向教育部提呈备忘录,提出4大要求,寻求解决方桉。

其实,除了当局探讨与公佈切分准则之外,有几个要素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解析的。

★华人何苦为难华人——华文科出题的是华人教师,应该向大众解释,出题的水准与标准在哪裡。虽然常有说法,用意要学生不要读死书,而出“天马行空”、答桉又可以是艰涩难解的题目,这些出题老师,大概的确中文造诣高,却缺乏教育评估出题的全面技巧。

再者,改考卷的亦是华人教师,是否是铁笔无情,把关严谨得密不透风,造成分数低落?这些都不曾与有关出题老师对谈过,所以关于政治因素或华人为难华人的说法难以胡乱下定论。

母语情意结

★华文科“逃兵”的隐忧——华人想不通,为何非母语的马来文、英文,孩子都有能力考A,自己的语言却一A难求,甚至差不可言,这个事实,吓退了孩子报考华文的决心,很多父母也担心影响总成绩,支持孩子当华文科“逃兵”。

想深一层,为何较少吵历史、地理、数学等没考A,可能是根深的母语情意结,让我们对华文科抱着更高的期望;更何况,因担心孩子马来文与英文考不好,大部分父母都会让孩子补习,却未必有让孩子补华文。

★考A不能靠死读——新一代的阅读风气,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孩子们接受资讯的时间多过阅读,且看的多是简短或图文的书籍,这与旧时看《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着大有不同,肯定中文水准会趋向更简单平实的方向。

尤其,通过上网获取资讯后,许多孩子及青少年都没有阅报的习惯,真正吸收华文只有靠上课,而华文掌握是需大量阅读高质量的文字,才能真正提升的。

当然,以上是纯以教育出发点的探讨,假如要加入政治角度,这个课题可以永远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华文科“逃兵”也会越来越多……

 

教育乃百年树人大业,马虎不得!


2016-03-12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雨花石
 

每年小六评估考试成绩放榜时,各大报章大標题报道考获佳绩的学校,考获7A佳绩的学生,甚至图文並茂,师生受访见报,就连家长也获得曝光的机会。

现今的教育制度,依然脱离不了“成绩”掛帅的旧框框。间接促成“恶性”竞爭。家长“怕输”的心態使然,近乎每个考试科目都给孩子补习。一些家境好的,特地寻访名师,千里迢迢送孩子恶补,为的是確保孩子能考获一纸亮丽的成绩单;家境稍微贫困的,也省吃俭用,务必给孩子补上一两科,才问心无愧,心满意足。

毋庸置疑的是,学生考获佳绩“不是”单方面的功劳,学校师生的努力,尤其身为家长的付出,更值得赞许。不论金钱或时间,家长们都做出了某个程度的牺牲。就以“补习”这一块,就足以反映了华裔“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心態。

我的看法是,为下一代拼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家长必须有判断力,並且保持高度警惕,才能做出明智、正確的选择,绝对不该人云亦云,结果“劳民伤財”,学非所用,得不偿失。

我亲眼目睹一些考完SPM的中学生出来开补习班,甚至家庭主妇也出来分一杯羹。我並不想质疑这些人在有关学科的能力,但是教补习的“老师”,若连最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都不懂,又如何与时並进,把“教与学”融匯贯通,让学生真正获益?

教育乃百年树人的大业,绝对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么轻而易举,感恩那些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师,尤其在某些科目获得教育部认可,学有专长的老师,你们肯无私地把知识与莘莘学子分享,难能可贵,是我等的典范,我们要向您学习!(星洲日报大柔佛文:雨花石)

 

老师难做


2016/3/13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陈韦菘
 

读者们,当您看到这段文字时,请您也一起为士姑来辅士华小猝死的老师锺依晶默哀一分钟。

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深深致敬,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付出,成就不少对国家作出贡献的国民。

年仅33岁的锺老师,从事教育工作超过十年,却也因工付出英年早逝。

当大家仍为老师感到惋惜时;另一边厢却传出惹人争议的女教师登报道歉3天的事件。

事件上从补习教师鞭打学生,父母追究要求登报道歉,引发各界关注及舆论等。

两件事性质截然不同,也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但最大的共同点,更反映了这年代老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与压力,实在两难。

老师,相信是许多人在求学时期,在志愿栏上填写的志愿。

如今教师的责任及工作方式早已不同于往日,若没能符合接下来的几种情况,还是早日改换跑道。

首先,老师需富有爱心耐心,最好不会生气否则血压上升,容易出动籐条惹祸上身。

接下来,长时间的作业,早上上课,下午赶报告给教育局,之后还要为填鸭式教育出考题,培养学生成考试机器拿下多A,别忘了还有改考卷,应付学生的各种嘴刁顽皮。

家长,别忘了我们都曾是学生,乖乖牌就不说了,相信部分人也曾顽皮叛逆,让老师苦恼忧心。

教师的压力来自上有学生教学成效及报告,还要独揽多科目,在授课时面对学生的各种状况,不是你我能瞭解。

老师未来的工作有必要随着时代改变,认真探讨并让家长瞭解,当事情发生时也应适当方式沟通和处理,否则老师难当,未来谁还愿意当老师。

 

教育部是否会削减学校拨款?

2016-03-10星洲日报大柔佛柔佛透视

~文:多明

近日有关学校未获得100%各项拨款而成了沸沸扬扬的新闻,不只让各校掌权者纷纷表示担忧,有些立竿见影。

例如学校行政费,他们只收到教育部批准的64%。但根据较有经验的校长相信,余下的16%肯定会在下半年前全数拿到。其他如水电费、课外活动等杂费,各校不同,有些已收到,有些还在焦急等待。

总之,削减20%拨款之事,甚囂尘上。教育部似未向全国教专、校长交代。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曾庆安说,他掌校的怡保育才华小已拿到去年申请获批准的64%,其余会分阶段发放,而不是削减,有关课外活动(BSS)会迟些才到,暂时不能说是削减。

教育部高官不可能不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因此削减拨款是对不起全国中小学的莘莘学子和行政的校方。但现在问题是,“削减拨款”事,是否还言之过早,还是反应过快?有待当局厘清此项谜团!

笔者也多言,教育部交代各校尽量善用拨款,在水、电、纸张、油墨等方面节省,是合时宜的,也是环保的重要一环,各校应在这方面加油!(星洲日报大柔佛柔佛透视文: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