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561



SPM华文改革刍议

2016/3/23 《当今大马》专栏

~作者:张康文
 

SPM华文科难获A并非鲜事,十年前我还是考生时已热议满城,但今年的成绩再创新低,讨论因此比往年都还热烈一些。

可议论得多不代表议论得好。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多年来很多人对此议题的观点仍停留在“华人就应该报考华文”(注一)。无论考试多困难,或怀疑有人有心刁难,他们仍主张,既然你体内流着华人的血,华文就是你的根,再苦也要迎难而上。

“民族”和“悲情”的确是马来西亚华教与文化得以留存与发展的情感基础。有学者就认为,马华社会对文化的坚持,很大程度是一种反弹——因为受到压抑,萌生羞辱感和危机感,所以迫切发现和保存自己的文化。

如今“报考华文”俨然成了部分华人眼中反抗压迫、维护尊严的动作,尤其今年SPM成绩公布后的一系列报道舆论,均可感受到浓浓的受害悲情。

民族悲情的盲点

当“报考华文”和“民族正义”挂钩,一些特别现象于焉而生。比如人们不仅鼓励考生报考,也多少谴责和贬低那些放弃报考的学子,仿佛他们是民族罪人。

比如报考华文成为一种运动,而政党、媒体、民间团体纷纷响应投入,盛况虽不及当年的护校运动,但也相当引人注目。

如今甚至还有一种“9A1B生(也就是除了华文,其他科目都获A等的考生)比全A生更受落”的趋势,因为明知华文难考仍赴考给人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美感,在华文这科败北更像是张爱玲所言的“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华社对文化和教育的坚持确实让人动容,但笔者想提出的是,当我们太常用“民族”和“悲情”的角度审视SPM华文议题,我们是否陷入了盲点而不自知?

就目前的舆论看来,大家似乎想到的是如何振作彼此的士气,向不可能的任务宣战,却忽略了SPM华文科未必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大石。

华巫英考核内容

本文的目的因此很简单,笔者将分析华文科的考核内容,和提出一个简单的改革方案,供各位参详讨论。

很多人说,华文科比马来文科、英文科难考许多,即便从小以华文为母语的学生也有这个认知。

但华文究竟难考在什么地方?很多人的答案或许是:考试局有偏差,故意把A的标准提高,让学生难以达标。

考试局有没有偏差,确实可以进一步调查,但我们也不妨对照一下其他两个语文的考试,看在考核的内容上,三者究竟有何不同。

SPM华文的考核内容如下:

试卷一:应用文写作(30分)、一般作文(70分)

试卷二:文章概述(20分)、文章理解与语文知识(45分)、古代诗文理解(25分)、名句精华(10分)

SPM马来文的考核内容如下:

试卷一:引导作文(30分)、一般作文(100分)

试卷二:文章概述(30分)、文章与文选理解(35分)、语文知识(30分)、小说赏析(15分)

SPM英文的考核内容如下:

试卷一:引导作文(35分)、一般作文(50分)

试卷二:图文理解与语法(15分)、资讯转述(10分)、文章理解与概述(25分)、诗歌与小说理解(20分)

锁定范围的文选

从考试内容来说,试卷一,也就是作文题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忽略不谈;试卷二方面,三个语文科均有文章理解、语文知识、文章概述和文学赏析,乍看之下也很相似。

但,要注意的是,马来文和英文科的文学题均是锁定在固定的文选范围里的。从中一至中五,学生每一年级都须学习课程局指定的文学作品(Komponen Sastera (KOMSAS)/Literature Component),文体包括诗词、散文和小说。SPM试卷中的文学题正是从这些文本撷选而来。换言之,学生只要把这些文本读通读熟,基本可以回答试题。

华文科则不然。华文试卷二的第四部分“名句精华”虽锁定在固定的古今名句,但这个部分仅占考试的10分,影响有限——这个部分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考的是预备班至中五的名句选摘,而非仅限于中四中五列出的名句。

第三部分占25分的“古代诗文理解”则是开放性的文本,其中有一篇古代散文和一篇古诗,要学生理解与赏析。由于学生试前并不知道会针对什么文本出题,学生能作的就是练好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和文学赏析能力,并且这个能力必须在转换任何一个文本的情况下都能顺利施展。根据一些老师友人的分享,“古代诗文理解”往往是许多学生失分之处。

文学题在三个语文科的比重未必最为关键,但不可小觑,何况华文科的文学题比重还是稍高的:华文科(17.5%[“古代诗文理解”和“名句精华”在总分200分中占了35分])、马来文科(17.1%[“文选理解”和“小说赏析”在总分240分中占了41分])、英文科(12.9%[“诗歌与小说理解”在总分155分中占了20分])。

SPM华文应有文选

笔者因此主张,华文科的文学题应和马来文、英文一样,针对特定文选出题,理由如下:

第一,学生的古代汉语基础与文学赏析能力普遍不好。在马来西亚这个多语的环境,华人基本要掌握中英巫三个语言。掌握一个语言已不容易,何况掌握三个,加上国中华文科的上课节数较少,一般学生的古代汉语基础与文学赏析能力难以提升是可以理解的。

倘若华文科的文学题有特定文本供选读,考试的难度会相应降低。老师可针对文本,作深入、完整的翻译和赏析,坊间的华文教科书也必定会如马来文、英文的教科书般整理出翻译和赏析要点,供师生参考。学生通读了文本,再掌握赏析要点即可,而非如现在这样须掌握可以通读一般程度的文言文与诗词的古代汉语知识。

据我所知,独中高中统考华文科的两题文言文也有一题出自高中课本,学生一般在这题有较好的表现。

台湾联考亦采文选

台湾高中联考的国文科之文言文部分也非漫无范围,最新的“101课纲”就推出了“核心选文30篇”,文言文考题多出自这30篇选文。

有较好的中文训练的教学环境都未必全用开放性的文学文本,SPM华文科是否应该有所调整呢?

第二,可能的话,这些文学文本亦可提供基本的中国历史与文学史知识。华文试卷中的“古代诗文”和“名句精华”常被诟病的地方就是缺乏历史和上下文的脉络。

好的文选其实可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它一般提供的是完整的文本,而且赏析这些文本往往无法绕过作者的简介与创作背景。

提供依循的方向

对于这个主张,有人也许会反驳:马来文科和英文科就一定完美吗?君不见很多人完全没碰过课程指定的马来文和英文文本,而只是死记硬背老师整理出来的“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赏析要点,再在考卷上吐出来,这难道是理想的文学训练吗?

对此,笔者的想法是:取巧确实不好,但哪个考试不能取巧?而且,学生能够取巧,也是因为有技“巧”可“取”,它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某种程度也说明这种考核方式较有方向可以依循。

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关心SPM华文科的小市民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来更多的讨论。

注一:今年也有一些新声音认为 “文化情感都是建构/虚构的”,进而谴责传统观点,认为提出“是华人就应该报考华文”的人都是沙文主义者。这个观点年轻、有批判性,但我不得不说自己对它有点感冒,以为这只是不经省思的“后学”——后现代、后结构、后殖民等——之现学现卖。他们奉为圭臬的美国学者Benedict Anderson不是已一再强调吗——民族主义背后的深沉感情,是一种不可选择的宿命。

 

怎样才算是个称职的老师?


2016/3/25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心帆
 

看到老师登报向家长道歉的启事,即刻涌入脑海的是在校执教的老师。老师应当是神圣的,备受爱戴与敬仰的人物呀,为何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从此还会有人敢当老师吗?学生还会尊师重道吗?神仙打鼓也有错,更何况是身为凡人的老师。

其实当今有不少父母会如此护犊,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小花来抚养,导致他们经不起一丁点儿的风吹雨打。七条藤鞭印会带来后遗症的话,那么以前的学生很多已残废了。孩子的皮肤嫩也大不相同,有的轻轻一鞭已显见,有的狠狠地数鞭,也不见什么改变。在鞭打孩子的当儿,如是藤鞭连续不断又巧遇孩子反抗或转身的话,那就叫做无巧不成书,老师可是百口莫辩了,无心都会被当成狠心,因为家长有凭为证啊。所以当家长的应事先先向校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下判断,别只听单方面的言语而让老师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当着孩子面前羞辱老师就等于在羞辱自己和孩子,就等于在众人面前突显了自己的涵养有多好、智商有多高。怕老师打孩子,那就自己带自己教,看一看自己的能耐有多少。

曾听老师埋怨有些家长投诉孩子功课多,另一些则投诉孩子功课少,但不知家长的数字观念如何,怎样的功课才算多,几本功课才算少?功课多是虐待孩子增加孩子的压力,功课少是老师老师懒惰爱理不理,使得孩子的前途成问题;难怪老师要慨叹“顺得哥情失嫂意”,其实说穿了是家长们不懂“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孩子从幼稚园起就让他们去补习,美其名是为一年级打好基础,其实是怕输在起跑点;让一年级生补习,对孩子来说是弊多于利,不懂得分辨对错的他们会认为他们什么都会,在上课时则无法专心学习,不时东张西望,时而跑前攒后的干扰其他同学,继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心情。

赞助广告赞助广告一年级生需要补习吗?那是给他们施加压力,上课时在课室里睡着了,老师教什么,不知道。老师发问问题时,一问三不知,为什么?老师没教。一班四十多个学生,只要一半如此,老师每天都对着空气讲话,与其自己讲自己听,让学生都当老师透明,不如天天播放卡通DVD,你看你的戏我有得休息。

现在的学生大不如从前,孩子在校内与家里的举动与态度有很大的落差。老师的出手冲动有时候也是被学生逼出来的,可能他们已容忍到了极限、被踩到了底线。现在的老师难当啊,老师只说不打不骂,孩子不成器,是因为老师教学没尽力;老师出手又打又骂,孩子告状去,家长就会让老师知道他们厉害会到哪里去。当今孩子的心态真的让人捉摸不透,老师说向东,他们却转向西,老师一句话出口,他们顶十句,说到底,老师的抓狂还不是被逼爆的?别让孩子心里留下难解的悔恨,当他们长大后,懂得分辨是非时,第一个鄙视的将会是那个不懂得感恩的自己,终身愧疚于自己让老师受辱。做个开明的父母,当应让孩子知道咱们吃饭可莫忘了种田人,更要记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父母的不明辨是非,让他们学不懂做人的道理,也促成他们的人生沾上污点。长大后无法接受残酷社会、接受不了四周的人与事,处处树敌,是父母把爱变成碍,再将碍换成害,害他们没法立足社会。父母无法照顾他们、保护他们一辈子,唯一能让他们昂首挺胸于社会的是教他们当个顶天立地、明辨是非,敢作敢当的社会新鲜人。

所谓“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家长应事先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内的状况后才下定论;“开弓没有回头箭”呀,要理智处事,切莫轻举妄动,免得伤了老师误了自家的孩子,让孩子无地自容,自此孤身单影、老师不敢理、别家孩子不要和他一起。自家的孩子做错了事当原谅,那他家的孩子呢?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被打父母心疼是常情,老师被问罪还要登报道歉,老师的家人的感受又如何,大家将心比心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而身为教育工作者也要秉持着以爱为首,以德为重之理念,把他人之子当做自己的孩子般教育,切莫把不良情绪带入校园。惩罚学生下手也要分轻重,免得伤害孩子弱小的心灵,也可为自己避开不必要的麻烦。

 

提升英语需更多努力


2016/3/24 中国报/中言


华文科老师被安排教导其他科目的投诉时有所闻,现在英文科老师也被揭有滥竽充数情况,情况令人担忧。

2013年发佈的《EF英语能力指标》曾指马来西亚的英语能力排名超越新加坡,成为亚洲排名最高的国家;这样的指标让不少国人看得心虚,因为只要在学校做个抽样调查,可以发现无法说出完整英语句子的学生大有人在。

学生英文水平下降,原因是英文老师不符资格;英文老师的英文水平低落,是在求学时无法很好的学习英文,结果问题週而复始的循环,影响的是几代人。

老师不精通英文

要提升英文掌握能力,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置身英文系环境中,可惜的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和生活环境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卡马拉纳登就坦言,国内15000名英文老师不精通英文,原因包括这些英文老师都不是受训教导英文,只因英文老师不足,才被迫接受校方安排。

无可否认,教育部近年来也通过多项计划来提高国内英文老师的表现,加强学生的英语的掌握能力,包括实施外国教师教英语的会话计划、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培训等来提升英文老师的水平。

促进发展和进步

这项改善老师英文水平的计划能否奏效,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教育部需要通过更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善现有的英文教学情况,例如积极塑造使用英语的学习环境、延伸师生的学习触角、增加多元学习层面及广度、拓展学习的深度,积极开发与建立非课程英语学习机制及环境。

英文是重要的语文工具,同时也是商业及通讯科技无法避免的语言,唯有掌握好英文才能与世界接轨,促进人民与人民的发展和进步。

 

谁在穷教育?


2016/3/2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和碧君
 

毕业生久欠贷学金不还,被列入黑名单,无法出国、买车、买楼、被扣薪,却似理所当然的责怪发放贷学金的单位没有人情味、追债手法太强硬。说穿了,是毕业生自己没有责任感,是教育失败。

政府机构、私人企业、会馆、乡团设立贷学金,让优秀生申请,以便他们在不必担忧学费的情况下,一圆大学梦,可是,不少贷学金得主,大学毕业,觅得优差后,拒还贷学金,有者避开贷学金发放单位的追债行动。

国家高等教育基金、会馆、乡团、各基金会发出贷学金,条件是有借有还,所有获得贷学金者都必须遵守借贷条件,在毕业后按月还钱,结果,借贷者有借没有还,贷学金一去不回头,发出贷学金的单位被拖欠的款项,越来越多,一些乡团则因为被拖欠上百万令吉的贷款金,宁愿不发贷学金,导致后来者无法申请到贷学金。

那些拖欠贷学金不还的毕业生,总会以各种藉口合理化本身的欠钱行为,还以换地址、联络电话,甚至“失踪”的方式避债,他们当中不乏医生、工程师。

贷学金发放单位使尽办法都无法逼他们还钱,最后,使出扣薪还贷学金、连续3年没有摊还贷学金者列入中央信贷情报资讯系统(CCRIS)的“逼债”手法,部分欠债人才愿意还贷学金。

不懂饮水思源

拖欠贷学金不还的人,若要买屋、买车,却申请不到银行贷款,千万别骂发出贷学金的单位冷漠无情,因为欠债人不懂饮水思源,导致后来者借不到贷学金,欠债人必须为本身的缺德行为负责。

现在,公共服务局将744份海外奖学金改为国内深造的奖学金,学生、家长,以及反对党,指责政府在穷教育,却不想想那些欠钱不还的大学毕业生也难辞其咎。

欠债还钱,是自古以来的硬道理,欠房贷、车贷,会被封屋、拖车,拖欠贷学不还者若被逼债,有何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