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八华学校成立115周年
2016/3/19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3月19日,蜚声东南亚的八华学校将举行建校115周年暨复校第五期F栋大楼落成典礼,这是近年来八华一系列发展印尼文、英文和华文教育,促进我国多元文化建设重要举措的又一喜事。我们为八华的兴旺发达,大步前进感到由衷的欣慰,并致以热烈的祝贺!纵观民主改革以来我国民族和谐,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形势,我们欣喜地看到,历史悠久的华文学校-- 八华不仅是教育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将继续引领众多三语学校复兴传统文化,推动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丰富多彩的祖国灿烂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由20位华人先贤于1901年创办的八华学校曾经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先驱之一,带动了20世纪印尼和邻国华文教育的大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尽管历尽沧桑,甚至遭到专制独裁政权30多年的封闭,但坚强不屈的八华精神没有死,八华人百折不挠,积蓄力量。在八华基金会主席梁世桢、八华董事会主席林金将和八华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的倡导和带领下以及全体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八华学校终于在2007年重新建校。
以孔圣儒家思想为核心精粹,秉承学以致用的宗旨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大纲,八华校方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在风景秀丽的serpong地区建造了5万多平方米的环境优美的校园,而且从中国和其他国家引进了数十名优秀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科学的教学方式,因此吸引了雅加达和周边地区不同学龄儿童与青年踊跃报考,仅仅几年时间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4000多名,2015年还开设了大学班。据介绍,连年来八华参加全国考试的学生都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许多人步入国家重点大学。这是对八华教学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鼓励,也证明八华是一所具有实力和享誉全国的名校。
八华现领导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强调八华将一如既往地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做好事,先要做好人,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品德至上是创校先贤们的初衷和夙愿,也是八华成功的要诀。正是这一校训,八华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名企业家、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书画家、作家和科学工作者。正是这一点,才让众多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了八华,进而大大提高了八华的声誉和知名度。
除了用先进的方法教授学生科学文化基本功和多学科知识,八华还特别重视体育和文艺教学,旨在把年轻人培养成知识渊博,体魄健壮,多才多艺的有用人才。为此,八华在幼稚园、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都设立了相关教学并从外国聘请了专业教师施教。
品学兼优,质量第一,注重实际是八华的特色。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国家需要的干才必将从八华走向社会,走向全球,成为民族振兴生力军之一。
与此同时,在高兴地看到八华复校以来的巨大进步和显著成绩,以及各地华校相继复校,奋勇前进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也为一些老牌华文学校至今未能成功复校而深感惋惜。拥有最多华族的我国,促进华文教育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我们希望,一直为复校到处奔走的校友们,特别是华社领袖们,加倍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求同存异,无私奉献,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早日实现广大校友期盼已久的复校的愿望,尽快迎来千岛各地百花盛开的美丽春天。
(国际日报·本报评论员)
八华学校115周年暨第5 期F栋主大楼落成礼
2016/3/19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本报讯】
坐落在丹格朗史尔本八华学校为庆祝八华学校115周年暨第五期F栋主大楼落成典礼,于3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首都及丹格朗各报记者说明,周年庆及大楼落成礼的各流程节目,其中有当日的研讨会题为题为“追溯中华会馆与时俱进的教育精神”,邀请Ki Supriyoko 教
授(Taman siswa 资深教师、教育家)、Didi Kwartanada博士(建设基金会(Nabil 负责人、历史学家)、林金将工学士(八华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和陈萌红博士(公馆档案基金会主席,历史学家)。
在大楼底层展示“八华自1901至2016历史图片展,展示中华会馆—八华的辉煌成就。
八华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八华董事基金会主席梁世桢,八华教育基金会理事会主席林金将,游宏良、杨元利、李溎瀚、杨金龙和苏益民等及媒体记者包括印尼文媒体数十位出席。
林金将在会上说明八华建校历史过程,及八华学校从2008年的3.5公顷发展成为4.8公顷,学校第五期F栋主大楼落成后总面积是61374平方米,学校学生约有4000多名,学校老师及员工有346名,其中有73名是母语籍老师。8年来八华学校学生在各种比赛中都获得优良的成绩。
学校以印尼文、华文及英文教学,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八华也受到教育部嘉奖,2015年的国考中成绩指数,初中 95.83,高中92.57。
八华基金会主席梁世桢表示八华注重孔子道德教育,如弟子规为例,教人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礼、义、廉、耻。学校将培养出诚实和知耻的学生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明光报道/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