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804


统考背后的文化战爭


2018/07/2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进发


政府承认统考,在国阵时代兜兜转转就是走不完最后一里路,509前希盟把它列入竞选宣言,选后却面对巫统、伊党和马来社会极大的反弹,前文化部长莱斯雅丁更强调需要统治者会议同意,彷彿这將会动摇国本。

根据2014年数据,独中毕业生只有8105人,其中升学的只有6194人,国內升学的更少只有3484人,进入国立大专(凭其他文凭)的只有16人;而同年本地国立大专联招的学生有37467人。在SPM国文优等的条件下承认统考,能够因此进入国立大专的短期內应该不会超过数百人,不会对教育系统有重大影响。

为什么马来社会反应如此激烈?这不是仅仅出于对统考的若干事实误解,譬如参考书是台湾编写的。更大的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语言为本的文化战爭在酝酿再起。

大致上单语的美国,文化战爭是保守派(白人为主)与自由派(白人与少数族群为主)的对决,战场与符號从上帝、枪械、同性恋、墮胎权利、扶弱政策到移民政策等,政治取向分別倾向共和党与民主党,阶级上自由派白人中以中上阶级居多。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的文化战爭,主要是多数族群(马来-穆斯林)与少数族群(非马来人-非穆斯林)之间,表面战场是语言、宗教,实质牵涉到政策层面的公民权益。我把族群对这些议题的分歧概括为「1946年问题」:公民可否差异而平等?

语言不仅仅代表族群地位(所谓尊严),更决定就业与升学机会,因此在独立后30多年是族群张力的最重要断裂线。

马来语言民族主义者尊崇马来文的方式,一方面是力求以马来文取代英文作为主流教育的媒介语,在1970-80年代逐步完成;一方面是限制与围堵少数族群语言的使用,儘管诉诸不准增建华小,令他们沮丧的是,华小的非华裔学生却逐步上升,至今达到16%,在生源上是最多元的源流。

宗教议题上对撞

马来文作为族群標誌(ethnic marker)的重要性,却在1980年后弱化並让位给伊斯兰教。原因有二:第一,新经济政策扩大了马来人的中產阶级,也扩散了英语的应用;第二,伊党与巫统的竞爭推进了伊斯兰化,族群扩张的方式从语言同化转向宗教归化。

1990年后,马来文在国內地位盛极而衰;外因是冷战结束后全球一体化强化英文的地位,而中国之后的崛起也增加了中文的商用价值;內因是1990年大选后险胜的国阵提出文化开放政策以安抚非马来人,多元文化主义在发展旅游业的考量下得到空间。

今日马来社会,绝非铁板一块。从语言与阶级来看,说英文或通双语甚至多语者多为中上阶层,而说马来文者多为中下阶层。两者当中有自由派、温和派民族主义者和强硬派民族主义者等不同流派。

马来社会內的文化衝突,固然体现在自由派与强硬派在宗教议题上的对撞,譬如G25、伊斯兰復兴阵线IRF等自由派机构对JAKIM等宗教机关的强力批判等;也同时存在阶级间对语文態度的张力,譬如对双语教学计划(DLP)就同时有强烈的支持与反对声音。

从巫统、伊党与马来右派的角度去看,马来人主导权在变天后受到两种「威胁」,马来人应该大团结,伺机夺回政权,或者至少阻止希盟典当马来人权益。

第一种「威胁」是传统马来人出任的重要官职落入非马来人手中,西马华人出任財政部长后,復有(不諳马来文的)印裔基督徒出任总检察长、东马华人出任首相署(法律事务)部长、东马土著基督徒出任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第二种「威胁」就是中文的扩张,先有財政部长引申宪法的纯中文脸书帖文,继有统考承认的议题。

对于逾六成支持国阵与伊党的马来选民来说,马来人大权旁落本来就是长期的担忧,变天后已经在密集注意各种变化的指標,感受到这两种「威胁」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派马来人並不视第一种趋势为威胁,从马哈迪文胆到公民社会精英,都出言力挺,很快就中和了反对声音。相对的,华教运动面对第二种「威胁」论的强攻,除了支持诚信党的穆斯林组织Ikram在与华团交流后四平八稳地主张继续交流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外围的声音支援。

这意味著,如果巫统与伊党要借发文化战爭来动员基本盘,语文是没有成本的战场,因为它不会是马来人之间的文化內战,而是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爭斗,完全有利于分裂希盟支持者。

由于巫统大致上控制马来社会民意,而马来在野党在1990年后尤其是过去10年对华社非常友善,游说失败的原因一般上就是未能说服执政党与官僚。巫统倒台后,我们现在发觉,能牵制住执政党履行诺言的竟是马来在野党与民间社会。

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考虑我们过去从来没想过或没意愿做的事:「社群对社群」(community to communityC2C)的游说,接受整个社会都是华教的利害相关者(stakeholders--不管是慷慨激昂的反对者,还是默不作声的旁观者—的客观现实,然后理解各方面的利害喜恶,爭取盟友、化解敌意,建立对华教有利的统一战线,让不止统考得到承认,华小增建与拨款也能制度化。

C2C的游说,不能只发文告、提备忘录、为支持本身议程的政党拉票,而必须开拓论述、做民调、结交八方;但这些都耗力花钱,无法单靠民族主义口號凑功。

在统考面前,我们或许要照照镜子,看看里面是不是好龙的叶公?



文凭不敌黑鞋


2018-07-21 星洲日报/古城

~作者:陈文强


教育部长既然可以听取很多家长的要求把白鞋换成黑鞋,为何就不能听听全体华社要求承认统考文凭的声音呢?

我国教育部长马智礼突然宣布,明年起学生必须穿黑鞋上学,原因是很多家长提出这样的要求。

暂且不论黑鞋是否比白鞋好,我只想问问部长,他所谓的“很多家长”到底有多少?

而这个“很多家长”的数据又是从何得来?

我本身是家长,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家长,脸书的朋友大多数也是家长,但我们好像都不曾听过或是参与过这样的问卷调查,所以我们心里对“很多家长”充满了“很多疑问”。

如果说由于很多家长提出这样的要求,部长就可以不必经过各方面研究和探讨,立即接纳并立马实行,如此高的效率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可是,反过来看看独中统考文凭,从前朝国阵政府的一里路,一直到希盟政府执政后的今天,承认与否始终是一个谜;即使行动党509前信誓旦旦,执政后必承认统考文凭,但新政府的新教育部长还是无法说出一个定案。

教育部长既然可以听取很多家长的要求把白鞋换成黑鞋,为何就不能听听全体华社要求承认统考文凭的声音呢?

我不知道部长到底需要听到多少家长的声音才算很多,但我可以告诉部长,华社从以前到现在要求承认统考文凭的声音不只是“很多”而是“全部”。

如果部长可以接受“很多”,那就应该能够接纳“全部”,不要让马来西亚全体华社看着黑鞋受到国家的认可,反而学生埋头苦读6年考取的一纸文凭,却被国家拒于门外,这不仅令莘莘学子心寒,更突显我国教育政策的偏差。

因此,我这名微不足道的独中生,希望部长能够在完成校鞋改革后,再次张开耳朵听听华社数十年来的声音,然后对国民宣布:“在很多家长要求下,明年起独中统考文凭获得国家承认!”

同时,我更希望希盟政府内的“很多华裔国会议员”帮忙告诉教育部长华社的心愿,因为95%的华裔选民把票投给了你们,就是要你们为华社发声,而不是静静不出声。



黑鞋?白鞋?不是重点!


2018.07.20星洲日报/砂拉越

~作者:陈晓翠


明年起,所有学生都不再穿白鞋上学,一律以黑鞋取代,这是教育部长马智礼上位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其一措施。完全推翻了传统教育“白色校鞋”的刻板印象,大胆且创新的尝试,令人期待国家教育制度迈向新的开始?

对于黑色校鞋,笔者满好奇孩子的看法,问了身边的孩子,明年开始穿黑色校鞋了,你觉得好不好啊?怎知,孩童立马应道,“黑鞋一点都不好”。

乍问下,孩童说,黑鞋会让人变得懒惰,因黑鞋根本无法辨识鞋子干净与否,有些孩子若是一年都不洗校鞋,那最后受累的就是班上的同学。

家长见了笔者打趣的说,“当初我们都是白色校鞋上学,校鞋沾上一点污渍就可以一目了然,现在别说污渍,可能不小心踩到屎,刚巧感冒,家长鼻塞,孩子又不愿提起的情况下,恐怕孩子就穿着踩到屎的鞋子上学了。”

笔者被家长所言搞得啼笑皆非,的确黑色校鞋让人难以察觉到污渍,白色校鞋肮脏后,令人觉得污秽不堪。教育部长马智礼既说明,是家长要求,那绝对有个中道理。

不论是黑鞋或是白鞋,只要穿得舒服的鞋,都是好鞋。但如今教育部所面对的不是“鞋”,而是如何有效的落实教育政策,或者是如何“整理”前朝政府所留下的烂摊子。

教育是民族根本,更是国家根基,笔者相信,富有智慧、创新、大胆的领导,能包容更多的意见,更能接受各族不同的想法,引领马来西亚走向更先进及国际化的新高科技时代。

比如独中统考的问题,大学名额的问题,比起鞋子,更值得教育部探讨。

前几天在电台广播中听到一则有关独中统考的谈话,内容谈到一大马独中生,因文凭不受本地政府承认,且在私人界较难找到适合的工作,最后选择到新加坡发展。该名独中生过后更申请新加坡公民权,举家搬迁到新加坡,造成人才流失。

笔者认为,教育部当务之急,需要尽快处理好独中统考文凭的问题。再者,大学应该要重新检讨是否真的要拒独中生于千里之外,让人才白白流失。



别让华社太沉重


2018/07/21 中国报/评论

~作者:巧克力


经济不景气,老闆们都不约而同地大嘆生意额爆跌,如杂货店、轮胎店、理髮院,有者更是支撑不了,準备出顶店铺,避免亏更大。

正当大家都说钱不够用的时候,学校和社团组织也无法倖免,接下来数月将有数场大型宴会,有的打著慈善旗帜筹募,有的则是打著热爱华教口号,希望热心人士多多行善。

当中,还有政府资助学校,包括过去20多年不曾对外筹款的培才华小,也要举办筹款晚宴,為家协筹募资金之餘,也改善学校软硬体设备。

连串的筹募活动,相信会让许多善心人翁感到吃力,捐了这团体,接下来又有其他团体找上门。有钱人也罢,若只是普通百姓,一年能捐得了多少?一些人唯有选择以匿名方式捐款,害怕其他单位代表也来向他筹款。

所以,许多人都寄望著新政府,能带来新展望,虽说希盟执政中央以来,强调开源节流,暂缓许多发展项目,但社会福利及教育方面的资源,不应在“节省”2字下被斩断。

毕竟,培育有素质的国家未来栋樑,是為了确保国家未来的发展,政府不应叫学校自力更生;照顾弱势群体虽说是人人有责,但政府也不能只是旁观。

当然,各单位必定要寻找“后路”,要有远见地重新规划未来,设法确保社团组织要有固定收入,并採取节省资源的措施。

别让华社太沉重,要“资助”华人社团之餘,又要照顾华教发展,冀望政府也能从旁协助。